傅国涌

中国商业文明百年寻根

中国商业文明百年寻根 ——在《中国经营报》和长江商学院主办的“商业文明升级论坛”的发言   傅国涌   商业文明是工商业社会的产物,中国工商业文明的起点在哪里? 1979年吗?肯定不是。我们的起点在19世纪,从洋务运动算起,有150多年;从1895年甲午战争后算起,也有110多年了。 我认为,中国从农业文明的社会进入工商业文明的时代,不应该用“鸦片战争”等政治事件做标志,用几样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可能更为准确,由这一角度出发,可以总结出五个标志性东西:第一是银行的出现,第二是大学的出现,第三是出版社的出现,第四是报纸的出现,第五是用新式机器生产的工厂的出现。 这五样东西对传统的农业社会来说绝对是新生事物,它们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不再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商业文明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如果从整个世界普世的标准来看,商业文明的核心就是一个词——契约。 契约是商业文明的根,商业就是从契约这个词为原点向四面八方伸展出来的。那么它的背后是什么,商业文明的背后是政治文明,反过来,从西方来说政治文明也是从商业文明里生长出来的,这个马克斯·韦伯已经讲清楚了,是商业文明中生长出了政治文明。 西方的商业文明是从宗教里来的,是从基督教新教里来的,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对此有深刻的论述。可中国没有宗教,严格意义上中国的儒家、道家都算不上是宗教,那就是一种学说,中国是一个并不敬畏神的民族,缺乏契约精神,它没有自行发展出一套商业文明乃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只能向外看,借助外力来发展我们自己的商业文明。 我们会发现,标志中国工商业文明社会到来的这五样东西,严格地说都不是我们本土自行创造出来的,是我们看到人家有学过来的,但从一开始我们的起点就不低。 北京大学1898年才诞生,但到上世纪20年代,短短20多年的时间,就已经被国际承认是一座高标准的大学。从广义上来说,我们所说的“商业”应该涵盖: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印刷出版企业、报业,这五个子项目都属于商业文明的分支,在这些领域,我们的先辈都曾达到很高的高度。   中国企业家的精神背景     从1895年状元办厂的张謇到1938年指挥完成宜昌大撤退的卢作孚,这是一段可以歌、可以哭的历史,几代企业家几乎都是白手起家,聚沙成塔,平地起高楼,每一个工厂、每一个报馆、每一个出版社、每一个银行,几乎都是一个奇迹,在中国的南北东西,他们所能凭借的甚少,所能依靠的只是自己的诚实、勇气和努力。不幸的是,这个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进程因制度变迁的刚性因素被迫中断,但是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几代企业家筚路蓝缕,开创了一个个具有示范性的良好传统,足以成为今天企业家们的精神背景。 不断求新、求大,追求新工艺、新技术、新机器,把企业一个变二个、变三个,从荣家兄弟、刘鸿生、卢作孚等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一特点。“造厂力求其快,设备力求其新,开工力求其足,扩展力求其多”,荣宗敬的这四项基本原则就是一个经典性的范例。这是企业家之所以成为企业家的内在动力,只有把办企业本身看作是终极追求,而不是跳板、敲门砖,把办企业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行为,自身即拥有最高价值,才有可能会有不竭的动力,推动着自己往前走,而不是在已有的成就上停下来享受。 制度建设,这是任何一家成功的近代企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商务印书馆为例,它真正发扬光大是从张元济进入开始的,他的抱负是扶助教育,同时他又有一个愿望,就是要“为中国实业造一模范”。亲手为商务制定了大量的制度,从企业运作、财务管理、人事进退、奖惩到职工福利甚至包括困难职工子弟的教育补助等,都有一系列完善的规定。穆藕初在他创办的纱厂最早引入了科学管理法,卢作孚对民生公司也强调科学管理,而且落实到每个细节上面。 陈光甫在1915年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之初就设定了“服务社会”的宗旨,他认为,服务是银行的生命线,普通的商店是卖货物的,银行能卖的只有服务,他说:“凡私人所有的工业、金融机关、大企业等等,请牢牢记着‘我是来服务的’这句话,否则,它们的灭亡,无论如何,是逃避不了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它的服务意识,为此他确立了六条原则:不辞烦碎、不避劳苦、不图厚利、为人所不屑为、从小处做起、时时想新办法。不仅陈光甫如此,其他企业家也多如此。荣德生曾经对钱穆说起了兄弟俩办厂是最初动机,就是救助社会失业,也就是为百姓解决就业问题。 保持独立性,这是近代企业家阶层留下的一个不能忽略的传统之一。从晚清商会的诞生,到民国时的勃兴,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会在中国社会一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晚清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曹锟贿选,“九一八”事变后呼吁宪政、“一二八事变”、抗日战争……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多数时候商会都是站在时代前面的,最重要的是商会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其领导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当选者基本上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即使是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商会、工业会之类的社会组织也没有完全失去这种独立性。1948年11月22日,全国工业总会在上海开会,刘鸿生当选为理事长,凭的是实力和资望,因为当时国民党当局属意的人选是陈蔼士。在当选的15位常务理事中,包括了天津“永久黄”团体的李烛尘,荣氏企业的李国伟、荣尔仁,以及胡西园等人。 承担社会责任,从造桥修路到捐资助学,或兴办学校,近代企业家对公益事业始终充满热忱。张謇自述办实业的动机是为了教育,他从办第一家大生纱厂到二厂、三厂,到铁厂、油厂、面粉厂、印刷厂、轮船公司、垦牧公司,把实业作为支点,以实业为母,教育为父,办师范、办普通中小学、办幼稚园甚至办大学,然后建博物苑、图书馆、气象台、剧场、公共体育场,以及育婴堂、养老院、济良所、残废院、医院、公园大量的慈善和公益事业,几乎是以企业办社会,南通成为他建设“新新世界”的试验田,也成了那个时代中国的模范城,他不仅奠定了南通一隅的现代化基础,而且他创造的这个“南通模式”直接影响了荣氏兄弟、范旭东、卢作孚、穆藕初等人,间接影响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卢作孚主持的重庆北碚建设几乎就是对“南通模式”的一个翻版,他在建设北碚之初,一方面修公园,整顿匪患,训练人,一方面办工厂、开矿,然后办学校、办图书馆、办电影院,甚至建起了中国西部科学院。 在寻访近代企业家遗迹的过程中,我发现有许多地方都是“因厂成镇”,比如大生一厂所在的南通唐闸镇,大生二厂所在的启东九隆镇,大生三厂所在的海门三厂镇干脆地名都叫“三厂”。他们办企业的行为因而也成了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实,他们的作为早已超越一般做善事、关心公益的层面,而是体现了近代企业家群体在推动工业化的同时推动城市化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用意。张謇以三十年的时间致力于实业、教育、宪政和地方自治,被人称为中国的现代化之父。卢作孚曾直截了当地提出现代化的目标,荣德生到晚年仍耿耿在念:“中国要富强,非急速变成一个工业化国家不可”。 追寻他们所开创的本土企业传统,我们不仅能找到中国企业家真正的精神源头,而且可以看到一个古老民族在近代曾经达到过的高度,这应该是一个起点,而决不是终点。   制度是商业文明的基础 企业家左右着企业的兴衰,但制度变迁是决定企业命运的根本原因,左右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死亡,这几乎是一种不可抗力。制度是刚性的,与此相比,其他的障碍都微不足道,因为那些障碍总有办法可以克服,可以超越。因此,企业的发展有赖于环境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制度的保证。    对于企业家推动的历史进程,我们还有很多认识的盲区,倒是一位法国学者白吉尔很早就写了《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认为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中国企业家书写的,其中有一种看法是推动近代中国文明进程的两个车轮一边是知识分子,一边是企业家。 很可惜,上世纪50年代这两个阶层都是被连根被拔起了,这两个阶层在中国消失了30年,到改革开放才开始慢慢恢复。 遭此巨大断裂,中国商业文明的修复,道路异常艰难。                                                       【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傅国涌:大时代的同学不同路

“五四”前后,吴国桢在南开中学与周恩来、张道藩等同学,在清华学校与罗隆基、闻一多、潘光旦等同学,在大起大落、风云不定的大时代里,他与周恩来、罗隆基三人最终走的都是从政之路,三条道路却截然不同,各自的命运遭遇也不一样。他曾经少年得志、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获博士学位归国之后,因缘际会,受到新崛起的强人蒋介石欣赏,年纪轻轻就当上汉口市市长,然后一路攀升,从抗战时期作为陪都的重庆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代理部长】到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仕途可谓一帆风顺。日本投降之后,他出任上海市长。国民党丢掉大陆,蒋介石要这位受美国青睐的留美博士来做“台湾省主席”,“这简直等于是托孤寄命”,他也由此达到一生仕途的巅峰,最终却与蒋介石闹翻,出走美国,酿成轰动一时的“吴国桢案”。初到美国的沉闷日子里,他回首半生,完成了一本英文回忆录书稿,没想到微缩胶卷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里一躺就是大半个世纪,直到2009年才在香港出版中文译本(《夜来临:吴国桢见证的国共争斗》,吴修垣译,马军校订、注释,中文大学出版社)。     历史学家左舜生目睹过吴国桢当年的春风得意,在重庆林园,一次欢迎美国华莱士副总统的宴会上,吴国桢任宾主两方的翻译,他的座次刚好在吴太太黄卓群的正对面,他看看吴、看看黄,觉得他俩真是天造地设的佳偶,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用钢笔写下吴梅村《圆圆曲》中的两句诗:“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交给邻座的一位朋友,这位朋友要了他的笔,顺手在上面批了“恶作剧”三个字交还他,然后两人相视一笑。写《圆圆曲》的诗人姓吴,诗中被咏叹的对象也姓吴(吴三桂),他因此想到以这两句诗来开吴国桢的玩笑。在他眼里,那时的吴国桢“既能善事长官,又拥着一个如花美眷,于公私交往,可以说路路可通”,仕途的前程一片大好。但对于这样的平步青云,他是不以为然的。     等到1955年12月17日,在权力舞台上黯然跌下的吴国桢已过了知天命之年,不再是那个“白皙通侯最少年”,他在《夜来临》的最后说:“但对我来说,黑夜早已来临 》……但是在这沉沉黑暗之中,我似乎看见了能将我引向安全的灵光。既然黑夜已如此之长,那么黎明还会远吗?”那一刻,他的南开老同学周恩来正身居总理高位,为社会主义新中国而日理万机、日夜操劳。他的清华老同学罗隆基身为最大的民主党派民盟中央副主席之一,在这一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会上登上了主席台,不久前还曾衣锦还乡,回到故乡江西安福的那个村子。而他已被迫离开大陆,又被迫离开了台湾。对于这几个政治上不同路的老同学,他的心情无疑是复杂的,也许唤起了属于他的那些好时光的记忆,如同打翻的五味瓶。     周恩来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男扮女装,“周恩来是独一无二的……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共产党人……但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是个天生的演员,一个在学生时代善扮女角而愚弄观众的人。……同周恩来谈话时,你就会逐渐忘记他是个共产党人。”1962年,他在美国出版过一部以周恩来和他为原型英文小说《永定巷》。     他笔下的罗隆基是个玩世不恭的“机会主义者”,“贪求荣誉,爱出风头”。“【罗隆基】具有鼓动者的天才,能令群情激愤,而且文笔犀利,差不多能颠倒黑白。在那时,有不少人把他当作勇敢的英雄来崇拜。诚然,如果他能以善意和坚定来运用自己的天才,那么很可能会成为我国的一位伟大领袖。但令人遗憾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个时代是那么适合犬儒主义和机会主义的发展,一个人除非有坚定的信念和很强的原则性,否则是很容易屈从于这种诱惑的,可怜的罗隆基恰好就是许多的不幸者之一。因而尽管他在早年前途有望,但在后来的岁月里获得的盛名也不过是所谓的民主同盟的宣传部长。……也许可怕的命运正等待着他!”显然,他对老同学的政治选择十分不满,但如果从罗隆基的立场看,吴国桢不过是个政治上的失败者,被赶到台湾去的“战犯”,恐怕也是愚不可及。只有一点,他预言也许可怕的命运正等待着罗隆基,不到两年就被事实所验证,罗成了顶尖大右派,命运从此逆转,1965年在凄凉中弃世。周恩来于1976年去世。吴国桢晚年在美国定居讲学,到1984年6月才离世,本来他已答应邓颖超,回大陆访问,还要参加“国庆”三十五年周年庆典,此行最终未能成行。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高校公共政治课改革为政治体制改革探路?

真正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应该教什么?很简单,就是公民教育,教你作为一个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对这个国家有哪些责任。权利和义务是双向的,有义务的人必然拥有权利,如果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享有基本权利的人就有保卫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牺牲、 …

阅读更多

殷德义: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2)

作者: 老虎庙  |  评论(0)  | 标签: 转型 , 殷德义 , 演讲 第22集是殷德义先生谈公民社会,终于推出来了。 其实录制这一集是在两个月前,那时候已经储备在案的素材尚有三部,那么殷德义一集该很快推出。但我们还是拖后了很多天,直到今天,我走在西部的广袤大地上,才有工夫能够在静夜下的小镇驿站里独自完成它的制作。因为对这一集,我要更多些思索。 我们一直是想把这个讨论扩而大之为大社会讨论,虽然这样的愿望的实现为期尚远,先发言的一批人(有点像“先富起来”的人)还在陆续发言,好似启蒙,或是话引子。他们或理论,或故事,甚至有农民李加富那样多少带些怨气的倾诉,李因此就像一个受启蒙者忽然也站在了启蒙者的讲台上……在我看,这些均属探索者的一群,是对这个话题的推广的最早奉献自己的一批,是全民大讨论的先期实验。 一个政府与民均在谈论的话题,却有着微妙的不同。一个遵循的是灌输,CCTV就有节目空隙间的加片“公民守则”,大凡“爱祖国、爱劳动、爱人民”成为主旋。而我们所讨论的实则是对CCTV守则的补充和完全化,即“爱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怎么就能缺失了后者呢?因此我们这里的讨论更像是深度议论。 殷德义的演讲是迟推了,但不能否认他的观点是我较为珍重的。殷德义谈吐向来直接,一些议政的,一些直接针砭的,以至一些演讲修辞的尖锐和不失准确都是我和很多朋友所说的那种“不吐不快”“令人听之振聋发聩”的。但是恰恰是这样一些地方,我是做了一些残酷的删节。我想我是考虑到我们整体讨论的前景,这样一块小小的平台对我们来说多么的来之不易呀。而许多的官人是已经丧失了听逆耳忠言的功能,他们甚至可以根据随机所见的所谓“词的敏感”而怒发冲冠。为了走下去,我们忍耐,好像是对待一些人格缺失的孩子,但愿他们只是不懂,而非用心不良的处心积虑。因为我们赢得的是给更多的人以公民意识的觉醒的时间。权衡之下,后者当然为大。 我不妨描绘一个愿景大家来看: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话题愈加深刻,话题涉及生活范围亦是广泛,以至具体到房改、医改、教育制度改革、农村农民利益话题的提升,以至4050、80、90们的社会身份及个人利益的触及等等,那么还会有词的敏感吗?还会有类似今日这样不啻为文盲当道的语文词汇的野蛮控制码?不管怎么讲,这个愿景一直在我之心。 请看删节本的《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2)殷德义—— 视频地址 http://24hour.blogbus.com/logs/72391026.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老虎庙的最新更新: 甘沟驿的穆斯林:黄河万里溯源行(010) / 2010-08-08 19:11 / 评论数( 3 ) 周曙光: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1) / 2010-08-07 12:38 / 评论数( 9 ) 张耀杰: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20) / 2010-08-06 12:21 / 评论数( 3 ) 黄河万里溯源行-水与人(009) / 2010-08-05 23:00 / 评论数( 2 ) 傅国涌:努力走向公民社会(019-1、2) / 2010-08-04 23:01 / 评论数( 2 )

阅读更多

傅国涌: 政治课背后有一种掌控社会的力量

政治课背后有一种掌控社会的力量 高校公共政治课改革为政治体制改革探路 ? 见习记者 徐伟        据悉,从今年下半年的新学期开始,在部分试点高校启动了新一轮的公共政治课改革,主要针对150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试点高校的公共政治课课时将被压缩,部分课程由必修改为选修,而且,各试点高校没有正式的教材、大纲,全部自行探索教学方案,再呈交教育部。 近年来,高校公共政治课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专家指出高校的公共政治课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也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教育界的公共政治课改革,也许是温总理所言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步先行棋,它释放出一个良好的信号,对此,我们或许可以抱着审慎乐观的态度,拭目以待。 时代周报:在我国,政治课贯穿于公民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该课程的设置初衷是什么?从理想的角度来讲,学校的公共政治教育应该如何进行?新一轮的高校公共政治课改革“低调”启动,你对此有何评价?未来我国的政治课改的前景会是怎样?   政治课背后有一种掌控社会的力量 傅国涌      公共政治课的目的是要灌输一套统一的官方倡导的主流价值或主旋律,因此,大学不可能放弃公共政治课,无论怎么改,把必修改为选修也好,把课程名字改了也好,只要它还是一门课,还是掌握学生未来命运的砝码之一,它就一定会发挥它要发挥的作用。现在的变动都是技术层面的,并不涉及实质性的变化。 设置这些课程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达到了,因为如果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设定了一些东西让你去学习、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那么即使你不愿意,只要时间长了,至少对多数人会造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成为一种习惯。今天的中国跟过去有些不一样,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不光是单纯从学校教育,还可以通过网络、出国以及其他不同的途径获得资讯,因此政治课的效果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但其主要原因不是教育本身的变化,更多的是因为其他的因素介入了。 政治课背后代表了一种权力,一种掌控社会的力量,即便学生不一定喜欢,但并不意味着它的力量就会被消解。当然,跟毛泽东时代相比,它已经削弱了很多,这种削弱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其掌控力还是存在,皆是有政治倾向的。我们拥有的是一个非常狭隘的政治概念,这就是政治课要教给我们的,所以它开宗明义地讲国家机器、政治法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真正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应该教什么?很简单,就是公民教育,教你作为一个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对这个国家有哪些责任。权利和义务是双向的,有义务的人必然拥有权利,如果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享有基本权利的人就有保卫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牺牲、奉献的义务。 中国的政治教育要改革就要往公民教育的方向走,告诉你宪法赋予你哪些权利,天赋予你哪些人权,最基本的就是八个字—“限制权力、保障权利”,其他的内容都围绕这个展开。这次的改革有可能反弹,但最终的方向还是明确的,政治课将来还是会越来越松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整个时代的方向不会改变。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