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寻找林昭的灵魂》
(包含敏感字符,删除后发表) (此处删去约20000字) 我想说的话: 读完这篇短短的文字,很震撼,象这样的信息,遭到封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然而,既然有了林昭,就会有胡杰,就会有赵锐,就会有卢雪松,就会有艾晓明,就会有一代又一代的讲述者。 现实越黑暗,人类就越向往光明,现实越猥琐,人类就越向往崇高。 认识了林昭,不再羡慕俄罗斯有十二月党人。 林昭不只属于中华民族,她是全人类的瑰宝。...
阅读更多发布者岂能因为声音微小而不呐喊 | 5 月 20, 2010
(包含敏感字符,删除后发表) (此处删去约20000字) 我想说的话: 读完这篇短短的文字,很震撼,象这样的信息,遭到封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然而,既然有了林昭,就会有胡杰,就会有赵锐,就会有卢雪松,就会有艾晓明,就会有一代又一代的讲述者。 现实越黑暗,人类就越向往光明,现实越猥琐,人类就越向往崇高。 认识了林昭,不再羡慕俄罗斯有十二月党人。 林昭不只属于中华民族,她是全人类的瑰宝。...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5 月 16, 2010
随着胡杰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许觉民主编的《走近林昭》和《追寻林昭》、傅国涌主编的《林昭之死》相继问世,林昭逐步回到公众视野中来。但目前所写林昭的文字,都还只…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5 月 5, 2010
两国四地争抢李白故里的闹剧尚未落幕,关于“常山赵子龙”的乌龙阵又已上演。5月4日《新京报》详细报道了河北临城、正定两县均以赵云故里自居,并引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口水仗的过程。
大体情况是这样,临城因当地向来流传赵云的传说,便将此申请为省级非遗,进而把“传说”二字去掉,准备利用名人资源招商引资、大干一场;而正定县因为有《三国志》为证,一直没想到会有地方会来抢自己手中这块文化肥肉,因而被搞得措手不及,只有大发牢骚。
但是这么一来,究竟哪里才是赵云故里已经不纯粹为学术和考古的事情,而是地地道道的政治与经济问题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赵云这棵摇钱树在转。诸如此类,除李白故里之争,近年来已觉不新鲜。例如安徽、山东两省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也是被人引为笑谈的政府营销个案。(见2010年第17期《中国经济周刊》)
依我之见,这其实都是没文化的表现。说得更白一些,无非是有些地方想钱想疯了。当然,地方政府想钱(或曰发展经济)也是应该的,但正如古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政府爱财亦应如此。可有些地方疯魔起来,才不管这一套。所谓文化资源,重点不在文化而在于资源。于是,有资源的挖掘资源,没资源的就创造条件也要抢资源。
西门庆故里之争,就是典型案例之一。《水浒传》、《金瓶梅》本为小说,故事多有虚构,而山东阳谷、临清及安徽徽州等地却拿小说大做文章,或兴建旅游区或搭建遗址公园、学术中心(据称,徽州的“西门庆”项目2007年已停止运作),甚至将相关策划写进当地的发展规划。这类事情越是搞得风生水起、煞有介事,越发显示一个地方患了文化贫血症。
有些地方还利用政府权力、学术霸权来横加干涉历史,扭曲事实。大家都懂得,历史和传说是两回事。临城和正定究竟哪里才是赵云故里且先不提,但临城出版《关于赵云故里》一书时,据称县领导都执意去掉“传说”二字,这就是典型的以行政力量干涉正常文化活动的做法。研究名人故里,在学术上涉及历史地理专业,然而按照这副架势,就是这一领域的大师谭其骧在世,我看也难以了断这桩公案。这种不尊重历史事实、霸王硬上弓的文化产业操作方式,也是没文化的表现。
前些天和傅国涌、梁文道等人闲聊,谈及浙江文化名人及其墓地。当傅国涌谈到有次专门前往绍兴寻访历史名人遗迹,其中谈到王阳明墓,让在座所有人都觉得很意外。史书上都写王阳明生于余姚,墓地却在绍兴,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余姚原属绍兴辖地,后来才划到宁波。听说王阳明墓游客甚少,颇为寂寥——反倒是诸暨(属绍兴管辖)与萧山为抢西施故里之名闹得沸沸扬扬,否则还不知道余姚、绍兴两地会不会因此闹别扭呢。
美女故里有人抢,先贤墓地无人闻,这算是为近年来各地纷纷上演的名人资源之争添加了一个注脚。这也说明,一些地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并未真正重视文化,延续的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那一套——文化只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搞旅游营销的幌子。只不过,不重视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毕竟空虚无力,只能招来一时眼球,一旦泡沫幻灭,恐怕只有剩下一堆钢筋水泥的文化废墟,成为历史笑柄。
2010年5月4日
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5 月 4, 2010
“五四”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2008年5月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讲【根据录音整理】
傅国涌
以往我们对 “五四”的理解有很多误区,我把它简单地概括一下,至少有这样一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