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之:公民权利的国家行政过滤
我们很不希望“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被国家用行政手段过滤掉,然而我们知道,一个社会不可能在不改变政治制度的情况下改变其运作方式,所以我们也就不再幻想;我们同时也知道,一个社会是不可能在制度化的虚伪中长期运转的,总有一天,它会耗尽动力,出现凝滞,积蓄出另外一种动能,那时候离结局也就不远了。
Read MorePosted by 布鸣真象 | 12 月 21, 2010
我们很不希望“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被国家用行政手段过滤掉,然而我们知道,一个社会不可能在不改变政治制度的情况下改变其运作方式,所以我们也就不再幻想;我们同时也知道,一个社会是不可能在制度化的虚伪中长期运转的,总有一天,它会耗尽动力,出现凝滞,积蓄出另外一种动能,那时候离结局也就不远了。
Read MorePosted by 图样图森破 | 11 月 17, 2010
11月28日,香港《明报》用两个版面摘发了《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一书中的附录(即三访赵紫阳).并说《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一书即将出版,还简要介绍了这本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情况. 11月28日,美国之音用很长的篇幅转发了《明报》这两个版的内容.特别突出了”杨继绳三访赵紫阳”的内容. 当天,博讯网,万维网,自由亚洲电台,法新社,路透社,法国广播电台,德国之声,中央社等数十家网站和媒体都转发了《明报》这篇报道和相关资料. (博讯 boxun.com)...
Read MorePosted by 布鸣真象 | 10 月 30, 2010
新华社10月26日发表一篇 《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是不争的事实》 后引发了网民的种种创造力,充分体现了这篇文章的魅力。通过此法分析,发现新华社透过所有的可能组合,最终选择了最优化的一句话,使这篇文章也是不可争的正确:
Read MorePosted by 图样图森破 | 10 月 27, 2010
据统计,目前我国境内网站已达279万个,网民人数达到 4.2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1.8%,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各家网站都十分注重为网民提供发表言论的服务,约80%的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我国现有上百万个论坛、2.31亿个博客用户,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 300多万条 ;超过 66% 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表达思想观点。 小学计算题……4.2亿网民,66%经常发表言论,算下来就是2.7亿网民经常发表言论。然后每天竟有高达300多万条言论通过各种渠道被发表!相当于说: 如果这些活跃网民 每日一条言论 ,相当于每天有 95.5% 的言论被删除。 如果这些活跃网民 每十天才发表一条言论 ,相当于每天有 85.2% 的言论被删除。 如果这些活跃网民 每月才发表一条言论 ,相当于每天有 55.6% 的言论被删除。 还需要做评论吗? 发一封标题为GFW的邮件到fanqiang70ma@gmail.com,就可获取翻墙利器赛风新地址。附《数字时代》赠阅版。被墙网站收集:http://delicious.com/GFWbookmark,请使用GFWlist为标签,帮助我们收集被墙网站的信息。敬请订阅GFW Blog:http://feeds2.feedburner.com/chinagfwblog,邮件订阅: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gfw-blog。更多翻墙工具介绍和下载: 推客浏览器(http://twitbrowser.net/blog/,墙内镜像:http://tm005.nl.am/),Sesawe(http://www.sesawwe.net/)。翻墙互助小组邮件列表: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bypassgfw。
Read MorePosted by 图样图森破 | 10 月 24, 2010
虽为公司内刊,但9年间俨然已成当代济世者思想前沿阵地,期发行2万余册 主编许洋拒绝透露停刊原因,称“还不是时候” 《SOHO小报》死了,死得很突然。 10月17日,SOHO中国高级副总裁、《SOHO小报》主编许洋在其微博上写道:SOHO小报第9期“回到常识”向全体读者告别谢幕。 这份地产大亨潘石屹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内刊,“在这个热衷谈论成功、财富和时尚的年代,安静并执着地走完了她的路。” 此前,《SOHO小报》办了共119期,300多位作者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言论和思考。 许洋的微博一语激起千层浪,网友们开始疑问,《SOHO小报》为何而死? SOHO高层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18日,在接受东莞时报采访时,许洋表示,“肯定有一些原因,但现在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 潘石屹老婆定名字 《SOHO小报》的前身是《现代城客户通讯》,专为现代城的期房业主通报工程进度、施工情况等。 后来,期房变成现房,为业主提供工程进度、施工情况等的《现代城客户通讯》就显得有些落伍。甚至,有业主直言不讳地告诉潘石屹,每期收到客户通讯就会不开封地直接扔进垃圾桶。 这对当时的潘石屹多少有点打击,就决定停办客户通讯。但《现代城客户通讯》停办后,却引发许多老朋友给潘石屹打电话,质问他“为啥不给寄内刊了,是不是出事了”。 重复的解释让潘石屹很烦,他觉得,内刊还是得办下去。但潘石屹觉得,得“改主意,不要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打转转,也不要老给自己的公司做广告,也不要老是自己公司奖励、提拔,领导的讲话,受某某领导的接见,你自己觉得是大事,别人并不关心”。 很快,《现代城客户通讯》复刊。当时,潘石屹决定把通讯彻改成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刊物。但在刊物名称的选择上,争论异常激烈,周刊、文苑,不论起什么名字都显得特别正规,有悖于红石公司所提倡的文化自由。 最后,还是潘石屹的太太——张欣拍案:“就叫小报”。 2002年6月,《红石小报》诞生。当时,做IT的人认为网络可以改变世界,各行各业都在都在想办法与网络接轨,潘石屹觉得房子也应该跟着变,“我们所建的房子的本质是空间,所改变的应该是空间。” 于是,潘石屹就提出了SOHO的想法。此后,红石公司变成了SOHO中国,《红石小报》也适时调整为《SOHO小报》。 潘石屹说,《SOHO小报》更注重的是知识,是思想的东西。因此,《SOHO小报》渐渐成了一个讨论城市文化的平台。记者 曹林华 大家云集 思想深刻 《SOHO小报》便从此定位与企业内容无关。因此,有人把《SOHO小报》称为“非媒体”。它更像公司办的一份同仁刊物,“武断地讲,就是免费派发的《万象》、《书城》或《天涯》”。 《SOHO小报》联络了许多中国当代有想法、有思想的人来写文章,包括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教授崔卫平、《公共论丛》主编《读书》杂志执行主编王焱在内的众多知名人士都曾向其供稿。 这里每期都集中一些有分量的思想和言论,使大家在热热闹闹的商业社会中能安静下来,听一听真正有见地的声音。 当时,《SOHO小报》有2.4万册的发行量,其中客户只占六千,媒体三千多,其余的读者“都是主动索取滚上来的量”。 《SOHO小报》红得一塌糊涂,让潘石屹也有些意外。“每天我们都得到朋友写来的信,打的电话,要求给他们寄,也经常能够收到一些读者朋友给我们寄来的小礼物、土特产。”潘石屹说。 此时,许洋建议潘石屹,是不是可以把《SOHO小报》公开发行。但这却遭到潘石屹的拒绝。“我想我们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盖房子上。” 潘石屹不但没有把《SOHO小报》扩张,而且还要求控制在一定的发行量,不要做大,不要公开发行,“因为目前杂志的产权还不是非常的清楚,还是有法律风险的。” 主编许洋:还不能说 《SOHO小报》终究逃脱不了死掉的命运。许洋似乎早有预想。十年前,许洋说,“就这么一点点往前做,它对人的影响应该是长远的,参与和记录了 社会发展的进程。我觉得就像植物一样自然生长,不适应就死亡,无所谓,不用特别替他操心。”一语成谶。十年后,《SOHO小报》“死了”。 10月17日,SOHO中国高级副总裁、《SOHO小报》主编许洋在其微博上写道:SOHO小报今年第9期“回到常识”向全体读者告别谢幕。 此前,SOHO小报办了共119期,300多位作者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言论和思考。“在这个热衷谈论成功、财富和时尚的年代,SOHO小报安静并执着地走完了她的路。” 许洋在接受东莞时报采访时表示,尽管《SOHO小报》停刊了,也不存在人员失业的问题。因为,该报就他和李楠两个人,“业余时间做的,李楠还是继续回到推广部。” 然而,包括《SOHO小报》的读者,以及网友的人在内,大家都想知道,《SOHO小报》为何而死? 18日,许洋在接受东莞时报采访时表示,“肯定有一些原因,但现在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 “小报对中国的贡献不止一份读物那么简单” 博友罗振宇:Soho小报停刊。它对中国的贡献不止一份读物那么简单。在另一个方面,它还是中国企业自我价值观表达的一次长期、卓越的努力。不料,竟成绝响。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杨锦麟:当一切归零之后,我们留下的并不只是遗憾,它的存在和结束,都是一个时代的记录,祝福所有为这份小报洒过汗水的朋友。 作家“安妮宝贝”:很少给杂志写稿子,在小报上却写过不少。李楠上次邀请去聚会,因为旅行未成行,原来已是为了告别的聚会。《SOHO小报》是立意笃定的一本杂志,如今停刊,纪念。 潘石屹夫人张欣:《SOHO小报》谢幕了,9年来这份薄薄的小报一直承载着SOHO中国的文化追求。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纸媒杂志似乎不再适应我们的节奏,而怎么在更大更广更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中继续我们的文化追求就成了我们的新课题。 潘石屹却选择了沉默,手机关机。 © 鬼怪式 for Oh My Media!!! , 2010/10/22. | Permalink | 光荣之路 Post tags: 东莞时报 OhMyMedia@新浪微博──“ OMM通讯社 ”,欢迎关注! 另: OhMyMedia@Twitter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Related posts 东莞时报:开天窗(电子版) (2) 东莞时报:世界这么乱 装纯给谁看 (1) 东莞时报:致禹晋永的公开信 (1) 东莞时报:自由有价 (0) 东莞时报:艾晓明:这个社会有很多变态的审美 (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