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龙应台:台湾人不想统一和社会制度无关

台湾人已经习惯生活在一个民主体制里,而民主体制落实在茶米油盐的生活中,意思就是:他的政府大楼是开放的,门口没有卫兵检查他的证件。他进出政府大楼, 犹如进出一个购物商场。他去办一个手续,申请一个文件,盖几个章,一路上通行无阻。拿了号码就等,不会有人插队。轮到他时,公务员不会给他脸色看或刁难 他。办好了事情,他还可以在政府大楼里逛一下书店,喝一杯咖啡。咖啡和点心由智障的青年端来,政府规定每一个机关要聘足某一个比例的身心残障者。坐在中庭 喝咖啡时,可能刚好看见市长走过,他可以奔过去,当场要一个签名。 如果他在市政府办事等得太久,或者公务员态度不好,四年后,他可能会把选票投给另一个市长候选人。 他要出国游玩或进修,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不需要经过政府或机关单位的层层批准。他要出版一本书,没有人要做事先的审查,写作完成后直接进印刷厂,一个月 就可以上市。他要找某些信息,网络和书店,图书馆和各级档案室,随他去找。图书馆里的书籍和资料,不需要经过任何特殊关系,都可以借用。政府的每一个单位 的年度预算,公开在网上,让他查询。预算中,大至百亿元的工程,小至计算机的台数,都一览无余。如果他坚持,他可以找到民意代表,请民意代表调查某一个机 关某一笔钱每一毛钱的流动去向。如果发现钱的使用和预算所列不符合,官员会被处分。 他习惯看到官员在离职后三个月内搬离官邸或宿舍,撤去所有的秘书和汽车,取消所有的福利和特支。他习惯看到官员为政策错误而被弹劾或鞠躬下台。他习惯读到 报纸言论版对政府的抨击、对领导人的诘问,对违法事件的揭露和追踪。他习惯表达对政治人物的取笑和鄙视。 如果他是个大学教师,他习惯于校长和系主任都是教授们选举产生,而不是和“上级长官”有什么特别关系;有特别关系的反而可能落选。他习惯于开会,所有的决 策都透过教授会议讨论和辩论而做出。有时候,他甚至厌烦这民主的实践,因为参与公共事务占据太多的时间。 他不怕警察,因为有法律保障了他的权利。他敢买房子,因为私有财产受宪法规范。他需要病床,可以不经过贿赂。他发言批评,可以不担心被报复。他的儿女参加 考试,落榜了他不怨天尤人,因为他不必怀疑考试的舞弊或不公。捐血或捐钱,他可以捐或不捐,没有人给他配额规定。 他按时缴税,税金被拿去救济贫童或孤苦老人,他不反对。他习惯生活在一个财富分配相对平均的社会里;走在街上看不见赤贫的乞丐,也很少看见顶级奢华的轿 车。他习惯有很多很多的民间慈善组织,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大批义工出动,大批物资聚集,在政府到来之前,已经在苦痛的现场工作。 当然,我绝对可以同时举出一箩筐的例子来证明台湾人“进化”的不完全:他的政客如何操弄民粹,他的政治领袖如何欺骗选民,他的政府官员如何颟顸傲慢,他的 民意代表如何粗劣不堪,他的贫富差距如何正在加大中……台湾人本来就还在现代化的半路上,走得跌跌撞撞。 海峡两岸,哪里是统一和独立的对决?哪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冲?哪里是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的矛盾?对大部分的台湾人而言,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选 择,极其具体,实实在在,一点不抽象。 Tags – 龙应台:台湾人不想统一和社会制度无关

阅读更多

香港发出感慨:大陆的每月「轰炸」,台湾吃不消了

今年农曆年过后,大陆各省市陆续组团访台,地方团、行业团络绎不绝,经贸团、文化团排满了台湾各政要与机构团体的接待日程。来客行程紧凑、疲于奔命,接待单位则应接不暇、叫苦连天。这才是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参访团陆续抵台,层级愈来愈高,台湾人这下子总算见识了什麽叫做「大国」。 一团逾千人应接不暇 去年一整年赴台的大陆省市地方团体只有5个,除广西与江苏是「一把手」之外,其馀为省市的二、三把手。但今年3月以来,就有11个大陆省市参访团抵台,平均约为去年的4倍,而且带团的都是省市「一把手」,不是书记就是省长,规模更为庞大,100人以下的都算小团,动辄都是数百人。福建省首开800人团,随后的广西团更庞大,人数高达千馀人,一团出动,旅游巴都能把台北的忠孝东路塞得水泄不通。不只沿海省份,连大西北的陝西、甘肃、青海都组团前来。 全年公关预算一下吃光 访台狂潮的确令台湾各界震撼,感受最深的要算是接待工作最繁重的国民党和亲民党要员、经贸中心、工商团体、科学园区及县市政府。三天两头就来几个大团,既要接待简报,还得吃饭参观。台湾一些工商团体和地方政府未见过这阵仗,一个几百人的团下来就把整年度的公关预算吃光。只好婉言推托,岂料来客竟说:「只要你们把排场摆下。客,你们请,钱,我们出!」令接待单位心中五味杂陈。

阅读更多

我爱问台湾001:台湾人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吗?

      文/到尾       嗯,这是一个极敏感的问题。但我可以告诉你客观的事实,因为,这是非常多大陆朋友都会关心的问题,而且大部分的大陆朋友都有错误的认知。         答案是:「不是所有的台湾人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因为台湾的组成背景和历史非常复杂。有可能盘古开天就在台湾的原住民,有明末过来的闽南人和客家人,再加上日据时代被日本人洗脑过,之后又有国民党政府对「台湾人」进行政治迫害……所以现在的台湾人对于「中国」的情结是非常复杂的。         我再详细解释下。          先说那些台湾本来就有的「原住民」吧。他们和中国的少数民族不同,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蒙回西藏苗傜……再怎么说都和中国是在一起的。而台湾原住民毕竟和中国隔了一座海峡,所以真的很没亲近感。而且,他们之前在台湾到处住得好好的,是明末的汉人来,把他们赶到山上住,你说他们会喜欢「汉人」吗?那就更别提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了。          再来,明末过来的「渡海祖」,也就是东南沿岸的中国人。那是十七世纪的事了,三百多年下来,他们很多连自己的祖谱都遗失,只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哪儿来的,在台湾他们己经有了自己的文化,就像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侨一样。你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侨会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吗?会,那也是心理上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但在政治上?我只能说,非常难讲。         其次,那些被日本人洗脑的台湾人。大陆的朋友都觉得日本人坏不可言,坏到极点了,他们在台湾也是干了不少坏事,也很歧视台湾人,但整体上来说,他们的建设远大于破坏。对于台湾的经济建设和教育都是很有帮助的。人民就是这样,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认谁,这也是很自然的。在这些的大前提下,他们自然会觉得中国对「台湾人」不咋地,例如「谁叫天朝不重我们?把我们割给日本?所以我们就是日本人了。」「清朝对台湾的建设还没有日本来得好!」……之类的。于是,上述的「渡海祖」们,又有一批不认同「中国」了。          紧接着,就是国民党政府来台湾,从日本人手中接收了台湾。由于当时已经有点小「复杂」,也就是说有些「亲日台湾人」不那么欢迎国民党政府来,所以老蒋就使出「雷厉风行」的手段,把这些「不和谐音」灭了。关于这点,老实说我觉得很正常,因为老蒋那时已经被逼成惊弓之鸟,台湾如果再不平靖,那还搞个屁?但是,那些被迫害的台湾人(其实不只台湾人,也有外省人),就不这样想了。他们不只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且很讨厌中国人。这样想也无可厚非,谁叫国民党(中国人)是自己的杀亲仇人呢?也难怪当他们政党轮替上位之后,可说是「排中」不遗余力,也希望我们这些「外省人」都回到中国去,让台湾「干净」点。         这就是台湾吵得很严重的「撕裂族群理论」。你看,复杂吧?          最后就是,当初跟着老蒋过来的那批「外省人」,现在在台湾也开花结果,都有第四代外省人了,他们是怎么想的呢?我无法代表所有人的想法,但是我这个外省第三代的想法是:我绝对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在心理上,我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从小我就被教育自己是「龙的传人」,也认为黄河长城不是外国的壮丽山河──只是,那是国民党统治下的壮丽山河。很久以来,我们在心里的国家地图还是完整的一大片秋海棠,而不是少了外蒙古的老母鸡。         所以各位懂了吗?就算台湾这么小,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因素,让台湾人对于这个岛产生了这么多的情结。那需要长久的交流和化解,而不是简单几句口号,说认同就认同,说不认就不认就好了的。我老婆本来也觉得台湾要回归很简单,「对台湾经济好的事干嘛不做?」但她到了台湾之后,只待了两周,她就不这么想了。她看到了台湾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惯,真的和大陆不一样,如果突然地把双方放在一起,那很可能又会把「老蒋迁台时的悲剧」重演一次。         对我来说,台湾和大陆都是我的家,一切我都觉得很熟悉和亲切──不过,读到这边,你就知道,不是每个台湾人都作我如此想。 「破坏永远大于建设」,那些长久时间累积下来的心结,肯定需要更久的时间来冲淡,何况,旧时代的误会,也不应该牵连到下一代人身上。我想,一定会有心结打开的那一天的。就请大家耐心等待吧!

阅读更多

张铁志:台湾到底有几个政府?

编辑说明:直接上重要的一句“ 因为在一个民主体制中,本来就是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以免权力集中。司法的独立正是台湾民主的进步证明。所以,“政府”本来就不只一个! ”   “台湾到底有几个政府?”这是友达光电董事长李焜耀的疑惑。奇怪的是,台湾行政院长吴敦义也有同样的疑惑。   李焜耀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友达光电在台湾国科会规划的中部科学园区(以下简称“中科”)第三期和第四期投资超过6000亿新台币(约合1200亿人民币),但这个投资案却在最近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叫停。   事情的原委是,在2006年,对中科三期的第一阶段环境评估要求开发单位必须提出对居民的健康风险评估,但中科管理局一直未能完成该项风险评估,环保署也未积极要求,因此两年半前高等行政法院首度判决撤销环评的后果。然而,环保署和中科管理局依旧未积极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今年一月,最高行政法院撤销环保署的第一阶段环评,环保署依然置之不理,公然违背法院判决,任由厂商继续施工,以至于在8月2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决中科第三期必须停工。   此外,去年十一月,中科管理局有条件通过“中科四期二林园区”的环评审查,当地农民认为审查有瑕疵,主张应进入第二阶段的环评,因此提起行政诉讼。今年七月底,行政法院也裁定指出,在二林园区环评诉讼确定前,中科管理局及内政部都必须停止开发程序。这是台湾环评史上,首件声请停止执行成功的例子。   这两起相关的法院判决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关注环境与农民利益的人认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尤其可以遏止台湾近年来一连串官方以盖科学园区之名,行圈地与开发地产之实的行动。   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这是为台湾的投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数,会伤害投资者信心。尤其友达光电等投资厂商可能蒙受巨大的利益损失。    台湾的执政党则出现精神分裂的状态。 由于最近针对中科三四期和其他投资案(如国光石化厂要在台湾中部的珍贵湿地建厂,苗栗县政府为了开发科学园区半夜强挖农民田地),造成民间强烈不满,各种反对行动不断,所以,马英九被迫表示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冲突时,应该以环境保护优先。但这显然只是口惠而实不至。而行政院长吴敦义说“注重环保不能过度与偏执,否则岂不要让人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这么荒谬的言论,更对法院判决深深不满,他还引用李焜耀的疑问──“台湾到底有几个政府?”   事实上,今天法院判决造成厂商的损失就是因为台湾政府和厂商不愿进行完整的环境评估在先,而后又一再对法院裁定置之不理,才导致今天强制停工的结果。这是行政部门的错,怎么会怪到法院头上?   进一步来看,“台湾有几个政府”这种言论充分凸显发言者欠缺民主素养。 因为在一个民主体制中,本来就是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以免权力集中。司法的独立正是台湾民主的进步证明。所以,“政府”本来就不只一个!   一个古典的政治经济学辩论是,到底威权体制还是民主体制更有利于经济发展。支持威权者会强调民主体制可能因为民意如流水或政权更迭频繁,而导致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威权统治者则可以彻底执行其决定且有更长的视野。但这种理论忽视了威权统治是人治,更需仰赖统治者的鼻息,且统治者可以更武断地改变其决策。而民主政治则基本上是法治,有一套制度化的规范。只要政治人物、投资者和民众可以依循法律做决定,则会是一套更稳定而有效的制度。   只能说,台湾政府在中科案例上做了民主体制的最坏示范。   (本文作者张铁志,台湾政治与文化评论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曾任台湾中国时报集团旺报文化副刊主任,着有《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 》一书,并担任多个NGO的理事与董事。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欢迎订阅《政府丑闻》博客! RSS地址: http://feeds.feedburner.com/GoveCN 邮箱订阅: GoveC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政府丑闻》RSS广告: 威众安全路由器,硬件翻墙解决方案! http://bit.ly/9T4yAg

阅读更多

法广: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会晤胡锦涛

双方认为,未来两岸关系仍循经贸为主轴的路子。 据中央社消息,这次吴胡会在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进行,首先由胡锦涛致欢迎词。参加会见的国民党副秘书长张荣恭会后表示,双方对未来两岸关系还是以经贸为主轴具有共识。 吴伯雄指出,今天的会面,显示两党同样重视高层钩通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要他代表向胡锦涛致真诚的问候,马英九主席希望今后两岸的发展能秉持“正视现实,累积互信,求同存异,续创双赢”进行,并对今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愿景充满信心。 胡锦涛则盼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协议尽快落实。胡锦涛表示,刚刚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应该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抉议,标志著两岸经贸合作有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个协议是为民谋利,互利共赢,影响深远的好协议,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会见后,胡锦涛当晚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吴伯雄。晚宴结束后,吴伯雄和张荣恭在返回下榻的酒店时,接受了台湾媒体的采访。 在回答会见时是否提到台湾国际活动空间的问题时,吴伯雄表示,“有些事情不必在这个时候讲得太清楚”。吴伯雄指出,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过去所讲的,在良性互动、增进互信的情况下,合情合理务实解抉这个问题,胡锦涛也认同。 吴伯雄在会见时,向胡锦涛转述了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所提的两岸关系16字箴言,因此媒体询问胡锦涛有何回应?吴伯雄的答案是,他们(大六方面)的说话和马先生的说话大致没有什么冲突。 吴伯雄还说,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签署后,台湾正在进行法定程序,“我们有足够信心接受最严格检验”,“我们相信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是得人心的”,也有信心在8月份以前完成法定程序。 张荣恭随后亦向媒体说明了会见的情况。张荣恭表示,今天的会见是作广泛性的、方向性的一些探讨。 双方是否谈到台湾与其他国家签署自贸协定(FTA)的事,张荣恭说,大陆方面对此其实相当了解,中台办主任王毅说过,合情合理对待;胡六点也说过,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有利于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和亚太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张荣恭就此表示,对于未来台湾和外国讨论相关议题,“我们是有信心的”。 至于胡锦涛如何回应马英九的16字箴言,张荣恭指出,这16字“涵盖了我们主要的期待和希望走的方向”,“这一点两岸其实没有什么大幅的歧异”。张荣恭指出,吴胡两人今天会晤很重要的一个共识就是,未来的两岸关系还是以经贸为主轴,同时要加强文化交流。张荣恭强调,两岸关系的进展目前仍以“先经后政,先易后难”为步骤。他说,现在光是经济议题摆在面前的就还有很多。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