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尔

中国选举与治理 | 韩寒:说民主

韩寒:说民主 作者:韩寒 来源:作者博客 来源日期:2011-12-24 本站发布时间:2011-12-24 23:25:42 阅读量:629次   问:革命不一定是暴力革命,天鹅绒革命就是完美的典范。   回答:我不认为天鹅绒革命能够发生在中国。不谈当时的国际局势,也不说整个捷克的人口只有北京的一半。相信天鹅绒革命其实就是选择相信了民众的素质,执政者的忍让,文人的领袖,这三者的共力才能形成天鹅绒革命,我认为这三者在中国全部不存在。你不能把一场完美的革命常挂在嘴边来反驳也许未来不完美的改革。我理解中国很多文人和学者对天鹅绒革命的感情,他们甚至能够在脑海中将自己代入哈维尔的角色暗自感动。但无论中国发生暴力革命或者非暴力革命,文人所处的地位和角色远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低得多,更别说能作为领袖了。而且国民素质越低,文人就越什么都不是。你也不能用完美的民主,完美的自由,完美的人权从字面上解释应该什么样子的来逃避中国的现实。改革和民主其实就是一场讨价还价的过程,你不能盼着执政者看了几本书忽然感化把东西全送给你。你不能天天盼着天鹅绒革命,再由你来扮演哈维尔,并瞬间让每个中国人有一张选票,还都不能被贿选。捷克至今也不是普选。所以我的观点很简单,暴力革命我们都不愿意发生,天鹅绒革命不可能在近期的中国发生,完美民主不可能在中国出现,所以我们只能一点一点追求,否则在书房里空想民主和自由憋爆了自己也没有意思,改良是现在最好的出路。   问:你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人素质太低,不适合民主。政府有没有给你维稳的回扣啊?   回答:我不知道你如何看出了这个结论,我觉得我已经写的很通俗了。民主不是适合不适合的事情,它迟早会到来。国民素质低并不妨碍民主的到来,但决定了它到来以后的质量,谁都不希望来个卢旺达式的民主,虽然这并不是真正广义的民主。有时候缓缓来,有时候突然来。也许它来的不那么彻底,来的不那么全部,来的不那么美式,来的不那么欧式,但在你的余生里,它一定回来,回首起来,可能还来的有点平淡。   问:你的意思是一切只能靠执政者的恩赐,而不是人民自己的争取?   回答:给执政者压力当然重要,但遗憾的是,执政者的配合更重要。这的确需要运气和人品。现在社会各个阶层是割裂的,比如执政者,你动车事件闹得再大,他们依然淡定,觉得这是民间的事情,不费一兵一卒,时间自动摆平,执政者的家属可能完全不关心这事,只关心谁要上谁要下,谁的岁数差一点,XX位置怎么排。而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事情依然能自然过去。当然,更有可能是他们都没有感受到舆论压力。好比你账户里有十亿,你丢了一千块,你自然不紧张。文化界兜里加起来的总和就五百,而他们认为统治者兜里也就三千,所以我觉得他们是放大的统治者的焦虑。人家完全没考虑你的问题。而文化界很多人认为一切的问题就是体制的问题,仿佛改了体制一切都迎刃而解,他们虽然善良正义,嫉恶如仇,但要求农民和工人和他们拥有一样的认知,甚至认为全天下都必须这么思考问题。可事实往往有些让人寒心。   因为拉力赛都在偏远地方举行,我这些年去了上百个各种各样的县城,这些都不算特别封闭和贫瘠的地方,我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他们普遍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不如文化界想象的那么迫切,他们对强权和腐败的痛恨更多源于为什么不是我自己或者我的亲戚得到了这一切,而不是如何去限制和监督,只有倒霉到自己头上需要上访的时候才会从词典里捡起这些词汇来保护自己,只要政府给他们补足了钱,他们就满意了。一切能用钱解决的社会矛盾都不算什么矛盾。而知识界普遍把国民对这些词汇的这种应急应用当成了他们的普遍诉求,觉得与文化界形成了共识。我不认为在分歧和割裂这么大的国家里能有一场美好的革命。你也许觉得这正是执政者驯化的结果,所以要改变执政者。但现实就已经这样了,那一两代人已经这样了。但是幸运的是,我和他们的子女聊天时,互联网和各种传媒已经或多或少的打开了他们的眼界。所以我并不悲观。   中国共产党到了今天,有了八千万党员,三亿的亲属关系,它已经不能简单的被认为是一个党派或者阶层了。所以共产党的缺点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人民的缺点。我认为极其强大的一党制其实就等于是无党制,因为党组织庞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体制本身,所以问题并不是要把共产党给怎么怎么样,共产党只是一个名称,体制只是一个名称。改变了人民,就是改变了一切。所以更要着眼改良。法治,教育,文化才是根基。   问:如果革命到来,有影响力的文人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回答:文人到时候就应该扮演一颗墙头草,但必须是一颗反向墙头草。文人需有自己的正义,但不能有自己的站位。越有影响力就越不能有立场,眼看一派强 大了,就必须马上转向另一派,绝对不能相信任何的主张,不能跟随任何的信仰,要把所有的革命者全都假想成骗子,不听任何承诺,想尽办法确保不能让一方消灭 其他方而独大。所以未来的中国如果有革命,谁弱小,我就在那里,它若强大了,我就去它对手那里。我愿牺牲自己的观点而争取各派的同存。只有这样,才有你追求的一切。   最后:在这个年末,可以谈论这些,就是最大的新年礼物,和以往的论战不同,这里没有对手。感谢各位争论的朋友,你们都是优秀的。文不对题,望能理解。新年快乐。        

阅读更多

中国选举与治理 | 孙立平 崔卫平:社会重建如何可能?

    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中国社会最大的威胁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但因为怕乱,我们把一些医治溃败的那些可能的措施统统的束之高阁。如果我们不把社会看作危险的存在,会发现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有一些新的东西生长出来。2011是“涌动”的一年,涌动是积蓄能量的过程,有新的生长的力量出来。     要点一、孙立平 :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中国社会最大的威胁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但因为怕乱,我们把一些医治溃败的那些可能的措施统统的束之高阁 。 要点二、崔卫平 :如果我们不把社会看作危险的存在,会发现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有一些新的东西生长出来。2011是“涌动”的一年,涌动是积蓄能量的过程,有新的生长的力量出来。 要点三、孙立平 :既得利益者,他要求不要往下改。走到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对他没好处。倒退到计划经济那时候,对他也没有好处,他最好的就是今天这个情况。今后变革的动力可能是来自于人们的一种普遍的不满。现在各个阶层生活的都不舒服。 要点四、崔卫平 :我们现在社会更多的需要一种中立性的力量、中立的立场。现在我们讨论是社会的力量,其实法律应该是中立的力量。政治其实应该就是中立的力量,政府应该是一个中立的力量。政府在不同利益冲突当中应该你起一个仲裁的作用,你不能说带头去抢一个利益,那谁抢得过你呀?可能更多的培养社会的中立性的东西是减少社会波动的一个因素,减少减压,防止冲突扩大。 要点五、孙立平 :维稳,它是建立在机会主义的这样一个基础上,它最高的目标就是现在别出事。然后为了别出事,它得去破坏规则。如果说我们是在一个法制的,在一个规则的渠道上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可能是一个建设性的良性循环。但是问题是我们用这样一种模式来维稳,它是一个恶性循环,它必须得破坏规则。 要点六、崔卫平 :我们潜意识中总是在等待一个结局,好像结局来了,什么都好。等待是一个无能为力的表现。其实我认为等待一个戏剧性的结局是没有意义的,你去等待一个戏剧性的结局还不如把现在就当成结局之后的日子来过。 嘉宾 :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崔卫平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主办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承办:腾讯评论 时间 :2011年12月19日(周一)下午16:00至17:30 地点 :希格玛大厦4层演播室 主持人 :李国盛 孙立平 :各位下午好,到一年年终的时候我们都爱总结一下。如果大家概括这一年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概括。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乱”、有的说“僵”、有的说“惨”,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我觉得是“酝酿”, 好的东西在酝酿,坏的东西都在酝酿,也就是说在酝酿着各种可能性 。国家在酝酿着模式,说要形成中国模式了,政治在酝酿着人选,今年这一年是地方换届的一年,明年是高层换届的一年。 经济在酝酿着危机、社会在酝酿着矛盾、文人在酝酿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和主义。为什么要用“酝酿”这个词呢?很多东西在今年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一个潜伏的状态,它在酝酿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可能要在今后三年五年的时间里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 现在人们讲得比较多,一个字讲得更多的是“乱”,这个乱往往是和社会矛盾、社会动荡等等这些问题连在一起的。但是我个人的看法不是乱,是“烂”。我这个说法在微博上反响非常强烈,可以说90%以上的人都同意, 说现在真正的问题是烂,而不是乱 。 那么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我从前年年初就写过一篇文章,主要意思是说对 中国社会最大的威胁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 。溃败和崩溃又不一样,我们政府总是千方百计的给老百姓传达一个东西,说你要有一种危机意识,现在中国社会有很多的问题很多的矛盾,有很多的不稳定因素。那么这些不稳定因素说不定会造成社会动荡,如果社会动荡了,你什么事都干不成了,正常的日子都过不成了。我们政府是努力的想让老百姓形成这样的一种意识,你自觉的来维护社会稳定。但是我个人的看法这不是中国真正的问题,尽管我们社会矛盾是不少,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问题。 乱,是一个来自外部的力量,就像这一拳把你打倒了,但是我觉得中国社会可能别人还没打你呢,自己就烂下去。这个烂就像一个肌体,它的细胞、它的机能出了问题,这个我觉得比乱更可怕。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这个判断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中国究竟是乱还是烂?正因为现在主流的说法,尤其是官方的说法其实是乱,它怕乱,结果把一些医治这个烂的那些可能的措施统统的束之高阁,说现在社会最主要是乱的问题。 要治理这种社会的溃败、这个社会的烂我们需要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放开言论,需要把反腐败的措施付诸于社会,需要有社会当中的利益的正常表达机制等等, 你才能够治愈这种溃烂。由于我们判断的是乱, 把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定义为可能会加剧乱,可能不利于社会稳定,然后把这些我们在治理烂,医疗烂的过程当中所必须做的这些事情统统的束之高阁 。这是一个逐步烂的过程,这个烂的过程当中有时候我们烂的可能还是很舒服的,可能得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烂出一个头来。 但是在这中间短时间内,我个人的看法 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荡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 ,关键问题是这个烂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我从比较长远的角度来说是比较悲观的。从短期来看,我觉得还是比较乐观的,没什么太大事儿,今年没什么太大事儿,明年也不见得有,但是这社会会一天天的烂下去。 主持人 :崔教授怎么看? 崔卫平 :我想我是一个比较好的听众,我捕捉到了孙教授用了一些关健词,比如说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社会溃败,这都是和社会有关的。我发现在社会背后跟着的词都是让人不放心的,矛盾、冲突、动荡、溃败,都是让人比较不放心,让人感觉这是一个有危险的地方。我想跳出这样一个思路换一个角度。这也是我想请教我们的社会学家孙教授的,在社会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冲突,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这个矛盾冲突永远不会停止,矛盾永远存在。但可否说社会同时还可能是人们寻求一致、寻求认同,是人们寻求纽带、、寻求团结对不对?这两个都同时存在的。 在这个意义我要说,如果从对一个社会不放心的角度来看,孙教授“烂”的这一套说法,我认为都成立。但是你如果从我说的不把社会看作危险的存在,而是我们去寻求一些社会人和人的一些连接、一些正面的这样一种东西的话,我就会发现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有一些新的东西生长出来。 比如说社会团结,今年我最感动的就是动车事故以后我们所感到的,尤其是在微博上我感到人们焕发出来那样一种善意、团结感和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生命的尊严的那种呼唤。你看比如说以前铁路习惯出了事故,把现场死者扒个坑埋了算了。这次也是这么操作的,但是却引起那么大的反映。我们看到网上网友们就死亡的时间、地点包括对于死者遗物的尊重。你会发现社会有新的生长点,对于人的生命,对于尊重,对于他人生命的关怀。 所以这一点我套用孙教授一个关健词,我说是“涌动”的一年,跟酝酿差不多, 涌动是积蓄能量的过程,你确实感到有一些新的生长点,有新的生长的力量 。如果你光看旧体制,旧系统内部的话确实是这样,是在之外不是这样。我也不太同意孙教授说的,烂得比较舒服,那对于旧的体制里面的人可能烂得比较舒服,可是对于体制外的很多人来说,这一年,不光是这一年,今后这几年会很不舒服。某些格局不改变的话,人们生活的困苦情况,遭受剥夺的情况或者是遭受侵犯的情况会愈演愈烈,很不舒服。 主持人 :孙老师是短期乐观,长期悲观。崔老师正好相反,短期悲观,长期乐观。 孙立平 :其实崔老师强调的大体上说,在我们觉得有些悲观的时候,有一些乐观的因素,这一点我是同意的。但是你举的这个例子我是完全不同意的,为什么呢?动车的这个事件并不能说明中国社会原来没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找不出来这种精神。而是说这个东西可能原来其实就是有的,但是原来它没有这么一个事件或者是没有这么一个条件展现出来而已。因为动车事件是今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也是今年发生的,这两个事件你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动车事件为什么会用这样一种方式能够展示呢?我觉得并不是说中国社会突然出现了一个友爱精神,而是这时候出了一个微博。我觉得这个事情的真正的意义可能在这儿。 我10月份,11月份去了两次广东,广东在反思小悦悦的事件。我们各位都知道,当时那个录像大家看到说有18个人从小悦悦的身边经过,然后人们就在反思,为什么人们这么冷漠?我到广东也瞎说了一通,我说如果你要反思这个东西,就反思错了。我根本就不相信这18个人完全是冷漠的,这18个人当中有冷漠的,没问题,但是 我不相信这18个人完全是冷漠的。 我反倒相信这18个人当中有的人经过小悦悦的时候,他内心里是有一种挣扎的,他是有一种思想斗争的。我伸不伸这把手?不相信说这18个人经过小悦悦的时候都是视而不见的,内心一点儿波澜都没有,就像看见一只拍死的苍蝇一样,我不相信这一点。我相信有人内心是有挣扎的。 问题是挣扎的结果,他没有伸这把手,为什么?因为多少年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你伸这把手很可能会伸出麻烦来。我把这个话说得难听一点,当时如果被撞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狗,经过的这18个人说不定有人会伸一把手。为什么呢?如果是一条狗的话,惹不上麻烦,至少惹不上太大的麻烦。但是是人,他不敢。 我前两个月去华山,一个司机跟我说,以后好人好事不会再做了。当年他扶了一个老太太,被讹了4000块钱。假如说就是这18个人视而不见,我们可以说是个人的问题,是个人道德的问题,但是如果他内心他有一个挣扎的过程,他最后没伸这把手,这就不是一个个人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个人的道德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的问题,这社会为什么给你会造成这样一个情况,伸一把手很可能会造成麻烦? 主持人 :那应该批判什么地方呢? 孙立平 :我觉得需要改变的是这个社会,只有一种好的土壤才能生长出一种好的植物。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真正的原因,更多的是在社会,而不是在个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假如说动车的事件真正让我们看到一种希望是在它的微博的信息传播的方式。 崔卫平 :孙老师把我的话戏剧化了,戏剧化以后,向前走几步就不是我原来那个意思了。我举这个动车的例子是说在烂掉的旧系统的附近有一些新东西在生长,不是说突然出现的。微博是促使它生长的触媒,但是不能说微博就是一个人性本身,它只是一个技术手段, 微博只是让我们看见而已,从潜在的变为可见得,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心理的谁都看不见,让我们看见这种事情它是一种生长。咱们不可能说突然,我没用突然这个词。其实这个事情也不是今年了,这几年来很多民间都在涌动着和积蓄着这样的能量。 还有孙老师最后说这18个人,我也很赞同他的基本看法,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有很多生活环境的问题,不敢去伸手,要改变社会。这里面我有两个问题,当然 需要改变社会,但是谁来改变社会?总是人在改变社会,社会不可能自己改变自己 。就好象我经常也喜欢说,说这个体系出了问题,要改变这个体制,那谁来改变体制呢?总是什么人先做起来。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改变社会的人也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不能变成恶性循环。 当然我们说要改变社会很重要,改变个人也很重要。我觉得改变社会同时是不是也需要我们改变对于社会的一些看法?对社会本身的看法,这个我特别想请孙教授谈一下。我刚才举的社会动荡、矛盾、溃败,我们会觉得社会就是我们要处理的一个对象,这样的看法背后很可能有一种社会是较低层次的,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看法。 社会是一个较低层次的,然后我们就要管制社会。从你的话题我带出一个话题,比如说我们讲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社会渣滓,、社会垃圾,我们会把社会当做是一个负面的一个存在,而且一些人是正确的,他可以去动手去改变社会。我觉得我们今天谈这个话题包括现在讲社会管理创新,也是一些人掌握了新的办法,他们去管理社会、创新社会,还是把社会当成是一个被动的,需要改动的对象。 其实我背后想说的是,这个改变社会其实包括改变我们的人生,或者说我们在允许或者说更多的拓展一种个人自主性和社会自主性的空间。让个人和社会自我改变,而不是说我们去改变他们。 孙立平 :我赞成。另外,我们有些人经常用“左”和“右”的概念,给人感觉这个分歧在扩大。我觉得我看了一些东西之后,我得出一种相反的结论。我觉得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假如说真正让我们看到有一个进展,就是人们对中国社会问题的认识,我觉得其实在渐趋一致 。表面上看有那么大的争论。你比如说就我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来说,现在我们其实可能不是一个往前还是往后、改革还是倒退、前进还是倒退、改革还是保守的问题。 我们现在真正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它走到这一步,在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一股力量,它成为 既得利益者,他要求不要往下改 。这个东西用过去左和右已经说不清了。你说他想前进吗?他想前进,走到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对他有好处吗?没好处。你说他想倒退吗?有人说他想倒退,其实他也不想倒退。他倒退到计划经济那时候,对他有什么好处呢?他最好的就是今天这个情况,你假如说就拿一个房地产商来说,还有一个比用计划的方式、权力的方式,低价拿到土地,然后再用市场化的方式把这个房子高价卖出去,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吗?如果完全走到市场化,高价拿地、价卖房,退回到市场经济,可以无偿划拨土地,但是房子也不能卖。他愿意进入到这两种状况吗?不愿意。 他真正要的就是今天,那么他正在把一些具有过渡性的这样一些体制的因素定型化,形成了一个新的体制,一个混合型的体制,这个体制人们有不同的说法。中国现在真正面对的是这个体制,然后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在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东西的时候,人们的看法其实渐趋一致。 第二是政治体制改革,现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在一般的社会舆论当中,这种分歧比前几年要小得多。其实很多人意识到症结就在这儿,甚至左和右在这一点上都有一定的共识,只不过方向不同而已。 所以我就说,这过去的一年里,假如说我们可以看有些东西在酝酿的话,人们对这个社会所面对的真正的问题是什么?这一点我觉得越来越明确。但是问题是在于能够推动这个东西改变的力量在什么地方。崔卫平说的我都同意,在哲学的层面我都同意。在现实的层面上,得需要时间。 也可能20年,也可能30年,也可能50年。从最终极的意义上来说,人们都是乐观主义。我经常举这个例子,现在世界是70亿人口。70亿人口,除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除了小孩之外,每个人早晨都要洗一把脸,这事你仔细想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力量在推动着。为什么早晨都要洗把脸?让70亿的人口每人早晨都洗把脸这是一个很大的力量。什么力量?有人说不洗脸难受,我不同意。我觉得是不洗脸不好看,就是因为不好看,几十亿人早晨都要洗脸,不好看就是一个重大的动力。有人说中国民主化的动力将来自于什么东西?从一个哲学的终极的意义上来说,人家都民主化了,就咱们一家不民主化,不好看。 崔卫平 :我补充其中一些信息。比如你说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大家也达成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我所接受到的信息是,大家是认为问题出在政治方面,但是是不是继续沿用政治体制改革这个说法其实有很大的分歧。 其实很多人现在对整个体制改革这个说法抱很大的不信任和不屑的态度。它本身怎么会有一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力量?大家看不到这个,于是对政治体制改革这个本身产生很大的不信任,或者说巨大的破灭感。 孙立平 :这里面我觉得 真正的动力可能是来自于人们的一种普遍的不满 。因为你看从今年很多的调查都得出这个结论,很多人包括我们大家都很羡慕的群体,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也就是说,现在各个阶层生活的都不舒服,失业下岗的肯定是不舒服了,底层是不舒服的。中产阶层这两年更不舒服。然后我们就看起来比较羡慕的,领导干部,公务员也不舒服。我前一段从一个地方回来,一个县委书记跟我吃饭的时候说,你看我这书记当得很风光,他说我跟你说句心里话,这不是人干的活儿。 当我们现在体制有问题的时候,都不舒服,甚至从这当中处在核心位置,他能从这个体制当中获得很大利益的人也很不舒服,他自己也很累,也很难受。当大家都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变革这个社会的力量就在孕育或者说就在酝酿。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很重要的进展,你比如说像广东,广东今年出现了一起还是两起,这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事情,有警车开道的合法的示威游行。 崔卫平 :至少是一起。警车开道的,工人讨薪的合法游行。 孙立平 :你们可以看到几十年没有过的新的现象出现了,看到有一种比较开明的方式来处理我们社会矛盾。但是你要知道体制的逻辑是强有力的,局部的开明可能往往走不到头。但是我不否认这个东西的意义,我高度评价这个东西的意义。我们怎么能够尝试用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确实要看到那样一个既存的逻辑,而且是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个逻辑是非常强有力。 主持人 :今年的媒体好像有说中国的维稳费用超过了军费。 孙立平 :要光说维稳的费用,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安全费用的概念和维稳费用的概念不是一个概念。维稳的费用肯定只是整个安全费用当中的一部分。但是社会当中也有相当的一部分花在维稳上的钱是算不到维稳的帐上。这是一笔糊涂帐,但是费用确实很大。但现在的问题不仅仅在费用上,而是它作为一个逻辑,它已经走到了一个恶性循环。 为什么?你可以看我们这个维稳,它是建立在机会主义的这样一个基础上,它 最高的目标就是现在别出事。然后为了别出事 ,它得去破坏规则。如果说我们是在一个法制的,在一个规则的渠道上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可能是一个建设性的良性循环。但是问题是我们用这样一种模式来维稳,它是一个恶性循环,它必须得破坏规则。 我说我经过的一件事,我有一次去陕北神木,回来那天晚上首都机场大雾,所有的航班取消了,其他的航空公司解决大家的住宿问题,国航说我们可以给你安排你们自己出钱。大家就闹,从晚上9点闹到晚上12点,闹成功了,说可以解决大家的住宿问题了。后来我到民航总局去讲课,我说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一个规定?他们说当时你们理解的没错,其实就是这么规定的。因天气原因取消航班,原则上不解决住宿问题,但是各个地方可以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他说你们要不闹的话,这事儿还真不好解决,他说你们住这儿怎么也得一两万块钱,国航是不差这一两万块钱,关键是这个钱没有地方出。但是你们这一闹的话,钱就有地方出了,从维稳经费来出这个钱来。 你可以看看这个事儿它其实是有一个规则的,虽然规则很模糊,它起码有一个原则上,但是我们知道,这事儿一涉及到稳定的问题,你就原则上,原则下,什么东西也不算了。这个时候怎么不出事儿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么解决不出事就这么解决,那么解决不出事儿就那么解决,原来那儿规则完全抛在一边了。 所以我们现在为了完成一票否决这样一个指标,你必须用滥用权力破坏规则的方式来求得这个效果。但是真正的稳定,社会的长治久安必须是建立在规则、制度、法制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这些年维稳实际上是把这个部分破坏掉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这个逻辑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的走向恶性循环的一个怪圈,是这么一个东西。 崔卫平 :孙老师就差没说维稳本身制造不稳定。 孙立平 :我们去年发表一个报告非常明显的说这个话, 很多不稳定现象是维稳制造出来的 。 崔卫平 :很多问题是人造成的,不是社会问题,是处理这些问题的人本身造成新的问题来。 孙立平 :这个社会已经到了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反思的时候了。你看我讲得这么悲观,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向往着乐观,向往着这个社会有一个好的前途,我们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社会。但是我们都知道,现在确实面临着种种的问题,究竟怎么办,其实我觉得从有一些事件的演变,老实说我是很失望的。为什么呢?我们本来有可能会走到一个好的结果,但是走不下去。这些问题不是一个直接的问题,需要我们从一个最基本的东西进行反思。 首先第一个,政府的位置在什么地方。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它更主要的是表现为民众、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关系。这个力量的失衡,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置身事外的,对不对?那么就在这样一个矛盾的情况下,奥巴马他能说,就是金博士在世他都会支持这个运动的。奥巴马他表示支持和理解。 也就是说,他这个矛盾本身不是针对政府的,中国大事小情都是针对政府的。这和政府在整个社会当中的位置是有关系的,不能够调整这种位置,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被动的局面是改变不了的。 主持人 :广东提出来一个口号“小政府,大社会”。 孙立平 :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所以就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赞成广东的一些做法,尽管他会遇到挫折,他会遇到问题,他的一些尝试我觉得是有意义的。这是可以看作第一点。 第二点,是不是在法制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我说这个法制的概念是相对于政治的方式和法制的方式。那么法制的方式是说,它一个最基本的规则就是违法不违法,合法不合法。在这里面别有用心,国外敌对势力,这都不是法律的语言。我甚至连你的动机都可以不管。就是一条边界,你不能违法。违法就有司法的机构来执行这种制裁。但是如果你不违法,我不管你动机是什么。 第三,是不是一种全输全赢的政治模式。这个社会当中妥协是不是它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你可以看 中国哪怕是一个再小的事情,它最后要争取的一个结果是什么?全输全赢。要么我就彻底输,要么我就彻底赢 。而不是一个共赢,现在争取不到一个共赢的问题,而这个全输全赢和一个东西是有关系的,我觉得就是这个体制。 我也看了一些材料,很多群体性事件都是这么演变过来的,为什么最后走向极端,为什么应该停的地方,无论是政府和老百姓都停不下来。因为一个最基本的东西,这个逻辑让你不能停,你停了之后有一个秋后算帐在等着你。 我们原来在90年代的时候做过一个研究,四川有一个地方,现在属于重庆,发生了一个延续了20年时间的上访事件。因为这个地方修了水库,修了电站,把这个地淹了,淹了3个村子,有淹得重的,有淹得轻的。按照我们的逻辑去想,总得是淹得重的闹得最厉害,恰恰相反,是淹得最轻的闹得最厉害,闹得时间最长。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村子上访当中,有一个组织者是一个教师,他能力非常强。结果就出现一个问题,这时候这个体制,这块找不上你,那块一定会找上你。 他所有的文件都研究透了,然后就一个地方百密一疏——孩子生多了。上访这个事情是找不上你,但计划生育就找上你了。这样的组织者有一种很强的不安全感,他得使这个运动不能停下来,如果停下来就失去了村民对他的保护。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不安全感,他使得这个东西想停都停不下来。所以一个淹得最轻的一个村子最后上访了20年,其实包括中国的一些最重要的一些事情怎么演变过来,和这个所谓秋后算帐都有关系,最后一定要鱼死网破。 崔卫平 :我觉得你这个说法,怕秋后算帐还是民众的担心,谈谈你的办法。 孙立平 :我觉得政府的这种担心是有他的道理的,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呢? 现在真正的问题是老百姓要求不合理他没法儿解决,要合理他更没法儿解决。 为什么呢?解决一个带出10个,解决10,带出100个,他没法儿解决。 崔卫平 :为什么这100个就不能解决呢?是问题为什么就不去解决呢? 孙立平 :他没法儿解决,为什么呢?假如说你有一个宝贝,一个古董,原来一个是假的,卖给我了,500块钱。后来我找人证明是真的,能值500万。这时候你心里清清楚楚,说这事它就值5000万也不能去要它,你卖了,愿买愿卖的基础上,卖便宜了,自己吃亏,打掉牙往肚里咽。这是建立在一个契约交易的基础上,它是有规则的。 但像征地拆迁现在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压根儿就不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没有契约。所以今天给你解决了,说你这是不合理,但一年前的,两年前的,三年前的呢?你越合理的东西它越不能解决,不合理的事儿还好办,越合理越不能解决,这是我们现在中国面临的困境。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 一个社会当中有没有一种矛盾终止的机制非常重要 。任何一个社会它都面对着很多的问题,它有一个矛盾终止的机制,因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儿,这个社会这么多的事儿,你总得有一个到此为止。但是中国呢,现在就成了冯小刚的电影《没完没了》,什么事儿都是没完没了,没有一个终止的机制。为什么呢?这是和我们的体制连在一起的,因为我们知道法律,假如说我们是建立在法制的渠道,法律当中是有一个终止机制,终审,谁能够保证说终审就百分之百的公正呢?大家都知道,到了终审这儿没戏了,那你合理不合理,你就得接着了,它是有合法性的这个机制。当我们脱离了法制的渠道之后,我们用权力这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这个机制,我觉得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就是说其实即使是在我们面临这个死结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可以进行一些尝试,你比如说有一些领域当中的东西,不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者说牵一发动全身的可能性连锁效应比较小。我可以在这方面可以先开一个口子。有很多具体的技术的方式来处理这个东西。 但是我们现在形成的是一种非常僵硬的一种思维,我说的这种思维不是个人的思维,而是一个体制性的思维,一种体制的逻辑,它使得你这当中任何这样一个尝试成为不可能。我觉得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民众的要求,他的凝聚提炼的机制非常多。你比如说他为什么这个东西没完没了呢?没有凝聚和提炼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你比如说是失业下岗的问题,失业下岗的问题,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它面对的很多的问题你没法儿解决,因为你只有一个一个去解决,你怎么解决?每个人的问题都不一样。假如说在美国的社会当中可能是另外的一种方式,它要成立一个组织。这个组织最后要凝聚大家的意见和要求。最后假如说议会里形成一个提案,假如说在社会保障这样一个制度上,对这些失业下岗人员进行补偿。因为你现在再就业已经不可能了。在这个社会保障上进行补偿。它变成一个议案,这个议案可以解决一批人的问题。这是一个经历了凝聚和提炼的,也是在决策的层面当中可以处理的,但是在中国的情况下,不允许这样的机制的存在。 然后这样你只能一对一的,这事儿就没法儿解决。 崔卫平 :我现在提炼孙老师的说法。你讲到比如说一个矛盾的终止的机制,终止的这么一个东西,在法律法庭可以提供一个终审,你提到美国占领华尔街,政府是一个中性的立场。提到下岗工人需要一个特别的委员会来针对性,我们现在社会更多的需要一种中立性的力量,中立的立场。 现在我们讨论是社会的力量,其实法律应该是中立的力量。政治其实应该就是中立的力量,政府应该是一个中立的力量。政府在不同利益冲突当中应该你起一个仲裁的作用,你不能说带头去抢一个利益,那谁抢得过你呀? 我们缺少非常非常多的从政治到法律以及各种仲裁机构的中立性的力量 。放在中间,我和你矛盾,我和你打架,但是中间有一些东西起制约我们双方的作用,我们都得听他的。这样才不至于互相对打打到头破血流为止。 可能更多的培养社会的中立性的东西是减少社会波动的一个因素,减少减压,防止冲突扩大。 主持人 :刚才孙老师所说的,我听到的都是恶性循环,死结,那今天我们的题目是《社会重建如果可能?》孙老师的答案就是不可能了? 孙立平 :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其实是一个酝酿的过程,坏的东西在酝酿,好的东西也在酝酿。一个社会总会有一种健康的发育。 主持人 :孙老师再介绍一下,您眼中的好的方面是什么? 孙立平 :刚才我说了,首先是人们对于中国现在社会当中的一些最基本的一些问题的意识,现在可以说越来越明确了。尽管有分歧,尽管主张不一样,但是真正面对的这些问题可以说不是一个混沌的状态,而是越来越明确了。我觉得这可以是一个。 第二,在这个基础上,一种变革的要求,其实所谓不满,甚至我说的一些悲观的论调,其实是一个变革的要求。变革的要求在积聚。 第三,你也可以看,这变革的要求其实有一些已经开始用各种方式在凝练,包括今年提出新民主主义等等,各种各样新的提法在提出来。我觉得实际上它已经具有了某些沟通民众和官方这两个层面的起步。然后你可以看,社会的一些新的东西在生长,刚才我说的微博的力量,尽管我们在控制,有这个东西和没这个东西还是不一样的。一些民间的社会组织在发育,然后也有一些更热心的人,在积极的推动着这个社会的进步。 所以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有。但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多大的程度上起作用。 主持人 :崔老师怎么认为? 崔卫平 :孙老师描绘的这些东西包括官方和民间新的沟通,比如说新民主主义,我觉得可以看出一条,权力在向民间寻求资源和寻求支持,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不管是广东的思维还是重庆的思维,都是要向下吸收能量,寻求资源。这个变化也是蛮明显的。 孙老师在讲这种生长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改变,这种生长的力量,尤其是社会的本身的理性的生长和非理性的力量赛跑,不知道谁跑得过谁。我觉得这一点是值得忧虑的。假如说孙老师强调体制有它的本能,有它的相当的惯性,这个惯性就是一种非理性的力量。当然它也有慢慢开始生长的理性的成份以及整个社会的理性的成长对体制所发出的一种召唤,不知道这个理性和非理性的赛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你刚才那个问题我想回答一下,这样下去是什么样的结局,我倒不想说这个结局是何方或者是结局怎样,我对这样的要求的结局的思路本身我想提出质疑,我们潜意识中总是在等待一个结局,好像结局来了,什么都好。我在微博上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地方遥传外族要来入境,大家整天无所事事,什么也不干,觉得这个事情我不能做什么了。他们一直等待外族入侵这件事情上,结果外族来了,入侵家门口转了一圈走掉了,忽然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干,从此更加失掉了人生的意义。这说明人们的这种心态。 一方面等待是一个无能为力的表现。其实 我认为等待一个戏剧性的结局是没有意义的 ,你去等待一个戏剧性的结局还不如把现在就当成结局之后的日子来过。 孙立平 :可能我稍微变换一点话题。有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社会溃败就溃败了,我现在特别担心的一个事儿,社会溃败,你至少将来还有重建的可能。我觉得能不能退一步,保证另外一个东西,哪怕不保这个社会了,保住自然。 这个东西要弄掉了,弄坏了,我觉得可真就难办了。今年北京的空气我们都已经开始慢慢的领教过了。我觉得从这一点上来说又是一个悲观,我经常讲,最近这几年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将来中国假如说50年,100年之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怎么写我们这代人?我不知道各位是什么看法,我们有年龄大一点的,也年龄小一点的。但是基本上还有一代人,我个人的看法,不会有任何好词来形容我们这一代人。为什么?我们这代人做的最独特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把地球演进这么多年形成了那么点财富,我们统统的给挖出来用了。不但挖出来用光了,把我们生存的环境还污染掉了。现在我们在座的年龄最小的有20多岁的,假如说就算25岁的, 假如说你还能再活75年,活到100岁,当你们彻底的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那时候留下的地球是什么样?我觉得可以说毫无疑问——空空如也,百孔千疮,一片废墟。 我前一天去陕北的神木,他们跟我讲那个煤矿,说真是现代化,当成成就来说的,他说现在一铲子下去多少?5000吨,第二铲子下去又5000吨,两铲子就10000吨。地底下这点资源,就这一代人可以说基本上就挖出来用光了。 前几天王先生讲了一个数,改革开放30年,我们从地底下挖出来200亿吨煤。地球底下的煤有几个200亿吨?把这些东西挖出来的能烧得给烧了,化作一缕青烟。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再给它加20年也就50年。我们这里最能活的还能活75年,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些财富到我们今天在座的最年轻的,最能活的所有人也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一片垃圾。我不知道将来究竟会怎么样。 崔卫平 :这不是将来的问题,而是当下的问题。 主持人 :在座的各位有没有问题和孙老师交流? 现场观众 :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今天看到孙老师感觉特别亲切,特别激动。因为在我个人阅读里非常重要的就哈维尔。昨天晚上打开电脑就惊悉哈维尔去世,今天中午我在外面一个朋友发短信给我,说金正日去世,我就忽然觉得这两者形成某种戏剧性的关系。我想听听崔老师对这个事件有什么感想?未必是学理性的阐发。就是有什么感想? 崔卫平 :可以说都挺突然的,从时间上来说。因为哈维尔才75岁。他是在睡梦中去世的,他近期还有一些活动。我倒是觉得在哈维尔去世的时候,在这个时刻让我们再去回顾他的思想,去紧靠他的一种力量。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时刻进一步找回我们的一些基本理念。 金正日去世,因为他的影响面比哈维尔要大,因为它涉及到当今世界格局的问题,从格局来说,金正日的死可能涉及到各方面的关系,更成一个新闻事件。 现场观众 :互联网有一个问题,它使得民众和知识分子愈发的习惯语言的表达上的反抗议,而丧失行为能力。我觉得这种行为包括我身边的一些人,扭头上微博表达我可以心安理得的完成。 孙立平 :你说是不是这个意思,咱们通常所说的咬狗不叫,叫狗不咬。咬狗的弄了好的音响,他光去叫了。 现场观众 :体制有一种自身的逻辑,按照思维方式去行事,使它超越任何人的可能性。我站在一个体制的逻辑背后,我是无助的,我是感受不到任何的力量,甚至我可能是被消失的。这种情况下,使得个体的反抗越发的悲壮。 孙立平 :这个不用我回答了,我看您都说得很清楚了,问题就在这儿。我当时提出溃败这个概念的时候,最受启发的是当时美国的一个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是当时菲律宾前总统艾斯特拉达下台,美国一篇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说艾斯特拉达是因为腐败下台的,他说这个腐败是用整个社会的腐烂作为一个代价的,他说如果有一天,这个社会在政治上解决了腐败的问题,这个社会将还会用100年的时间来支付这个代价。 我能够做到的是什么呢?我现在说光明也好,黑暗也好,有没有前途也好,这都是瞎说。我觉得我真正能做到的是把现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说清楚。它可能的趋势会是怎么样的,然后你说我会不会得出一个哲学上一般正确的结论,当然也有人说,哲学上就没有一个正确的结论。总得给人们一个光明的希望吧,总得有希望,总得有光明吧,我觉得这不是我能提供的,我能提供的就是对现实的分析和对未来趋势的一点点可能的猜测,也就只能这样而已。 现场观众 :因为历史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的外现,就像是性格注定了我们的行为一样,内在的这种思维逻辑导致了总是周而复始,走不出循环的问题。所以我越发有一种宿命的感觉。 崔卫平 :我们当然非常强调内在的东西,我觉得大家似乎很容易从这个东西走向一种宗教的东西,我想说的是我们在谈社会建设的时候,在谈到政治问题的时候,可以不把宗教的话题带进来。恰恰是一个更好的制度安排才能使得我们谈论宗教。而不能说单方面的从宗教方面就事情得到一种解救了。 现场观众 :最近有两件事一直挺吸引我们眼球的,一个是俄罗斯的大选,一个是台湾的选举。这两个地区他们实现民主差不多相隔不远,到现在已经近20年了,但是发展的有点不同。比如说俄罗斯还想当总统,结果底下很多大家就不满,就开始示威游行。在台湾我们看到民主搞得相对来说要比俄罗斯要健全多了。 崔卫平 :实际上如果从对整个社会的破坏性,对人的道德链的破坏性,包括对社会的民主量生长性来说,苏联这个地方比台湾要严重得多。这个民主的技术更加薄弱。我这么回答你这个问题。 主持人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本次讲堂到此结束。祝愿中国今后的转型更加顺利一些,谢谢各位!

阅读更多

【喷嚏图卦20111225】如果我们渴望自由,就要有自由的习惯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相比平壤,布拉格距离我们更近 俄罗斯民众抗议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的运动,自称为白丝带运动。普京在上一次长达数小时的网络访谈中称之为避孕套运动(该访谈后普京支持率继续下跌)。今天,抗议活动高举的一幅漫画是,避孕套是普京的绞索。 戈尔巴乔夫先生即将在莫斯科抗议现场发表演说。今天,游行者要求重新选举。全俄罗斯都爆发了抗议,最早的抗议发生在远东的海参崴。在西伯利亚,群众在零下15度的气温中集会抗议。据BBC,80高龄的前苏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终没有参加集会,但是发来了支持的口信。此前他曾经声明要求重新选举。 据外媒报道,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在举行的前一天,在接受采访时严厉抨击普京“可耻”、“令人尴尬”,并称自己为此前积极支持普京感到“羞耻”。 【戈尔巴乔夫:呼吁普京不要再参选总统】据每日电讯,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呼吁现任总理普京应抗议者要求辞职,不要在2012年大选中寻求第三任总统任职。他说:“我会建议普京离开,他已经任期三任了:2任总统+1任总理,这已经够了。”. 据组织者称,在莫斯看抗议集会现场,现在已经聚集了超过12万人。据BBC。 内务部发言人瓦列里·格里巴金宣布,参加集会人数达到了2.9万人。著名博客写手纳瓦里内依称,在集会上聚集了10万人,涅姆佐夫(组织者)给出的数字为20万人。 据BBC,在今天的抗议活动中,民众更直接地把矛头对准了普京本人。 民众举着前捷克总统哈维尔的海报,抗议杜马就金正日的去世表示哀悼,对哈维尔却保持了沉默。海报上解释到“相比平壤,布拉格距离我们更近”。 【2】金正恩名字昨起变粗大 据央视,23日,朝鲜党报《劳动新闻》首次将“金正恩”三字加粗加大。以往《劳动新闻》只有在写到金正日和金日成时才这样处理。该报发表长篇社论号召全党、全军、全民紧密团结在金正恩周围。同时发表一组题为《追随金正恩同志的领导,将国家建设成光耀万代的太阳朝鲜》的文章。 @叶千荣 :朝鲜媒体每天都在改变对金正恩的称呼。19日:“伟大的继承人、党和军队的卓越的领导者、稀世的军事家”。20日:“又一个金正日同志”。21日:“ 和金正日将军完全一样的金正恩同志”。22日:“在金正恩同志的军事优先领导下”。23日:“党、国家、军队的英明领袖”。今天24日:“最高司令官” 。 朝鲜官方通讯社朝中社24日在报道中称金正恩为“朝鲜革命武力的最高领导者”,这是朝鲜媒体首次对金正恩使用这一称谓。报道说朝鲜人民军全军将忠于金正恩同志的领导,进一步建立金正恩同志的唯一领军体系,以枪杆子牢牢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和强盛国家建设事业。 据韩联社报道,朝鲜中央通讯社称金正恩为“我们革命武装的最高领导人”,并公开了“誓死保卫以敬爱的金正恩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口号。而在朝鲜中央电视台今日播放的画面中,金正日的妹夫张成泽(左一)首次身着佩戴着大将肩章的军装亮相。 【朝鲜按照金正日遗愿向民众发放海鲜】朝鲜首都平壤所有的商店从23日开始,按照已故领导人金正日的遗愿,开始向民众发放海鲜。朝鲜中央电视台报道说,金正日一直挂念着朝鲜人民的生活状况,向他们发放鲱鱼和鳕鱼是这位领导人生前的最后安排之一。 朝鲜新上市的明年年历上,突然多了一个以往从未有过的红日子:4月4日,但未说是什么节庆纪念。韩国中央日报今天推测说:"恐怕是金正恩的生日"。 【3】注意:不是校车,是面包车冲下了山崖 昨日,广南一辆载有12名学生的面包车冲下山崖,目前已造成7死7伤,5名学生当场死亡,面包车摔成铁饼。当地官方将该事故定性为非道路交通事故。据悉,出事地点是一条简易公路,山路狭窄曲折,而肇事司机领证才2个月。 【4】高州富商吃猫肉火锅中毒亡 12月23日下午,广东省人大代表、高州市云潭镇源兴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利源和个体老板黄文、阳春市八甲镇党委委员黄光在八甲火锅城吃猫肉火锅中毒,一死两伤。有报料者称系竞争对手投毒。阳江、阳春、高州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已赴阳春开展善后工作,死者家属情绪稳定。 【猴王死,众猴情绪稳定】12月20日,几位市民在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一座山顶发现一只白脸哨猴王和三只猕猴猴仔尸体。黔灵山公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死亡的大猕猴目前还不能确定是不是猴王,但山上其他猕猴的情绪目前较为稳定。目前,贵阳市森林公安已着手调查猴王和猴仔的死亡原因。(中新网) 【 贵阳公园内野生猴王死亡 众猴情绪稳定警方调查 】评论:确定接班人了吗 我外交部表态支持谁? /  猴王的众王妃情绪稳定。。。/ 辟谣,经部门查勘应属自杀,没有经济问题,没有作风问题!/ 强烈要求联合国下半旗,安理会默哀三分钟 / 一定是境外反动势力干的,得好好查查! /  猴王是在出行的专列上过劳而死……哀悼之,支持猴三胖继位。/重猴强烈要求建设猴王纪念堂,供后代瞻仰学习 / 长白山又要红光万道了 【情绪稳定】中国社会事件官方通稿:“事故发生后,某书记、某市长高度重视赶赴现场,指导事故处理及善后工作。目前,死者家属情绪稳定,当地社会稳定。”2006年起,从动车事故、食品安全事故到校车事故,概莫能外。“情绪稳定”一词成为地方政府善后工作中自慰的第一利器。(插图/邝飚) 【5】北大校长:美国教育一塌糊涂 总统不懂尊重人 周其凤,北大校长: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 @张鸣 :在现在的体制下,对校长没法有期待,只能一茬不如一茬,北大的校长,目前据我所知,是北大历史上最差的。但估计不会是最差,更差的还在后面。 【6】郭美美“走穴”福建莆田 郭美美一头钻进商务车说:“看来讨厌我的人也没有那么多!”彼时深夜两点半,她刚刚完成一场夜店的秀,在几个彪形大汉掩护下从脏脏的后门撤离。年底郭美美还要接一个搜狐的活动,她看中的不是钱,是“和张朝阳一起”。( @三联生活周刊 ) 【7】为抢购奈克乔丹新款运动鞋 美国人大打出手 据每日电讯,为了抢到一双最新款的耐克乔丹“空中飞人”运动鞋,美国多座城市的耐克鞋店或购物中心场面失控,有人大打出手,维护秩序的警察也被打,有人甚至开枪。警察用胡椒喷雾剂驱赶人群,耐克发表声明呼吁人们安全礼貌地购买新鞋。 【8】普通独裁者、二逼独裁者和文艺独裁者 ( @丰鸿平 ) 【9】圣诞老人现在在哪?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一年364天在监控美国领空,今天多了一项任务:确保圣诞老人能安全完成使命。NORAD的追踪圣诞老人项目网页正实时更新,指挥官雅各布说:“这是对全世界儿童的使命。”纽约时报著名记者纪思道调侃道:“我希望国防部别把老人打下来。” 【10】如果我们渴望自由,就要有自由的习惯 @薛涌微博 :中国人太愚昧,不适合民主。过去听这话,觉得很有自我反省精神。后来这种说法越来越流行,才明白其底牌:这么说的人,全把自己当作不愚昧的中国人。言下之意,中国的问题,全是别人的错。大家在铁屋子里睡,他是醒着的。事事怪别人的八零后九零后,更喜欢这话。真他妈滴能反省。 韩寒最近的麻烦不那么简单。他的价值在于反叛,在于说出了“皇帝没穿衣服”的简单事实。但是,当他不那么反叛,讨论起并非简单的事实时,他的形象就开始崩塌了。所以,我劝他去哈佛读书。并不是一定要去,而是说当他要干不同的活儿时,应该意识到这需要全新的手艺。 为啥把白莲教太平天国当成革命?在中文里,“革”“命”基本就是杀人的意思。但我们说的革命其实是西方引进的现代用语。如英文是revolution,没有杀人,激变而已。亚里士多德把“革命”定义为两种,一种是彻底改变现有政体,一种是修改现有政体。劝年轻人多读点书。当然不读也没事,那就别谈这个。 @北京崔卫平 :假如没有革命的危机,没有革命带来的压力和动力,怎么会有改良?革命是悬在改良头上的一把利剑。只要有社会不公,革命永远是潜在的和平行存在的。在改良倒退和失败之后,革命将会到来,不是任何人的意愿,虽然革命的果实是苦涩的。但这并不能阻止革命发生。 当时许多的捷克人有住房,有小汽车,但为什么还要起来革命?天鹅绒革命是一场人的尊严的革命,存在和价值的革命。这场革命远远没有结束。哈维尔也并非是一个成功人士,也许是一个失败的典型。他是一个永远异议者,令权贵们不舒服,也刺痛一向自满的人 @周濂的围脖 :1,美国独立战争,殖民地人民1/3主战,1/3求和,1/3不置可否。富兰克林最后关头还在谋求避免革命的可能。结果呢,谁赢他们跟谁。所以革命无需所有人民都准备好。2,大不列颠帝国的《糖税》《印花税法》只是温柔一刀,与苛政猛于虎毫无干系,诉求价值而非利益才是美国革命之道,改变观念就是改变世界 @一毛不拔大师 : 实际上我看到的数字更有趣,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要武装革命的人占20%,要坚决保皇的人占10%,剩下70%是打酱油的。其实各国转型时情况大体如此,专制社会的变动大多数民众都是没发挥作用的。 @罗玉凤 :看了韩寒“谈革命”我看不起韩寒。这种拿着鸡毛当令箭。拿起无知当个性的小人 国会也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组建政党。党员人数够多,就可以去拉你的选票进入国会和议会。比如国会共1000个席位。有501个座位是你的。你就是在朝党了。如果只有499个座位是你的。或者你连国会都挤不进去,你就是在野党了。投你票的人多,你就是总统了。所有国家大事都需要国会投票通过 @不加V :要说敢说,罗玉凤更敢说。但她的言论没被当成社论,各阶层人士没有赞赏她的独立思维和个体精神,是因为他们觉的韩寒不是一坨屎。实际上……他也差不多是一坨屎,只是你们不敢这么说。 @韩仁均叔叔 :我电话问韩寒,你为什么这么取题目,谈革命和说民主,又大又危险。他说,两篇小文章哪里说的明白啊,只是这样取名字,让人可以开始敢于谈论这些以前不太敢触碰的词语,能争鸣总是一件好事。我一想也是,无奈有些学者不解风情,大谈什么读书少,学术差,不专业最好闭嘴,肤浅不配这些标题啊,真滑稽。 @熊培云 :今之时代,一个人如果指出国王没穿衣服,他是勇敢的批评者;如果他指出民众可能也没有穿衣服,那么他就成了懦弱的背叛者。这样的思维是非常可怕的,这也恰恰是统治者思维。最理性的方法,我仍旧认为是对于政府与社会,都要坚持批评。舍此,我们不可能有可靠的进步。 @旁观者马勇 :韩寒对革命并没有绝望,他只是认为现存秩序无法容纳革命发生,统治者已经没有丝毫妥协的可能。要想让理想中的革命顺利发生,韩寒认为当前中国最值得关注的是制度建设,比如言论的自由出版的自由。统治者必须有个基本承诺,不能因他韩寒在上海发动起义而断网断电掐断信号,绑架不明真相者起而反对革命。 @喷嚏网铂程 :韩寒树了一根杆,希望大家顺着往上爬。结果,大家说他没读书,杆子不是这样拿的。完全忘记了,杆子以前可能是不允许树的,或者说无数人树过,但看见的人还是少。韩寒的两文,不论其文如何,有一点很重要:讨论的人越多越好,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如果我们渴望自由,就要有自由的习惯。 @五岳散人 :韩寒的两篇文章出来之后,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我心目中那些大知识分子基本都反对他,而中小知识分子以及我这种知道分子最多是对其某些论点不同意,大方向上是赞同的(胡锡进就算了,他无法归类)。我不知道谁对,但我觉得这就是目前的现状与韩寒文章最好的注释。 @王冉 :中国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国家。平安夜,网上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却是–“革命”。韩寒,这个几乎一半言论会被河蟹、另一半总是在被保留与被删除边缘的人,接连写了两篇涉及最敏感话题的文字,却遭到了新浪大主编异乎寻常的严重肯定,这事本身也可以”载入史册“了。 【11】衣服会说话 12月23日,希拉里在布拉格参加捷克共和国前总统哈维尔葬礼。 12月19日,希拉里与日本外相出席关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死讯的记者会 【12】哀悼 12月23日,布拉格,参加捷克共和国前总统哈维尔葬礼的部分各国政要。 12月22日,应朝鲜要求,联大91次全会开始前为已故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默哀。 【13】脱衣护花 12月23日,平壤下大雪,吊唁金正日的民众和学生纷纷脱下外套,保护吊唁人群所献花束不被雪打.(近几日,平壤气温大体在摄氏零下5度至零下12度) 【14】这里葬着一个中国人,他说了该说的,做了该做的 @罗昌平 :年轻的记者可能不知道这位新闻前辈,去年此时参加了他的归国葬礼。一句简单的墓志铭都未能石刻:"这里葬着一个中国人,他说了该说的,做了该做的。" 【15】虽然我们无法拥有很多东西,可我们一定要拥有记忆 李承鹏 :今天是钱云会一周年,一定要记住他。虽然我们无法拥有很多东西,可我们一定要拥有记忆。记忆是一把很强大的武器,你记得这些事,他们迟早会败。 【16】我们的土地都被卖光了,我们都不知道 @新启蒙熊伟 :上午,乌坎村召开清查土地村民大会。临时理事会根据省委工作组提供的名单,要求村民将自己购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及金额进行登记,配合工作组调查原村委会卖出多少土地及收钱不入帐的情况。村里有大量土地被卖给外人。村民说,我们的土地都被卖光了,我们都不知道。 被关20天的乌坎村维权领袖庄烈宏上午也在村民大会讲话,村民热烈鼓掌,他现在成了乌坎村的英雄。他说:我在里面很想念大家,乌坎村要团结起来,把我们村的事情办好。昨天下午和他交流,感觉是一个很朴实的青年。乌坎村土地维权,他出力甚多,无畏无惧。 @陳健民教授 :烏坎村上下欢腾, 林祖銮帶领的非暴力抗爭初获成果. 村民杀魚做菜, 感谢各地记者连日来进村关注. 薜锦波女几说妈妈知道爸爸尸体可返回故土, 开心得哭了. 另一位村民代表杨色茂说: 为了民主进程付出代价也沒办法…人的生命是很宝贵的, 但比起民主来说, 犧性有时也是必要的 @新启蒙熊伟 :平安夜,和林叔一起去看望薛锦波的女儿薛健婉。很善良、懂事的女孩。她在家照顾她母亲。她母亲状况很不好,在家卧床休息,经常哭泣。健婉说:母亲能吃一小碗饭,她们就很高兴了。斯人已逝,就不要给活人施加压力了。 【17】《中华民国宪法》 @薛蛮子 : #历史上的今天# 1946/12/25,《中华民国宪法》正式实施。蒋中正广播讲话:「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就是耶稣降生一九四七年的圣诞节,将是我们中华民国和全体人民统一独立平等自由新生机运肇始的一天。我们新宪法特点,就是它保证要把基督教理的基本要素,即个人的尊严和自由,普遍的给予我们全国的同胞。」 【18】反苏游行 @济善园之三慎斋 : 【反苏游行】1945年苏军进入东北后,烧杀抢掠奸淫,无恶不作。时人记述“凡苏军所到之处,妇女被强奸,东西被搬走,房屋被烧毁”。苏军的暴行及《雅尔塔密约》的公布,引发了全国反苏浪潮,46年2月,重庆、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杭州、昆明、济南等城市先后爆发大规模群众反苏游行示威运动。 【19】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在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 19时45分,一面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族升上克里姆林宫。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 【20】圣诞老人 刚看到一个好感人的新闻,一个女孩写贺卡给圣诞老人,说想见到在伊拉克工作的爸爸,然后有一天圣诞老人来到他们班上,给要礼物的小孩们礼物,然后问那个女孩要什么,她说要爸爸,结果圣诞老人把头套摘了……(乳酸君 share) 【21】两类最能改变命运的长相:一类是天生丽质,一类是天生励志。 ——Vivien http://t.cn/SIXd8f  ( @喷嚏意图 ) 【22】平安夜 【23】剩蛋快乐! 叫兽易小星 :这是我圣诞节看到的一条最悲情最心寒的人人状态,他写道:“请各位高富帅今晚在宾馆啪啪啪的时候温柔一点,她有可能以后是我老婆…”   金哥bye,喷嚏淘宝店海德巧克力,你值得拥有: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3692824510   来源: 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 http://weibo.com/dapentizk   、 @喷嚏意图 喷嚏官方淘宝店: http://shop.dapenti.com     广告联系:dapenti#dapenti.com (# 换成 @) 喷嚏镜像: www.dapenti2.com    www.penti2.com 喷嚏电影频道(beta): http://www.dapenti.com/v/index.html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55416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天网络精华尽在【 喷嚏图卦 】        喷嚏网官方新浪围脖

阅读更多

王思想家:中国网民对朝鲜的9种看法

在这个最孤立最神秘的国家里,老君主执政到死,死前在子嗣中指定接班人。帷幕重重,所有内斗倾轧外界很难知晓。最高权力已变成一家权力,只在金家内部延续,较之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朝鲜更像君主制,那国号——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完全成为讽刺。

阅读更多

崔卫平:分享哈维尔 分享共同的底线

一方面口是心非地做着那种意识形态的游戏,另一方面接受来自政权的公开的贿赂(完全是有条件的)——种种实惠或各种既得利益。每个人自己那么去做,他实际上也在要求大家都这么做,都来配合这种虚假的游戏,共同造就那种”普遍的常规”。不同阶层的人只是卷入了不同的层次。从表面上看,这样的生活还可以捱下去,人们专注于自己的小日子,但他们同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人人都得忍受他道德上、精神上的被阉割,忍受自己的种种虚伪、伪善像个活生生的小丑和小人,忍受自己的忍受和接受实际上是如履薄冰的脆弱的生存处境。由此个人被编织进一个哈维尔称之为”自动的社会总体”,成为它的工具,每个人即是它的受害者,也是它的支持者。而如果事情反过来:水果商不再悬挂那种莫名其妙的标语,人们不再参与那些虚假的仪式(如选举之类),幕后的真相就暴露了出来,他们个人所面临的威胁暴露了这个政权缺乏合法性这样一个非常脆弱的根基。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我们仍缺乏让游戏行业自由健康发展的氛围

【网络民议】“这种震耳欲聋的沉默何尝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写照”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