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独立

美国之音|专访夏业良:折翼的自由思想(视频)

去年10月遭北京大学解聘的中国经济学者夏业良上个星期从北京抵达美国,他计划在美国停留一段时间,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工作。53岁的夏业良关心公共事务, 是中国最大胆直言的自由派学者之一。 2009年,夏业良在网上发表文章,公开批评中宣部压制思想和言论自由,在互联网上引起了激烈讨论;他还是08宪章的首批联署人之一。夏业良遭北大解聘后,其去向引发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2月4号,我们邀请了夏业良先生(以下简称夏)来到时事大家谈的直播现场,和观众朋友分享他对中国高校学术、思想自由等问题的看法;另外,普林斯顿中国学社的陈奎德先生(以下简称陈)也来到直播间,就以上问题发表他的观点。 以下是此次访谈的部分内容。 时事大家谈: 专访夏业良:折翼的自由思想 主持人:夏教授,您跟北大的合约是1月31号结束的,能不能请您跟我们谈一下您此时的感受? 夏:首先我离开中国大陆,有很多恋恋不舍的情节,而且我是希望当中国的情况发生大变化的时候,还有机会回去继续传播思想理念,推动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现在我要是不离开的话,会在很多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包括言论和行动自由的限制。 主持人:去年9月9号《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单仁平的评论文章。文章说:“一些极端自由派人士现在希望鱼和熊掌兼得。他们一方面强烈批评体制,以推翻体制为公开目标;一方面个人又舍不得告别体制,在政治思想和个人利益之间严重患得患失。”您如何看待这段话? 夏:首先他这种思维是一种变态的思维。他认为中国大陆一切资源都属于党,属于党国体制,所以任何一个在体制内就业的人得到的都是党的恩赐,是党国体制赐你一口饭吃,如果你想批评的话,你就应该离开这个体制。这说明了他一种非常霸道的心态,我们知道知识分子要安身立命,他需要有一个发言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就是说只要人类有人身自由,就可以通过自由的市场竞争和对社会的贡献来获得,而不是他们所给的恩赐。 主持人:《环球时报》的评论中也提到,政治不应该介入到教育中去,如果您是一个教育者,就不应该提到政治。您是否认为在学术殿堂中,政治必须被排斥在外?还是说政治应该在学术殿堂中得到讨论? 夏:其实他否认了一个基本事实:在中国,有没有哪一所大学、哪一个研究机构没有被政治所左右吗?中国的大学就是所谓的党校,意识形态的控制是非常严的,所有都是在共产党的控制下,每所大学从上面领导到最基层的领导,都有党的负责人。所以说北大其实是校长在党委的领导下做事情,根本没有大学自己独立的地位,所以避免政治根本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两三年中我们看到政治的渗透和控制是越来越强化,特别是最近的这一年,对学生对青年教师要进行更多的思想政治上的教育。 主持人:您提到的政治势力渗入学校,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亲身体会? 夏:十几年前我进北大教书,那时候氛围比现在更加自由宽松,其实我十几年来一直是这样讲课的。那时候我的学生感到认同的非常多,直到最近这两三年才出现学生中好像有公开反对的现象,有时候我觉得他们是受到组织在背后的安排,感觉现在的空间跟以前相比是大大压缩了,而且学生本身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主持人:陈奎德先生,夏业良先生被解聘,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界最黑暗的一页,您怎么看? 陈:我想夏业良先生被解聘这个事件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表明现今的中共当局对教育界、对思想自由学术自由进入到一个更严重的转折点,也就是说对北大历史上的光辉名声是一个侮辱,可以说是相当黑暗的一页,可以说是中共又一次进入了一个反智主义的阶段。反智主义是毛泽东时代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它反对知识分子,反对思想自由,反对基本的世界思维体系。在邓小平先生执政的时候曾经有一度稍微放松了一些,但是目前看来中国又进入了一个非常黑暗的时期,夏业良先生被解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以后还会慢慢扩展到其他的高校,比如张雪忠教授、谌洪果,很多人都同时受到压力,恐怕很多人会慢慢感受到,所以国际社会关注这个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夏业良教授这次被解聘的官方理由是“教学评估连续好几年倒数第一”。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在把政治问题非政治化,您的观察是什么? 陈:和毛时代比较多的差别是,他们没有公开地说是政治迫害,但是大家知道这背后是非常清楚的,他(夏)的政治理念,他的教学对他们的政权构成威胁而进行打压的。 主持人:夏教授,您离开中国大陆之后,您准备在哪里推广您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理念? 夏:我收到3家美国学术机构的邀请,包括哈佛大学、卫斯理学院和美国华盛顿的一家智库,我近期比较倾向于在这家智库做政策研究,因为这些研究有关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包括我个人的一些写作,对制度经济学,对中国转型变革的一些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可以把我多年积累的一些东西和当今的现实结合得比较好。 主持人:中国的思想钳制对今后中国的学术界会带来什么影响? 夏:我这个事情不管是发生还是没有发生,中国的思想钳制一直是存在的。1949年后,在经过多次的打压后,中国学者的思想自由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在这样的空间,这样的学界,还会有多少人类真正认同的、或者能够真正传承下去的思想呢? 主持人:夏教授,除了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果有台湾的大学聘请您,您会去吗? 夏:我非常愿意。我以前也到台湾访问过,也在台大发表过演讲,还有一些其他的大学。如果今后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考虑。 主持人:刚才听众热线中,一位福建的庄先生表示,如果夏教授能够装一下,在中国也能够混个高官当当;如果夏教授到美国来,可能做的事情也会小很多。夏教授回应一下好吗? 夏:如果同流合污或者做一些配合性的工作,可能个人能够得到很多好处,可是我觉得这和学者的良知和责任感是相冲突的。到美国来,可能国内很多人看不到你的言论,要翻墙,但是我想有些言论是没有办法阻挡住的,可能用其他形式可以传播。而且国内的一些形势要是发生变化,我会回到国内。 主持人:发生什么变化您会回去呢? 夏:当然是指政治和言论发生变化。我们知道最近这一两年言论收紧了很多,如果我们可以恢复到1993年推行市场经济改革的那段时期,那时相对来讲氛围宽松一点。 主持人:目前在中国社会非常分裂的局面下,对中国知识分子将带来什么影响? 夏:中国对知识分子实行犬儒化的策略,因为如果你讲真话,追求真理,就会受到打击,被边缘化,所以很多学者会有一些自我辩白的理由。我想无论如何,如果你只是暂时沉默,那是可以理解和谅解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一个民族,五十年、六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中没有知识分子敢公开自己言论的话,这是知识分子的悲哀和耻辱。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人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要有知识分子起码的担当,也就是说知识分子、学术界有没有底线,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要求放得越来越低了。也不要说知识分子了,有时候一个人做人的底线都不能够做到,那你还撑什么?因为知识分子和别人不一样,你所受到的教育,你所追求的东西,应该是精神上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方向,如果你做的是相反的工作,那你就不配有知识分子这样一个称号,你不是在帮助人类社会走向更加文明进步的轨道,而是在反人类。   —— 原载: VOA 本站刊登日期: Wednesday, February 05, 2014 关键词: 夏业良 自由思想 其他相关文章 对党史伪造学派的清算 贈友人 柬埔寨为何感谢越南“侵略” 王晶垚声明的历史意义 中国民间人士举行公祭 拉开纪念六四25周年序幕 解读许志永、王功权案的政治意义 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 活下去,并且要记住 甲午新春二首 带路党人 小史 脏话都形容不了你们的卑鄙! 沈卫威:现代大学的两大学统 李娜的脸回中国后更加美丽 中国里外看:诡异的春晚 达赖喇嘛尊者向华人致以春节的祝贺 包子鋪与吃屎党 【香港動態】一個推想——解開香港《明報》大地震之謎 时事大家谈: 奥巴马未来议程面临挑战(视频) 中日关系恶化的风险可能超出预期 中国里外看:李娜创历史 关于宋彬彬刘进虚伪道歉的声明 日本的道歉文化 机密文件披露中国精英的海外资产 从民主集中制到民主政治 “中国霾”、中国模式” 与“中国梦” 江南士子京城劫 台微调历史课纲 引发“去台湾化”质疑 焦点对话:中共高层亲属海外巨富又曝光(视频) 焦点对话:崔健出局,凸显春晚之窘境(视频) 在云南玉溪纪念聂耳百年诞辰会的发言 漫谈“一个没有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近事二首 中国里外看:封杀许志永 民主:现代国家迟早将面临的考验 让世界认识一个盗贼型政权-《中国离岸金融报告解密》的意义 美国经济复苏,中国经济放缓 从“游于艺”到“心道合一” 约瑟夫·奈剖析中俄软实力症结 《悲歌交響曲》浸禮 王瑛——在逆车道上全速开车 寿则多辱:“国宝”陈垣的悲剧 “离岸解密”中国篇的来龙去脉 焦点对话:温家宝自辩清白,投书外媒有深意? 恐怖平衡不复平衡 中共内斗日趋白热 陈破空:宋彬彬应该投案自首 以人类发展指数(HDI)看中国 新发现的西安事變歷史文件解密 升起旗帜 ——写给狱中的许志永和他的朋友们 对《集会游行示威法》提起违宪审查的公开建议书 为了自由·公义·爱-我的法庭陈词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唯色|《关于要求立即释放伊力哈木教授的联署》第五批签名名单

伊力哈木的女儿Jewher Ilham为父亲获自由在推特上呼吁——RT @JewherIlham Freedom for Ilham.Tohti!2月2日,是我来美国的整整一周年,也是父亲被抓的第十九天! 说明:这份由王力雄执笔起草、北风技术操作的《关于要求立即释放伊力哈木教授的联署》自北京时间2014年1月17日15时发布,至北京时间2014年2月4日21时,签名者来自42个国家,总人数达1,723人。 关于要求立即释放伊力哈木教授的联署...

阅读更多

东方历史评论|周濂对话杨奎松:革命的前奏(下)

理解和批判,这是两个东西。我在给学生讲课时常讲这个问题,通俗地说,叫做“要进得去,出得来”。意思是说,你必须同情你研究的历史对象,真正深入到当事人或当事方所处环境、条件、情境,甚至角色中去,你才能真正理解他在想什么和说什么。这很像演员演戏,要演得真、演得活,就必须要让自己沉浸到他所要塑造的那个角色中去,否则就无法让他演的人物变得真实可信。但是,历史解读或历史真实,只用力于一方,理解一方,是不够的。历史是由许许多多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不同的族、不同的国共同写成的。如果研究历史的人没有批判的意识和眼光,不能超脱于历史恩怨、历史纠葛之外,同情理解一方而不能同情理解对方,这个历史同样还是扭曲的和虚假的。因此,同情的理解,不是对处于某种特殊时空下的某一个体或群体的同情理解,而是要基于客观中立的视角,对构成历史及其历史事件的各方一样同情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光进得去是不行的,必须要进得去出得来,必须要保持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去看待当年发生的一切。

阅读更多

TeachingRoom|黄振乾:中国政治学去哪儿?

【中国政治学】 20天前小站发起的“中国政治学去哪儿”征文活动结束,收到征文1篇,共88字(我就想会这样的)。所以我自己写了一篇。这个不算是严格的学术,但是一篇严肃的日志。一半是鄙人七年政治学求学之路的总结,一半是对中国政治学未来的YY。在比较在意的事情上会口无遮拦的表白,估计有些话,会不爽的,但我承诺我是真实的,而且也是真诚的。...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