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

震撼!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读薄熙来的主题报告

在中共重庆市委召开的三届九次全委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薄熙来同志所作的主题报告《缩小三个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薄熙来同志旗帜鲜明地、毫不含糊地发出了“共同富裕”的呼吁,其内涵之丰富,思想境界之高远,不仅已经远远超越了主流所解读的“特色理论”,而且也必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历程中,深深地刻下浓重的一笔。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薄熙来 贫富差距 三个差别 一、缘 起 在人们的心目中,官员的讲话往往等同于套话、废话、大话,甚至假话。然而这几天来,有一篇“官话”却强烈地震撼了我。这篇“官话”,就是在中共重庆市委召开的三届九次全委会上,薄熙来书记所作的主题报告:《缩小三个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 我粗略地总结了一下,报告内容有18个要点,9千多字;主题有三个关键词:差距、分配、共富;整篇报告贯穿了一根逻辑红线:“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这个关键词,我们早就耳熟能详了。但是,读薄熙来书记的主题报告,用“耳目一新”、“如沐春风”、“令人振奋”、“醍醐灌顶”等等,都远远不足以表达我的感受。坦率说,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所读到过的“官话”中,最有马克思主义水平、最有历史唯物主义境界、最有理论和实践勇气、最有开拓创新精神、最有共产党人伟大胸怀、最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文献之一。 关于“共同富裕”,官方的说法最初是“先富带后富”,后来是“兼顾公平”,目前最高境界也就是“要更加关注公平”。想必大家都看见了,直到最近,还有人在“做蛋糕”上捣糨糊。实事求是地看,薄熙来同志旗帜鲜明地、毫不含糊地发出了“共同富裕”的呼吁,其内涵之丰富,思想境界之高远,不仅已经远远超越了主流所解读的“特色理论”,而且也必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历程中,深深地刻下浓重的一笔。下面,我就这篇报告谈几点粗浅的读后感。 二、“共同富裕”是“点”还是“线” 人们都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既然是“本质属性”,那么,只要还承认自己是“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就应当贯穿于这个社会的全过程之中。换言之,在马克思主义的逻辑里,“共同富裕”绝不是一个或几个孤立的散点,而是一条脉络清晰的红线。 遗憾的是,无论是“先富带后富”,还是“兼顾公平”,或者是“更加关注公平”,在官方文献的政策含义中,“共同富裕”要么只是一个愿望良好的起点,要么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目标。于是乎,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共同富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最终被压缩成了若有若无的点:底气不足的出发点,虚无缥缈的归宿点。 线是由点构成的,但一个点成不了线;如果点与点之间缺乏连续的动点连接,两个点也未必能成为线。所以,一旦“共同富裕”被挤压成了孤立的点,这个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红线,也就被割断了。 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薄熙来同志的主题报告,正是在“现实运动”的境界上来解读“共同富裕”的。用 薄熙来 的话说:“ 现在有些人,只把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起点和归宿,我以为,这还不够。‘共同富裕’不仅是理想,也是动力;不仅是‘起点’和‘归宿’,而且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 关于“共同富裕”,争论还将继续下去;但在我看来,明确宣布“共同富裕”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全过程,这样的解读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三、中国当前最大的危险 中国当前的危险是什么?很多人感受最深的是通货膨胀。然而在我看来,通货膨胀只是短期危险,中国面临的长期危险,既非通货膨胀,也不是经济冷热不均,而是结构问题。这个结构问题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上都有大量表现,比如:房价高企、两级分化、贪腐盛行、道德沦丧,等等。一句话:利益关系严重失衡!胡锦涛总书记概括的“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其实就是结构问题的集中表现。 结构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不在于哪个产业该扶持,哪个产业该压缩;也不在于哪个产品多了,哪个产品少了,而是在于分配结构已经严重失衡!遗憾的是,高居庙堂之上的精英们大多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揣着明白装糊涂。其实,只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中国当前的危险究竟何在,答案不言自明。薄熙来同志说得好:“只要静下心来,搞点社会调查就会发现,三个差距已经不小了,需要高度重视。” 薄熙来同志之所以高度重视差距问题,就在于他清醒地看到,“ 如果贫富差距扩大,咱经济规模再大,人民群众也不会买账!大家会说,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 我认为,这个分析是对中国面临的最大危险的深刻把握。 更为危险的是,很多共产党人甚至党的高级干部,对这个最大危险居然视而不见,以为埋头做蛋糕就可以搞定一切,真是糊涂的可以。请听听薄熙来同志的肺腑之言吧:“ 如果任由差距拉大、甚至两极分化,人们自然会怀疑党的政策,随之人心涣散。存在决定意识,分配决定生存条件。这些年一些国家的群体性事件、以至动乱,背后的原因不少是贫富差距过大,值得我们反思。 ” 四、解决差距为什么“不能等” 在决策层,解决贫富差距“不能急”的想法,可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主题报告中,薄熙来有针对性地指出:“ 我们提出实现共同富裕,马上有人讲 ,这当然好,但急不得,这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沉住气,慢慢来,要等到经济实力做大才能解决,现在还不是时候。总之,好是好,但先别办。还有人讲,抓‘共同富裕’会影响效率,贫富差就是市场经济的内生动力,你共富了,就没动力了。还有人讲,低工资正是咱中国的比较优势,不能丢,否则会造成资本外流。甚至有人批判: 你这是走‘回头路’,是要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 ” 对于这些指责,薄熙来同志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浅出地给予了回答:“ 尽管聪明人很多,帽子也很多,但解决差距的问题还是不能等,等到问题多了,再想改,也改不动了!即使下大决心,那时要付出的成本也会大得多!现在解决‘三个差距’为时不晚,如果真正到了‘两极分化’,那就没有‘讨论’的余地了。‘存在决定意识’,到那时候,有了10%或者20%的既得利益者,再加上他们属下的‘精英’,你和谁去讨论这些问题?怎么去解决? ” “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结论。 五、“转方式”的要害 “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底要“转”什么?现在流行的看法,大都解读为“发展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云云。与之比较,薄熙来同志的认识却要深刻得多,本质得多,他说:“ 现在到处在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转变什么?怎么转变?什么时候转变?看法似乎并不一致。我以为,转变发展方式的要害,就是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从以出口、投资为主转到以消费为主,改善民生,拉动内需。 ” 为什么“共同富裕”才是“转方式”的要害所在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出发,薄熙来做了客观分析:“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很成功,了不起,但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沿海搞开发区,吸引外资,‘两头在外’。当年很正确,很必要,但今天的形势已经不同了。3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全国人均GDP大幅增长,物价也大幅上涨,而农民工收入增长有限,劳动力开始回流。农民工劳动力价格被低估,利润被外企拿走,内地与沿海差距在拉大, 大家关心‘转变发展方式’,我看缩小差距、共同富裕是最为关键的。 ” 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转方式”不仅是生产力的转变和提升,同时必然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与把“转方式”仅仅解读为生产力结构调整的主流观点不同,缩小“三个差距”不是一个仅仅调整生产力的问题,而且必然涉及整个生产方式的调整。换言之,光讲“做蛋糕”,不讲“分蛋糕”,你怎么缩小“三个差距”? 薄熙来同志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解读或许与众不同,但是,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才是令人信服的科学解读。 六、“共同富裕”不是走“回头路” 对于“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困难,薄熙来同志有着相当清醒的认识:“共同富裕是一个很大、很难的题目。现在,把经济规模做大的榜样很多,但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 毫无疑问,毛泽东时代是中国几千年以来最为公平的时代。但是我们也应当客观地看到,即便在毛泽东时代,“共同富裕”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仍然处在探索的过程中。所以,当有人指责重庆缩小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在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走“回头路”的时候,薄熙来说:“其实正相反,这是新时期的一项大探索、大改革,也是大发展”,“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还未实现过‘共同富裕’,而未曾实现过的理想又谈何‘回头路’?” 所谓不走“回头路”,既是不走低水平“大锅饭”的回头路,更是不走“两级分化”的回头路。所以,薄熙来同志说:“ 我们缩小差距、促进共富,既注重公平,也注重效率。有些人把共同富裕说成是‘大锅饭’,而现在一些人住豪宅、开跑车,吃山珍海味,整天胖得发愁;另一些人却为生计四处奔波。把‘共同富裕’和‘大锅饭’相提并论的人,看来需要做点最基础的社会调研 。”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距,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绝不回避、辩证分析、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缩小差距有困难,但也有条件,关键在于决心。正如薄熙来同志所说:“ 事实证明,缩小三个差距,不是不能干,就看想干不想干。只要下决心,真想干,下实劲儿干,又能干到点子上,就可以立竿见影、一年一个样。 ” 七、马克思主义的“蛋糕论” 主流经济学总是把做蛋糕与分蛋糕对立起来,一说分蛋糕,就是要否定做蛋糕,一说做蛋糕,就不能分蛋糕。好像二者不共戴天、水火不容。这种“一根筋”的思维方式,骨子里还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作祟。目前,主流经济学的“蛋糕论”流毒很广,亟需用马克思主义予以澄清。 薄熙来说,“ 有些人担心,追求共同富裕会耽误发展,主张先做大‘蛋糕’再分蛋糕。其实,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不仅可以兼得,而且越是把‘蛋糕’分得好,就越能把‘蛋糕’做得大、做得快。 ”为什么呢?薄熙来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科学地阐明了生产与分配、做蛋糕与分蛋糕的辨证关系:“马克思认为:‘分配并不仅仅是生产和交换的消极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同样地影响生产和交换。’如果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大额收入落入少数富豪的口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必然不高,企业效益也会随之下降。” 这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道理真是一点也不虚,事实证明,“重庆这几年抓民生、促共富,不仅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也增势强劲。这说明,抓共同富裕并不耽误发展,还促发展,共富与发展是良性互动。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越多,生产积极性就越高,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也越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就越好。” 八、市场经济也有“姓社姓资” 关于市场经济的性质问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几乎成了理论禁区。令人欣喜的是,薄熙来同志的主题报告再次明确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主题报告有两处值得注意: (1)“ 单靠市场不可能自动实现共同富裕 。欧美搞市场经济二、三百年了,可谓十分成熟了,但到现在也没有自动修复。从几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国看,德国70%最贫穷的人口只拥有财富总额的9%;英国10%最富有的家庭占据私人财富的44%;美国20%的富人占有50%的财富,而千分之一的顶尖收入者掌握了美国10%以上的财富。这能说明市场可以自行修复吗?西方国家崇尚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出现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是必然的,它们并非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 现在出现分配不公,加上灰色、黑色收入差距,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紊乱。市场不是万能的,要同时发挥政府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以调节。 ” (2)“西方从英国1640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走向近现代已有370多年历史,他们引以为豪的理念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但就是不提‘共同富裕’这个涉及人类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根本问题。只有共产党人以彻底唯物主义的勇气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把‘共同富裕’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 正像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宣言的: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 我们坚信,迟早有一天,全人类都要走上这条共同富裕之路”。 第一段话立足于今天市场经济的现实,提醒我们绝不能迷信市场经济;第二段话则在更高的境界上指出,人类社会必然要超越市场经济。由此我们看见,薄熙来同志既不脱离现实环境,脚踏实地做事,又立意高远,不为浮云遮望眼。 如何实现这种伟大的超越呢?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已经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那就是最终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而在实践中,重庆模式正在积极探索,用薄熙来的话说: “重庆创新国有企业运行模式,使国有经济规模从2002年的1700亿增加到目前的1.5万亿,总量居全国第4。重庆国企已成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经济力量,为政府扩大民生支出提供了巨大的财力空间。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继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缩小差距中的重要作用。” 九、结 语 薄熙来同志的主题报告,语言通俗明快,道理深入浅出,反复咀嚼而回味无穷。若问:为什么这个报告能有这么宽广的视野、这么强大的魅力和力量呢?想起了王安石的诗:“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个“最高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境界。                                                                                   伟大的薄熙来,为你等待!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牟丕志:套话、假话、大话、官话——机关中的说话哲学_

我说话的原则是不得罪人。俗话说,守着矬人不说矮话。说话要看清对象,尽量避免说到人家的短处,特别是不要说到人家的忌讳之处。局长爱开会,我就决不会说文山会海之类的词;局长爱搞排场,我决不会说有关防止铺张浪费的话;局长爱打麻将,我只字不提麻将的坏处。总之,我在说话之前,总是三思而后说,决不会说没有把握的话,这就免于祸从口出。这是我在机关工作多年,经过反复总结教训才达到的境界。 说话 在机关工作,成败得失全在于说话。对这一点,我特别有体会。我曾当过多年中层干部,靠的就是说话的技巧。古人说:好马出在腿上,能人出在嘴上。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我擅长说赞扬的话。我爱赞美别人,特别是对于局长,我总是赞不绝口,以表示我对他的敬重和拥戴。赞美别人是一种学问,如果你赞扬得体,抓住了关键,一句话就会把双方的关系拉近许多。要赞美别人,脑子必须活络,得会使用哲学,善于在对方身上全方位找到长处,多角度发现成绩。如果我们单位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我会说,是局长高瞻远瞩,指挥有方,功不可没。如果我们单位没有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我会说,局长带领我们艰苦创业,已经把任务实现到最好程度。如果单位不出事故,我就说局长抓安全防范政绩突出,堪称楷模。如果单位出了事故,我就说局长在事故处理上坚决果断,雷厉风行。如果局长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我就说局长业绩突出,实至名归。如果局长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我就说局长淡泊名利,不与别人争抢荣誉。如果局长身体肥胖,我就说局长强壮有力、风度翩翩。如果局长身体瘦弱,我会说局长精细干练,气度不凡。总之,在局长面前,我会有成千上万种由头来表达我的赞美之情,让局长感到舒服、满意,让局长记住我,让局长喜欢我。当然,我赞美局长不仅仅限于他自己,我还不失时机地赞美他的家人,比如赞美他的孩子。如果他的孩子学习好,我会说他的孩子有出息,将来能成大器。如果他的孩子学习不好,我会说他的孩子聪明,还有潜力可挖,后劲一定很大。如果他的孩子听话,我就说他的孩子懂事明理,今后必有出息。如果他的孩子不听话,我会说他的孩子有主见,将来必成大业。总之,说给局长的话肯定会顺耳动听,决不会让他讨厌。 我说话的原则是不得罪人。俗话说,守着矬人不说矮话。说话要看清对象,尽量避免说到人家的短处,特别是不要说到人家的忌讳之处。局长爱开会,我就决不会说文山会海之类的词;局长爱搞排场,我决不会说有关防止铺张浪费的话;局长爱打麻将,我只字不提麻将的坏处。总之,我在说话之前,总是三思而后说,决不会说没有把握的话,这就免于祸从口出。这是我在机关工作多年,经过反复总结教训才达到的境界。当然,这境界属于一般水平,还差得很远。可是,有人不服这个理,结果自食其果。我们单位的小李,本来业务能力很强,工作也很卖力气,可是,就是因为一句话,使他倒了大霉。就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心血来潮,一时兴起,竟当着众人的面说:再过二十年,就是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了。结果,这句话流传开来。局长们显然不是年轻人,他们表面不说什么,可心里却牢牢记住了这句话。结果是,几任局长都不肯提拔重用小李。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李已变成了大李,前途暗淡。我牢牢记住了小李这个教训,坚决防止自己由于说一两句不该说的话而坏了大事。 我常常贬损自己。我获得了先进工作者称号,别人见面总是要夸我两句,我却说,我这个人不配当先进工作者,受之有愧呀。我经常说自己是笨蛋、傻瓜、糊涂虫。我常常把自己办的一些糊涂事、可笑的事、没办好的事讲给大家听。我发现,我越是贬损自己,越容易和别人接近。我发现一个定律是:抬高自己就是贬低别人,贬低自己就是抬高别人。所以,要想让别人接纳你,就要处理好贬低与抬高的关系。所以,一旦有人表扬我,我早就准备好八十句自贬的话来应付对方。其实,我知道,别人表扬你的时候,人家等待的是一句自谦或自贬的话。如果你顺杆往上爬,说你胖你就喘,岂不是瞧不起人家,不领人家的情嘛。我发现,我越自贬,人们对我的印象就越好,尤其是我们的局长,他说我很谦逊,很有自知之明,将来可以担当重任。 我提意见的水平很高。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时,通常要求大家面对面地给局长提意见。很多人在会上都默不作声,而我却畅所欲言。我说,局长太心急,没白天地没黑天地干工作,要是把身体累坏了,那是要影响工作的。局长应对本单位员工一视同仁,你儿子本来工作干得不错,又有大学文凭,为什么不提职?还有,你经常工作在乡下,这不是事必躬亲吗,今后应少下乡,把机会给别人就行了。大家都说我提的意见有分量,使会议免了尴尬,又使局长能够接受。我每次提意见时,局长总是很诚恳地说,提得好,提得好,我今后一定要改正,决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套话 套话是机关最基本的语言。我在机关当过秘书,不知道写了多少套话。可以不谦虚地说,写套话是我的看家本领。我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单位家庭,马不停蹄地写着。我写得头脑发麻、精疲力竭、没完没了。你可别小瞧我写的这些套话,它的作用太大了。我用这些套话写成了局长报告、局长讲话、经验材料、工作计划、经济论文、调查报告、各类文件等。 套话里面的学问很大。套话是一种精妙、实用的语言,不是所有的语言都可以变成套话的。对此,我有几点肤浅的体会。首先,套话应该是先锋的词、时髦的词、响亮的词、上口的词、精致的词。在内容上不一般,读起来气势恢宏,流畅自如。其次,套话应该是正确的词,大家都认可的词,说上一千遍都不会挑出毛病来。不成熟的话、有漏洞的话、过头的话、似是而非的话,是不能写成套话的。再次,套话须符合领导的口味。领导喜欢短句,套话里的短句就应多一些,领导喜欢长句,套话里的长句就应多一些。所以,写套话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人而异。 套话大多是正确的废话,重复来重复去,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它却十分有用。它支撑着机关的话语体系,如果机关停止了套话的运用,那非得关门不可。套话可以翻来覆去地运用,虽然味同嚼蜡,但是它总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谁也不能撼动它。使用套话是需要具备资格的,在我们局,只有局长、副局长才有资格在台上宣讲套话。我原来很瞧不起套话,认为套话是耗费别人时间的罪魁祸首。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发现,套话是一门艺术,它是一种智谋、一种武器、一种生存手段。它无处不在,无人不晓得它。它强大无比,没有人能够打倒它。机关已离不开套话了。 我写套话驾轻就熟。为了写好套话,我总是留意报刊杂志以及广播电视里的套话,并牢牢地记住它们,准备在关键时候派上用场。我还十分留意局长平时讲话,掌握他的说话习惯、表达方式,以及爱使用的字眼等。掌握了这些,我写套话就做到了有备无患。由于我写套话写得多了,心中逐渐形成了套话库,随时可以提取套话,往往写起来思如泉涌,一蹴而就。我们局总是不停地更换局长,给我写套话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不过,我总是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每位局长的套话口味。李局长是学经济的,我为他写讲话稿的时候,尽量使用经济方面的名词套话,这样,他就感到很满意,时间久了,他就十分信任我了,我写的东西他常常是简单看一看就通过了。王局长是学管理的,我为他写讲话材料时,就尽量使用管理上的理论和提法,并多使用数字,他很快就认可了我的写法。如果遇到写套话的行家,那我当然不放过学习的机会,提高写套话的本领。我们局曾经有一位林局长,一上任就安排我为他写一个讲话材料,我很卖力地写出了稿子,自以为写得不错,可是,林局长却对讲话材料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把其中很多响亮的套话都删去了。后来我一打听才知道,遇到自己的同行了。原来林局长在某局办公室当过分管文字综合工作的副主任,后来升任了局长。他研究套话的水平比我高多了。他的套话精练准确,寓意也更为深刻,写法也十分成熟老道,无懈可击。我自愧弗如,于是虚心地向他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钻研,我写套话的水平又有很明显的提高,并受到了林局长的肯定。由于我善于写套话,套话又很适合领导的口味,领导对我的工作十分满意。我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我写套话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局长念了我写的报告就等于套话发表了。听着我写的套话,我心里就油然升腾起一种快慰感,飘然欲仙。我遗憾的是,我们局只有一百多人,能够听到我写的套话的人毕竟有限。我费了那么大工夫写出来的套话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幸的是,我写的许多套话伴随着一些文件和资料被存入了档案室,永久地保存,其价值可想而知了。 由于我总是不停地写材料,对此,我心里也感到很幸福。我心里作起了作家梦,决心当一名套话作家,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于是,我写了一些套话文章,投稿给报刊,有一家幽默杂志发表了我几篇作品,编辑来信说我写的套话是套话中的经典,并向我约稿。我的女儿特别崇拜我,她说要以我为目标,长大后当一名作家。一次,她写了一篇作文求我帮她修改。我心想,这下子可以露一手了。于是我下了很大力度,把作文改得面目全非。我把自己掌握得最为出色的套话都用上了,觉得这篇作文无可挑剔了。女儿带着作文去找她的老师看。没想到的是,女儿放学回家后,气咻咻地对我说,老师说这篇作文中的语言全是套话,没有一句有用的,只能给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老师还问这些套话是从哪学来的。我对女儿说,不可能吧,你们老师是不是没有听过领导讲话呀? 假话 我总是在说假话,假话是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年,我是机关的笔杆子,如果不会说假话,早就被炒鱿鱼了。我说假话水平是比较高的,一套一套的,脸不变色心不跳,说得理直气壮,说得兴致勃勃。我认为,说假话是一种智慧,在机关这个充满玄机的地方,没有假话怎么行呢。假话成了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我最擅长的是用假话写出各种材料。我的工作任务是写各式各样的材料,不知为什么,我莫名其妙、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用假话写东西,而且越写越顺手,越写越有名。比如,给局长写报告,我就会大胆地使用假话。在总结成绩时,假话使用得越多,使用得越大胆,局长就越喜欢。既然如此,我就毫无顾忌了。明明是单位没有什么进步,我却写成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明明是员工心不平、气不顺、矛盾甚多,我却写成了全体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拧成了一股绳;明明是大家对下岗充满困惑和恐慌,人心浮动,我却写成了大家认清了形势,从容地面对下岗,做好了两手准备;明明是职工收入在减少,我却说职工收入在大幅度提高;明明是单位发生了多起事故,有的职工还进了监狱,我却说单位在安全保障方面取得了卓著成绩。单位的工作经过我的假话一装饰,成绩斐然,亮点多多,很不一般,自然皆大欢喜。至于假话本身,没有几个人较真。现在大家对假话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真有人对假话计较起来,不但领导不买账,就连群众也会嘲笑他不识时务、没有脑子。 总结工作成绩时要用假话,在写下一步工作意见时同样离不开假话。有些工作本来就不够重视,我却偏偏写上要高度重视;有些工作局长根本不插手,却写上了局长要亲自挂帅;有些工作只有几个人去办就行了,却写了全员要齐抓共管;对于违章违纪者,常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却写上了对违章违纪者将严惩不贷;明明是在机关工作的人收入高,我却写收入要向一线倾斜。假话说得头头是道、冠冕堂皇,也就达到了写作的目的,至于效果,那我就管不着了。 这些堂而皇之的假话通过局长的嘴在大会上念了,假话也就成了局领导的意见,谁反对它就是同领导过不去。此后,这些假话还要通过下发文件、检查督办、树立典型、总结表彰等形式进行深入落实。你说假话是不是很重要、很实用呀?我给局长写报告有一个经验,那就是必须敢于大胆地使用假话,用足用好用精,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所以,我在秘书岗位上干了多年,很多人想争这个位置,都让局长给否决了。我们局长多次对我说,你写稿,我放心。这是我的莫大荣誉呀。 我说假话上了瘾,不仅仅写假话,也经常把假话挂在嘴上。我经常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夸大其词的话、掩饰自己的话、无中生有的话,以及和自己的想法截然相反的话。一天不说假话,我就感到不舒服。在机关,我经常找几个同事聊天,大家当然不在乎说话的真假,只要有趣就行。于是,大家云山雾罩地聊起了。吹牛越大越好,瞎掰越没有谱越妙,给别人编排故事不用打草稿,确实有一点说真话没有意思、没有趣的感觉。我说假话成了习惯,以至于一说真话心里就不踏实。一说真话,总觉得有重大的秘密让别人知道了,对自己十分不利。有时,我一说真话就觉得别扭,觉得自己太心直了,是个大傻瓜。 假话说得多了,也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现在,我常常弄不清自己到底是谁,连我自己的真正的年龄、身份、学历、经历、身高、籍贯都弄得似是而非了。因为,我常常把自己说成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时间长了,大脑一片混乱,以至搞不清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有时,我填写人个材料的表格时,填了几次都不能成功,我总是莫名其妙地把假的东西填上,可实际上并不是每次填表都有必要填假的。到后来,我根本不知道我的哪些话是真话、哪些话是假话。在我的大脑中,真话和假话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我更多想到的是,这些话怎样说才对自己有利,怎样说有利我就怎样说,别无选择。 说假话使我得到了很好的回报。由于我经常写假话,我成了单位的大手笔,别人写这样或那样的材料,总是习惯于找我修改,大家都称我为老师。我的身价越来越高。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经过我修改的文稿才是合格的稿子。由于我写出了大量材料,局里上上下下都认为我功劳很大,于是,我每年总是能够顺利地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还用假话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在很多报刊上发表,我又经常被评为宣传报道先进个人。而我善于说假话,善于伪装和打扮自己,所以成了局长的红人,也在单位里混了个好人缘。在民主评议的时候,我获得的优秀票率非常高。前一段时间,局机关按规定进行精简,很多人如坐针毡,到处托门子,以便保住岗位。可我稳坐钓鱼台,一点也不着急,因为我心里清楚,局长需要我,局机关需要我。 大话 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说大话了。说大话铿锵有力,说大话有气势、有风度、有面子、令人振奋、使人激动、催人奋进。我想,如今我是局长了,不能混同于一般同志。我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大才行,否则,就显不出我的魄力和水平了。所以,说大话是免不了的。在机关工作,如果连大话都不会说,那真的就没啥指望了。其实,在机关,说大话是一种工作需要,不说大话,大家就不会有热情,工作就不会有奔头。大话是我从政的秘诀,我是靠大话才取得上级认可和群众支持的。我爱讲大话,大话给了我数不尽的好处。 说大话是我的习惯。我没有升官的时候,我很烦别人说大话,心里想,说大话就不怕让风闪了舌头?可是,不知为什么,随着我逐步升职,我就喜欢说大话了,真是有些身不由己呀。我发现,大话很可爱,也很实用,不说大话,那是绝对不成的。我常在大会上,面对众人口若悬河、喋喋不休地说大话。我把大话说得有板有眼、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在总结过去成绩的时候,我总是说: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伟大、杰出的成绩,写下了历史新篇章。我代表全局干部对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在安排下一步工作的时候,我总是说,我们要认真贯彻上级的精神,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实现一个突破、两个创新、三个跨越、四个新高、五个辉煌。这时,常常赢得热烈的掌声,这是大家对我讲话的认可和支持。大家都说我讲话有气势,有水平,能够鼓舞人心。对此,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在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时候,我总是挖空心思地准备好大话、漂亮话,宁长勿短,宁高勿低,宁大勿小,宁多勿少。这些,都是上级爱听的。有时,我也想谦虚一下,可我发现,我要是谦虚了,上级会认为我无能、缺乏工作信心和魄力,反而不高兴了。所以,对于上级部署的任务,我不假思索就回答:保证完成,请领导放心。我经常向上级上报用大话组成的宏伟蓝图,常常受到上级赞赏和表扬。我深深体会到,在机关工作,如果你不会说大话,说明你不适合在机关工作,最好换一个地方。在机关,大家相互之间竞争得十分激烈,想出人头地实在不容易。你有了成绩,就得敢说,敢于夸张,敢于放大,要理直气壮地用大话及时地、充分地、有效地表达出来,这样才会体现你的本事和魄力。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各种信息塞满了大家的眼睛和耳朵,如果你不善于表达和张扬自己,有谁肯注意你?你以为你是谁? 说大话体现我对工作的重视。我常说,上级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是政治任务,能否完成,那就关系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所以要使出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的力量才行。如果任务完成得好,历史会记住我们,人民会记住我们,国家会记住我们。在年初,我都会在大会上讲,我们现在处在关键的历史关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对历史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本着为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工作,创造出不朽的业绩。与会的人经常说我的讲话站得高、看得远、有思想、有魄力。为此,我说大话更加起劲了。在我的带头之下,大家纷纷学会了说大话。秘书给我写的材料,总是大话连篇,在重复旧的大话的同时,力求找到一些新的大话,让材料富有新意。我常对他们说,说大话是一种学问,大家一定要多学习、多体会、多领悟,大话要说得到位、说得得体、说得头头是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在述职的时候爱讲大话。召开述职大会,是我大说特说、堂而皇之地说大话的时候。述职是什么,述职就是讲成绩、说大话,如果在述职的时候不敢说大话,不会说大话,那真就成了书呆子了。现在大家都在说大话,如果你不说,就显得你不行,显得你落后,显得你没有本事,那你就要吃大亏了。所以,我是坚决要说大话的,而且说得要有水平。涉及改革,我就说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涉及基础工作,我就说实现了规范化管理;涉及工作评比,我就说实现了历史性升位;涉及精神文明建设,我就说职工思想面貌焕然一新;涉及反腐败,我就说反贪工作硕果累累;涉及指标完成情况,我就说创造了历史新高。有时,我还说,我采取了一项新办法,使单位的某项工作由落后变成了先进;我发现了单位一项管理漏洞,使单位免受了巨大损失;我出了一个主意,使单位财源广进等。大话使我的政绩十分突出,出尽了风头;大话也使我的底气十足,风光无限。我的荣誉接踵而至,我的好事源源不断。我发现,到机关工作的人往往一开始不敢说大话,很谦虚,可时间长了,就渐渐地学会说大话了,而且一个不服一个。如果让谁把大话说得更好,说得更有水平,就必须将他提拔,这样,他说大话的水平就会迅速提高。 官话 你别看我现在只是一个正处级的局长,但我管着局里上上下下几百号人呢。在我们这里,一个人弄上一个正处级实在是不容易呀。有人说我是一个当官的料,当官有气派,显风度,其实,什么官不官的,我只是负点责任而已,为大家服务嘛。俗话说,干什就得吆喝什么,当官的就得会说官话,会打官腔,会保官位。我知道,有些人对官话有反感,殊不知,官话在机关是实用的语言、常用的语言、管用的语言。说官话,看似简单,其实学问可大了,一辈子都学不完。我口才好,善于说官话,官话是我的特长,官话帮了我的大忙呀,没有官话支撑,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光。 在报告中,我常用的词语是坚决、必须、保证、一定、彻底、立即等词,表示我的坚决与果敢。我还常用上台阶、创新高、迈大步、跨越式等词来形容我的目标宏伟。我经常用加大力度、齐抓共管、创新机制、工效挂钩来表示工作措施得力。我还常在报告的后面说,让我们团结起来、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大胆改革、艰苦创业、再铸辉煌。由于这些词实在是太熟悉了,所以,我根本不看讲稿就能背出来,但是为了表示认真,我还是假装照着稿子念。#p#分页标题#e# 在下级请示工作或提什么要求时,我最常说的一句的话是研究研究。研究研究其实就是决策程序,你说不研究怎么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呢?在我们单位,不论大事小事,一律要研究。当然,研究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无限期,反正没准儿。所以你得有耐心才行,这是我们局的办事规矩,如果你爱着急的话,那么就不要张口。多少年了,机关的事就是这样办的,也不是我的发明创造。我爱总结,每当我讲到成绩时,我总会说,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之下……你别看这句话反复地说,一点新意也没有,让人都烦死了,但你不能烦。如果你不写上这句话,说明你心里没有上级,你要讲成绩,就要把成绩归功于上级。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上级,你能办成什么事?如果你瞧不起上级,不尊重上级,撇开上级谈成绩,那是自吹自擂、空中楼阁,上级不会承认的。所以,我这句官话并不是随便说的,尽管重复了一千次一万次,但每次都有每次的重要性,不敢有任何的疏忽。不然让人家抓住了把柄,你这局长就不好当了。 在调整下级干部的岗位时,我总是说这是工作的需要,这句话最管用了。你想想,谁能反对工作的需要呢?对于落实上级的政策决定以及工作安排部署等,我总是说要高度重视、坚决执行,显示出我的积极态度。我经常在全体职工大会上说,我代表局领导班子向全体职工的积极拼搏和忘我工作表示深深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对于我的错误和不足,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不管大家怎么想,反正每次我都这样讲,你说我尊重不尊重职工呀?在大会上,我反反复复地感谢职工,我也反反复复地让大家提宝贵意见。你不领情,不提意见,那是你的事,反正,我这个局长把话摆到桌面上了。我常想,官话这东西用途实在太大了,不用还真不行呀,不讲官话,这官就没法当了。我讲官话,人们还说我想得周全,滴水不漏。但是,我的老婆对我有特殊的规定,她规定我回家后不准讲官话。可是这比让我戒烟还难受呀。每次回家前,我都提前在单位里把我想说的官话一股脑说完,以免回家后忍不住。 可是,这讲官话的瘾犯了以后,想憋都憋不住。一次,我去到了岳父家,我对岳父说,在岳父岳母大人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夫妻生活得十分美满,我还荣升了局长,在此,我要对岳父岳母大人表示深深的谢意和诚挚的问候……说完,我猛然发现自己违规了,明明是对妻子有过承诺的,在岳父家决不说官话,可是,我无意中又犯了戒。 正当我准备接受妻子的斥责时,意想不到的是,岳父大人却十分高兴,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这个女婿自从当上了局长以后,讲话水平大大提高了,这话让人听起来多舒服呀,比送给我几瓶茅台还高兴呢。凭这个,我的女婿肯定还要往上升职呀。我感到十分得意,可忽然发现妻子用眼睛狠狠地瞪我,我心里一紧,只能假装没看见。 重要讲话 当上了局长之后,令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我说的一切都变成了重要讲话。我曾当过副局长,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讲话了,可是我知道,没有一句被称为重要讲话。当上了局长,我的讲话价值立马实现了质的飞跃,连我自己都感到很惊讶。就是我患了牙痛症,随便哎哟几声,也都是重要讲话。你说说,这感觉是不是很爽呀? 我爱发表重要讲话。既然我讲的话是重要讲话,说明我的讲话很必要,是我们局上上下下最需要的。我想,既然我当上了局长,得尽职才行。及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我最基本的工作。我这个人工作热情很高,自然越来越爱发表讲话了。我已形成了一个习惯,无论大会小会,只要我在局里,总是要到场,哪怕是三分钟、五分钟都行,主要任务是发表一通讲话。如果我不参加这个会议,那么这个会议就不会有重要讲话了,因为我们局有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局长讲的话才可以称为重要讲话。所以,大家在组织开会时,无论大会小会,无论是重要的会议还是不重要的会议,总是千方百计把我找去,使会议提格。想想看,我是局里的一把手,只有一把手到会,才说明会议很重要,没有一把手参加的会议,没有人敢称为重要会议。由于需要我发表讲话的地方太多,弄得我疲于奔命,往往是一到会场,感觉是一头雾水,不知讲什么才好。为了避免尴尬,我规定,凡是让我参加的会议,会议的主办部门,必须提前给我准备好讲话材料,我得照材料念。当然,我若来了灵感,也可以借题发挥一番。为了使我的重要讲话覆盖我所管辖的所有地方,我总是有会必到,到会必讲,以充分展示我的口才。我整天口若悬河,讲得口干舌燥,但我不觉得累,反而感到很充实。 我几乎天天在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局每天都在开会,有全局性会议,有专业性会议,还有座谈会、生活会、研讨会、分析会、碰头会、庆功会、联欢会,每次会议我都发表重要讲话。按惯例,我的每次讲话都由秘书整理后,印成文件下发。 文件要求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贯彻我的重要讲话。我时常想,讲话是否重要,关键看是谁讲的。我的讲话之所以成为重要讲话,并不是说我的讲话内容有多么重要,而是因为我是局长。局长的讲话才是重要讲话,我不知道这个规矩是何时形成的,也没有写到文件里,反正大家都雷打不动地执行着。在一次春节团拜会上,我给大家拜年,我说,祝大家春节愉快,合家欢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话就成了重要讲话。同样是祝福的话,别人说了叫拜年话,我说了就是重要讲话。这就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这使我体会到,在这个世界上权力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只是表面上的东西,是不必当真的。所以,我要好好表现,好好珍惜局长这个职位才是。 我发表重要讲话是有严格程序的。我的讲话稿是有人代写的,对于别人写成的讲话稿,我常召集一些人进行讨论,这叫集中大家的智慧。为了提高讲话稿的质量,我在局办公室配备了多名“笔杆子”,形成了一个写作班子。我叫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不停地打造讲话稿。即使这样,讲话稿还是供不应求,秘书们常常熬夜赶写材料,确实很辛苦。干秘书工作时间长了吃不消,我就不断地更换人马,以保持秘书旺盛的创作力。我常对秘书们说,写材料时要忘记自己是一个秘书,要把自己当成局长,要大胆地写、全面地写、深入地写,要知道,你们写的东西,很快就会变成重要讲话,变成红头文件,如果写得不好,那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了。 我很在乎别人是否遵守我的重要讲话。我的原则是,凡把我的重要讲话当回事的人,那就是支持我的人,我就重用他;不把我的重要讲话当回事,那就是同我过不去,我也不让他好过。在机关,大家最为重视的是提职,所以,我就把提职与我的重要讲话联系在一起。我规定,在选拔干部的考试中,百分之六十的考试内容是我的重要讲话。这一条真管用,我的重要讲话一发表,几乎所有的人都赶紧弄一份讲话材料,就连门卫老张,也不断向办公室讨要我的讲话材料,以谋求升职的机会。有人向我提议,说是要把我的讲话定期结集出书,供大家学习。我嘴上说不妥,可心里却很高兴。心想,结集出书,我就有了著作,有了著作,我的个人品位就大大地提升了。在大家的一致坚持之下,我的著作陆续出版了。一些人说我是才子局长、作家局长,我很爱听,这说明我不但具有领导才能,还具备很高的文化品位。 骂人 因为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所以经常打架骂人,为此没少吃苦头。参加工作以后,为了好好表现自己,以便弄个一官半职,我就强压住骂瘾,表现出文明礼貌、很有教养的样子。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局长。 我发现,当上了局长以后,我就有了一种被解放的感觉,好像是一下子被放出了牢笼,天宽地阔,豁然开朗。于是,压抑很久的骂瘾一下子暴发了,一发而不可收。我想,我是单位的一把手,要说我在单位能够为所欲为,那恐怕是吹牛,如果说我在单位没有人敢管,说一不二,那是千真万确的。既然如此,我还为什么压抑自己呢,让自己别别扭扭活受罪呢?于是,我回到了原来的我。现在,我动不动就开口大骂,骂我的副手,骂中层干部,骂单位的职工。有时指名道姓地骂,有时指桑骂槐地骂;有时在大会上骂,有时在办公室骂;高兴时开骂,生气时也骂。骂人的感觉真爽呀。当然,骂人并不是单纯的破口大骂,唾沫四溅。骂人是一种工作艺术,是一种驭人方法,是一种处世哲学。 第一,骂人也是要有技巧的。我骂人时总是要选准对象。我原来是一名小卒,要想骂人,真是吃了熊心吞了豹子胆,不知天高地厚。心不顺的时候,我悄悄地骂桌子、骂椅子、骂小猫、骂小狗,决不能让人家听见。如今,我当上局长,在局里一手遮天,具有绝对的权威,所有人的命运都掌握在我手里。我想骂谁,谁就得乖乖地听着,态度还得诚恳。当然,我绝不是见一个骂一个,否则就成泼妇了。我骂的人,一般都是我信任的人、重用的人、常接触的人、能够挨我骂的人,说明他在我的重视和关注之下,是很难得的。在机关工作,一个人的前途是大事,挨点骂又算什么呢。所以,凡是被我骂过的人不但不恨我,而且很高兴。他们私下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共识,我骂了谁,那是说明把他当成了自己人。成了局长的自己人,前途自然一片光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的骂是一种资源,大家都想得到。为此,我得意极了,骂瘾与日俱增。我一天不骂人,心里好像缺点什么。 有了好事,我要大骂一场;有了坏事,我也要大骂一场。没有事的时候,也习惯性地骂上几句。虽然我骂声不绝,但大家并不反对我。据我的手下人讲,他们很理解我的脾气,如果长时间听不到我的骂声,就感到心虚,以为我不信任他了。有了大家的支持,我越骂越起劲,越骂越有理,越骂越明目张胆。我们单位的人事科副科长老张,有一段时间显得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的,于是,我找了一个机会大骂他一顿,结果他立马就变得精神起来了。他说,听我骂已经上了瘾,长时间听不到我的骂,就打不起精神。一听这话,我高兴极了。你说,我的手下对我多么支持呀。所以,我对自己的骂人术更加自信了。在平时,我很注重学习骂语,力争骂得精彩,骂得有劲,骂得既响又狠,让每一个被骂的人记得清清楚楚。 第二,骂人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在这个世界上,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说实在的,我这个局长不是那么好当的。常有人给我出难题、找麻烦,有人还拆我的台。我要是文绉绉、软绵绵、轻飘飘的,别人就不会怕我。对待一些不配合我、不支持我、总是给我找麻烦的人,我就毫不客气地给予痛骂。有些人,经我一顿痛骂,也就知难而退了。也有不怕骂的,我就来个骂后加花言巧语,给他一个台阶,有时也能解决一些问题。我常在大会小会上,针对一些事情雷霆震怒、大骂特骂,这是我在部署工作。我讲话有一个特点,如果不骂人,就兴奋不起来,讲起话来结结巴巴、吞吞吐吐,寡淡无味,毫无生机。一开骂,我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于是就兴致勃勃、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地讲开了,常常博得听者的喝彩。 不仅骂别人,我还常常痛骂自己。当我做错了事,受到上级批评的时候,我的骂人特长就派上用场了。为了表达我对上级批评的重视,我就痛骂自己,骂自己一个狗血淋头。我用最难听的话语来贬斥自己,使我变得猪狗不如。我发现,当我痛骂自己的时候,上级很高兴,说我敢于正视错误,态度诚恳。在单位,有些矛盾处理得不好,常常让职工产生了反感、抵触和不满情绪。于是,我就在大会上骂一骂自己,以体现我的认真精神和负责态度,就算给大家一个交代。有人说我身为局长,能够骂自己,实在是不简单,现在能够承认自己有错误、有毛病的干部不多了,能够骂自己的干部更属凤毛麟角。你看看,自骂的效果还真不错。骂人是不文明的表现,对此我非常清楚。可是,我这个 “骂人局长”却博得很多的掌声和赞誉。大家都说我性格耿直、作风泼辣、敢说敢骂,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上级也给了我一大堆荣誉。 我骂人已经习以为常。我知道,我在单位是局长,一走出单位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了。一个普通人,想骂人就得当心了,否则后果很严重。所以,不在单位的时候,我就强忍住骂瘾,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骂人。但是,我骂人已经形成习惯了,常常不由自主地就开骂了,想扳都扳不住呀。特别是喝了酒以后,简直是出口成骂,骂不绝声。我骂完张三骂李四,骂完王五骂赵六,再加上评头论足,兴高采烈,不瞒你说,骂错了对象,丢了面子的事常常发生。一个星期天,我在酒店喝完酒打出租车回家,我一来了兴致就骂起了司机。其实,不是我故意同这位司机过不去,而是我把他当成了我们单位的司机。我正骂得起劲,忽然发现车停了。司机说,大哥你下车,你以为你牛气是不是,我跟你“单挑”怎么样,看谁是狗熊。天哪,我惹祸了。有人说,骂人是一种病,需要治疗。有时我也想改掉骂人这一习惯。于是,我悄悄去了一家医院,询问医生如何才能戒掉骂人的毛病。医生说,你是局长,骂人算什么毛病,我想骂人,可是没有资格。闻听此言,我目瞪口呆。 总结一下,骂人是一种工作艺术,是一种驭人方法,是一种处世哲学。

阅读更多

南方周末 | 戒掉官话有多难

学习一套大家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同时由外而内培养讲这套话相应的思考逻辑 在台湾,马英九的夫人周美青很受欢迎,大家都欣赏她。为什么?一个原因,而且是很重要的原因——她很少致词。周美青出席很多活动,看棒球、看展览、看表演,甚至连到偏远学校陪学童吃午餐,她也总是尽可能悄悄地来,而且总是婉拒上台致词。看到周美青不难,但要听到她上台致词讲话,却很难。 周美青不爱致词,非但无碍于她参加活动,反而更增加了主办者的感念,因为她不是去出风头抢镜头。活动有活动的目的,也就有活动的主角,把注意焦点保留给活动主角,是很基本的文明态度。 还有,周美青不致词,也就不需要幕僚给她写那种官模官样、四平八稳的稿子,更不需要在众人面前念这些根本不是她自己感受、想法的文字。周美青受欢迎,因为她真实,真真实实想去看棒球、看展览、看表演,到偏远学校陪学童吃午餐。 我们都活在一个语言过剩、讯息饱和的时代,这样的环境无可避免就改变了政治人物说话的意义。以前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主宰百姓生活,难得他们愿意说话,珍贵得很。大家都希望官员多说说话,这里要他,那里也要他,官员忙不过来,只好找幕客写稿应付,对民众来说,明知那些不是官员自己的真心话,都觉得总比没有好。 现在不是这样了。媒体讯息那么发达,什么话我们听不到?倒过来,是一般人接收讯息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以应付排山倒海而来的狂潮,我们非得选择不可。那么选择的标准会是什么呢? 几乎毫无例外,我们会优先听那些“以平等态度待我”的讯息。谁没事爱听训的?再者,我们会优先听那些以真诚态度说出的语言。谁没事爱听假话的?第三,我们会优先听那些带有新鲜内容、没听过的。谁没事浪费时间听早听过的? 这三条原则昭然若揭,太容易懂了;但奇怪的是很多官员搞不懂。他们还是保留旧习惯,高高在上讲话,讲和自己无关的话,讲空洞没有内容的话。这样讲话,满足了自己的权威感,而且方便不花脑筋,但根本问题是:没有人想听,顶多只是不得已勉强忍耐而已。 假话空话说久了,还有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让人表里不一,表面愈堂皇,往往内在就愈不堪。习惯于门面都有讲稿在撑持着,这种人一旦脱稿自己讲话,就不懂分寸拿捏,讲了不该讲、不能讲的话。同样事情的另一面,习惯依赖念稿的官员,手上没有稿子就不知该说什么,他们的头脑都被这种官言官语给弄退化了,不思不考也没有自己的看法意见。 民主选举要有政见发表会,还要有辩论会,那不完全只是用来吸引选民注意、争取选票的。连带的作用,也就是让想当官的人,得试验学习一套大家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同时由外而内培养讲这套话相应的思考逻辑。官员脑袋贴近人民,才有可能讲出在今天的环境里,人民听得进去的话。更好的,真的够贴近了,他们或许能学会在别人不想听官言官语时,适度保持沉默。 (作者为台湾作家)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雷语总比官话强

雷语总比官话强 ——为两会上的两种声音喝彩       据说新华社某评论员创造出了一种“喝彩体”。今天我也从善如流,喝他一次彩。     关于国家的议会,我一再坚持认为“开会就要吵架”,不吵架你来开哪门子会议?吵架是手段,各方利益妥协是目的。     西方国家,以及东方的韩国、日本、台湾地区,议会是吵架的地方;在中国大陆,则是用来举手、鼓掌的。不过,这几年的两会,我们越来越看到其进步。两会没有吵架的,但至少出现了两种声音:官腔和人话。     在人话中,又分两类:一类是脑子进水的雷人雷语,一类是用良心为百姓代言的。     本次两会的雷语如下:       雷语1,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不要鼓励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在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她表示,自己常年深入农村地区,认为城镇化让每个地方都千篇一律,甚至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雷语2,煎饼不如鸡蛋灌饼     天津代表刘美丽提案:加强北京煎饼果子摊儿的治理刻不容缓。她指出北京的煎饼果子普遍无法入口,煎饼绿豆面含量不足,软粘没有咬劲儿,果毕儿不够酥脆,面酱偏咸,而且标配只有一个鸡蛋,已经严重影响了京城人民的早点质量。再不改善,她已经考虑改吃鸡蛋灌饼了。       雷语3:房价上涨是因为老百姓钱太多了!     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房价上涨根本是一个货币问题,因为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了。       雷语4: 北京女委员梁蓓的“20岁女孩嫁40岁男人”的言论是以前的笑话,不属于本次两会。       再来看那些良心语:      良心语1: “政府应该是穷政府”     这句2011两会略微象样的人话,是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说的——。“老百姓涨一次工资、增加点补贴难得很,为什么政府有些钱花得就那么容易呢?” “我当审计长的时候,请外国朋友来访问,人家说我们今年去不了,因为没有这方面的预算。中国呢,只要有出国的指标,不管有没有钱,就肯定能想办法出去。”——李金华       良心语2;郑渊洁是精神病患者    这不是诽谤,是郑渊洁自己说的:“我56岁,有北京户籍,是北京市民。我有户口本和身份证。可是我从来没有过选民证。正值开人大会,我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只有3种人不给。 1、未满18周岁;2、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3、精神病患者。前两项我都不是。我56年从来没拥有…         良心语3:高房价跟普通老百姓根本无关     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高房价跟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关系”、“北京房价2万还是3万,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根本就没有痛苦,他们有什么痛苦呢?2万我买不起,涨到3万我还是买不起。跟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关系。除非降到3000元,可能吗?”        良心语4: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杜黎明做了题目为“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势在必行”的发言: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已达200多万辆(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配车),每年消费支出已达1500亿—2000亿元,每年车辆购置费增长率为20%以上。且公车2/3以上时间被私用。        良心语5:全球14万公里收费公路10万在中国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监察厅副厅长孙继业列举此数据后,建议全国收费公路彻底整顿。        网友们为那些良心语叫好,同时嘲笑那些雷语。我要提醒的是:脑子进水的雷语固然不好,但至少比空洞的官腔要强100倍。雷语至少给咱提供了娱乐素材吧?如果总嘲笑这些雷人雷语,把他们吓得又跑回到说官话、屁话、鬼话的境地,那才是最糟糕的。     我们最不能接受的,是那个申纪兰,连任近60年人大代表,多次自豪地说:“我从来没有投过反对票”。对此,网友评价说:她赞同过反右,也赞同给右派平反;她赞同过大跃进,也赞同联产承包;她赞同过文革,也赞同否定文革;她赞同过打倒刘少奇,也赞同给他恢复名誉;她赞同过反击右倾翻案风,也赞同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     倪萍倪大婶颇有申纪兰第2的风范,对于这种人,才是最要谴责的。     不是总说中国人民素质差、不适合民主吗?那咱就承认了:我们某些代表委员素质确实差,但只要说人话,虽然可笑,也属进步,给予肯定。      或许体制并没有给民主留出路,人话说多了,路就有了。            链接: 《开会不吵架,你来干啥》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蒋成博:官家频出雷人之语,一代更比一代强

重庆市江津区区委书记王银峰的一句录音:“跟政府作对就是恶”,使国民深感官员猛于虎之势;最无耻的官话是宜黄县官员文章中的一句“肺腑之言”:“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还没有等国民缓过神来,官家后继有人,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之势,官二代酗酒后驾车撞死女大学生之后,咆哮地告诉阻拦着:“我爸是李刚”。   官一代往往拿党和政府做挡箭牌,往往拿“为人民服务”做挡箭牌,总是因为不那么率真,给人以“冠冕堂皇”的虚伪之嫌。官二代则不然,他们从小到大,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吃喝不愁,穿着送来的衣,开着官家的车,自然可以横冲直闯,遇到阻拦便会搬出爸爸、叔叔、舅舅、姑姑、姨姨,或者祖上的某位大臣来,为自己开道。   “你爸是李刚”!李刚是何许人也?竟有如此大的面子,可以拿来作为撞死人以后的挡箭牌?!原来,李刚是保定市警察局副局长。难怪撞死人以后,这家伙竟然如此嚣张,看来是以前早已嚣张惯了。   李刚之子酗酒后驾车撞死女大学生的所作所为,进一步折射出官家及其子弟的横行霸道之势,进一步折射出官民之争绝非简单的利益之争,而是基本的“人权”之争,即基本的社会公平、公正和公理之争。这才是导致当今社会公平、公正和公理严重失衡的深层原因。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前,胡主席已明确表示将在中国推行“包容性增长”,十七届五中全会更将其列为中国“十二五”发展规划。   如果对这种社会不公平、不公正、无公理现象,也采取“包容性”的话,我们的社会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增长”。   因此,要落实胡主席的思想,首先应该规范官家的行为,只有行为端正了,才不会再次说出一句又一句雷人的官话。   “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官家自身的行为端正了,才能发自内心地,说出温暖人心的话语来,才能避免官二代的横行霸道行为有所收敛,才能避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最小的损失。   什么时候官家的一举一动受到全社会的监督、考核、审评了,什么时候官家的权利不是靠上级领导直接任命,而是靠人民选举产生了,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管理体系才算真正健全起来,那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看到一个透明化的社会管理体系。   胡主席的“包容性增长”不正是引导全国人民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吗?我们的各级官员难道不应该立即响应并行动起来吗?因为唯有如此,国人才能够享有基本的“人权”,中国社会才有基本的公平、公正和公理可言,否则一切都是空话。   2010年10月19日       编者按:李刚一个大众化的名字如今随着“我爸是李刚”响彻大江南北,官二代醉酒撞人逃逸大学生殒命等等标签因一起惨案重叠相加之后在网络引发了轩然大波。真相是什么?肇事者说出“我爸是李刚”是在那种场合,有人在帮助他逃避责任么,有人在妖魔化官员之子么?河北大学是否又在这场事故中划清界限逃避责任?敬请关注网友各方讨论和事件最新发展 还原撞车现场及雷语出口2010年10月16日22点左右,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发生校园学生被汽车撞伤事件,两名女生在学校宿舍区超市门口被撞将近数十米左右,伤者正在被抢救中,伤者均为河北工商学院大一新生,肇事者企图逃跑,被学生拦下,肇事者没有丝毫的歉意,竟说“看把我车刮的!你知道我爸是谁嘛?我爸是李刚!”    网友呼吁:请河北大学的目击者站出来河北大学的学生私底下告诉著名记者王克勤 (微博):“现在学校不让我们说这件事情,所以目击者很难找。因为他们一旦向记者透漏什么事情,学校知道后肯定会对说的学生做出处分的,谁都会害怕,所以学校里的目击者都只能什么也不说    目击者:河北大学有话说事故发生后,我们并不是沉默的大多数,我们也很气愤,只不过某些老师,辅导员以我们的学位证,前途等相要挟,我们也自发去超市门口进行了悼念活动,学校领导只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我们只能选择在网络发表点东西,这些依然冒着很大的风险    雷语诞生,网友争相造句事故发生后,从微薄开始,有意见领袖开始了造句,从儿歌版,到歌曲版,诗词版等等层出不穷,例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我爸是李刚    雷语流行,网友分析成因原因之一在于网络娱乐犬儒化,第二在于事件的真相得不到满足,第三,事件标签重合度太高,激发了民众的愤怒    最新进展:周筱赟有话说周提醒别忘记了当事人女友,他认为女朋友应该知道发生过车祸,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她对李一帆进行过规劝。她本来完全可以规劝李一帆尽快投案自首,以减轻刑责,却对此不闻不问,纵容李一帆现场发飚“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    更多,敬请关注事态发展……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CDT关注】“没有一条藏语评论,任何藏语的评论都发表不出来”(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