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

陈文茜的80年代和韩寒的10年代

作者: 庄礼伟  |  评论(1)  | 标签: 陈文茜 , 韩寒 , 台湾 , 大陆 , 文化 历史告诉我们,有些革命者在革命成功后会陷入一个“革命者困境”,他们习惯于革命、生命被革命所撑膨、人生也因革命而获益,但革命没有了怎么办?隐隐的失落感驱使他们只能继续寻找革命,或制造革命(例如制造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这个必要性)。对于当代社会运动参加者来说,如果总是被“对”与“错”、“敌”与“我”的二元对立意识所支配,总是沉溺于对“历史”、“天下兴亡”、“真理”、“进步”、“匡扶正义”等大词的自我期许中,那么也会面临一个二元对立实体消失后或模糊后怎么办的问题。在台湾,曾经革命的民进党上台后纵容贪腐,曾经是革命对象的国民党现在成为一个把台湾拉离战争边缘的党。岛内政治已成一团浆糊,就岛内政治反对来反对去难免出现“反对疲劳”,这时候,两岸关系、民族大义就有可能成为新的历史使命选择。 所以,当陈文茜表示她想做两岸谈判的台方代表(如担任海基会副董事长),同时在言论中把自己的人生使命与一个更大的共同体(中华民族)联系起来,与一个更广阔的时空(百年来激荡的中国史)联系起来,就不足为奇了。在当地官员陪同下对上海世博会做了数次采访的陈文茜,在“夜间,穿过卢浦大桥,往下探”,对黄浦江两岸外观上的变化既咏且叹,对上海百年来的苦难与兴盛抒发了深切的感慨,仿佛她已在黄浦江畔站了一百年。对于籍贯是台湾本省人的陈文茜来说,这是她人生使命转向的体现,新的人生戏台以超长跨度搭建在海峡两岸之上,堪比上海世博会的堂皇与壮观。但问题是,她观察大陆的视界太过注重那些表面的、形式上的、符号化的事物,却对中国崛起要以普通民众权益的崛起为第一指标有所忽略。太强烈、太宏大的历史意识、天下意识以及为了保持人生舞台的面积,使陈文茜从背靠台湾指点大陆,转向背靠大陆指点台湾。很难说,这是不是一种机巧身法。但无论如何,她批评韩寒的那些话,实在不像上世纪80年代她和韩寒年纪一样大时说的话,倒像是世博会新闻官对世博会外众多“杂音”的训斥。 【壹】陈文茜的80年代 自1979年美丽岛事件到1990年野百合运动,台湾经历了一个社会运动的史诗年代,也经历了一个政治转型的关键年代。此后的台湾历史,就有点琐碎和平凡了,尽管在政治变革方面,依着80年代的惯性,仍有许多发展;政治生态方面,也有戏剧性的场面迭出,但台湾社会的整体心态,竟被许多的疲惫、烦闷侵入。80年代参加社会运动虽有风险,但那是大多数人反对少数人(乃至可极化为“所有人反对一个人”)的运动,所以大家都很热血;而现在是一半人反对另一半人,夹杂着“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极化状态,热血年代就变成了狗血年代。 早年曾流泪熬夜写海报的保钓青年马英九,现在成了台湾领导人,但他显然不是一个为创造史诗而走到前台的人(尽管他作为蒋经国的英文秘书,经历了蒋1986年决心解除党禁、报禁的历史时刻)。而美丽岛一代人,大多数也光环落尽,归于寂寞。不过也有极少数人,依然活跃在政坛或意见圈中,例如陈文茜。 1979年发生美丽岛事件时,陈文茜21岁,但参加党外运动已有两年的资历。27岁时(1985年),陈文茜担任《新潮流》杂志总编辑,成为党外运动的知名宣传家。25年后,同样27岁的韩寒出任《独唱团》主编。不过在政治抗争的锐度和专业性方面,《独唱团》实在和《新潮流》不是一回事,就凭这一点,老革命陈文茜在香港应该对韩寒持有更多的慈祥与厚道。当然,陈文茜的在社会、政治、创作、主持领域的长盛不衰,也是韩寒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所以陈文茜在香港对韩寒关于职业发展的一番告诫(如珍惜影响力、厚筑文化底蕴等等),也不算多余。 1986年台湾党外运动力量组建民主进步党时,陈文茜是这个党的重要文宣家,这一年,陈文茜28岁,正好是韩寒2010年的年龄。在那个年代,陈文茜是一位年少成名的资深社会运动人士,是职业化的政治反对派;而同样年少成名的韩寒,并不是一个职业的社会运动参与者,他把大量时间用在赛车训练和赛车比赛以及约会女友,间或做一个冷嘲热讽的博客写作者。在韩寒所遭遇的这个庸常犬儒的年代,需不需要英雄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问题,而韩寒看来也无心做像美丽岛一代那样的英雄。新世纪的10年代是凡人年代,是凡人通过琐碎的日常行为来风化岩石的时代。 【贰】韩寒的10年代 在新世纪的10年代里,80后、90后在制度化的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环境中成长,早就学会了伪饰、顽世,既会靠拢组织,说电视腔,喊喊口号,也会做离心分子,嘲讽口号。在更多的时间里,他们更愿意沉溺于青春期的种种乐趣,远离严肃的社会问题,例如几乎没有大学生会像吴向宏博士那样去追问国家政策导致资源错配对大学生就业的负面影响,失业或隐性失业的大学生在人数上早已形成规模,但他们也没有产生出自己在就业议题方面的压力集团和代言人。当香港的大学生抗议教育政策和学费政策时,大陆的大学生还要靠他们的兄长辈和父辈来代言,包括要让没上过大学的韩寒来代言。对于80后、90后来说,韩寒在财富领域和社会领域都算得上是成功人士,更重要的是,韩寒挣钱、说话,都不必仰庙堂鼻息,有较大的自由度,这些都是这一代年轻人所渴望但又未必都能做得到的。 在社会言论运动方面,张鸣一句“现在的中国教授加起来对公众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让韩寒成为社会言论运动的神器、钟馗、孙大圣。这是运动中自然生成的一种技巧,人们把声望和力量输送、汇聚到到代言人韩寒那里,希望通过(或者利用)韩寒“硬顶上”,来达到“要几大就有几大”的传播效应。这也相当于竖起一个叫作韩寒的云梯,去攻打一座城堡。 这座神器当然也具有10年代的特征,尽管他在严肃议题上的发言不能偏离运动的政治正确轨道,但可以有一些无伤大雅的个人性格和癖好,偶尔粗鄙一下,情色一下,反而更受欢迎。他站在众人垒起的金字塔的顶端,充当一个被宠爱的对象。韩寒其实是10年代中国年轻人的代表:有一点愤世嫉俗但不走极端,生活有多元化的目标,以嘲讽作为批判社会、批判生活的武器,只不过,他比他的同龄人更敢于逼近底线,也更善于戏弄那些底线。 韩寒固然拥有影响力,但这种力量其实是来自千千万万支持、力顶韩寒的人,这让任何想限制韩寒说话或打压韩寒言论的人都有所顾忌。所以不奇怪,即便是省委书记,即便是作协主席,都不得不对韩寒做出适当的恭维。韩寒语录式的发言,虽然不够深刻、不够系统、不够独创,但在信息成为一种主要的大众消费产品的10年代,这种火爆、调侃又极其草根立场的发言拥有很大的气场。所以对于陈文茜,韩寒只需摆出“不和女生争辩”的高姿态,韩粉军团(其中不乏教授、作家)自然会去修理这个天不怕韩不怕的陈文茜。 【叁】陈文茜曾经的英雄梦 关于陈文茜批韩,还有两个相关问题可以讨论一下。 一个是陈与韩对世界历史、中国当代史以及中国模式的认知有较大差距。在陈那里,或许是年齿较长,在台湾、美国及中国大陆均有阅历,对“东方”“西方”这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有较深的体验,对“东方超越西方”这种饱含历史沧桑感的议题有较多的体认(参见陈文茜《活在西方中心结束的年代》)。当台湾80年代反国民党一党体制的社会运动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反西方霸权、反西方中心主义(陈留学美国时也曾被这种左翼潮流所吸引)在陈文茜那里渐成新的政治心结。但这一点在倚赖西方的台湾较难得到共鸣,这时候,崛起中的中国大陆成为了陈文茜政治新论述的论据。 李敖曾自认是“大陆型知识分子”,这句话或许也启发了陈文茜。她曾说:“其实人生处境最怕格局很小。”过去她借以摆脱人生格局小的办法是参加具有宏大命题的政治运动,现在她的办法则是和民族复兴这些宏大符号联系在一起。台式民主所造成的政治恶斗和经济停滞,让最怕人生格局小的陈文茜不免愤怒和着急。对于台式民主,她用一句“太可惜”之叹,来回应大陆人乃至香港人对台式民主的艳羡。而中华民族、中国模式,成为她人生动力的新源泉,所以她才会去写《这一生一定要去上海世博》。 反观韩寒所代言的群体,乃是大陆那些被高生活成本所压迫、对公权力霸权又无可奈何的白领与普通市民。身为上海市民,韩寒对于外来工和本地市民为城市的表面繁华光鲜所付出的代价,比陈文茜也更有体会。因此,韩寒的论述不关心世界历史,也不关心中国的百年史,只关心当下和身边的贫富悬殊、正义缺位。 另一个问题,是英雄渐老的心态问题。李敖说如果要问他崇拜谁,他就去照镜子。陈文茜大约也爱照镜子(她的出场妆扮总是丰丽精致)。但是,当年纪不可避免地大了时,她说:“我看着镜子想,是我看老了江湖?还是江湖看老了我?”她的江湖、她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渐老,但韩寒的江湖、韩寒本人,还正年轻。可是有志于反体制的两代人之间,本应惺惺相惜,为何相轻如此?下意识中,陈会不会把自己年轻时的境遇与韩寒的境遇做比较?陈年轻时所做的事情更激烈也更有坐牢、牺牲的危险,而韩寒只是“轻松”地讥评一下时政便暴得大名,乃至被网民们推举到《时代》“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名单中,这让年轻时经历过更险风浪的革命老前辈陈文茜会不会有点不以为然? 陈文茜年轻时,骨子里是有英雄梦的。她的英雄梦是加里波第式的,年少时她曾想仿效加里波第率千人解放祖国的英雄故事,对于韩寒这种善于保护自己的、战壕式的、放冷枪的战法自然没有兴趣。她曾说:“千人随从是我小时候最陶醉的故事,长大后逐渐发现,人生这些事情往往只是机缘或意外,多数时刻我们被命定的历史结构所掳获。我不是英雄,不只没有亚历山大杀牛的天份,没有项羽狂啸的嗓门,更重要的,毫无千人随从的运气”。真是时不我与,不过不失为英雄之叹。但黄浦江畔的豪华排场能为这种英雄气续气几分? 从陈文茜的言论来看,她对她年轻时的革命热情、峥嵘岁月不无眷念,但她同时也说:“但现在,我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了。只有年轻人才能当革命者。”看来,陈文茜想对韩寒说的话,其实不止香港书展上的那些。而韩寒对于文茜阿姨,也不能仅仅把她当“女生”,她年轻时的许多言论行藏,也值得韩寒在赛车、博客、女生之余,细细思量。 (载《南方都市报》2010年8月8日)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庄礼伟的最新更新: 岛上的李敖 / 2010-08-09 11:47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

信力建:韩寒挑战社会,也推动社会

在《韩寒不是50后》中,我表示韩寒的意义只有放在中国大陆的语境下和与他父辈(五十年代人)的对比中,才能清楚地彰显出来。事实上,韩寒的出现,几乎是中国社会走入一个现时代的宣言书,因此,对其意义,不能低估。大致说来,韩寒的意义起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叛逆教育。中国教育走到今天,可以说已经是日暮途穷兼弹尽粮绝,需要一股新鲜的空气来加以吹拂,韩寒的出现,适逢其会。翻看韩寒履历,我们发现,他初中时开始有文章发表,并作为体育特长生升入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一时(1999年),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被报道后引发社会关于素质教育政策及“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等系列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在留级后,再次挂科七门并最终在高二退学。后来,复旦大学曾表示可以收韩寒做旁听生,结果被韩寒拒绝——可以说,韩寒从中学就退出了中国教育体制。现在看来,韩寒可谓先知,在韩寒我行我素的坚持面前,那个生产文凭的机器终于把他最后一点社会信誉给透支殆尽。韩寒胜利了,他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扼杀人性,乏味无聊,学无所用,他用实际行动——退学,和这个教育制度一刀两断。韩寒的大多数82年同龄人则在2000年乘着高校扩招的春风读上了大学,4年后,他们大学毕业,和前辈的大学生相比,求职似乎有了一点麻烦,为了一个工作,投出过无数简历,跑了无数的招聘会,最后关头勉强找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然而高中阶段辍学韩寒依靠着他不懈的自学和天生的写作才华,边玩赛车边写书,渐渐地出了名。经过若干岁月,他又回到了公众视线成为媒体宠儿。至今一个十年过去,他终于没有让当初那些专家看到笑话。当年他退学时,曾有专家预言:韩寒你能独领风骚三五年就不错了,你这样一个脱离秩序,不遵守大人世界规矩的孩子,主流社会不能容忍你太久。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未来?没有?那好好想想吧,大人世界的规矩之网随时恭候你自投罗网,缴械投降,面对现实。十年过去后,我们看到韩寒笑得更灿烂了,他胜利了,不但打破了一个乏味的秩序,而且创造出符合自己理想的生活。而那些规规矩矩,辛辛苦苦地读完小学,中学,大学的80后们,好不容易熬到毕业要找工作赚钱了,才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一个跨世纪的废物,一栋跨世纪的烂尾楼。这还是按照应试教育模式严格培养出来的最标准的最合格的学历几乎到达顶峰的一代人,可他们发现这个社会提供的工作,他们没有能力去做,而他们现在想再挣扎求生也已经徒劳无益,因为他们可怜的一点点天赋和棱角个性早就被教育抹杀殆尽。所以,韩寒的出现,既宣布了中国现行教育的失败,也昭示中国下一代可以找到一条跳过中国现行教育体制而走向成功的道路。 其次,是挑战体制。事实上,韩寒高二退学这件事就是对现行体制的挑战——这位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青年,本应与同代人一样,按照这个庞大体制所设定的轨迹,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上完小学上初中,上完初中上高中,上完高中上大学,搞份体面的工作,弄套满意的小窝,娶位漂亮的妻子,生个可爱的孩子。可韩寒无视体制对其生活的设置,在高中二年级时,以七科全红的“硕果”退学。韩寒这一勇敢的举动,没有给体制留下丝毫情面,他退得如此果断,如此彻底,如此干净,成了一个完完整整的体制外。这些年来,韩寒完全按照自己的逻辑,在愉快地生活着,开心地赛车,激扬文字,指点江山。韩寒的这一切,的确刺痛了许多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也给这个用饭碗管思想的体制制造了不少麻烦。同样,体制内的人不会喜欢韩寒。不管你把韩寒当作中国文坛的害群之马也好,搅屎棍也好,韩寒的出现,客观上给死气沉沉的中国文坛投注了一道亮光。本来韩寒是最有资格成为小资作家的,但恰恰相反,你不但在韩寒身上看不到半点小资情调,韩寒更象一位文坛清道夫,一位真正的文化义工,哪里肮脏哪在我。在某些人看来,韩寒总是和文坛格格不入,和权威格格不入。总是毫不留情地剥开伪真理、伪精英的画皮,把敌手驳得体无完肤。韩寒成了指向小资和腐败体制、陈腐观念的文字杀手,无意中成了不满现状的代言人。拿了红包的批评家只能温文尔雅地和被批评者“商榷”。没有办法,吃了嘴软,拿了手软。韩寒却绝对不和被批评者“商榷”,批评什么,否定什么,单刀直入,毫不含胡。 再次,独立表达。独立性和批判精神,这些本应属于知识分子所特有东西,如今在体制内已基本消失殆尽,但在韩寒的身上却保留得如此完好。因此,对许多依靠体制过活的知识分子而言,韩寒犹如一颗投向他们的重磅炸弹,更为要命的是,他们除了被炸的稀巴烂以外,无处藏身,别无选择。当下,弥漫着一股腐朽之气,成了一巨大名利场的知识界,正在靠韩寒这个年青小伙,一位专业的赛车手,业余的知识分子来挽回那么一点点可怜的声誉。而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又而他之所以能够如此自由地表达,又基于这样一个客观条件:那就是表达如他的生命一样自然,行云流水不吐不快,但是他又不必像传统知识分子和今天的学者教授以及媒体时评家一样靠表达为生。一旦表达成为谋生之道,“戴着镣铐跳舞”几乎成为必然的悲剧性命运。韩寒的表达几乎都是“免费表达”,不拿一分钱稿费,所以不必看着媒体总编和“总编的上级及主管”脸色,所以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时至今日,全中国只有30%在纸媒体敢采访韩寒,只有10%不到的媒体敢于发表他10%不到的博客文章。所以,韩寒不是靠他的公共意见表达吃饭,表达公共意见只是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基本的生命方式,不得不说,哪怕说了白说。他的“饭碗”来自图书出版和赛车。韩寒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传统知识分子要想摆脱李敖所言“拙于谋生、急于用世、昧于尽忠、淆于真知、疏于自省”的悲剧性命运,要想真正地实现自由表达,首先应该做到经济上独立,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自由决定表达自由。此外,我们也应该看到,韩寒自由表达的另一条件是于互联网的兴起。它为公民的自由表达提供了平台和可能。虽然这种自由并不完全,就像韩寒说的,平均每个月他的博文会被删除一次,就像女人的月经一样。但亦如他所说,只要是曾经在博客上发表过了,它就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韩寒在回答记者提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作家”时有这样的回答:“首先是文笔好,写出的文章不能枯燥,不要把作品写得像政治课本。第二要相对独立,也许有人认为政治上过硬就是好作家,但我更主张经济独立,不要依附于任何团体,也不要加入任何团体,要有骨气。实现经济独立,最重要的是你的书销量要好,除非你能从别的地方挣钱。但这也是传统作家看不顺眼的地方—他们觉得你书卖得好就是俗,就是向市场低头,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如果你从市场上能得到相对多的收入的话,你就真的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经济上的独立,的确是韩寒表达独立的最大保障。 最后,当然就是他的世界影响了。韩寒最具影响力的是他的博客,他的博客有二百五十多篇文章,每篇都有百万人次以上的点击量,总计已达三亿四千多万人次的点击量,他也因此成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作家。《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名单揭晓,韩寒蹿至第二,超过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于韩寒的上榜,《时代》的解释是,“这位27岁的年轻作家在出版以自己的中学辍学经历为背景的第一本小说后一炮而红,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作家之一,并且激发了有关整个国家素质教育的争论。他也是一个赛车手,他所写的博客嘲讽主流文化以及不称职的官员,深受网友喜爱。”也因此,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说,全中国教授的影响力加起来比不上一个韩寒。这一点,是自胡适、鲁迅以来所没有的情形。 总之,韩寒的出现,既给这个正在转型的社会提出了问题形成了挑战,又为这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指出了方向——这才是韩寒的意义。

阅读更多

唐骏“学历门”:最佳商业伦理案例(下)

    http://www.donews.com/net/201007/143641.shtm 新浪科技·微观科技第一期:欺骗一个人没问题 出处:新浪科技 | 2010-07-13 20:15:01 |    《微观科技》是新浪科技推出的最新栏目,每日一期,透过业内精英和草根微博的个性化视角,为你点出每日热点科技资讯、呈现科技百态、碰撞思想火花。   今天的热点话题仍是唐骏学历门,今天新浪微博 (http://t.sina.com.cn) 广泛转发的一条微博是唐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唐骏最新表态:你欺骗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方舟子 (t.sina.com.cn/fangzhouzi) 针对唐骏 (t.sina.com.cn/tangjun) 昨晚缺席第一财经频道的采访仍采取穷追不舍的态度,继续打假。而唐骏在微博上进入了第七天的沉默期,他 7 月 6 日的最后一条消息的评论已经超过了 3 万条。     让我们看看微博里都在议论什么吧:   微博热议唐骏学历门   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   今天看到唐骏在汇志杂志的采访。如果以正常人的角度去看,我会认为他疯了,把自己越抹越黑。但换个角度,如果他这么做真是为他的电影或某些未知因数在炒作呢?有可能吗?   六间房 CEO 刘岩   和唐骏打交道的经历,验证了你所说的。他的表演功底超强,日本的一些顶级投资家听过唐的演讲后曾说,和中国比,日本缺乏好的创业公司,就是因为没有唐这样有领袖和开创气质的企业家。   闾丘露薇   关于唐骏的微软头衔,一起八八这个,靠谱:媒体再查查,那个荣誉总裁,应该是有一段时间他没有再抬出来了,听说微软不承认。   家电业观察家刘步尘   2010 年度谎言:唐骏:“我是一个真诚的人”。   洪涛科技杜红超   我跟 @ 唐骏 本人没有什么交情,甚至觉得他确实不太招人喜欢。但对一些媒体收拾唐骏的手法,颇为不屑。好歹,人家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生是事实、人家在微软努力工作并获认可是事实、人家至少是盛大的“高级公关经理”是事实。一些把唐骏说得几乎一钱不值的记者,自己做到以上三点再说吧。   创新工厂黄继新   关于唐骏的背景,此文是我读过最接近真实的故事。文章也不偏不倚,态度公正。财新网《唐骏是什么人》。   资深媒体人高飞   唐骏陷 入了自我认识的幻境。一度他是公关高手,媒体宠儿,但前提是有“成功光环”。光环没有了,一切消失。现在处理媒体关系,上策是有足够证据说清原委,中策是 真诚道歉、下策是低调沉默。今天新京报唐骏接受采访,被网络提炼标题为:“唐骏:能骗到所有人就是成功”,完全是让自己当靶子,是下下策。   互联网专家谢文   消息称吴征将出任酷六网董事长 李善友仍为 CEO 。不会吧?盛大难道对克莱登博士有特别的偏好 ? 刚送走了唐骏,又迎娶吴征?   北大副教授胡泳   从吴士宏到唐骏,显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神气质的堕落。从靠奋斗成功到靠忽悠成功,并且忽悠还有这么巨大的市场,表明我们虽然有钱了,但我们这个社会更粗鄙了。   http://tech.sina.com.cn/roll/2010-07-09/21144409422.shtml 七成网友相信唐骏学历造假 名人微博议学历门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7 月 09 日 21:14   新浪科技     导语:唐骏 (t.sina.com.cn/tangjun) 与方舟子 (t.sina.com.cn/fangzhouzi) ,一个是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历任多家著名公司的高管,享有“打工皇帝”的美誉;一个是国内著名学者。一场通过新浪微博 (http://t.sina.com.cn) 展开的打假活动将二人拉至舆论的漩涡中。     截至北京时间 7 月 9 日下午,近 10 万网友参与了新浪对唐骏学历门风波所做的调查,调查显示, 77% 的被调查网友表示相信唐骏留学等经历多处造假, 72.7% 的被调查网友认为唐骏学历造假风波“事关诚信,影响较大”,在关于“造假风波是否会影响唐骏的成就”的问题中,回答“会”与“不会”的则势均力敌,各占 40% 左右。     另外,在新浪微博上,各种讨论唐骏学历被指造假的发言也成为最近几日最为火爆的内容。新浪科技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网友微博发言:   微博热议唐骏学历门   天使投资人蔡文胜   如何看待名人传记和如何成功的书?如果看书就可以成功,世上就没穷人了。一般名人出传记,都是功成隐退才出书,还在奋斗中的人,真正的窍门和技巧是不会和外人道 的。应该从书中学习到,成功人士一些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这些才是重要的。。。要记住,每个人的成功方法是不一样的,没办法复制!   互联网专家谢文   戳穿谎言也是允许的,谎言者被社会谴责和惩罚也是应该的。   易凯资本 CEO 王冉   郑重声明:我中学、大学和 MBA 的毕业证好像只剩下一个了,但我记不清是哪一个,还是我爸帮我存的。如果谁想质疑,就当我没上过学好了。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   如果唐骏宣称自己就是一个北邮的本科生,走了很多大学,什么学位都不屑拿,肯定会更牛。可惜,偏要个不值钱的 PH.D   六间房 CEO 刘岩   王志东童鞋,告诉你个秘密,唐骏如何评价你。两年前在日本的一个会上和唐骏谈到你,他说:志东太实在,我们俩一起演讲 10 次,他每次都执着的说他的互联网 理念,我不一样,我会先看看台下是谁,我讲他们爱听的。   点击科技 CEO 王志东   有些“成功”,压根就不想去复制。   中国经济时报副总编辑车海刚   我希望,人们对唐骏的围追堵截,不只是出于八卦心态和把名人拖下神坛的快感,而是出于我们对于人类稀缺美德的真诚向往,以及对于包括自己在内的晦暗人性的真诚反省。唯有这样,我们才会有真正可期的未来,唐骏这个烈士也当得值。   现代计算机杂志执行副总编陈佼   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马化腾笑了:我的复制可以成功。   作家郑渊洁   朋友的孩子向我诉苦,说自己生不逢时。他刚从美国获硕士回国大展宏图,没想到昨天和今天连续被三家公司拒之门外。我问为什么。他说这些公司人力资源经理一看他是加州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二话没说,起立送客。如今 , “ 加州理工大学 ” 在中国已经成为假文凭的同义词。据说有的网站已将这六个字设为敏感词。   女诗人赵丽华   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 :“ 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 ” 包括那些党校的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你认为不是假的吗?唐骏不是个例,因为这个社会作假太普遍,文凭作假、奶粉作假、作家抄袭、演员诈捐,都是一回事。张爱玲说: “ 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   优米网:   中国最著名的打工皇帝,现任新华都集团总裁兼 CEO ,曾经的微软中国区总裁、盛大网络总裁 …… 涉嫌学历造假的唐骏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唐骏的成就足以证明能够配得上所有的荣誉和头衔。 优米网本期【聚焦】带你走进 “ 能力与学历到底哪个重要 ”, 来 http://sinaurl.cn/7vGXe ,选择你支持的观点。   知名作家魏英杰:   其实吧,我觉得方舟子、唐骏混战中,最好看的戏是由看客贡献的,分明是唐骏有无学历造假的问题,扯什么成功学,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耶鲁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陈志武:   国有经济比重越高、官僚化程度越高的社会,必然会越看重文凭,甚至是机械地只认文凭。因为国企与官僚机构的委托代理问题远比私企严重,私企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 不用太在乎文凭这种表面的东西,但国企、官僚机构不能这样。所以,社会文化也慢慢变得机械,于是就有唐骏、美国西太平洋大学这样的奇闻   凤凰卫视主持人杨锦麟:   中信出版社:唐骏自传失实系出版方工作失误 / http://sinaurl.cn/7IoEP 若不是方舟子率先揭露,估计出版方的工作失误,还不一定会及时纠正勘误。   智立方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石头:   【为唐骏说句话】 “ 石头兄,与你对话节目的唐骏出了事,你怎么说”,这两天总有人问我这个,在商业上他的确是个你无法忽略的成功事实,你我也没资格用网络“邪恶的正义”来吐口水,上升到职业经理人“道德大审判”的地步,他成功关键我的观点如下 http://sinaurl.cn/7IyeT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   《诚信第一,成功第二》 http://sinaurl.cn/7IOGw 先问是非,再问成败! 对于唐骏学历门事件,我认为 “ 成功诚可贵,荣誉价更高。若为诚信故,两者皆可抛。 ” 个人企业国家都一样,没有诚信就没有品牌!   香港互聯網協會主席莫乃光:   唐骏若非先用學生身分進入美國留學,他是以什麼身分在 94 年底進入微軟工作前在洛杉磯開公司「創業」的?太平洋西這些大學應不會得到政府為其學生簽發留學生 F 簽證,那麼他當時在美身分為何?   Ebay 中国公关总监刘剑利:   刚刚留意到唐总造假风波。我想凡事都有两面性:一是在中国肯定枪打出头鸟,二来吹牛炒作要有度。子怡小姐已是前车之鉴。唐骏如果一路走来都凭实力,那么大家质疑的那些问题都一定经得起推敲;如果他是个喜欢走捷径的人,那么就别怪其他歪门邪道的高手来挑刺   大参考创办人李易:   美国西太平洋大学中国校友录编者按: 1 唐骏博士的成功可以复制,但无法粘贴。 2 唐骏博士的学历很好复制,而且价格很低! 3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骗子总会被曝光的。 4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校友。   财新网记者赵何娟:   今天最有趣的事是,昨晚蒙牛( 2319.HK )在港交所发布澄清公告,称其执行董事丁圣先生只是在南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进修 , 并未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 但在之前的 09 年年报中,丁圣背景描述为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这样看,上市公司高管简历中还得有多少是注水的猪肉?唐骏盛大招股书简历作假被揭之功 …… 7 月 10 日 11:01   独立戏剧制作人牟森:   唐骏这件事,在美国,他要辞职, 100 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诚实;在日本,他要谢罪, 100 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担当;在中国,他要狡辩, 100 个人有 100 个价值观:他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央视主持人鲁健   突然发现美国野鸡大学容颜依旧,突然发现中国有不少野鸡下的蛋。不奇怪,高官可以让秘书代为学习拿博士,高管为何不能傍野鸡。用相声的话总结: 我们都是要 “ 脸 ” 的人哪。我仿佛听见克莱登大学的方鸿渐博士从齿间发出冷笑: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   SOHO 中国 CEO 张欣   从造假学历事件中再次看到网络、微博的强大力量。科技在冲击我们的旧思维, 在以前, “ 操纵 ” 是控制的重要手段,光辉可以被制作,而今天作假已无处藏身。当我们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世界,它让我们惊讶,为什么如此多的问题,但正是这种真实才能孕育一个更诚实更健康的社会。   媒体人段志敏   唐骏败于一开始仅依靠律师、而不是媒体朋友和公关行业的建议。加之对微博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扩散明显掌控不足。   媒体人朴抱一   这不是是否珍惜人才的问题,也不是是否“唯学历论”的问题,而是是否有真伪认定和是非标准的问题。  

阅读更多

张鸣:答时代周报记者问,关于开明官员

伍皓的开明并不代表整个云南官方的开明,也不代表云南的媒体真的很开放,这是很难说的。他的行为只代表他个人,而不代表整个云南省。   张鸣:其实,他的态度也有问题,他还是把媒体当做喉舌。   时代周报:对像伍皓这样的开明官员有着两种直接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他们是政府改革的先行者,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推动者;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他们是在作秀、炒作,赢取政治资本。您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张鸣:这个不好说,因为这些都只是推测,没有一个确切的依据,所以不好判断他是否是炒作,或者是推动,但是我觉得他的态度比完全不开明肯定要好,但好到什么程度,以后会有什么发展,他能代表什么东西,这个很难说。   时代周报:有人认为不必管他的动机是什么样的,只要他的行为上做到了就可以了。   张鸣:对,动机是不重要的,他至少比不开明要好一些,这体现了他的气度,还能够接受一些冲击,比那些一惊一乍,破口大骂的要好多了,   时代周报:这些所谓的“开明官员”,他们到底能够为推动社会的民主进步和政府信息公开起到多大作用?   张鸣:应该是可以起到一些作用的,关键是要看他们的力量对比,他们的意见是否是占上风,或者说整体的官场作风,这不是看个人,目前来看,像伍皓这样的开明官员还是很少,我对他基本上还是肯定的,但是有保留的肯定。 舌省报不代表整个云南官方的开明,也不代表云南的媒体真的很开放,   我们的政府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开明官员? 张鸣:我觉得官员应该要有这种辨别能力,能意识到这种时代潮流的到来,要把媒体当做媒体,正视它的功能,而不是把它当做喉舌,这需要一种思想的根本转变,要尊重人权,尊重每一个个体,让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声音,媒体还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如果意识到媒体是第四种权力的话,这样就好办多了。完成这个转变,不是说单培养几个官员,这样不会起作用,而需要一个根本观念的转变。

阅读更多

张鸣:唐骏的校友们,中国式的死撑现象

在中国,人要是出了名,算一号公众人物了,就不能犯错了,犯了错,大抵死撑。学界政界人物如此,连商界人士,也是如此。学界大腕,被人发现抄袭,百分之百,抵死不认,硬一点的强辩,托人走后门打官司,软一点的装死,一言不发,总之一句话,不能认账,道歉更是免谈。政界人物不是下罪己诏,就是认错,也是迫于体系压力,为了争取“宽大处理”。事情一过,再采访这些犯错的人物,照样没有几个认账的。死撑的风气,传染到向称身段柔弱的商界人士上,可见死撑的文化,已经根深叶茂了。 前几日,号称打工皇帝的唐骏,被人揭发学历造假。且战且退,一路留下根本说不清的造假痕迹,最后退到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拿出了带洋字码的文凭。没想到网上一查,这个学校基本上就是个卖文凭的野鸡大学。连带着,查出来一堆唐骏的中国校友,都是各界高人。其中一个唐骏的校友禹晋永,不知是感觉自己知名度不够高,还是校友情分太重,挺身而出,来挺唐骏。结果挺到今天,学历依旧野鸡,自己身上却被人肉出来好些问题。虽然禹晋永高调宣称要打官司,把告他的人都送进局子里,但可以想到,这事没那么容易,能把自己抖落干净,已经万幸了。 说起来,自古以来,商界都不怎么讲究学历。像张謇那样有状元头衔的,真正做起生意来,人家也不见得因为这个状元,就给你多少便宜。张謇的时代,有学历的士大夫下海经商的,不止他一个,但做到风生水起,还是因为老人家经营有道。改革以来中国新一代企业家,好多都是从农民干起来的,不仅没有学历,有些连字都认得不多。好些老板赖以自豪的往往是,虽然我只有小学文化,但却有一堆北大清华的研究生为我干事。但是,这些年来,商界人士不知怎么的,开始讲究学历了(这也许跟在大学买文凭比较容易了有关),是个人物,就花大钱到北大清华弄个EMBA头衔,还有些人嫌土文凭不过瘾,非要弄个洋的,所以西太平洋大学发了财。 从本质上讲,跟政界人士弄假文凭骗官,学界人士骗教职不一样,商界人士的假文凭,即使来头特大,真正做交易的时候,也没有多少傻瓜会买这个文凭的账,无论你是真的还是假的。唐骏这样的人,有若干假的和野鸡的博士头衔,也许在出书、到大学演讲时,可以蒙蒙涉世未深的学生。剩下的事,就是自我陶醉了。不幸被人揭发,第一时间最好,不行第二时间也可以站出来道个歉,自嘲一句:我其实就是好点虚荣。估计网上网下也就偃旗息鼓了,断不会有那么多兴致特高的人追杀不已。 然而,他们也在死撑。不仅唐骏死撑,还有校友出来帮忙死撑。越撑漏洞越多,漏洞越多越要撑。撑到今天,已经从悲剧撑到笑剧了。君不见,微博上只要禹晋永一说话,大家就一阵大笑,夹带一段段的笑骂。无论网上网下揭露他的那些商业欺诈行为是真是假,一个商界成功人士,如此快地沦为小丑,我想,这个结局恐怕是当初他们所没有料到的吧? 一度,我们的学者曾经认为,日本是耻感文化,我们是乐感文化。耻感文化的特色,就是人不乐意认错。大家不认为犯错是耻辱,犯了错,认账才是耻辱。然而,我们其实也变成了耻感文化,大家都勇于犯错,而耻于认错。凡是感觉自己是个人物的,更是如此。自我感觉,一旦认错天都塌下来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些人也许自己还挺冤的,眼下造假者滔滔,大家都假,为何单揪住我不放?其实,兴许我们的乐感文化变成耻感文化,转变的枢机,就是愈演愈烈的造假之风——当人们已经习惯了假的时候,被抓住的造假者,自然选择就是用一系列新的假,来掩饰过去的假,怎么也要死撑,网上再热,又能热多久?多少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最难过的时候,网上的最大本事,也无非是笑骂,理论上,无论政界、学界、商界人士都有可能滑过去。滑过去,就连重新做人都不需要,把脸一抹,我还是我,牛人一个。 http://view.news.qq.com/a/20100805/000010.htm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