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历史 | 赖宁事件作者否认救火系杜撰
赖宁雕像 屹立山西太原东仓巷20年的 赖宁 烈士雕像,忽然“消失”了。近日,难舍怀旧情结的东仓巷居民自发寻找 赖宁 雕像。最后才得知因太原市环境整治,赖宁雕像无单位接收而被放置到偏僻山村里。 最早采访赖宁牺牲事件的专家孙云晓近日称,仍然应该重新去认识和学习赖宁,而不是去简单地否认,学习赖宁并非是学习救火行为,而是他的远大志向和实践探索精神。 事件 因为“没有单位愿接收” 赖宁雕像被移到东沟村 据太原当地媒体报道,赖宁雕像自上世纪90年代落户东仓巷后,就成为这里一道人文风景,20年来,和附近居民朝夕相处。今年5月,雕像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雕像到底去哪儿了?东仓巷部分热心居民开始四处寻找雕像下落,还把帖子发到网上。随后当地媒体也加入“寻人”队伍。当地记者在询问鼓楼街道办事处时,该办事处的苏主任承认,雕像是街道办事处移走的。在对东仓巷的整治中,第二干休所重新修建了大门,街道办事处考虑到附近环境发生了变化,决定另找个地方安放雕像。 “由于道路狭窄,车辆经过时,经常出现与雕像磕碰现象,同时雕像所在地特别脏特别乱,周围全是灰尘和垃圾,所以街道办将雕像暂时移走。”太原市杏花岭区宣传干部彭姝萍告诉记者。 “赖宁雕像移走前,我们就一直在找更适合的归宿,联系了很多公园和学校,但都被对方拒绝了,找不到愿意接收赖宁雕像的场所。”鼓楼街道办前日苏主任说,“没有办法,最后只能将雕像拉到一个朋友家的院子里存放。” 目前被移走的赖宁雕像暂时寄放在杨家峪街道东沟村,较偏僻,“现在雕像保存完好”,苏主任称,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学校、新闻媒体一起,为赖宁雕像找一个合适地方。 对话 他是英雄,也是孩子 救火不可学品质仍应学 记者近日专访了最早采访赖宁英雄事件的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1989年,孙云晓受团中央指派,前往赖宁故乡采访写作,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长篇通讯《当代英雄少年——赖宁》一文,引发全国热议和讨论。 对于赖宁雕像被移走一事,孙云晓认为地方的举措过于简单粗暴。 关于赖宁 他得罪过很多同学 记者:现在网上有一些关于赖宁的细节,说他是“官二代”,不招人喜欢? 孙云晓:对,即便在当时,赖宁在学校里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孩子。他确实出生在干部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水电局的一个领导,级别很低。但在1988年,赖宁并没有因为这个身份得到什么特殊照顾。他学习成绩很好,小学升初中本来可以保送,但他拒绝了,最后以很好的成绩考上初中。他和同学确实有些矛盾,因为他是班里的纪律委员,得罪了很多同学,后来班里选三好学生,同学们就不选他。 我在写赖宁的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他是英雄,也是孩子。赖宁下葬那天,母亲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替他赔偿了一扇打破的窗玻璃。他母亲在坟前把买玻璃的发票给烧了。 记者:现在也有人怀疑赖宁事迹的真实性? 孙云晓:首先我强调,赖宁的故事是真的,不是编出来的。我看他的日记,发现他是一个心胸开阔,有远大志向的孩子,他的梦想是给家乡修筑一座立交桥。 关于时代变迁 当代青年缺乏赖宁品质 记者:当年全国都在学习和讨论赖宁精神。如今,人们甚至把竖立了20年的雕像撤走。您如何看待这两个时代的对比? 孙云晓:说明时代在变迁,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具体到赖宁的事迹,我认为现在一些人更喜欢“去神圣化”,尝试“解构崇高”,对于崇高的东西都怀疑、都不去相信,最后去怀疑一切,然后又抱怨说没有信仰,迷失在物质中。 记者:您希望现在的青年如何去学习赖宁呢? 孙云晓:我会告诉每一个孩子,不去学习上山救火,要学习赖宁的远大志向,用于探索。我个人觉得,赖宁身上的这些优秀品质,恰恰也是很多当代青年所缺乏的。因此,我们今天仍然应该重新去认识和学习赖宁,而不是去简单地否认。 回顾 学习赖宁热潮 从争议到“淡化” 赖宁,英雄少年,生于1974年,四川石棉县人。 1988年3月13日,年仅14岁的赖宁为了扑灭突发县城附近山火,不幸遇难。 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掀起热潮。同年11月,赖宁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关于要不要引导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成为争论的话题,对于学习赖宁也出现了不同声音。 2004年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实施。此后,北京、南京等地,一些学校从墙上摘下少年赖宁画像。 2009年9月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揭晓,赖宁的名字位列其中。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