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時務 | 現實×美學 我們如何拍攝貧窮?
高仲明作品《豪宅》,鳥瞰狹小的住宅空間 文 /謝至德 攝影師,影像評論者 「貧富懸殊」WYNG大師攝影作品展(3.19-4.6),評選和展出一系列關注香港「貧窮」的作品。在攝影師及評論者謝至德眼中,這恰是我們反思拍攝 /被攝、觀看 /被觀看之權力關係的好時機。 這次比賽最觸目的是獎金25萬。批評者大都關注是否應在貧窮的人身上再去討便宜,而我也知道比賽吸引了不少本地及外國著名攝影師參加。起初我也對這次以「貧窮」為題目的比賽有少許猶疑,但那天去參觀展覽,工作人員向我解釋:比賽獎金是設立人有感紀實攝影師一直以來都被香港社會忽略,設立獎金是一種鼓勵。 從事多年紀實攝影的我,感激他們的心意。香港紀實攝影的價值往往被忽略,而它卻是一個地方文化遺產的時間廊,帶着多方向的社會學意義。世間事情其實沒有真正的對錯,主辦單位的出發點十分純粹。當下香港的社會問題原因指向貧富懸殊,以這個角度切入會令更多香港人關注。 攝影也是一種權力操控 他們起心動念是好的,只是沒有心思細密去理解財富不均是一種權力的利害關係,而攝影,某個程度上也是一種權力關係。當攝影師手握相機,被攝客體往往都不自覺的受擺佈和操控,整個過程由攝影師去建構、設計、主宰、調節,被攝者的經驗是臣服和相信於權力操控的行使者。 今次展出作品,我覺得高仲明和Rufina Wu、Stefan Canham兩組得獎作品十分好。後者表達貧窮的手法十分細緻,充滿人民關懷精神。其作品看上去好像十分簡單,沒有人物,但如果仔細走進每一幅作品,就會看到精密的布局和構圖,空間呈現細緻,攝影師往往要到不同大廈單位向陌生人借位拍攝,以我多年攝影經驗來判斷絕非易事。細緻度在這輯相片裏非常重要,它還原真實情境,讓觀者置身其中。此外他們還利用建築學平面和立體圖去述說空間的體積和結構,有點像田野式考察,和圖片結合起來後,傳遞的方向更加清晰,令人信服。他們沒有刻意把人物放進相片內,人物往往是這類題材的靈魂。他們的處理手法比另一入選作品以港幣 $44.96拍攝的食物題材更成熟,前者是從空間探索去呈現貧窮,後者則只呈現設計美學,欠缺內容。內容只是在很刻意的時事新聞上鋪設形態有趣的食材。 另一位入選並得獎的高仲明,是在職新聞攝影師,他以鳥瞰角度拍攝一個個只有幾十呎的居住空間。歐洲攝影師 Jürgen Chill 也曾以這手法拍攝妓院和監獄,但不同的是高氏在照片中加入了人物,有些人物更刻意看着天花板的鏡頭,增加了照片的張力。攝影師是先理解所拍攝的居住空間特質,才聯繫人物在空間的位置。這輯照片有幾張都是十分好的作品。 勿用美學消費貧窮 這種以形式和美學為骨幹的作品,引我們思考貧窮是否該這樣呈現?美學下的貧窮是否更虛偽? 作品《尖子》以觀念攝影手法表達貧富懸殊,以精緻的美學、燈光和場景去講「香港精英主義、金字塔式的優才教育」所產生的「失敗者」,「造成學校和學生的進一步分化和歧視」。作者希望指出香港教育產生失敗者並導致貧富懸殊。在第三世界國家,這個意見和想法也許合理,但對香港而言,產生貧窮是否是因教育本身的結構和制度問題?所謂要入名校,做醫生、律師才叫「成功」,是無綫閙劇多年洗腦的效應吧。作者的概念太單一,沒有研究和理解當下的社會脈絡,香港貧窮狀況已經進入跨代景況,有點像印度的奴隸階級觀念。 觀念攝影可比紀實攝影傳遞的訊息更有效、更有想像空間,而「觀念是思考的結果,思考的過程是記憶的反應」,要清楚思考過程不是單一來自受了制約的記憶,因為制度是通過控制和約束人,以達到某種經濟主義的運作。藝術領域中美學觀念可具有間接改變世界的力量,是改革的也是淨化心靈的,更可以賦予犠牲者話語權。藝術也可以成為文化工業生產的一種文化產品,一種工具,目的只是度身打造、迎合大眾消費目的,有計劃地去製造產品,心法運用不恰當,則往往不自覺運用美學去消費貧窮。 快門背後的慈悲 攝影師陳偉江的得獎作品由黑白街頭 Snapshot 拼湊而成。照片震撼,那個赤身露體,那條黑深深窄巷,令人驚慄不安,對評審來說當非常吸引。但如果利用攝影去探討貧窮,希望別人從照片中反思現在,就得避免把主角看成奇珍異獸般去呈現。 表達「貧窮」要有身同感受的人民關懷,而攝影就如一面鏡子,影像背後就是你按下快門的慈悲反映。關懷是一連串生命的互相交流,投放時間十分重要,手法也會因題材而有所改變,不然攝影(shooting)就與射殺(shooting)無異。攝影機的權力位置在一定命題上要三思而後行,而不是將自身利益放在首位。攝影機的權力位置在某命題上便要三思而後行,而不是將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儘管我給這輯獲獎相片這樣的評價,但個人也十分高興這一位好的攝影師能獲獎,希望他能利用今次大會的項目贊助計劃好好再發揮他的才華。 我曾經作過很多次的攝影比賽的評判,第一輪的挑選往往是以一些技巧和震撼力去挑選,漏網之魚多的是,所以比賽往往要靠好多個人運氣和評判團的心識。但是在貧窮的議題上評審團應當細心去看照片背後攝影師用了多少時間,心思和心力去關注貧窮,以貧富懸殊為題的獎金比賽,處理手法不恰當便會產生很多負面能量。希望主辦機構不會看民情的反應而去改變自身希望成就的人和事,時代有這個需要,而這個給予可能會創造更多奇蹟。我所評論的作品本身單獨沒有議題下來看我是十分欣賞,我也望塵莫及未能達到他們的水準,但如果題目本身是有爭議性,並展示給大眾觀看的時候,我們必需審視一整個作品的脈絡,而不是單從美學,觀能刺激和早已經受制約的思維去挑選作品。 蘇珊·桑塔格在《旁觀他人之痛苦》寫「我們是存活在一個『觀覽物的社會』(society of spectacle)」,影像愈氾濫,人對影像的回應便相對降低,我們要被一些驚嚇的影像才被降服,但過後又不知如何反應。 我建議展覽最後也可加入提議方向給觀眾,「我們可以採取以下的生活方向去減低目前的貧富懸殊現象」。而主辨單位籌備此議題的前期工作,正是梳理對貧窮的理解。這樣評審結果在美學和內涵上也會取得平衡。 陳啟駿的《尖子》系列作品,反映香港教育問題 Rufina Wu 和Stefan Canham 獲獎作品《樓上風光》讓觀者置身其中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