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孩子看cctv新闻联播看多了,作文竟然写…

    孩子看cctv新闻联播看多了,作文竟然写… 国庆前夕,溧水某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刘小华因患感冒请假。班主任指示班干部自发到刘小华家里慰问。第二天班里的黑板报登出了一篇《本班新闻》。  全文如下:     本班通讯    10月的溧水秋高气爽,阳光明媚,鲜花斗艳,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刘小华同学家里欢声笑语,人头攒动。四年级一班班长王唐唐 ,副班长张宝在体育委员欧阳孟楠,文艺委员李美丽的陪同下,不远千米,深入到患感冒发低烧的班级普通成员刘小华家中调研,为他带去了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王班长与张副班长兴致勃勃的参观了刘小华的房间,饶有兴致的玩了四盘“魂斗罗”游戏,与普通同学同乐。接着班级领导与刘小华双亲亲切的拉起了家常。王班长还愉快的回忆起去年和刘小华考试一起作弊的往事。在交谈中,王班长多次关心的强调:“刘小华生病了,就不要做作业,好好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刘小华激动的说:“谢谢班长的关心,我一定战胜病魔,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早日回到温暖的大集体中,回到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中间”。    班长握住刘小华同学的手亲切的问:这里打针要多少钱啊?能报销多少? 小华说:3块钱,能报销1.3元, 班长又说:家里能负担的起吗? 小华又说:能负担得起,谢谢班里的好政策和班长的关心,让我打得起针,过上幸福快乐的好日子……     会谈始终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班领导就刘小华的疾病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目前,病人及家属情绪稳定。    王班长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学校,班级是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刘小华同学表示要用“3个代表”伟大思想武装自己,抵抗病魔。要紧紧团结在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集体周围,一心一意抓学习,聚精会神谋发展……   接着,王班长一行又在刘小华家门口兴致勃勃的踢起了毽子。蓝天如洗,鸟儿也受到了温暖的感染,唧唧喳喳,歌唱美好和谐的生活。     中午,刘爸爸从三利买了热气腾腾的肉丸包子和紫菜汤,宴请了王班长一行。席间,宾主就小学生连吃两根冰棍是否会闹肚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愉快的双边会谈。王班长责令卫生委员:以此为鉴,一定要严把卫生关,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最后,王班长离开刘小华家时对送行的人们语重心长的说:刘小华同学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同病魔做斗争,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身体进一步向良好方面发展,后期一定不要松懈,要紧紧抓住打针这个基本点不动摇,使刘小华同学切实的享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慰问成果,努力实现疾病细菌的持续减少,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实现这一预期目标,既需要扎扎实实的学习,又需要新的思路和措施。     陪同调研的还有:班团委书记牛刚,纪律委员会主任毕门厅同学,班足协主席罗多同学,前副班长成蒙语,班长办公室主任崔莹莹,副班长助理王红,班级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咧咧等领导。    会谈结束后,王班长亲自骑专车回到了学校,班团委书记副书记穷折腾,纪律委员会副主任贾惺惺,班足协副主席牛思科夫斯基等领导前往操场迎接。

Read More

1989年6月4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前5分钟)

相关文章: 什么是民主?(精华) 什么是言论自由?(精华) [茉莉花推荐]埃及从推翻米洛舍维奇的学生身上学到了什么?(精华) 中国茉莉花革命发起者散步公告专页 中国茉莉花革命集会地点专页 中国民主化 天字第一号重要任务:传播翻墙技术 [中国茉莉花革命发起者 http://molihuaxingdong.blogspot.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ad More

少年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 七岁起读人民日报

黄艺博12岁时与爸妈春游的合影。 本报讯(见习记者 史凤玲)孩子如果太“天才”怎么办?昨日,黄宏章夫妇告诉记者:“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顺其自然。”他们的儿子黄艺博目前就读于华师一寄宿学校,小小年纪,身上就笼罩了“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武汉市首届‘十大孝星’”等太多光环,“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在政史上的许多见解,甚至已超出了我们理解的范畴。” 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如今,黄艺博已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并将其近3000元稿费和变卖废品赚来的零花钱都用在资助与看望孤寡老人。 “这些习惯和兴趣都不是我们有意培养的,孩子的天性占了主动权。”黄宏章告诉记者,黄艺博对于“民生”的关注已远远超过了自己,他的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大概和他从小就接触很多历史故事有关吧。”妈妈马晓丽说,从一两岁开始,黄艺博就从自己和外婆那里熟知了许多历史故事,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等,“当时只为讲着好玩,没想到孩子自己将《上下五千年》、《资治通鉴》白话版等许多历史书找来全看了。” “他上网只关注国内外新闻大事,从不玩游戏。”黄宏章说,黄艺博有的见解,“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吃惊。”“发表文章也是,当时只觉得他写的《家乡》还可以,就试着投稿了,没想到他一发不可收拾了。”马晓丽告诉记者,是许多偶然性的机会触发了黄艺博的“天性”,他们只是顺着孩子的天性提供支持。 “与其他孩子相比,黄艺博早熟而且十分清楚自己的路该怎么走。”黄宏章说,面对黄艺博许多令他感到吃惊的“天性”,他更想做的,是为这些“天性”提供合适的“土壤”。 【点评】 每个孩子都有“天才”的一面,关键在于父母有没有发现的眼光。顺应孩子的这一份“天赋之才”,多支持、多鼓励、多引导,教育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所以,智慧的父母带来的是快乐轻松的家庭教育。 “寻找江城培养儿童创造力最给力家庭”设有专门的推荐及咨询电话:4008875200(免费拨打),欢迎广大读者推荐或者自荐“给力家庭”,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创造力培养的相关话题。

Read More

[转载]昨晚新闻联播里出现一个可耻的老家伙

原文地址: 昨晚新闻联播里出现一个可耻的老家伙 作者: MZ《合唱团》                            昨晚新闻联播里出现一个可耻的老家伙            昨晚新闻联播里出现了杨振宁接受采访的画面。杨振宁在美国功成名就,改革开放后回中国养老,尽享荣华富贵,82岁高龄还取了个28岁的年轻女人做老婆。     与杨振宁相比,萧光琰就没有那么幸运了。1950年,萧光琰博士为了报效祖国,从美国回到中国,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出了不少科研成果。在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中被关押毒打,最后全家自杀,包括他的妻子和女儿。萧光琰死的时候才48岁,他的女儿年仅15岁。     杨振宁和萧光琰只相差两岁,属于同龄人,一个现在还活着,另一个早在40多年前就死去,而且是全家死绝。人的命运为何竟如此不同!   萧光琰忠贞报国,辛勤奉献,最后却全家惨死,他们一家早已被遗忘。杨振宁为美国服务,老了才回到中国,像块宝一样被供着,尽享荣华富贵,还娶了个年轻女人。      萧光琰在两个多月的关押中,饱尝无休止的审讯和毒打,死前遭受无尽的痛苦,而杨振宁在美国享受舒适生活,回中国享受嘉宾待遇,尽享荣华富贵。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萧光琰一家之死      1950年,在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工作的萧光琰博士为了报效祖国,几经周折通过转道香港,从美国回到中国,带回大量的科技资料。他被安排到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工作。他拼命地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出了不少科研成果。他回国后一直从事“页岩油催化裂化及其氮中毒的机理研究”和“电子酸性催化剂研究”,在应用基础理论方面,都有了进展和突破。五十年代的中国,在这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      正当萧光琰刻苦钻研,努力奉献的时候,十年浩劫开始了。这个从不过问政治,也不多说一句话的科学家,竟然也逃不过劫难。在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关押。一九六八年十月五日晚九时,萧光琰被“专政队”抓进“牛棚”。同时,抄收萧家一切值钱的财物。      严厉的、无休止的“审讯”开始了。“萧光琰,你在美国挣那么多钱,生活那么好,为啥回来?”对这样的问题,萧光琰当然对这些人说不清。可是,“专政队”对他的待遇已不再只是怀疑和控制,而是用“三角带”特制的刑具猛力抽打,他只能用惨叫来应合人们的嘲骂了。      “专政队”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白屎”。因为旅大人把“白”念成和“博”同音,于是当年的博士终于演化成为“白屎”,任人践踏。他在斥骂声中,被迫写下了二十六份“交待材料”。当然,每交上一份得到的是一阵斥责,以至“抽你的筋,剥你的皮”的威吓。      十二月十日晚,又是一次严厉的“审讯”和更凶暴无情的皮鞭抽打。十一日晨,当“专政队员”厉声喝令“牛鬼蛇神”起床时,萧光琰再也不会爬起来,他死了。验尸结果:服过量安眠药–巴比妥自杀。然而毫无人性可言的“专政队”却认定:反革命分子萧光琰畏罪自杀,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胜利,并贴出了“特大喜讯”,决定“乘胜前进,深挖一切阶级敌人”。      当天下午,萧光琰的妻子,正在营城子农场劳动改造的美籍华人甄素辉被拉到化学物理所,向她严肃地宣布:“反革命分子萧光琰畏罪自杀,他的问题是敌我性质的,你要继续交待。” 甄素辉没有哭,只是向丈夫的尸体看了一眼,请求准许她请两天假,回家照料多日不见的孩子,甄素辉的请求真的被批准。她当天就回家了。      萧光琰十五岁的女儿小络连在父母被揪斗后,在嘲骂、追打中过着痛苦的孤独生活。人们无从知道甄素辉母女相见的情景。直到十二月十四日,一直不见这家人的任何动静,敲门也不应。把门弄开,看到的是:母女双双躺在床上,母亲紧紧地搂着女儿,她们早巳停止了呼吸,为了免遭凌辱和折磨,母女俩选择有尊严地死去,她们随萧光琰一同而去!      三天之内,死了全家,这成为“专政队”和一些人的“辉煌战果”。他们向上级报功,被认为是“清理阶级队伍的重大收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他们得到了上级的重视,不久,就成毛远新亲自抓的“典型”,把他们的“经验”赫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萧光琰一家三口,相继自杀身亡。当时,对萧光琰夫妇,人们当然不敢说一句表示怜悯的话,但是对小络连,邻居们都忍不住地一洒同情之泪。这孩子实在招人喜欢,她热情,聪明,美丽而健康,十五岁的孩子就长得像成年人的身材,而且特别爱学习,念小学的时候,就自己装半导体收音机……在死的前一天,她把自己的照片郑重地赠给要好的小朋友“留作永久的纪念”,在历经屈辱、折磨以至行将结束这幼小的生命之时,她还有着多么强烈的生之留恋啊!      萧光琰有着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他曾怀着怎样的热情踏上这片土地,又怀着怎样的绝望无声离去!萧光琰一家的骨灰被洒向大海,骨灰顺着太平洋,漂流到大洋彼岸,他们一家又看见了她,她屹立在海岸边,手中高举自由的灯火。

Read More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CDTV】【图说天朝】2023万圣节被诊断为新的错误记忆?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