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

日本应对地震的启示

盈江地震,国内称是里氏5.8级,美国地震勘探局是矩震级 5.4级。 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地震造成至少25人死亡、200 多人受伤,盈江县城变成一片废墟…. 盈江地震和日本大地震并不相同,或许比较起来不太恰当,但无论从哪方面说,地震给后者带来的破坏力远大于前者。虽然日本一些沿海城市变成了一片汪洋,但令人惊叹的是它的建筑物几乎很少有严重破坏,日本的建筑法规和防震预警系统毫无疑问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我们无法预测地震,但我们能为此做好预防。研究人员正在调查日本的先进预警系统是否减轻了破坏:地震仪在接收到第一次震动后会自动向电视台和商店等地发送信息,在地震袭击前1分钟发出警告。日本企业在地震后的表现也备受人赞扬,三得利公司表示,它的自动售货机贴纸下面有紧急情况控制杆,撕下贴纸拉动控制杆可以免费获得饮料。由于地震导致通讯困难,日本居民用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进行联络。

阅读更多

中国顶级脑残记者地震前线采访集

CCTV等记者在地震救人现场捣蛋添乱的几个故事。均摘自网络见证人口述,无一杜撰。 我到都江堰去参加了抗震救灾。   5月14日晚10点,发现2个幸存者。一名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一名高龄男性老人。   这时,cctv来到现场直播。是圣火传递在珠峰营地的女主持人。   营救员决定先行营救中年妇女,医生为其输液,喂水。   貌似有个营救员挡住了摄像机位,cctv女主持对营救员说:“你让让好不好,我们先拍。”   大家都说救人要紧。   cctv女主持:“只要5分钟就好。”   (遇难者上方有一块板,随时有可能垮塌)   营救员说:“我们把这个搬开。”   cctv女主持:“不用,就保持那样别动。”   cctv女主持继续播报。   那位老人一直痛苦呻吟,大家劝老人不要发出声音,保留体力。   cctv女主持又犯贱:“在我们的下方还掩埋着一位老大爷,一直发出呻吟,我们现在试试把话筒放下去看能不能听见老人的声音。”   cctv女主持喊,“大爷,能听见吗?大爷?说说话。”   大爷又发出了呻吟声。   (为了追求效果,逼人说话。)   还能说什么呢,可能电视画面很感人,但是实际上是建立在可能害别人丢掉生命之上的。   最后,女性得救,但是下半身残废了,可能就是因为被压的太久   大爷在营救员快挖到他的时候死掉了,可能就是因为少了一些体力。   还能说什么呢?   CCTV女记张泉灵   医护人员在帮一位被压住的妇女打吊瓶。。。。   张泉灵激动地说:现在我们看到她正在打吊瓶。。。   然后走过去问医护人员:她是在打吊瓶吗?   CCTV记者许波   5月17日,俄罗斯救援队救出第一名幸存者时,一名队员对着镜头怒吼。   为什么?因为摄像机的强光灯正对着幸存者的眼睛!俄罗斯队员然后把门关上,记者又冲了进去。   许波在直播时竟然进入手术室采访,消耗掉一件无菌手术衣不说,还无知的强行采访即将要进行手术的已消毒完毕的医生,将其手术衣污染,医生怒不可遏,喊道:“你把我搞脏了!”   许波赖着不走,继续问医生已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好的病人的伤情如何,耽误医生重新消毒的时间,以及病人的手术时间。   CCTV记者白岩松   女民警蒋敏失去了父母和女儿。男记者冷漠的问她在地震中是否失去了亲人?怎么能在痛失亲人的情况下,还在拼命工作?最后丧心病狂的问:“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   女民警被问的离开帐篷,悲伤的话都讲不出,很快昏倒。   CCTV救灾晚会上,白岩松还说和女警察都属猴,还一直问人家亲人的遗体找到了吗?白岩松是不是傻比啊?   CCTV记者   一家重庆的4口人自发开着车子赶到灾区送些吃的,记者就在那里问啊问的,最后一个问题竟然问:“你觉得他们需要这些吃的吗??重庆市民给白痴问题给问楞住了,隔了几秒钟才说:需要!   CCTV救灾晚会上,主持人竟然问两个女孩在地震时看到了什么,两个女孩子泣不成声在描述。   大家想想,两个女孩子从地震的惊恐中刚刚脱离,更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凭什么还要让她们去回忆那些血淋淋的情景?   四川台女记者   她采访一个男孩,他哥哥压在废墟里的,问男孩,哥哥还会回来吗?男孩答“会回来”,她还追问:“说实话”。kao,非要人家哭着说哥哥死了回不来了才高兴么?怎么有这么冷酷的sb。   四川电视台记者   在水泥板下埋了72小时后的陈坚 身体已经严重虚弱 记者却不停的和他说话   为了配合直播 还居然拨通直播间的电话连线让他说话   记者的煽情 使陈坚的情绪一直处于非常激动的状态   当救出他时体力已经消耗殆尽 最后离我们而去………….   四川台记者   问一个被压着的男子:”你是哪点遭压到了呢?”   被压男子:”全身都遭压到了.”(只露出个头)   记者:”那么你现在还能呼吸不呢?”(毛了! 不能呼吸了你在和鬼大爷说话呀?)   男子:”还能微弱呼吸, . 你快点喊人来救我..”   四川台女记 鄂文松   抓住一位穿黑衣服的灾民一个劲儿的问人家,家里几口人?谁不在了? 人家明明已经泣不成声,不愿接受访问,她还执著的追着人家问,追出老远去!   四川台男记 汤军凯   消防员扛着一气罐气喘吁吁跑,一张脸卡白,他追问“你扛的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搬到哪里去”。。。   人家都累得没力气说话了,你就不能帮忙抬一下吗!   重庆电视台女主持   问两个小姐妹感受,人家就说希望能见到爸爸妈妈,那sb女人居然问“如果你爸爸妈妈已经不在了你怎么想。。”   一个女记者   正对着摄像头播报,一个幸存者被救出来了抬着担架走过,她就过去揭开盖在人伤员脸上的布看是什么人。   伤员在地下被埋那么久根本不能见光,她为了播报就不惜把人家眼睛弄坏。真是垃圾。   成都台记者   一个都江堰聚源中学的家长收到保险公司3w死亡赔款,一SB记者去问别人收到赔款心情如何,高兴不?   另外一个老太平房倒塌,收到保险公司500元赔款,那个SB记者又去问别人这笔钱作用大不大。   有一个女孩儿刚刚被救出来,说不出话来,医生说她有心力衰竭的迹象需要马上急救,这个时候记者居然把话筒对着女孩儿反复问她,你现在有什么感想?

阅读更多

网上舆情

盈江地震了,但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是两会。日本地震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还是两会。综合以上两项,得出如下结论:两会确实是人类最大的灾难 日本突遭8.9級特大地震,地震之後,日本三得利公司宣布所有販售機將免費供應,只要按鍵即出飲料!日本的711和全家全部免费提供食品和饮水!還有下面的圖,我深深地被震撼了…這就是國家形象,不需要神馬會,日本雖然受災,日本人卻給世人上了一課 公司旁边的餐厅,只我一个客人,店员说昨天有考虑是否要中止营业,可是便利店吃的都没剩下什么了,担心万一有附近的人没地方好好吃饭,于是照常营业。 那些女优们应该都安全吧。 日本softbank的社长宣布,国内SMS通信一周内全部免费,希望大家尽快都能取得联系  二战以前日本是独裁统治,所以国家没人性,二战以后日本是现代民主制度,所以国家实际上非常有人性。这说明了制度才是决定国家及组成国家的公民的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根本原因……很成功。中国人居然连日本闹地震都要庆祝……制度不对的社会,容易培养出畜牲。以前的日本如此,现在的中东、北非及亚洲的某些国家也是如此。 …

阅读更多

蒙克:中国媒体地震报道强调中国感受

蒙克 BBC中文网记者发自北京 昨天(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最高为里氏8.8级的多次强烈地震并发生海啸后,中国媒体迅速开始关注并且跟踪报道。 日本地震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 中国电视报道对突发新闻作出迅速反应跟多年前形成鲜明对比。 2001年的9/11恐怖攻击发生时我也在中国,中央电视台那一天的新闻头条一直都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参观某地剪彩的新闻。 在北京感受中国媒体对日本强烈地震,令我感受较深的有以下两点。 一是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反应迅速。这点至少适用于对自然灾害或者境外发生的突发事件,通常是没有明显敏感政治含义的新闻事件。另外一点就是突出对中国公民的关注。 中外对比 在报道中国国内的突发事件时,中国记者似乎强调一种理性意识,所以在报道中采取更慎重的态度。 因此在对中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记者被提醒要有政治意识,要意识到重大突发事件具有潜在的政治、政策含义,关系社会稳定的问题,甚至涉及中共政权同普通民众的关系。 昨天在日本地震发生数小时,媒体仅对地震初步后果有些了解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就在跟踪报道的同时,请地震、救援和国际问题方面的专家和评论人士开始分析日本强烈地震。 在央视主持人水均益的新闻分析节目中,他先给两位国际问题评论人士展示了一段模糊不清的录像,据说是显示了第一波海啸夜间到达夏威夷海滩的情形。 接着主持人让在座的评论者根据录像分析海啸对夏威夷会有多大冲击。估计大多数观众都和我一样,除了看到黑夜的海滩,并没看到明显的异常。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专家根据录像作了深入分析。 关注中国人的命运 中国媒体反应第二个特点是突出了对中国公民命运的关注。 按理说,跟日本发生千年一遇的大地震这个头条新闻相比,对中国公民的关注,应该是相关的二级新闻。但中国媒体标题报道地震灾难的同时特别突出了在日本的中国公民的处境。 前不久中国媒体报道从利比亚成功撤出3万多中国公民的国家行动,取得显著的爱国主义宣传效果。 这次媒体报道似乎按照上次报道的模式和惯性,特别关注在日的中国公民的命运,以及驻日中国使馆如何启动应急机制,关注并且准备援助需要帮助的中国人。 微博和其他社交网站上有些评论借此机会回顾中日历史恩怨的,但这些评论属于少数。还有网友评论注意到日本人在特大地震发生时应变沉着、有序,认为这值得中国人学习。 在日本的中国人报平安,中国人日本地震后被困坍塌建筑中发出求援信号,继续成为地震发生后一天中国媒体相关报道的焦点。中国媒体在报道日本地震报道时突出了中国视角和中国人的感受。

阅读更多

加藤嘉一:日本人这样跟地震打交道

  按:日本今日发生8.9地震,重发加藤嘉一2010年4月24日在《新京报》上介绍日本人与地震打交道的经验。 2011年3月11日, 日本东北部发生8.9级强震   我是日本伊豆人,伊豆半岛是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方之一。对我来说,地震、台风、洪水、火山等自然灾害只是意味着平常,把它们视为一辈子要打交道的“朋友”,而不是“敌人”。地震是常态,而不是非常态,没有人没经历过地震。    疏忽建筑质量者是全民的敌人   日本国民对地震极为敏感,还是比较习惯“与地震打交道”的。“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对任何时代或地区来说是个永恒课题。日本不例外,中国不例外。   日本政府对每一处建筑物制定了明确的抗震标准。倘若一个建筑不符合或不及格其标准,它不能存在。比如,建筑是最容易造成“政商勾结”的行业,假如平时给政治人物提供政治献金的建筑业老板,做的写字楼没达到抗震标准,政治人物又偷偷容忍了其失误,或故意装糊涂,被媒体曝光后,我100%相信,这届内阁要垮台了。   别说政治人物,在人口极端密集的东京,如果有建筑设计师把工作做得不恰当,有疏忽,就立刻会被媒体批评,他随后的生存环境就恶化到底,成为全民的敌人。天经地义,对生活在“地震大国”的日本国民来说,建筑有多大耐心是牵涉生死的大事。建筑无小事。媒体针对建筑的监督相当严格,其力度并不亚于针对政治人物丑闻或官僚腐败的批判。   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往往是天气预报,地震预报则是其中重要环节。2008年6月14日栗原发生地震前,日本地震局提前10秒做出了预警,并在公共电视台NHK中播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在地震预警上有两方面的特征:一、定期预警地震,虽有时不准或漏报,但整体上令人满意。据专家说,大的地震相对容易预测,小的比较困难;二、有了预警,还要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比如栗原地震,从预警到播出只用6秒钟,这就要求地震部门和电视台配合非常默契。各大型公共场所都有专用的地震预报广播,比如大的商场超市,经常会播出“多少分钟后会发生×级地震,请大家迅速撤离”。所有日本人都很熟悉预警前固定的“提示音乐”。它与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此刻,人不可能不认真。    抗震是“演习”出来的   “预警”不过是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全民日常的安全教育。   中国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人向我咨询日本人是怎么搞预防、灾后重建和防灾教育的。我说:“其实很简单,做防震教育不要印很多教材,乱花纳税人的钱,只要各学校能坚持要求全体师生做好实际的演习训练即可,投入很少,回报很多,对师生们的帮助却很大。”   日本的学校每个学期都必须搞一次避震演习。所有教师从学生时代起,就接受过很多次避震演习。因此,实际遇到地震时,他们知道该如何做,正确的步骤是什么。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年下来,我们大概要接受30多次防灾训练,从未接触过任何有关灌输理论的教材。通过不断的演习,让我们明白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与人的协调与配合最为重要。   演习时,首先应立刻戴上安全头套。所谓安全头套,就是平时凳子上的坐垫,但经过特殊设计,在发生晃动时,立刻将它扣到脑袋上,以保护头部。然后迅速躲藏到安全的地方,等晃动停止后,在老师的统一带领和班长的积极引导下,迅速离开教室。在那样的紧急时刻,日本人对秩序的尊重发挥到了极致,它是潜移默化而根深蒂固,不是简单依靠理论或一次性灌输性教育获得的。   按政府规定,所有学校建筑物必须在楼外安装临时楼梯———非常楼梯,教室里要有紧急出口———非常口。哪个班走哪条线路,都事先规划好,以避免地震发生后出现拥堵、混乱、无序等状况,这样可以保证每个老师和学生都能迅速、安全地撤离。撤离后的师生,最后到一个固定的场所,学校操场或大广场等,按每一个班级排队,班长点名确认后,迅速汇报给班主任,班主任陆续汇报给副校长,副校长最后汇报给校长。   家庭对灾害的准备也极为重要。虽然父母很少告诉我遇到地震该怎么做,但从他们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中,早就了解到应该如何应对地震,真的发生,该怎么做。   重物一般不放在高处,而放在地上或柜子里。安装电灯要非常结实,需要定期确认,有问题就赶紧维修。家家都有“防灾袋”,我家每时每刻储备着两个防灾袋,里面的东西都很轻,以便一旦发生地震,拿起来就快跑。每个家庭防灾袋中的内容大同小异,其中的食物和水,都是能长时间储存的,水一般是易拉罐装,这样不容易变质。有的家还在防灾袋里放上肥皂等。   大地震发生后,灾民住帐篷的情况比较少,大家都是到附近学校的体育馆中避难。这样人员相对集中,容易得到救援,食物和水也比较容易发放。比如,2007年7月16日发生的新潟大地震,许多失去家的受害者们在体育馆中度过了1个多月。   日本有很多关于地震的博物馆、资料馆,教育机构让中小学生参观那些地方,告诉他们生命的宝贵、地震的历史、防震知识等。   我建议,中国的每一所学校从小学开始,至少每学期进行一次防灾演习,至少要让学生知道假设发生地震,第一怎么做,要从哪儿出去等。现在,对中国百姓来说,地震已经不是陌生而遥远的概念了。    “提前5分钟”行动吧!   从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里氏8.0级),到刚刚发生的玉树大地震(里氏7.1级),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近年来,日本也发生了大地震,2008年6月14日早晨,位于东北地方的宫城县栗原市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2008年7月24日半夜,地点又是属于东北地方的岩手县沿海北部遭到了大地震,里氏6.8级,大约107人受伤。   中日之间地震发生的状况及后果不能相提并论,国情不同,历史不同,认知不同。我只是想跨越国界,从比较平常的角度,寻找能否推广一些实用的应对方法。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去了一趟四川。我发现,四川这个地方果然很富庶,生活很舒适。我跟成都的朋友聊天,他们平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享受生活,之前从没想过会发生地震等牵涉生死的紧急事件,什么准备也没做。我没去过青海,但去过藏族集中居住的地区,包括拉萨。我发现,藏族朋友的生活节奏特别缓慢,没那么富裕,但以自己的传统享受生活,对牵涉生死的紧急事件,也没有避险的意识。   日本的情况就不一样,我们从小到大都要在“地震随时有可能发生”的非常状况下经营生活,接受了12年的防灾教育。2008年在岩手县发生两次大地震后,当地朋友相当冷静地跟我说:“天天都地震,那两次不过大一点。”从日本人的眼光上看,岩手县相当偏远,生活方式相当休闲。但与四川等地方“闲度”,还是无法对比的。   在家庭和学校里,日本人从小接受这样一个教育:和别人约会,必须提前5分钟到,坐在那里等别人来。而在中国,不守时的情况非常多,迟到5分钟算不上失礼。我来到北京后,按原来习惯提前出发,提前到达,北京堵车无处不在,要考虑许多不确定因素。然而,最近越来越觉得早到只能吃亏,因为合作伙伴不把守时当回事儿。   不要小看约会早到5分钟,这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把任何事情都做在前面,遇到问题时你才不会慌张。一个人总是迟到5分钟,你只能等着事情来了再想办法,那样自然会遇到不确定性。很多外国人觉得中国很神秘,就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随意性的因素太多,不利于提高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   抗震救灾最终考验着的,还是国民素质的问题,包括如何尊重他人,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增加忧患意识……国民素质教育不是一天能完成的。不过,我诚恳建议,中国有关部门认真考虑,用力推行“13亿中国人提前5分钟大运动”。在任何平常或非常的场合,倘若人人都能早到5分钟,都能从未发生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会避免很多伤亡。   生命无小事。任何一个公民的伤亡都是国家大事,如果早做准备,就会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对抗震这样极端紧张的事态来说,平时的积累极为重要。我做专业运动员时,教练每天都告诉我:“你在训练中做不到的事情,在比赛中也绝对做不到。”抗震救灾也是如此。   栗原发生地震的那天晚上,我跟在伊豆生活的母亲通了电话,她说:“发生地震再正常不过,我们没有资格把它说成天灾。自然给人类赋予的恩惠太多,太多……重要的是尽量预防,减少灾后的损害。政府、媒体、国民都要全力配合,保持稳重。国民还是冷静的,不会引发什么动乱。东北地方的亲戚也没事,你不用担心。对了,四川怎么样?我更担心那边。日本政府应该好好把帐篷等物品提供给他们,参加救援……”   本文刊登于《新京报》2010年4月24日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0293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