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维稳是最为危险的稳定模式
目前,由于对待访民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增加了官民对立情绪,包括主流舆论和知识精英,也越来越感到担忧和不满。某报评论武汉“6•23事件”的文章标题竟然是《恭喜你,打对了》,这是公开表示的不认同。这警示着在暴力 维稳 的惯性上滑行是危险的。 …
Read MorePosted by 图样图森破 | 10 月 15, 2010
目前,由于对待访民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增加了官民对立情绪,包括主流舆论和知识精英,也越来越感到担忧和不满。某报评论武汉“6•23事件”的文章标题竟然是《恭喜你,打对了》,这是公开表示的不认同。这警示着在暴力 维稳 的惯性上滑行是危险的。 …
Read MorePosted by CDTimes | 10 月 14, 2010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的一户村民临时住房,本周二遭到强拆,期间因为两夫妇上前阻止,丈夫被强拆人员打致血流披面,至今仍在家中疗伤,他告诉记者,因为上访,他的医疗卡被村干部取消,无钱医治。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
Read MorePosted by CDTimes | 10 月 13, 2010
美国纽约,2010年10月8日–促进性别平等和为妇女和女童赋权是联合国八项千年发展目标之一。这些目标是国际公认的旨在减少全球贫困的目标。
Read MorePosted by CDT aggregator | 10 月 11, 2010
Google Maps拆迁地图: http://bit.ly/95TAkq 编辑说明:登记的数据比较少,有兴趣的可帮助添加。 欢迎订阅《政府丑闻》博客! : http://feeds.feedburner.com/GoveCN 上传泄密文件: https://uploadleakfile.appspot.com/ Paypal捐赠: Donate@UploadLeaks.com 广而告之: YesVPN,美国VPN服务包月仅10元! http://bit.ly/YesVPN 威众安全路由器,硬件翻墙解决方案! http://bit.ly/9T4yAg
Read MorePosted by CDT aggregator | 10 月 10, 2010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经验教训(刘荻) 2010-05-18 彼得•阿克曼与杰克•杜瓦尔合著的《一种更强大的力量》一书中文版的上册即将问世。这本书回顾了20世纪非暴力斗争的历史,并总结了其中的 经验教训。作为译者之一,本人初步整理了书中所总结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够为我们今后的行动提供指导。 一、谈判和妥协 在本书列举的所有案例中,谈判和妥协都很重要。最突出的例子可能就是波兰的团结工会了。1980年8月,波兰格但斯 克地区的工人用总罢工把政府逼到了谈判桌上,迫使政府同意工人成立独立工会的要求,条件是工会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工人必须拥护波兰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不得 反对波兰与苏联的结盟关系。共产党国家中唯一能够合法活动的独立工会——团结工会就此成立。在接下去的十六个月里,团结工会通过不断威胁罢工然后与政府谈 判并达成妥协,成功迫使政府允许团结工会使用官方电台和电视台,以及出版自己的报纸。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团结工会会员就发展到上千万人——而与此同时,执 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人数只有300万。农民和大学生也纷纷效仿团结工会成立自己的组织。虽然团结工会只存在了十六个月就遭到镇压,但它所取得的成就在 社会主义国家中是空前的,而且它还为若干年后波兰的政治转型奠定了基础。 这方面的反面教材是1923年的鲁尔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 国和比利时为迫使德国支付战争赔款,派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地区,企图夺取鲁尔的煤和焦碳等重要物资。鲁尔地区的德国人遵照本国政府的命令“消极抵抗”。一 开始,德国工人的罢工成功阻止了法国人在鲁尔挖煤,但德国政府却没有在抵抗达到最高峰时及时与法国人谈判达成妥协。后来法国人运来了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工人 代替德国工人的工作,法国人的镇压和节节攀升的通货膨胀也使抵抗陷入低潮。这时德国政府想要谈判,法国却拒绝了,最后德国只好认输。 要想 成功地通过谈判和妥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就必须注意几点: 1.接受对方的让步。1905年,俄国工人通过总罢工迫使沙皇尼古拉二世发 表《十月宣言》,承诺公民自由和宪政改革。但反对派中的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等激进分子却不以此为满足,企图发动暴力革命,结果遭到了残酷镇压。本书作者 写道:“托洛茨基诋毁《十月宣言》,说它‘什么也不是’,并且要求建立人民共和国时,他实际上是对运动已经实现的成果视而不见,并且让获得立即满足的欲望 成为最终胜利的敌人。”“如果有更多反对政权的人士把《十月宣言》当作一项突破——承认人民拥有权力和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不是一套令人鄙夷的权宜之计, 那么宫廷内支持改革的人士就有可能说服沙皇镇压是不必要的。但当时激进派过于狂热,右派的暴力和左派的过于自信破坏了这一良机。”通过民众运动来改变一个 政权往往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很少可能通过一场运动就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我们就必须接受对手做出的较小让步,而不是一律将其视为敌人的诡计而加以拒 绝,让“敌人意识”成为取得最终胜利的敌人。 2.参加对方的游戏。1988年10月,智利军事独裁者皮诺切特为了给自己继续执政制造合法 性而举行全民公决。反对派广泛动员,最终在全民公决中击败了皮诺切特。 3.最重要的一点是:非暴力运动的目的是迫使政府妥协,而不是充当 武装起义的跳板。本书作者写道:“当非暴力运动试图将暴力纳入其战略时,它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一旦一个政权受到致命力量的攻击,它聚合内部的支持 并展开镇压的能力就会提升。”在1905年的俄国、1923年的鲁尔和20世纪80年代的智利,主张暴力的激进派都曾给非暴力抗争造成伤害。 二、 利用国际国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 1905年的俄国工人利用了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失利。反抗军事独裁的阿根廷人利用了英阿马岛战争的失利。争 取独立的印度民族主义者利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国力空虚。波兰工人利用了经济危机。书中讲述的多数非暴力运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利用了国际社会——尤其 是英美的压力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外国独裁者的倒台也是非暴力运动可以利用的因素。 三、大众参与 与主要依赖密谋和策 反武装力量等手段的暴力革命不同,非暴力运动广泛依赖宣传、动员和大众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抵抗德国占领的丹麦抵抗运动成员弗洛德•加科布森 (Frode Jakobsen)指出:“对我而言,争取我们民众的灵魂的斗争是最为紧要的……对我来说,问题必然是:‘一个人怎么才能让大量的民众参与到战斗中来?’ 而非:‘一个人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地伤害德国人?’我敢打赌,如果效果是一样的,让1,000人参与到行动中来比让10人参与更好。”这是对非暴力运动的大 众参与本质的最好描述。 暴力活动会对非暴力运动造成伤害,这不仅是因为暴力可能招致镇压,还因为少数激进分子的暴力活动会吓跑支持者,尤 其是本来可能参加运动的中产阶级和主流人士。暴力行动难以赢得普通民众的同情,更不用说参与了。如果参加运动的只有少数极端分子,而中产阶级和普通民众都 留在家中,那运动就失败了。 四、建设性 非暴力运动不仅是为了推翻一个旧世界,更是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后者甚至更加重 要。与前者相比,后者的任务更加繁重,也更加艰巨。推翻旧世界只是一个单一目标的任务,而建设新世界则是多种目标并存。自由、民主、法治、宪政、人权、公 民社会……都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建设性的工作更加依赖广大民众的参与,对国家的未来也更加有意义。萨尔瓦多反对派集合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前政府官员 和军方人士的支持,成功推翻了独裁者马丁内斯将军。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建设性目标,推翻独裁者并没有给该国带来民主,萨尔瓦多不久之后就再次陷入一种新型的 军事独裁。与之相反的是,印度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建设性工作”和“自治运动”,以及波兰反对派的“建设社会”工作,都为在取得胜利之后建设一个新的民主国 家奠定了基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