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热点

明鏡新聞網 | 與谷案切割 官方有鋪墊 徇私枉法 薄熙來翻身難

谷開來案昨日由合肥中級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外界相信足以阻止被革職的薄熙來鹹魚翻生。 谷開來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將如何影響其丈夫、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備受各界關注。有內地專家認為,雖然案件沒有提及薄熙來,但已有鋪墊,阻止他政治上翻身,更分分鐘能追究他徇私枉法。但也有意見指,官方為免揭出更多不光彩內幕,最終只會在黨內處理薄熙來,因此早已將他和王立軍、谷開來的案件進行切割。 「谷的問題是薄問題的一部份,不能沒想好就把她判了。現在意味着薄熙來的事情應該有結論了,但具體怎處理他,真正知道的沒幾個人。」有北京觀察人士昨日對《蘋果》表示,薄熙來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政治生命已結束,這對於太子黨家庭背景,並且有機會攀上權力頂端的薄熙來來說是重大的懲罰:「對於這種野心家,完結了他的政治生命,對他就跟死刑差不多了。」 阻擊薄熙來入常 而半官方的中通社昨引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稱,薄熙來有可能涉嫌包庇罪及徇私枉法罪。一位關注該案的內地前法官對《蘋果》表示,谷案中隻字不提薄熙來,只是另一種權鬥考量,在十八大大局定下後,不排除進行刑事追究。 北京著名歷史學家章立凡接受本港的電視台訪問時表示,官方已有鋪墊,薄熙來好難翻身:「(谷殺人)案件實際上是拔出蘿蔔帶出泥,中間很多線索仍可追究薄本人。兩重意義,阻擊他入常(晉升政治局常委),以及保持對他的壓力,令他不能短時間內鹹魚翻身,十八大前會否對他進行黨紀處分已經沒有太大意義。」 中共元老葉劍英養女、北京學者戴晴昨日接受《蘋果》採訪時說:「不是政治案件就迴避了內部權力鬥爭;不是經濟案件,就迴避了以權謀私。個人的刑事案還要是因母愛才做出這種衝動行為,這一整套我認為全是編的。這個判決是政治的,和案子真相沒有任何關係。」 學者:隱藏政治黑幕 戴晴認為,谷開來殺人案被判刑是為前公安局長王立軍逃進成都美國領事館事件引起的風波買單,是對現政權傷害最小的處理,也隱藏了背後更多的政治黑幕,包括權貴經濟利益、甚至結黨奪權等。她說:「按官方說法,谷刑事案是罪有應得,薄沒有任何關係,不會刑事處理。全部分割處理,王立軍是叛逃,谷開來殺人,薄的問題是黨內問題。公權家丁化、以權謀私等內幕,是當局最不想承認的,影響他們的執政合法性。」 此外,美歐各大報章多即時報道谷開來被判死緩消息,相信案件是政治審判,刑期為各界所接受,但薄熙來前途未卜。 《蘋果》記者 外媒評論谷開來案判決 美國《洛杉磯時報》 •判刑結束了中國近年最大的政治危機,卻未能解答薄熙來的命運。 美國《華盛頓時報》 •判刑可以預計當局將如何處理薄熙來。 美國《紐約時報》 •谷開來被判死緩,可同時滿足內地民眾、薄家支持者的期待。 英國《每日電訊報》 •谷開來宣判後中國領導人換屆,薄熙來的命運會變得不明。 英國《衞報》 •法院在量刑時面臨兩難:太輕會認為當局為她脫罪,太重則會被認為是競爭對手報復。 香港 蘋果日報

阅读更多

自曲新闻 | 沪指跌破2100点再创新低

图:沪指8月19日跌破2100点/新浪财经 中国——8月20日沪深两市双双低开。沪指报2102.23点,跌12.66点,跌幅0.60%,成交量2.30亿元;深成指报8805.35点,跌78.26点,跌幅0.88%,成交量2.53%。 9:30左右沪指跌破2100点再创新低。 FMN

阅读更多

发现新闻 | 國際媒體視角對凖中國各地反日抗議

世界主要媒體從多角度報道了中國各地周日(8月19日)爆發較大規模反日示威活動的詳細情況。 報道大多細節描述了抗議人數、地點和經過,有些還側重分析了促成抗議活動的原因與背景。 多數國際媒體在報道中國抗議和日本議員登上釣魚台列島主島(日稱尖閣列島)等系列事件採用了相對中立的措辭並對中日雙方提出的主權爭議依據提供了背景資料。 路透社 路透社標題為「登島與抗議加劇日中糾紛」的報道稱19日在中國各地爆發的反日示威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 報道表示,中日在釣魚台列島上的主權爭執與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南中國海的主權爭議類似,顯示軍事力量日益強大的中國正使鄰國愈發恐慌。 報道也指出,登上釣魚島的日本人中包括多名國會議員和地方議會議員,而最新一輪爭執是日本東京都支事石原慎太郎提議購買爭議島嶼而引發的。 CNN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道指出,除中日民族主義者先後登島外,系列事件正好發生在日本戰敗投降67週年前後。 CNN的分析援引日本外交人士的話說,因為北京忙於18大交接班,而東京則是疲於同時與韓國、俄國和中國有領土爭執,因此估計雙方應會希望能迅速讓最新糾紛告一段落。 BBC BBC駐北京記者馬騰在報道中除了詳細報道了中國各地爆發的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之外,側重報道了反日抗議得到政府許可這一點。 他同時指出,中國以往經常會利用允許反日示威來讓民間發洩一些對政府的不滿情緒。 RFI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在詳細報道中國各地反日抗議最新情況同時,發表了駐東京特派員沙赫勒(Frederic Charles)的一篇背景文章。 背景文章解釋了沖繩的慄原家族如何擁有對釣魚台列島三島的地產權的事實,以及慄原家保證不會將產權出售給個人的情況。 文章也介紹了中國方面稱對釣魚台列島「自古」就擁有主權的主張。 NHK 日本放送協會NHK在綜合報道了日中兩國人士登島、日本政府驅逐香港人,以及中國爆發反日抗議等消息同時,也特約日本的中國問題專家東京大學教授高原明生(Akio Takahara)分析局勢。 高原在接受採訪時分析認為,北京方面只允許香港人前往爭議島嶼以及東京方面迅速將這些人遣返都意味著雙方政府採取了克制態度,都希望日中關係能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高原同時也指出,今後兩國政府如何以及是否能夠有效疏導兩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則尚需進一步觀察。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江淳:千古英雄谭嗣同

  三百年来,义薄云天;三百年来,空前绝后;三百年来,振聋发聩!“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短短的十六字敲响了清王朝灭亡的丧钟!在东方人的地平线上,谭嗣同是内忧外患的中国一道最耀眼的曙光!他试图用自己的头颅与鲜血唤醒民众:“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刑场。一次民族变革图存的维新变法百日而止。一年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区区十三年后清朝灭亡。一个政权开始大肆捕杀仁人志士、国家栋梁时,已为政权覆灭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宛若王朝覆灭的历史又一次重演,崇祯三年,1630年9月22日,明王朝在杀掉文官将领袁崇焕十三年后灭亡。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又是一个十三年后重蹈覆辙!     庚子之乱,两宫太后狼狈西逃,已是暮年的慈禧深受刺激。她清楚地意识到,旧制度已无法有效运转。因此,1901年1月28日,两宫在西安发布《变法上谕》,把当年维新派提出的变法纲领原封不动地拿出来,并变成现实。悲天悯人,泣血质问:戊戌六君子黄泉有知,会作何感想?!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1908年8月27日),朝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和《议院法选举法要领及逐年筹备事宜折》,确定九年立宪规划。但一切为时已晚,几个月后,慈禧、光绪相继死亡,大清灭亡在即。     面对大嚼“人血馒头”芸芸看客,鲁迅坦言:“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国先觉”者谭嗣同是五千年来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真君子,当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精神永存!     谭君一语道破专制统治与学术的秘密:“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仁学》卷下)。他在《仁学自叙》中说:“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冲决全球群学群教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冲决天之网罗。……然既可冲决,自无网罗;真无网罗,乃可言冲决。……”     1897年,谭嗣同深思精进著成5万字巨著《仁学》,构建了中国变法全新的理论体系。《仁学》博采《论语》《礼记》《庄子》《史记》等儒、佛、道、墨改革之长,广纳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等变革之道,提出“酌取西法,以补吾中国古法之亡”,被中国思想界誉为“骇俗之文”和“人权宣言”。     皇权是民权的死敌。中国历代政权都迷信军队,正如摄政王载沣所言:“有兵在” ,所以无所顾忌。但对清政权打响第一枪的恰恰是清朝自己的武昌新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最后的决定力量不可能是枪杆子!民心的力量势如破竹,不可阻挡!     谭嗣同说:“民为本,君为末。如果君主骄淫纵欲,不能替天下办事,老百姓就有权废掉他。实行变法,就是要废掉君主专制,还政于民,这才是救国的根本之道!”表面上谭嗣同死于帝党与后党之争、改革与守旧之争,实质上谭君死于一个“义”字,他的死和愚忠无关,这是他的宿命。谭嗣同是为社稷苍生而死,是为民权变法而死,是为我们而死,是两千余年墨家侠义血脉最后的绝响,是华夏社会迈向现代文明的千古绝唱!     当你看到“谭嗣同”三个字时,你会想到谁?文天祥、秋瑾、林昭?江淳以为,与谭嗣同最相似的是明朝方孝孺。为大义舍小我,他们用鲜血书写了历史最崇高的人格,知行合一,言而有信,知难而进,不畏牺牲。惟一的区别是,明朝处于上升期,清朝处于垂死期;一个死于藩王叛乱,一个死于宫廷政变。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驾崩,皇太孙(惠帝)朱允?杉涛唬?裉?嬉叛捣叫⑷姹徽偃牍?群笕问潭梁擦趾秃擦盅?浚ɑ实劾鲜?托母怪悄遥?V煸?啥苑叫⑷嬗兄?鲋?鳎?叫⑷嫘拇娓屑ぃ?鲂慕呔∪?Ωㄗ艋莸壑卫硖煜隆N??讨醒爰?ǎ?怀∠魅醺鞯胤?醯男卸??剂耍?な乇逼降难嗤踔扉σ?ldquo;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建文四年(1402年),惠帝军队战败,京师危在旦夕。方孝孺力请坚守南京应天府,以待援军。不久李景隆开金川门让燕军入城,战乱中惠帝在宫中自焚而死。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见风使舵,纷纷投降,方孝孺拒不投降,被捕入狱。     方孝孺为天下第一大儒,朱棣为收买人心多次派人到狱中劝降,希望由他撰写新皇即位的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说:你不怕灭九族吗?方孝孺答:“便十族奈我何?”。朱棣恼羞成怒,腰斩方孝孺,其妻子和两个儿子上吊自杀,两个女儿投秦淮河而死。九族被灭,外加一族“弟子”共十族800多人被屠杀。朱棣(明成祖)叛乱、弑君篡位,是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令人扼腕的是,历史是强者的传记,胜王败寇,没有正义可言。     方孝孺死后463年谭嗣同诞生(1865年3月10日),谭君彷佛方孝孺的转世,跨越时空再现人间,拯救黎民于水火,力挽狂澜于末世。     谭嗣同生于名门望族,父亲为湖北巡抚谭继洵。自幼拜名师学经典,与义侠“大刀王五”结下生死之交。青年时游历半个中国,观察风土、结交名士。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呼吁变法,开办学堂。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等人,后尊父命任职南京为江苏候补知府。1897年完成著作《仁学》。1998年3月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同年9月5日经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任四品军机章京。9月18日为营救光绪帝谭嗣同于法华寺争取直隶按察使袁世凯支援,密谋杀荣禄、囚慈禧。因维新派与顽固派早已剑拔弩张,水火不容,谭嗣同等维新主将根本没有实现新政的机会,在帝党与后党的宫廷政变中,因袁世凯告密,光绪帝被软禁,维新派主将6人被捕。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英勇就义。     在生死面前谭嗣同本有很多生存的选择,日本使馆曾派人联系他承诺“提供保护”,谭君断然拒绝,他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谭嗣同把自己的书信、文稿托付梁启超,劝慰并护送梁逃亡日本使馆,继而东渡日本避难。十万火急中,为了减少无谓的牺牲,他遣散了身边的人,甚至“替”父亲上了一道奏折《黜革忤逆子嗣同》,以保全家父的性命。24日,一切安排妥当后,谭嗣同像最后坚守阵地的大将,在浏阳会馆等待被捕。狱中,写下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用一己之死保全了变法的火种,以待换来亿万百姓的新生。用自己的头颅践行“杀身成仁”的《仁学》。惊天地、泣鬼神!     先烈们的鲜血不会白流,在谭嗣同倒下的土地上,站立起林觉民、秋瑾、宋教仁等无数个志士仁人。1911年10月10日,武昌一声枪响划破漫漫暗夜,两千多年的帝制轰然倒塌!令人遗憾的的是,皇帝没了专制还在。宪政之路依然漫长,维权之路步履维艰,法治之路荆棘密布……推动社会走向自由民主的康庄大道,惟有继续启蒙、惟有全民的觉醒、惟有人人起来抗争!     倘若历史可以类比,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正处于清朝维新之后的徘徊期……迷茫、挣扎、阵痛,变法改革将会分娩怎样的新生儿?没有法治和民主的保障,谁也不能置身事外获得豁免权。谭嗣同死了,他依然活着,他活在民众生生不息的自由血脉里。谭嗣同是中华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面旗帜,一盏不灭的精神火炬,一座不朽的民权丰碑!     只要暴力与谎言继续横行,民众就不会获得自由。麻醉药和兴奋剂不能催化出一个伟大的民族,诸君,醒醒吧。     2012年8月18日  

阅读更多

自曲新闻 | 日本驻华大使馆提醒在华日本人注意安全

北京,中国——据共同社北京8月16日消息,鉴于香港保钓人士等登上钓鱼岛,日本驻华使馆16日通过电子邮件及主页等提醒在华日本人注意安全。 日本大使馆要求在华日本人外出时留意广场等人群密集场所周边状况,与中国人接触时注意言行。 由于日本方面15日扣留了14名登上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保钓、媒体人士,引发了民众的关注,15、16日均有人士到位于北京的日本驻华使馆外进行抗议活动,16日还有人用扩音器喊话并向使馆投掷水樽,这些抗议者随后被警方带离现场。 同时中国网络上也出现了号召游行的帖子,并且地域覆盖温州、深圳、上海等主要城市。 FMN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九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