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 | “官网第一股”的是与非
如果在美国,人们很难想象代表美国政府声音的白宫网站,会有走上资本市场的一天,成为机构和股民的投资对象;然而在中国,代表政府声音的人民网,却已成功登陆上海交易所,并在上市第一天遭到投资者疯狂追捧。 4月27日,人民网登陆A股,实现了采编、经营全业务整体上市。首秀当日,人民网大涨73.6%,换手率达86%。按当日收盘价计算,人民网总市值超过95亿元,是有着160年历史的美国大报《纽约时报》总市值的1.6倍。 除了小盘股、新媒体迅速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等利好因素外,人民网依附于人民日报社的官方背景,被认为是这只新股受到追捧的重要因素。人民网招股说明书显示,人民日报社直接及间接持有人民网合计79.54%的股份。 官媒背景大大增强了投资者对这支新股的热情。除此之外,它还带来了什么?回答是,它还催生了垄断。 作为“中国官网第一股”,人民网享有发布国家重大时政新闻、信息的垄断优势;它还享有对其新闻资源的定价权,可按照自定的价格把新闻卖给新浪、搜狐等网站。中国版权保护的不断改善,又将有利于人民网未来的新闻版权销售业务。因此,人民网的信息垄断地位,将能持续推升公司利润。 官方背景掩盖下的还有人民网独特的股东阶层:十大股东皆为清一色的大型国企,这大大减少了投资者对未来大小非减持的顾虑。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联通等三大通信运营商齐齐入主人民网十大股东,也为未来人民网开拓移动增值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官网第一股”这个光环越闪耀,带给投资者的想象空间越大。但另一方面,这同样也让投资者更加雾里看花、看不清投资风险,加大了其股价被市场高估的可能性。 首先,摘掉这个靓丽的光环,人民网甚至难以称得上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市场化公司。比如,它可以连续四年不交企业所得税。一位专家指出,虽然人民网将政府采购计作销售,财务报表显示有上千万利润,但真正面向市场的盈利收入为零。一些机构抱怨,人民网行政化业务盈利模式,使得他们无法用市场标准对它估值。 再来看其盈利能力。近两年数据显示,它盈利能力尚不强,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97亿元,同比增长49.9%,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73.9%。但是,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人民网收入规模仍较小,政府采购在总体收入中的占比偏大。201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约为新浪营业收入的12.43%。人民网旗下共控、参股的8家子公司盈利情况普遍不佳,多家子公司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其次,在中国互联网门户网站领域,还屹立着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民营网站,且外媒也在不断涌入中国。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字号的网站影响力还比较有限。 将人民网冠以“中国官网第一股”这样的稀缺独特的概念,是一种概念短炒行为,反映出A股市场的不成熟性。这样的高估值必定是暂时的,短期冲高后,市场应该会回归其应有价值。当年中石油上市时,曾被冠以“亚洲最赚钱的企业”、“中国最大的能源企业”等头衔,但如今每股价格不足10元。 常理看,判定一个公司是否有长期投资价值,目前估值、业绩成长性、增长空间,仍是重要指标,而其它因素都不是长久的,即便拥有各种炒作概念,都不是实现投资长期收益的保险箱。 然而,作为官方党媒的第一股、人民网在A股的好日子,也许会比其他概念股要长很多。如果党媒股份化真能为它的进化和改制提供一条出路,从长计议,也不失有益之举。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