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一五一十 | 《时间简史》之后的编年史电影

作者: 杜十姨  |  评论(0)  | 标签: 冯小刚 , 2010国产大片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与时间简史之后的编年史电影 特里莎与萨宾娜,马克斯或弗雷德,俨然20世纪的选择。然而,我们所经历的是零度凝结的时间,《时间简史》渐渐形成的几百年,18、19、20、21世纪,相汇在上帝的笑声里。进化论,没有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几百年就改变了人类栖息于大地的方式,启蒙运动之后的理性推倒了上帝之后没有给出建立完美秩序的答案。打住。眼下我所要说的,仍然只是站在搜寻诗意的角度,不打算延伸开去。 技术主义使时间钝化,更向空间逆转;例如资讯的发达,网络聊天游戏爱情,反映了游戏的世界对浮泛意志的撩拨姑息,似是而非的延展。 每一次技术主义来临的世纪,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就有两种声音。这一个回合仍然不会例外。就像我正在说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与时间简史之后的世界,科学的声音对上帝的替代。不可承受之轻,由彻底的游戏化来缓解。 科技英雄、技术豪杰,绑架了绿林之外的潘多拉。自然之灵,技术之神,在《阿凡达》二体离异,且对立。最后,有了冷兵器时代的胜利,或者说,那是电影编剧的精神胜利法。 2010年我们看到了犹如古老的三一律般精准的冯小刚新作。我们集体勃起,悲伤的背景里做爱。也许我们沉溺和不想离开,只是为躲避另一种可能:用自己的触觉和知感去记忆,去触碰世界。电影公司如同思想租赁公司般,生产了流水线影视文化产品,圆润无比,每一个几何形体的边缘都由上等塑胶包裹,防止不慎撞伤头颅,撞出别的声音。无疑,这些催泪消费品消耗了我们的思维和情感体验,是绝佳精神替代品甚至鸦片。 一个理该用在商业或体育竞技运动中的词:成功 对考出一百分成绩的票房成功的大电影们,我说不出你们想要听的。 说他编织谎言?现实的剧情比任何编剧创作都精彩,呈现那些真实,怎能显出导演真功夫和三好生的优势。当聪明人都在自动脱离与文化或艺术沾边的行业时,不敢出口相骂被艺术搞的人。怎能再与优等生计较这些。这一次他只是顺便赶考,其后或许也能得到一两次不写命题作文的机会。 也或许人家只是想考考我们观众,这些电影镜头技巧或植入广告的法门,教材里不好意思直接讲。我看看你们能否看懂。我有幸去了影院赶考,朋友问我为何一开始坚决不进去,猜了一串理由诸如是否因她请客云云。豪放女挑衣服很忠贞自己品牌,系作家排行榜收入居于榜首之某蜀国人的出版商,咱二人南拳北腿路数各异,她猜得出我的心思才怪了。我也不好意思讲实话亏负好意。转念我进去坐下了,非常惊险,差点错过了这么标准的考试题。   技巧纯熟一百分:冯小刚给观众的标准考试题 我们都已学会不为事情轻易动容,就像学生时代请一客肯德基或大排档就极领对方的情分,且对埋单的人冠之豪爽的大名,如今却轻易不肯。严正声明我不是在讲请我看此电影的朋友。为了辟谣我特地回请她看山楂树。无意中幽了她一默,哈哈。   相比很多聪明且事理人情精通的人,写了些晦涩不堪的长句让人读,很多煽情而优美的文字,自然是有自己得意之处。问题是,这种对比原本也没什么价值:岁月磨砺之下,对文笔和艺术美感的自知之明,这种性灵色相浓烈的东西,在前者身上实在稀缺。基督山伯爵在空洞牢房里呆数年,若非有博学之人以知识、艺术的美令其充实,其人生复仇传奇也无法谱写。何况精通世故之人,多数在世俗人生的牢笼里困局已久,对美感的迟钝亦是当然。     这种对比的确没什么价值。相对靠文字为生的人,以匠气的文字去煽情,这件事过于容易。电影或音乐的语言,也是如此。就像人不肯拿真心相待,只是假熟的面孔,拿“肉笑”的技巧对待朋友。冯小刚的电影表演,过于油滑,令我等观影客陡然警觉,活生生在进影院之前就抖擞精神增加抗体:拒绝廉价的激情和感动。 冯小刚的《大地震》,以电影镜头语言和素材的运用看。对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里的境界,过于高估了。城市准中产阶级,以小剧场、电影、音乐会为精神娱乐消费的群体,对聪明地说话、讲故事这件事,自己太精通了。怎肯轻易买账?    为了潸然泪下的“艺术效果”,故事主线的发展越来越像家庭伦理戏,并搀兑浓烈的“后母与女儿”、“童年阴影(请联想琼瑶剧女主角家庭出身的套路)+美人叛逆(远嫁)+好男人守护(陈道明、加拿大老公)”类似情节。再加上大地震死里逃生的儿子衣锦还乡、娇妻好房亲人团圆的美好结局,给“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沧桑底色添加了大悲之后的大喜。讲故事的声音,每每被煽情的表现力冲散得七零八落之外,带来的是好票房的更大喜感。     就这样,眼泪干涸了,为小刚而流,为老谋子而流,十年之后,陈奕迅告诉我们;在我们理该为自己而流的时候,找不到流泪的理由:就这样,为植入广告埋了单,就这样参加了一百分试卷的集体大审阅,作为本年度观影陪审团资格考核成绩。   也许天真也是一种坚持:向琼瑶式剧情投降或致敬 有人在母子相依为命的凄清里落泪,有人为故宅换了百货大楼没了念想、也起了故土之思,哭泣落泪,有人在婆婆和媳妇争孙儿的戏里自伤身世,电影院里母亲们默默擦掉泪滴。哦,温习自己的人生,多谢这些家庭伦理剧情。三流电视剧也能做到的事情,您做到了,值得贺喜。 有时候出题人肯定的语气总是令我们对自己的每一份答案都质疑,最后总是疑心,犯傻的其实是自己呢。在大陆,这种路数,总能一招鲜吃遍天。 我们也开始疑心是自己没看懂电影。所以到最后,我们为冯氏找到100条“存在即合理”、眼下所见即是最好的充分理由。套用剧里的台词。问:《大地震》你为什么没能拍得不琼瑶?答:我跟你说过,我不同,我是《唐山大地震》。 太含蓄了。我们用100条理由来为它正名。   前10条结合剧情,扯淡有理。后90条扯淡电影工业,绝对正解。   也为了字里行间渐渐让大家回忆起编年史剧情的先后顺序,进入后面的答题程序,我们先从10句台词看《唐山大地震》。   (一)“孩子,我来了!”     问:登儿,方达,这样的乳名才是为娘的听到孩子叫声时最顺嘴的惊呼?讲“老天爷,你个王八蛋”这种血气台词的女人,腔调该是怎样的。     答:剧本校对员自作主张添加所致,原作是三个字“我来了”;没人会误以为她是对别人家孩子大叫。    (二)“长得最漂亮的那个,长大了可以做演员”     问:1976年对孩子是没有明星梦的期许的。红色时代的余韵犹存,学问、艺术等等,出身好、人品正,是格外引以为傲的。漂亮的小孩子去做演员,这在当时部队人的想象力之外。     答:我夸的是那个扮演这个角色的童星演员,这句台词,本来不是角色在说话。那个场景原本是个托儿,要让大家看看,这小孩漂亮不?      (三)养母吃醋:“在女儿面前穿成什么样子”     问:这句话的效果是不是要去表现女儿宁肯忍受养母无理取闹,仍不会想要寻找亲人?下一场戏里张静初对上外地医学院的坚持、不和养父母一起看电影,等等,是否有情节关联?女主角性格交代的关键几场戏,全靠侧面表现了。     答:张静初这张面孔一出现在荧幕上就是“纯净无辜”,戏份方面就省了吧。反正还有中老戏骨撑场。       (四)养母最放心不下的:“不是亲生的”     :养母后来早早过世,难道就是为这个郁郁寡欢而病重?这个养母的设置难道不是为以热心肠反衬女儿的无情?包容、体贴的母性在整个电影里缺席,女人都只有执拗和任性使气?这片子最后是要着上一个什么色泽来托起画布上其他的色块?     答:我以为有了前面一个大地震的大制作悲情场面,足够奠定整个剧本的伤感氛围,没工夫顾得上核查后面剧情有没开小差。再说中国人一向拿尖刻当机智,包容达观幽默这件事我怕大家不理解。       (五)“袖子长了……我记忆中爸爸很高很大的啊,怎么就瘦了”     问:这后面的台词在电影院看到头一句就自己给填空了。难道不是为告别而回一趟家的吗?已经是一个女儿的妈妈了,这个人物性格心理怎么是平板一块,没有任何时间痕迹?     答:你为什么总是抓住这个把“对不起”三个字念得干瘪无比的女人不放?我不敢拿复杂的内涵来设置她的戏份。让她演一个突然变乖的女儿,更容易些。       (六)“妈妈,那个东西不是我打碎的。”     问:妈妈对女儿的冤枉,女儿的辩解,在女主角身上没有看到任何回应。这场戏,女儿害怕被妈妈批评,小心翼翼的解释。是张静初被母亲的冷落的心的外显吗?我们不需要像小说那样清晰明确,但看到这一幕,有状况外的感觉。不知道究竟想要讲什么。     答:我自己也不知道。交给观众去想象吧。其实,也许我几乎只需要把电影片花和片名宣传出去,演员阵容再添加到海报上,我的工作包括讲什么样的故事就基本完成了。事实上眼下的结果说明我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     (七)“连考场都不给我进”     问:这几场戏顺着剧情逻辑的情感线来说,表现的是,儿子不上学是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当然也是“身残志坚”的唐山年青一代急于出外闯荡试试自己“到底行不行”(方达台词)。仍然是混沌效应,剧情之间的联系只有事件的发展,没有人物性格塑造。     答:下海经商、买车、买房、老总级别,这些更容易往下设置事件发展。万一他读了书考上了大学还做了博士,我总不能让他也出国做“壮士”吧?当代中国的读书人境遇,不说了,你也知道。 (八)“我妈生了我三次”     问:地震救他那场戏还不够感恩和有说服力吗?还要加上小时候肺炎别人放弃唯独妈妈不放弃的感人母爱小事件,让观影者联想到自己童年的小事,琼瑶剧的大悲大喜才会出现?而且儿子从来没有对姐姐的死表达任何情感态度,大概这个问题太沉重了?     答:儿子感情深沉,再说此时我已经放弃讲故事了。加上我们没把握他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就一定准确,干脆不讲不说。只让他充当了徐帆的解说员,把每个学期买俩课本的往事发布了一下。     (九)“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     问:直到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大荧幕前的我才陡然想到,这是个唐山人讲的话。淡定,小幽默,掌舵人的领袖范儿。之前这人在干嘛呢,这像他说的么。怎么就突然变成了这么成熟有见地的大男人了呢。     答:同上。因为他是“徐帆”的儿子,他的戏份发展只是徐帆戏份穿插的需要。    (十)“方达,你以为我真是喜欢你的钱?”     问:媳妇为了把孩子带在身边无所不用其极,方达一句当初我就不该娶你,已经是令观众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到看到这句时,立刻强烈感到电影是要让为婆媳双面胶剧情加分。明摆着就是告诉大家:媳妇人不错,儿子感恩妈妈更没错。可是,这句话来得还是太突然了!冯导你累不累,如果电影剧本是一件叙事容器,究竟有多少东西你想盛放到里面?     答:我已经承认我是个失败的故事讲述者。过往经验告诉我,故事失败不等于没人看。有人愿意看我,可是我不能讲我想讲的,只能讲他们想看的。最后我只好在剧本里添加了够催泪或够煞有介事的人生难题,让看电影的人都能从这部影片里了悟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      真正能令人看到生命里去的故事,才是有血气且元气充沛的。以《大地震》宣传中对主题的表述,电影讲述者有这个野心。在层层剥离之中,我们看到了故事最初的叙事动力。然而,随着故事的讲述,我们渐渐迷失,迷失在讲述者对观众的煽情过度里。    看着看着,我们被更多家庭伦理片常见的问题困扰了,转移了关注点。能煽动起我们情绪的,是更多离我们日常体验更切近的东西。讲述者对这件事太过清楚。太过人情练达,聪明地拿陈道明夫妇的热心,对比小孩子的淡漠;结果让我们对整个故事的讲述方向开始发生暧昧不清。尤其是后妈对养女的醋意,潜在的成为她不回家的理由。后妈临行前让她找亲人,这些成为理所应当的家庭伦理电视剧里的桥段。至少从故事肌理来看,原有的因地震而起的心理隔阂感,以及阴郁的心结,整个讲述氛围,都被破坏掉了。      这种唐突断裂的故事讲述,愈演愈烈,直到最后,“我不同,我是唐山人”这一坚决拒绝堕胎的理由,也成为一种莫名其妙的干瘪的台词。讲出来的时机和力度,都大打折扣。观影时对故事的理解,大半被带入到大学生早孕、恋人不负责的伦理想象里去了。这不能怨观众。      之前若肯加一场强化她对自己孩子的爱和怀孕时期的生理心理反应,加一点自己做母亲之前心理转变方面的适当讲述,这句台词完全可以呼之欲出。即使用功力浅极其不善表演的演员来讲,也不至于会烂掉这些台词的表现力。     电影叙事上,小刚高调否认自己大师,这是自己找了很好的台阶了。先自己打自己嘲讽自己,就不会落到当年《无极》的下场。都是因为想要表现的东西太多,没弄清主线,结果,情节之间、台词之间的联系,庞杂脆弱,《无极》里面,最后突然冒出的童年时候馒头的事情,就被人抓来说事儿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幼稚的善恶说教已经无法影响我们。   出题有理:叙事高效性与大师诞生的可能             做足煽情功课,让对“感动流泪”这件事滋生强悍抗体的观影者在眼泪中对电影票钱说一声:值了。冯小刚做到了吗?      强化消费娱乐色彩的故事,也能成为好故事。但是,已经选定的沉重的题材,使这种可能性的难度加大。如何幽默八卦娱乐的态度去处理,让包容、谅解、达观这样的态度在影片叙事中自然流露,成为叙事的底色、氛围?《大地震》没有选择这种高难度的讲述方式。冯小刚可以做到的事情,商业、艺术,这两者最好的境界,他没有去做。      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无奈无力感,也看到灾难面前的乐观、包容、智慧。让我们看到时代变迁里真实的生命的行走,把人物形象立起来,让他自己去讲述自己的故事,感动、人心、伦理,这些东西,在足够立体的人物身上发生了,观影者感同身受,讲述者要表达的所有,自然连皮带肉都出来了。      这样的电影我们已经久违了。      这使我们选定了观影后的评论立场。拒绝廉价激情和感动。拒绝这种浮泛拍片方式的流毒。      冯氏以往商业片里制造了流行话语,制造了令人铭记的台词句式,后继导演在形式上的模仿,都使我们看到成为真正大师的某种可能。    电影的诗性表现语言,电影叙事功能性笔触,在《大地震》中依稀可见。      徐帆扮演的元妮,就她一个没事儿。身体是健全的。但是承担灾难后的所有结果,真正要去面对的,只有她一个。这一家人里,没有希望去补全一颗心的,是她。身体的健全和内心的破碎失落,情节的张力。把灾后幸存的儿子交给公婆带回济南,在这场戏里,看到了电影叙事的戏剧性的一面。有现实生活的原生质感,也有戏剧化诗性的升华。      地震后的广场,放映《英雄儿女》,播放《英雄赞歌》。属于那个时代的声音。十年浩劫的尾声。复苏的信仰真理的声音,对英雄的呼唤。也是地震灾后重建的精神注脚。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灾来了,天灾来了;人灾过去,天灾过去。都会过去,万物生长的气息不灭。人心里,天灾在人心里种出来的东西,余韵缭绕,这音乐来得恰逢其时。这场戏也是好的。      大时代背景意味强烈的镜头,世间沧桑变迁的明暗表现:大强复员未回原籍的交待,人民虔诚列队相送解放军的细节铺陈,全国哀悼毛主席逝世大场景,儿子辍学到车站拉客做导游,方登大学生恋爱怀孕,家长重视外语学习给孩子请英语家教,方登与外国人恋爱并结合,元妮下岗干个体开缝纫店,外地人老赵在唐山做工离婚。经商的风气,离婚的风气,出国的风潮,等等,都是时代真实变迁中的移风易俗,渗透到剧情里,整个叙事语言夹杂了更丰富的意味。电影图像表现出来的,更接近于生活流动的常态。      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妈,对不起。      对不起。因为恨,愧疚,不原谅,我们究竟错过了些什么?热腾腾的生活,冷清清的小屋,还是难以转述的五味俱全的岁月风情?是这些交错的复杂的生活的肌理,把我们分开的日子连在一起:我们可以谅解所有,我们可以包容。我们是一家人。空间分开了,可是时间把我们留在同一片生活里,32年,我们面对的,世事变迁里的所有,都是一样的。已经过去了,所有的事情。世间的年轮都走了一大截了。我们又何必留在过去的纠结里呢?       对不起。这三个字,成为剧情衔接里最后阶段的重头戏。如果愿意,它可以讲述更多。      一个文本夹杂的东西,能唤醒更多对生活的体悟,被具有多种诠释的可能性。只有一种途径能实现这一点:故事尽可能多层次呈现现实的错综复杂,塑造生活质感的真实情境,让观影者置身剧情的现实中。而生活,永远是交响曲,更多的潜流涌动的音符,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流失掉的,是更多。     视觉叙事的场景,以丰富的启发性,强化剧情的留白空间。《大地震》在叙事的高效性上,让我们看到了真正大师诞生的可能。      他们或我们,还能为什么而流泪?   就像当年亚当和夏娃干那事,或者就拿冯导安排的车震之前的那事说吧,(电影里反倒车震的戏这一场用得很好),干那事儿,有人听对方口里哼哼两声就感觉来了,高潮临界了,有人闻到对方体香,只要人选对了,抚摩两下鼻子也能有感觉。不幸的是,那感觉很快就被一个饱嗝加洋葱味道给赶跑了,不爽之极。   本来看到笑点有人想大声笑笑,可这是灾难片,是煽情片,你咋能笑呢,这是不和谐,这是藐视灾民的痛苦,得硬生生憋回去。这样的观影体验,任谁也乐不起来。     大地震最火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说什么怎么讲,对这次这个电影的结果是没有影响的。我也没这个企图心。   或许,我们很多人都曾经是被母亲抛弃的孩子或女儿,物资贫乏或多生子女多劳力的年代,穿新衣服的机会、出外游玩的机会、上学读书的机会…………残酷的生活面前,母亲或儿子、女儿,别无选择,面临同样的被放弃被牺牲的悲伤,苦难和伤痕电影,是你舔舐伤口释放情绪的唯一途径。      一个不再有未来、只有回忆的几乎失去一切的女人,   一个走投无路要为儿子女儿的生死做决定的母亲,   一个失去父亲与妈妈相依为命的儿子……   这样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设置,   在电影院看到的眼泪,是真的。   我们尊重苦难和伤痕,尊重每一滴眼泪。   普通人的无常生命太多的凄凉境遇、剧情里轻轻一触就会掉下泪来。     所以,去嘲笑他人的眼泪是无耻的。 但是我仍然坚持认为:     一方面,这部影片唯一认真在做的事情也只有这一个,就是寻找各类观影受众的眼泪泪点,看点即哭点。     在这方面是成功的,但因此让剧情松散到漏洞百出的地步,为了展示伤痛和悲伤而设置的哭点之间,情感爆发甚至缺少铺陈,剧情节奏太快以致出现情节联系崩塌、笑场的效果。       所以另一方面,上述原帖对编剧导演技术层面的艺术分析,则表明这部影片的失败。       这种中国式大片好要持续多久?     出卖色相露点来赢得眼球看点,和一味诉求生活苦难伤痕来赢取眼泪,这两者有何区别?     商业和艺术一定是对立的吗?难道为了商业票房的绝对保障,就只能通过百分百电视剧和家庭伦理剧手法来实现吗?     电影工业的机制和制度平衡点究竟在哪里?目前的情形,票房收益者们在工作上已经尽力了吗?     中国式观影体验的真相:票房背后,春晚式国产流行大片究竟对大众做了些什么?     事实上,下海风潮抵达文化产业之后,尤其是自从教育产业化以来,文化工业、创意工业,流行音乐圈、出版圈、影视圈为例,这类文化消费品的出品方,对中国的文化消费、精神消费,做的蠢事已经够多了。如果鸦片能够通过气息传递到流行音乐碟片上对读者产生麻痹效应和瘾君子效应,恐怕鸦片贩卖活动已经背地里合法化了。     有时候我想说,如果一个肌体出现了溃疡,肯定不只是某个器官一时的感染。但是我没有这么悲观。我还是在继续寻找一些好的可能。而且认为很多事实都只是阶段性或暂时的。     但是,不能不去表达和说明,不去揭示真相。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并确信自己的想法。 大地震》拍的是余震,是面临不可挽回的人生灾难之后余生中每个人不同的心灵轨迹和境遇。   《大地震》作为电影呈现艺术真实,不可能拍成纯粹历史记录片,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灾难的不同应对。就像南京大屠杀、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等,残酷到极致的人间灾难,瞬间抽空一切。一切思想、万物之灵的性灵、天理人愿,都无从谈起,虚空之中,唯一真实的只有无力感和彻底挫败后的空洞。   对元妮,对方登,对每一个震后幸存的人,在灾难来临的一刹那,都是如此。   坐在电影院里的我们,在不同时空下人间种种际遇之后安然无损的我们,要如何去通过一部影片而感同身受?   唯一的只有眼泪吗?   冯要面临的票房5亿的目标,可拆解成约一千万人次的上座数额。   让一千万人心甘情愿做到电影院去,在中国的精神消费品里,除了眼泪和绝对严酷的悲剧,还能有什么?   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我不反对以灾难题材去换取票房和经济利益,政府除了盘剥商业利益,对本土民族工业谈不上扶植,重重加压的社会责任,对商业拓展已是过重。企业做事就是要赚钱。 问题是,在电影这件事上,除了眼泪,真的没有别的什么了? 我们观众的眼睛不够亮不懂得欣赏、或是看不到真正的美和善吗?苦难和伤痕背后,真正令人感到痛心的,恰恰是每一个善良人的努力和默默承担。     让眼泪飞:是否只有绝对催泪精品垃圾才有绝对市场 半个世纪以前意大利电影或新写实主义的法国就已经唾弃的,成为票房保证。 国产商业大片的其他可能性?冯氏票房保证的其他筹码? 我想到我重读艾特玛托夫之前听说的事情,晚期创作他感到乏力,且为避开政治疑云,果断脱离文学,转向外交政界生涯。年轻时候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核,很武断能搅动内心波及市场影响力,如今都已凋零?     作为大腕级导演,对我所说的种种形势不可能不清楚。   这也是冯小刚拍片时自己寻找平衡点时的一个困境。冯小刚的选择,代表了大多数导演的问题。 【备注:有很多人的逻辑是:电影是不能评论的,只能写自己的观后感。你觉得不好,那只能说明这种片子不是拍给你看的。这个说法我没辨析明白,说不上来什么,但总觉哪里不对劲儿。比方说,有人打了你,你比较能扛打,有人怕痛不能扛,那么这人打没打、以及打人这件事究竟对不对,是要看情形来定的?】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中国广电总局禁演电影昂山素季

中国官方禁止在网络等媒体出现与被其禁演的表现缅甸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的英语电影有关的新闻、片花和电影介绍。 有中国网民近日在微博爆料称,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最近发出通知说,描写东南亚政治人物昂山素季的电影《THE LADY》,因其内容有部分涉及违规,特提醒大家关于该影片的新闻、片花、影片等均不得做任何形式的推广和宣传。英语电影片THE LADY 有中文译名为“昂山素季”,是一部描写缅甸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生平的电影,近期内在海外上映。本台记者在中国视频网站上搜索,确实没有发现有关该电影的预告片花和内容介绍。中国网络作者刘先生介绍说,两个星期前,中国的视频网站还可以见到有关内容,但最近一个星期就已经全部被删除了。 “现在比如像土豆、新浪、搜狐视频等网络视频把昂山素季影片删得特别干净。但是在一、二个星期之前其实还有很多的视频。” 不过,本台记者在中国广电总局网站上,并未发现有关对昂山素季电影禁令的内容。刘先生表示,近年来,中国官方的类似的敏感通知,都采取不见诸公开文字,而以内部通知形式发禁令的做法。 “这就是现在官方普遍的做法。因为它怕让别人抓住把柄。尤其是在缅甸。昂山素季过几年很有可能就当了缅甸的总统了。那个时候如果要是来访问中国的话,人家拿出广电总局的文件,那中国会很尴尬的。” 在美国的中文网络杂志《北京之春》总编胡平就此分析说,《THE LADY》描写缅甸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以和平非暴力方式,与缅甸军政府二十年的抗争历程。对中国政府来说,这显然并不仅仅是“部分内容涉及违规”。 “别的有的片子它中间有些东西涉及到。昂山素季这部是整个片子。中国当局就觉得是指着和尚骂贼秃。觉得等于就是在骂自己呢。我觉得它不是针对某一个片断。它是对这片子本身。” 今年67岁的昂山素季是缅甸独立英雄昂山将军的女儿,1988年回到缅甸,组建了反对派组织“缅甸全国民主联盟”, 1989年,缅甸军政府以煽动骚乱为罪名软禁了昂山素姬,昂山素季拒绝了军政府以将她驱逐出境作为她获得自由的条件,坚持留在缅甸。在缅甸1990年大选中,全国民主联盟赢得绝对胜利,但军政府拒绝交出权力,并继续监禁昂山素姬。1991年,昂山素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由于无法亲自前往挪威领奖,只好让在海外的儿子代替她发表了获奖答词。十多年来,昂山素季一直被缅甸军政府软禁在家中,直至军政府让位给文人政权。2010年11月她获得自由,并公开演讲,宣布参加缅甸的议会补选。 胡平表示,有关昂山素季的影片,现在不可能在中国大陆播放。 “昂山素季作为争取自由民主的英雄的形象,又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如果在中国放映,是否会引起国人的太多的不利于共产党专制的联想。如果再由此引起各种各样的议论,那形成的舆论是可想而知的。” 不过,中国网络作者刘先生表示,广电总局的这次禁令并不令人意外,但和以前一样,禁令只能起到扩大宣传的作用。 “现在基本上都是网友私下传。我估计这影片将来可能会私下里会很热、很火。” 电影“昂山素季”由法国名导演洛比桑( Luc Besson)执导着,国际影星杨紫琼饰演昂山素季。二人上周赴香港宣传影片。受到影迷欢迎。影片2月9号开始在香港公演。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阅读更多

艾未自由 | 2012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官方挑选电影:艾未未纪录片-非常抱歉 So Sorry

该纪录片成为2012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官方挑选电影。该纪录片的介绍: Directed by Ai Weiwei (China, 2012). Official Selectio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 2012. Corrupt builders and officials were to blame for the high number of dead schoolchildren after the Sichuan earthquake. This secret would have been buried beneath the rubble if not for courageous investigators like Ai Weiwei.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愿你饶恕我们的亏欠:电影《阿米什的恩典》

作者: 麦克  |  评论(0)  | 标签: 美国电影 , 饶恕 石衡潭 什么是饶恕?饶恕如何可能?什么人什么罪可以饶恕?难道杀人犯杀人罪也可以饶恕吗?这些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而以如此尖锐的方式提出来,更是中国人所不习惯的。这却是一部根据真实案例所拍摄的电影《阿米什的恩典》给我们提出的严峻问题。 送奶工查理·罗伯特持枪闯入宾州的一所阿米什人 (Amish) 学校,枪击10名6到13岁少女,造成5人死亡,最后自己饮弹自尽。作为死难者的父母、亲人和社区,应该如何面对?是仇恨还是饶恕? 大多数阿米什人在第一时间选择了饶恕。案件爆发的当天,阿米什长老就带着包括受难者玛丽·贝斯的父亲吉迪恩在内的二人代表阿米什社区去探望肇事者的妻子与父亲,当时后者担心他们是来兴师问罪的,可没有想到他们带来的是饶恕的决定。吉迪恩说:“你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我们也为你哀悼。”长老接着说:“我们过来告诉你我们饶恕他。”罗伯特的妻子万分惊讶,不敢相信,长老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 此语出自于《马太福音》6:14,它揭示了饶恕的真谛,也指出了人饶恕力量的来源。原来一切的罪最主要的是针对上帝的,就是说一切的罪首先是对上帝的得罪,得罪人还在其次。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加害于我们的人其实是同样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同样犯了罪,同样得罪了上帝,只是在犯罪的方式和程度上略为不同而已。“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既然上帝饶恕了我们对他所犯的罪,我们也理当饶恕别人对我们所犯的罪。这就是上帝的逻辑,更准确地说是上帝的恩典。 然而,吉迪恩的妻子艾米却想不通,她拒不接受罗伯特妻子的道歉,也不愿意接受来自她的帮助,她要坚持自己的仇恨。她认为仇恨才是对女儿的忠实与纪念,而丈夫的饶恕则意味着对女儿的背叛与遗忘。艾米甚至打算带着幸存的小女儿凯蒂永远离开阿米什社区,去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她还指责丈夫吉迪恩把女儿当作信仰的祭品。吉迪恩:“你嘲笑我们的信仰?信仰是我们唯一的财富。”艾米:“不,我们曾经比现在富裕得多。我们有玛丽·贝斯。孩子才是无价之宝,你却轻易地饶恕别人使女儿显得一钱不值。” 在这里,我们看到艾米在遭遇失女之痛时,不仅情绪失控,而且信仰低落,她把女儿玛丽·贝斯看得高于信仰,高于上帝,她甚至对上帝也发出了质问: “什么智慧?为什么上帝要让这么美丽无辜的女孩被屠杀?”那个同情她的女记者的观点也与之相近:“并不是所有事物都由上帝掌管。小女孩们不该死在学校里。”这是大多数人的逻辑。就是因某种特殊事件与境遇而与上帝较劲,指责上帝不公。我们以为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完全的答案,一个圆满的结局,不然就是上帝的错,其实,生活不是这样,信仰更非如此。因为,神说:“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以赛亚书》55:9)人不接受上帝的安排,不遵行上帝的教导,这就是罪,不管处境如何。 那么,罪从何来?罪的实质又是什么呢?罪是由魔鬼所引诱的,又是人所犯下的,罪的实质就是离开神,不要神,悖逆神,最大的罪就是不相信神的罪。在这一点上,艾米其实与罗伯特有着一致性。罗伯特因为爱女夭折而决定向上帝复仇,这就是他制造枪击案的原初动机,而艾米的不饶恕最后也同样指向上帝,如果这种情感继续下去,也就与罗伯特相差无几了。当然,她最后转向了。罗伯特也并非一个天生的罪犯,在他妻子的眼中,他曾经是一个忠实的丈夫;在他儿子的心中,他也曾经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他们都不相信这件可怕的事是他干出来的,儿子甚至以为是人们搞错了,而真正的凶手却已经逃走了。这是对我们习惯思维的挑战。我们总以为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而实际上,好人与坏人并非固定不变,在每一个瞬间都可能逆转,当然,在上帝的眼中,没有一个义人,都是偏行己路。就是说:我们要随时对魔鬼、对罪恶保存足够的警惕。“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5:8)“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各书》1:15)罗伯特其实也是一个被仇敌魔鬼所吞噬之人。这也是人们饶恕他的理由之一。在举枪犯罪的那个时刻,他是被魔鬼所掌控了,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为什么要饶恕?为什么要爱仇敌?这是因为只有来自于上帝饶恕和爱才能帮助我们挣脱魔鬼的引诱、罪恶的捆绑,使我们安稳在上帝的怀中。不饶恕与仇恨只能是让我们中魔鬼的诡计,让我们变得与伤害我们的人一样。正如在查理的葬礼上阿米什长老所说:“在这世界上,我们不能否认邪恶的存在,我们不能否认即便是最虔诚的人也会被黑暗动摇,犯下罪恶的行径,罪行留给生者难以承受之痛,但正如阿米什的弟兄姐妹所展现的,当我们不再因为痛苦而寻求报复,当我们敞开胸襟迎接宽恕的治愈之光,黑暗便被放逐……” 选择饶恕与爱,意味着我们降服于上帝的主权之下,认同上帝的公义、慈爱与智慧,顺从他的一切作为与安排。“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约伯记》1:21)阿米什长老说:“饶恕来自开放的胸怀,它的产生不需要条件,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饶恕。”我们的胸怀向谁开放呢?就是向上帝开放,就是让上帝进入我们心中,让上帝来做主行事。其实,人没有权力去饶恕那些伤害自己的人,只有上帝才有这个权力,如果上帝都饶恕了,我们也只有选择饶恕。上帝不要我们抓住自己的权力不放,上帝要我们松手,他会施行公义的审判,不劳我们操心与干预。“申冤在我,我必报应。” 艾米最后饶恕了罗伯特是因为她从被抢救过来的吕蓓卡那里知道了自己女儿的心愿:“我女儿死之前,在心里已经饶恕了他(凶手),我不能辜负她的心愿。”但女儿的心愿最终是上帝的心愿,因为玛丽·贝斯是按照上帝的心愿来饶恕杀死自己的凶手的。她对罗伯特说:“会的,我会为你祷告。”关于什么是饶恕,吉迪恩说:“饶恕并不代表遗忘,甚至不意味着赦免,查理最后会站在上帝的面前,但是我们也相信如果我们坚持着自己的愤怒和怨恨,那我们就是唯一受惩罚的人。”是的,饶恕甚至也并不意味着要免除罪犯在人间所受的惩罚。若是罗伯特没有死,他是要由法律来定罪的。我们所谓的饶恕,是对伤害我们的罪犯的心灵说话,其真实的含义应该是:我不在永恒里定你的罪。因为这不是我们的事,而是上帝的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顺服上帝的安排,遵行他的教导。俄国东正教宗教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曾经说:在现世,上帝要问人类第一个杀人犯该隐的问题是:“该隐,你兄弟亚伯在哪里?”而在永恒中,上帝要问被杀的亚伯的问题是:“亚伯,你兄弟该隐在哪里?”现世的惩罚与永恒的审判,孰轻孰重?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饶恕与爱也是上帝给我们的一个礼物,靠着它们,我们才能够度过苦难,抚平创伤,恢复生机,我们才会生活得更美好,更平安。吉迪恩与小女儿凯蒂的对话说明了恨的无能与可怕。吉迪恩:“他确实做了邪恶的事。你可以恨他,恨多久都行。但你告诉我,恨会让你感觉好点吗?”凯蒂:“其实不太好。”吉迪恩:“仇恨是一种很沉重、很饥饿的感觉,伴随而来的是无数锋利的齿牙,逐渐蚕食整个心灵,让爱无处可置。幸运的是,上帝明察秋毫,他就是会施以惩戒的那一位。所以我们无须把这些可怕的仇恨记在心里,我们可以选择饶恕。”同样在惨案中失去了女儿的拉结,也面对深陷丧女痛苦无法饶恕的艾米发出这样的呼喊:“我的女儿也死了,我也想对着这个世界大喊大叫。但我想得更多的是,我不愿让自己的心变成一个爱与恨的战场,那样只会伤得更深重。我们受的伤够多了,我们必须按上帝的要求做,我们必须选择爱。” 阿米什长老也坚定地说:“我们不会让仇恨进入我们的心灵。”这都是出自于他们对圣经原则的坚持:“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马书》12:21) 饶恕与爱还是上帝对我们信仰与信心的考验与检验。吉迪恩说:“饶恕别人并不容易。上帝不会让我们总是一路平坦。我所知道的是,当一切如意时,并不是真正的信仰,只有当我们的生活轰然倒塌时,我们才有机会树立真正的信仰。”这段话可以视为旧约时代先知哈巴谷宣告的回响:“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 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哈巴谷书》3:17-19) 影片在展示阿米什恩典的同时,也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做了思考。有人问长老:“你能不能不走基督之路而像我们一样看电视呢?”长老回答:“这是个十足的诡计。如果我们因世俗的追求而分心,我们又如何能显示对主的虔诚?我们保持简单的生活,这样我们通往天堂的路就会宽广,畅行无阻。”简单生活固然很好,可简单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简单呢?是否不看电视,不坐汽车、不用电话,不读高中,就算是简单呢?这种简单是否是走基督之路所必须的呢?我们看到艾米一直在为自己的姐姐而报不平,她因为再婚嫁给一个外乡人而被社区隔绝,善良的吉迪恩也坚决与她划清界限,并不让妻子接受她的礼物以免受其影响。艾米正是因为这点而对丈夫大为不满:你可以饶恕一个杀死女儿的罪犯可为什么不能理解一个渴望幸福的寡妇呢?是的,保持纯正的信仰也许不是简单地靠与世隔绝来解决的。玛丽·贝斯也渴望读完高中再来做小学教师,这种决定没有影响她的信仰。阿米什遭难时,也得到了外面人的帮助,包括搭乘他们的汽车,使用他们的电话,接受他们电视台的采访等等。而如果小学老师在持枪人闯入时采用电话报警而不是用马车去告知邻人,是不是会更能争取时间,从而让惨案的损害程度降低呢?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阿米什人对信仰的忠诚是值得赞赏的,可他们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也许只适合于他们自身,而不宜推广。这一回,艾米没有离家出走。可是,我们能够担保下一次吗?玛丽·贝斯要是活着,是不是也会奔向外面的世界呢?还有正在成长的凯蒂以及那些幸存下来的孩子们,他们是不是要有更开放的生活呢? 既然饶恕来自开放的胸怀,那么,我们的胸怀就不止要向上帝开放,也要向邻人开放。而这邻人也不止是罗伯特的妻子与父亲,还应该包括像记者一样的许多关心与关注阿米什社区前途与命运的人。

阅读更多

王小峰 | 又一个小电影

两年前,我打算写一个故事,拍成小电影。故事特别简单,里面基本上是逗乐的事儿,由于我对电影故事还有点小追求,所以就琢磨结尾该怎么办,想弄出一个《罗拉快跑》那样的结尾,但是…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