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

薄瓜瓜北大做客记:“我的理想就是做为人民服务的事情”

薄瓜瓜与陈云孙女陈晓丹合影 【薄瓜瓜】 “我可以得到更多的爱,但是同时我也得到很多的恨。” “共产主义的精神我当然是完全赞成,我完全是跟随着共产主义精神的。” “毛主席说过,要有严肃的一面,也要有活泼的一面。” 【北大学生】 “领导人的后代可以出现在公众场合,展现真实自我,这是进步。” “对待富家子弟,不能以一种有色眼镜来看待。” “好多地方都措辞不当,内容都是小学思想品德课上的,没什么新意。” 记者:张哲、实习生:蒋文洁,选自:2009年7月2日南方周末 在罕见地接受几家国内媒体的公开采访后,不到22岁的薄瓜瓜决定和“同龄人关起门来说说悄悄话”。 他将平生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地选择在了北大,这里是他父辈求学的地方,他将筹备事宜托付给了名为财经协会的学生社团,并且保持着一贯的谦虚语调,“他 说他现在的成就还达不到演讲的程度,就是过来和同学聊聊天”,但活动组织者、北京大学财经协会主席李一白坚持说,“我们认为他是达到了”。 这是薄瓜瓜获得首届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头衔后的第二个月。这个由英国华人青年联合会颁发的奖项,尽管在英国并未引起主流媒体的足够重视,但在遥远的中国,却成了媒体争相追逐的话题。 薄瓜瓜是英国牛津大学Balliol学院的学生。这样的身份本不足以引起关注,但他的名字后面总会有一个显赫的家庭背景作为注脚:父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而已逝的爷爷薄一波更是共和国的开国元老之一。 最终,2009年6月27日,北京大学以相当不低的规格迎接了这位“杰出青年”,英杰交流中心门前早早挂起了横幅:热烈欢迎优秀学子薄瓜瓜做客北京大学。 而作为这次“聊天”的场所,英杰交流中心的阳光大厅亦声名显赫。仅今年以来,来这里做客的人就有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台湾戏剧人赖声川、菲尔兹奖获得者,以及藏传佛教上师宗萨钦哲仁波切等。 不到22岁的青年薄瓜瓜可能是其中最年轻的演讲者。 “中南海保镖”? “这次特别要求宣传要适当”。 6月27日下午5点,距离正式开场尚有两个小时,阳光大厅正门口已有四人矗立两列,白衬衫,黑裤,黑皮鞋,留着短发,带着耳麦,面无表情。穿着制服的北大保安,一旁衬托,足足矮了半头。 保安工作是临时加强的,原计划是完全自由开放,由同学自己维持现场秩序。但前一日下午,李一白接到临时通知,入场者必须持学生证或者身份证,“最少要有一个身份,我们要知道他的真实姓名。” 专业的“白衬衫”分布在阳光大厅的讲台前、座位通道两侧以及后方入口处等显要位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学生周婷婷好奇地向周围打听演讲者的身份。当知道了他的家庭背景时才恍然大悟。早到的同学纷纷猜测,“白衬衫”们是不是“中南海保镖”? 事后,一名接近活动组织者的北大同学向记者证实:“白衬衫”是财经协会花钱外雇的专业保安人员。至于花费,则是由一家民营企业慷慨埋单,“打了折的”。 组织者的匠心还包括,为了确保“悄悄话”的效果,特意往每个座位上发送一张“活动须知”的小纸条。第一条即是“如有媒体、报刊等要采访或对此活动及相关内容进行报道,请与活动组织者联系,并经同意方可报道”的宣传纪律。 此前,财经协会主席李一白也一再对本报记者强调,“这次特别要求宣传要适当”。 于是筹备活动的始终,没有在校园内张贴一张海报。只在网络论坛上发了宣传帖,“优秀才子薄瓜瓜做客北京大学畅谈他的海外传奇经历,与各位北大同学及各界朋友交流分享他的求学感悟与成功心得:实力、汗水……如何打造成为你梦想的航船。” 七点整,薄瓜瓜在七八名“白衬衫”的保护下进入阳光大厅,全场掌声雷动。 “没有绝对的平等” “场内瓜瓜叫,场外叫呱呱” 薄瓜瓜身穿一件中式立领的白衬衫,袖子微卷。坐下后,黑色皮鞋之上露出一双色彩鲜艳的条纹袜子。他的肤色是健康的古铜色,据说前一天才从古巴回来,“就像是一个阳光大男孩”,主持人王好事后回忆说。 在红色幕布覆盖的讲台上,主持人王好对薄瓜瓜的开场介绍不乏溢美之辞:一个有着对人生的热爱、对未来的激情,以及对国家、民族深沉的责任和感情的人,一个身后的身份、荣誉、背景、光荣等等都不再重要,真实、精彩,与我们有着同样梦想,与北大学子同心相连的人。 薄瓜瓜的第一句回应则是:“同学们、同志们,谢谢主持人把我说得这么好,所以希望不要让你们失望。” 财经协会周全地请来了薄瓜瓜在中国的母校——北京景山学校的师生。薄瓜瓜从小学到初一一直在景山读书,11岁时前往英国哈罗公学就读,2006年进入牛津大学。景山学校是他在国内唯一的母校。 此外清华、人大和北师大等高校的学生代表,以及留学生代表也被邀请旁听,但并没有学校领导或其他较为年长的嘉宾出席。阳光大厅内放眼望去,尽是年轻的面孔。 这的确算不上一次正式演讲,薄瓜瓜致辞之简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数十秒的问好、致谢之后,他径直坐回了主持人身边,“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最初的话题设计相当轻松,主持人甚至问到了网上流传的“夜店照”。薄瓜瓜笑着说:“你要是现在给咱俩照张照片,灯光调暗一点,那感觉也是‘夜店照’。……毛主席说过,要有严肃的一面,也要有活泼的一面。但好像晚上的活泼就被理解成夜店的东西了……”会场一阵笑声。 家世再度成为现场无法回避的话题。一位同学问:“虽然说人人生而平等,但是像你可以从小到外国去深造,还可以在父亲的帮助下去部队锻炼,这些都是普通人不敢想象的。” “从理论上来讲,没有绝对平等”,薄瓜瓜回应说:“我要是生下来就缺胳膊断腿,那也是不一样的,人和人有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机会,而且运气是不一样的……但是我相信人的得和失最终是平等的,万事都是平衡的。表面上我可以得到更多的爱,但是同时我也得到很多的恨。” 他还主动回忆家史:“在文革的时候,我的家庭饱受风霜,我爷爷一生坐了22年牢,我的父亲当时才17岁,也坐牢5年,我的妈妈当时才八九岁,一出街头就要被人辱骂。我也从来没有见过我的奶奶,因为在文革时候就被打死了。所以好多人只看到优越,看到好的,没有看到磨难……” 开场不久,当薄瓜瓜在谈论“时尚”话题时,大门外传来喧闹声,薄瓜瓜停下话茬嘱咐:“让人家进来吧。”但此时台下两名身形魁梧的保安人员已循声而去,台上的青年戏噱着说:“两个壮汉过去了。”不一会,门外安静了下来。 第二天,一篇网络博客以“薄瓜瓜做客北大,场内瓜瓜叫,场外叫呱呱”为题,记述了门外警卫与带小孩妇女的争执。文中称当时有人议论,“有什么了不起?小布什来也不至于这样啊!” 这一不谐之音让组织者李一白很烦恼,他会后特地对记者强调,“这篇博客很不客观”。 “红色”和“贵族” “我可不可以叫你一声师兄?” “我现在很紧张!”开场前,薄瓜瓜对主持人王好说。“尤其刚开始,好像我们俩都有点儿晕。”王好也有着相似的紧张。 有消息称,原定主持人为一位省级领导的侄女,但不知为何,未能成行。于是,北大“十佳主持人”之一的王好与另外一位同学在一周前才“临危受命”,进入候选名单,最终另一位同学因为面相有些“娃娃脸”而落选。 相关的妥善安排还被怀疑进入了提问环节。此前的采访中,李一白反复强调,“大家谁想问就问”。但细心的听众发现,似乎麦克风总是在1秒之内就能给到主持人指定的提问者手中。 终于有一次,有一位男生打破规矩,奋勇喊出了问题,他没有用麦克风,“请问你是共产党员吗?如果不是,你信仰共产主义吗?”全场一片掌声。 薄瓜瓜笑着回答说:“我暂时还是无党派人士啊。不过说共产主义,我要看你定义什么叫共产主义。对于我来说……共产主义的精神我当然是完全赞成,我完全是跟随着共产主义精神的,但是具体从一个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什么叫共产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什么叫列宁主义,这些都是不同的概念。” 突如其来的意外之后,主持人王好收到了一个手机提示,提醒她“一定要找麦克风边上的人提问!” 薄瓜瓜上台前,曾临时提议将现场的“问答式”改为“互动式”,他本期望也可以向现场观众提问交流,但最终没有被采纳。 尽管如此,年轻人还是会露出“顽皮”的一面。他会在主持人讲到“红色贵族”时打断说:“等等,‘红色’和‘贵族’这两个词语本来就是相对立的呀!”他还会在主持人强调“很多人对中国教育一直抱着批判的态度”时,辩白“那是你抱着批判的态度”。 这场演讲更像是一场漫谈,现场的提问从经济危机、学术腐败到大学生就业和中西文化交流,无所不包。 北大元培学院的一名女生甚至推出了“雷人”的逻辑,她说:“我也是政治、经济、哲学专业的学生,而我们这个专业设置的教学理念正是从牛津大学那里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我可不可以叫你一声师兄?” 薄瓜瓜只好在台上说:“师妹好。” 没想到“师妹”接着要求,“请问等一会活动结束我可以和你合一张影吗?” 8点50左右,薄瓜瓜离开阳光大厅,在专业保安的帮助下,穿过层层举起相机的人群上车离去。不知道这位“师妹”最终有无获得合影的机会。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4日 – 21:27 | 890 次阅读 “‘牛’是不恰当的词” “这可能是广大同学的意愿,不是说某个人的意愿” “杰青”获奖后一致叫好的报纸舆论,这次在北大的校园里,没有出现。 北大的未名BBS上,“三角地”等版面关于薄瓜瓜演讲的讨论也风生水起,薄瓜瓜成了“励志”和“消遣”双面代言人。 一位同学称薄瓜瓜是“正太(注:日本漫画中指可爱小男生)的脸,精英的谈吐,总的来说很优秀”;也有网友毫不留情地称他“好多地方都措辞不当,内容都是小学思想品德课上的内容,没什么新意”。 ID为pkuyzc的同学发表了一篇长帖,对薄瓜瓜的赞美毫无保留:“从他的演讲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勤奋好学,为人平和,毅力超群的杰出青年 ”;“我们不能像朱元璋一样痛恨富人,对待富家子弟,不能以一种有色眼镜来看待”;“顺境中的人才更加难能可贵,道理其实很简单,顺境中诱惑比较多,很多时候没有学习的动力”…… 有同学反映保镖护卫、进门登记查证的阵势显得“排场过大”,亦有法学院研一的同学认为,撇开细节上的缺憾,领导人的后代可以出现在公众场合,展现真实自我,“这种坦诚的态度值得肯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进步。” 但不论结局怎样,活动的顺利结束至少可以让财经协会的同学们在暑假来临时松一口气。 这个协会从“四五月份”开始与薄瓜瓜联系,但最初怎样萌生念头,似乎没说得清。“这可能是广大同学的意愿,不是说某个人的意愿或者是我的意愿。”李一白说。 他对于如何请到薄瓜瓜闪烁其词,最初说是通过牛津的学生,后来又说是通过自己的一个朋友介绍。这个“朋友”具体的情况,“不方便说”。 尽管成立才两年,但财经协会已是一个颇具规格的社团,拥有二三百名成员。社团的领导层除了协会主席、总会长李一白外,该协会还有2名执行主席、7名高级副会长、10名执行会长和29名副会长。 当记者提出要求采访活动的其他组织者和协会成员时,李一白坚持要求记者进行集体采访,因为“一个人说了,可能说一句话不是很全面,这样我们互相会有一个纠正”。 李一白甚至提及“我们北大学生从‘五四’以来一直渴望先进,渴望进步”,所以虽然薄瓜瓜和北大没有直接联系,但依然有很多方式可以接上线。财经协会的能量的确不小,近来请到北大做客的嘉宾可谓规格颇高:经济学家许小年、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远东控股董事长蒋锡培,等等。薄瓜瓜在与其他嘉宾并置时显得有些另类。李一白给出的解释是:财经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政经、民生各个方面都关注,包括国际化的问题。而薄瓜瓜被认为是表述中西交流的合适嘉宾。 一位北大同学在网络上这样归纳组织者的用心:“他是今年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之首,是希望给我们一些启发吧,学习牛人嘛。”记者在采访中也曾用过一个“牛”字来形容薄瓜瓜,却立即被财经协会主席李一白予以纠正。 “这个‘牛’是我们学生的一个用语,”李一白说,“但是如果写在报纸上,岁数大一点的人会觉得,‘牛’是一个很不恰当的词……” ●关于“瓜瓜” 主持人:你为什么叫薄瓜瓜呢? 薄瓜瓜:我当时一两岁,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大家随便怎么分析都可以。原来爷爷给我起过一个名字叫薄旷逸,就是“旷世逸才”的意思。但这个名字当然很大,还是取瓜瓜更适合我一点。后来在英国这个名字叫起来也很顺口,反正很骄傲,瓜瓜的意思就是西瓜。 ●关于未来发展方向 主持人:你是不求做大官,求做大事。 薄瓜瓜:这是我爷爷的话。 主持人:那我是受了误导,以为是你说的。那么你以后会从商吗? 薄瓜瓜:从商这个概念,我对从商没有什么不喜欢,但是……我宁愿对商界还是不要接触、介入,这样就更好。 主持人:那你的理想是什么? 薄瓜瓜:我的理想就是做为人民服务的事情。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因为有很多的事情都可以为人民服务。我现在更希望做一些文化、教育方面的,这是容易被人忽略的事情,尤其是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忽略了文化的表现。 ●关于“金牌四大才子” 提问者:你认识李禾禾和万宝宝这样的人吗,你们关系是怎么样的?你知道网上有金牌四大才子的说法吗?你怎么看待老百姓的关注呢? 薄瓜瓜:什么是那个,“金牌四大才子”? 提问者:李禾禾,你,还有万宝宝…… 反正就是一些高干子弟吧。 薄瓜瓜:阶级感太强了,非要说什么老百姓啊,高干啊,这些都不是健康的词语。他们我都听说过,但是之间没有接触过,也没有见过他们,我交流也不是按照一个人的家庭去交流,因为这样就不是真正的朋友,那样的话我认为就太虚伪了。 ●关于“贵族” 薄瓜瓜:首先,贵族的概念,我觉得没有任何家庭环境和背景来定义你是贵还是贫,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定义。在英国真正传统贵族意识的家族,贵族更要通过自己的实力来证明,家庭不能给你贵气,不能给你知识,不能给你精神,都是要自己走出来。 开跑车那些,我认识英国这些贵族的人绝对不会这么嚣张,真正的贵族根本不会这样做,反而是比较低调的。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 主持人:你刚才讲,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归根于文化上面的,那在中国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你觉得我们最应该借鉴西方的是哪些? 薄瓜瓜:我觉得中国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然后也要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主义,也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所以什么东西我觉得都不能原版去学西方的,这样就是纯粹崇洋媚外了,这样就是走狗了。当然大家互相学习,但是不是原本拿过来,必须要经过自己的考虑,而不是说什么都是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 主持人:你觉得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应对危机比西方更好吗? 薄瓜瓜:那是,咱们领导人更强大嘛。 ●关于找工作 主持人:你是打算留在国外还是回来? 薄瓜瓜:无所谓了,哪个地方更好地为中国效力就可以。 主持人:你有没有想到自己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薄瓜瓜:那就流浪街头吧。我觉得实际上万事都是一个机会,任何做错的事情,或者任何的痛苦,都会在另一方面给你带来更珍贵的营养。 主持人:你觉得在这样一个经济环境下,大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 薄瓜瓜:什么最需要的? 主持人:比如,为人民服务最需要的? 薄瓜瓜:那这个由团中央来定吧。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阅读更多

美國大學「喜歡像薄瓜瓜這樣的學生」

更新時間  2012年4月1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2:38 Facebook Twitter 分享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薄瓜瓜在英國讀完了中學和大學 據對美國高校招收新生有研究的人說,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兒子薄瓜瓜雖然學習成績一般,但是在美國申請讀研究生時,受到不少大學青睞。 美國大學入學輔導全國聯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age Admission Counselling)一名負責人戴維·霍金斯(David Hawkins)對路透社說,美國大學總是很願意吸收像薄瓜瓜這樣的學生。 報道說,這位年輕人與中國精英階層有深厚關係;他父親薄熙來是政治明星,正準備進入中共權力核心;母親有軍隊背景。 此外,薄瓜瓜有大筆財富,而且也不吝嗇。 霍金斯說,在美國許多大學,有錢有關係的外國留學生成了熱門貨。 24歲的薄瓜瓜儘管在英國牛津大學讀本科時成績平平,而且還因學習不用功被停學一年,他還是被美國知名學府哈佛大學的約翰·肯尼迪政府學院錄取。 他本來下月畢業,但是現在父親和母親在中國出事,因此前途不明。 路透社說,哈佛大學校方不評論薄瓜瓜的入學申請,但是引述哈佛發言人道格·嘎維爾(Doug Gavel)說,學校評估新生時不僅考慮學習成績,也看他們的領導潛能以及是否能增加哈佛學習環境的多樣性。 他說,肯尼迪政府學院大約40%的學生是外國來的,此外,學校也發助學金。BBC

阅读更多

哈羅校友因薄熙來事件受挫

更新時間  2012年4月1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2:58 Facebook Twitter 分享 轉寄朋友 打印文稿 薄瓜瓜就讀的哈羅公學學費每年超過2萬英鎊 英國《泰晤士報》星期五(4月13日)發表一篇報道,描述了英國著名的哈羅公學的校友們同薄熙來事件的聯繫。 報道說,哈羅公學的學生總感覺自己是幸運的,從學校的座右銘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彰顯我們的財富」。 哈羅公學這種彰顯財富的精神在1990年代得以發揚光大,中國這個新興經濟為他們提供了新的機會。 海伍德是哈羅幸運兒中最幸運的一個,他接近了中國正在升起的政治明星薄熙來。在他的鼓動下,昔日的同學紛紛進入了市場。 淘金熱 從1984年與海伍德一同入學的同學來看,前往中國就像是一場淘金熱。 海伍德兩位做律師的同學,埃德蒙·羅布和愛德華·德拉比埃,專門為在英國投資的中國人服務,同時也幫助一些人在中國迅速發展的大城市搜尋商業機會。 還有一位叫查爾斯·伯納斯的同學與埃德蒙·羅布一起,在中國的富家子弟和英國的私校之間搭橋牽線。 詹姆士·維爾京是現任哈羅校友會的負責人,經營從中國進口茶葉的生意。 隨著海伍德的被殺以及由此引發的北京權力鬥爭,哈羅校友們的運氣似乎已經耗盡,這些在中國發展中如魚得水的幸運兒現在受到了重挫。 有消息說,這個哈羅校友集團曾經在2005年同薄熙來的妻子穀開來發生爭執,穀開來當時要求從送中國學生到哈羅的生意中分取一筆利潤,遭到拒絕。VOA

阅读更多

英媒:中国官员曾到牛津为薄瓜瓜求情

薄瓜瓜在英国读完了中学和大学 英国《每日电讯报》星期五(4月13日)报道,中国官员曾前往牛津大学为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求情,要求学校不要因薄瓜瓜不努力学习而处罚他。 薄瓜瓜由于学习成绩不及格而参加面试评审,三位中国官员在这种情况下前往薄瓜瓜就读的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同院长格雷厄姆博士见面。 薄瓜瓜在牛津大学的朋友们说,薄瓜瓜当时经常在学院的宿舍里举行香槟派对。 据一位“非常知情的人士”透露,一位官员带着另外两个身穿西装的男子来到学院。他们表示,处罚薄瓜瓜会让人难堪,因为中国非常重视教育,这会让他的父亲和祖父难堪。 薄瓜瓜的辅导老师们回答说,如果是这样,就应该让他努力学习。 薄瓜瓜后来被牛津大学暂停学业一年,先住进牛津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后又搬进一所豪华公寓。 报道说,薄瓜瓜最终以2.1的成绩(BBC注:相当于良好)从牛津毕业,令许多朋友感到惊讶。但是,贝利奥尔学院拒绝为薄瓜瓜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提供推荐信。 根据记录,薄熙来和一位“随行人员”在2007年夏天访问过贝利奥尔学院。但是来自学院的消息来源否认薄家给学院提供过赞助,也否认海伍德把薄家介绍给学院。 BBC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