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屌丝的一天

哥就是一个屌丝,在仰视一切的同时,过着只卑不亢的生活 今天天气很好,在房间里宅久了,准备去客厅散散心,舒缓一下筋骨。客厅里的墙壁上,挂着哥的门派招牌,上书斗大的一个“屌”字。 没错,哥是一个屌丝。 其实哥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从来不想行走江湖,更不想加入什么门派。但当哥知道屌丝这个字头,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要知道,屌丝不只是一个字头,更是一种人生。越来越多人自称为屌丝,这绝对是在不经意之间一个字头的诞生,从一个小小百度贴吧的范围迅速蹿红网络。 在哥了解它的含义之后,立刻沾沾自喜地拜入其门下。什么人算屌丝呢?矮矬穷,卑贱二,惨苦颓,宅呆撸。全都囊括在屌字辈儿。用两句成语形容屌丝,那就是半活不死、低雅高俗。 不管屌丝这个字头会存在多久,屌丝必然永远存在。哥必须说,屌丝在苦逼中好着呢。切,丫们“高帅富”永远不懂哥们屌丝吃着盖饭、拿着纸巾、对着电脑、玩着劲舞团、意淫着女神的爽! 想到这些,哥对着面前的奔腾4电脑显示屏,英俊地笑了起来。 算了算,差不多是午饭时间了,打开冰箱看了看,我去,海鲜、大虾、泡椒凤爪、葱香排骨、黑胡椒牛排、红烧牛肉……哎呀这么多口味的方便面,吃哪种好呢? 最终哥选择出门,不在家里吃,因为哥忽然想到,今天是交房租的日子,每个月总有这样心烦意乱的几天,不能再宅着,必须走出家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顺便躲房东。 其实哥也是一个有车有房的都市白领——哥的房子是押一付三的,车就停在楼下,有486、440和595路,哥税前月收入也有两千多大元。 但这钱还要让哥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比如电话费,宽带费等等,所以房租能暂时拖拖就拖拖。 哥也是一个有生活品位的人,前几天刚刚入手的一件Nike名牌外套,背后还印着ADIDAS呢,酷毙了。 哥早就放弃了买房的念头。哥精确计算过,按照现在的收入,干到死,一分钱不花,能买得起哥所居住城市偏于市中心的一居室的1/7个厨房。当然如果非要买,哥更愿意选择买1/4个洗手间,这样,哥就能有自己的专用马桶了。 路过了好几家烤鸭店、韩国烧烤和日本料理,最终哥吃的是酱香嫩驴青椒堡,配香浓小杂汤。当然你要说是驴肉火烧、驴杂汤也行,这样更亲民一些。 其实今天哥有个约会——和哥自己。于是哥亲亲热热地陪自己逛了逛街。一向低调的哥从不逛大商场什么的,现在商场一楼N多护肤品,而且男士和女士的几乎一样多,随便拿起一个小瓶洗脸的就几百上千的,比哥的脸还值钱,看着就生气!让这些化学品去毒害那些高帅富吧! 街上车真多,但有车又有什么意义呢?走过一个路口去超市买卫生纸时看见一个高帅富开车堵在那,哥买了卫生纸回来他还堵在那呢!哥心里这个痛快啊,你说他何苦来哉啊?咦,我靠,交警把他按住了,貌似酒驾了。 你说这些货们,每天堵,又限号又摇号的,但每天新上路的车还那么多,真搞不懂这些人怎么想的,有种咱选个目的地比赛,你开车,哥坐地铁,哥肯定比你快!你看哥就不买车。 逛街走久了,左腿有点疼。呵呵,在江湖上漂久了,哪能没点儿旧伤。左腿这伤,还是在去年过年时那场战役中留下来的,其实每年都要有这么一场战役,但去年哥仗着积累了许多经验,轻敌了。今年的春运大战,哥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今天的配额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又买了散装的速冻饺子和打折的酱牛肉,吃点东西还讲究色香味意形累不累啊,哥们屌丝就讲究吃饱就万岁。但犹豫了很久没有买鸡蛋,虽然很想很想吃,但太贵了,鸡蛋和排骨、青椒已经取代了哥原来理想中的三文鱼、海参、大闸蟹,成为哥生活中新三大奢侈食品。 回家的路上哥打了两个喷嚏,把自己吓坏了,马上跪倒祈求上苍,千万别让哥生病,哥病不起啊。 医院对哥来说不亚于少林寺十八铜人巷,每次进去都鼻青脸肿地出来,随便一个感冒就上千块,健康体检都能看出病来,小病都能吓出大病来。好在只是打了两个喷嚏,上帝保佑,阿弥陀佛。 这个时间,估计房东已经敲了半天的门无果后暴走了,哥回去应该是安全的。只是在哥平静超然的生活节奏当中,一直有这样一个怪圈——宅在家里就懒得出来,出来以后就不想回去。 毕竟在外面还很清闲,能控制自己不乱花钱。回去以后就会特别特别忙,你看啊,要打DOTA,打WOW,刷微博,追网络小说连载,求种子,下新片,看女神……猛然发现,今天的配额已经花干净了,只好在回家路上顺路去ATM机取些钱。哥一般都是直接取钱的,很少去看余额,何必自己伤害自己呢? 哥取了三百块,然后边走边算计这个钱要怎么花。路过哥家楼下便利店时,哥犹豫了好久,决定买一把新牙刷。现在哥用的那把虽然用了很久,和哥有了感情,但现在越来越不好用,因为已经没毛了。 可是买了牙刷在结账时,收银员告诉哥,哥给她的一百元是假币。这怎么可能呢?哥是刚从ATM机里取出来的啊,但验钞机告诉哥的确是假币。哥的心在滴血,少了这一百元,哥下个星期又要方便面和调料包分开吃两顿了…… 但哥没有气馁,内心不强的话哥怎么活到今天呢?哥经常在街上看那些跑车,看那些高档服装,看那些美女,看那些奢侈用品,然后跑去天桥上看那些乞讨的乞丐,默默告诉自己:没关系,刚才看到的那些,也不属于他。 家里一如既往的安静温馨,哥开了灯,看见地上有一张字条,应该是从外面门缝里塞进来的。打开一看,是房东留给哥的,说房子要卖了,要哥搬家。 哥默默地煮了速冻饺子,一斤30个,哥一顿煮8个,这样能吃3顿,剩下6个还能凑合一顿夜宵,夫复何求啊。 吃过了饺子,又开始到了最忙碌的时候了,玩游戏刷微博求种子看小说……然后等夜深人静了,就去看看哥的老婆们,看看她们最近在忙些什么,有什么心事。 是的,哥有很多个老婆,哥特别爱她们。打开劲舞团的界面,买上20块钱的游戏衣服,再买了10块钱的喇叭,哥酷酷地喊了一句:“寻妻,哥的真心,只属于我爱的人”。 不一会儿,哥的私聊里就挤满了短信。哥猛吸了一口烟头,挑了一个头像最漂亮的,开始了一个人的共舞。 哥是一个屌丝,但哥不寂寞,哥在仰视一切的同时,过着自己只卑不亢的生活。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b84100102dzzd.html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2117/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屌丝的一天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2/03/16, 15:29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阅读更多

为何月薪一万仍然是屌丝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在谈到幸福感问题时表示,现在挣钱的增幅赶不上物价的增长,自己收入过万常常感觉“钱不够花”。而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林道藩利用会议间隙到北京西绒线菜市场进行调研发现,10元钱在北京能买到三个苹果,或五张地铁票,或七个西红柿。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物价天上飞,你在下面追。社会财富越来越多,手中的钱购买力却越来越低。 月薪过万可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薪金,但是事实上,即便是月薪过万,在今天能过怎样的生活、又有多少盈余呢?一方面,由于大城市的资源和人才的集中,大公司大企业大多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因此薪金能够达到“月薪过万”标准的工作大多只有京沪等大城市才能够达到,对中小城市来说,“月薪过万”的工作往往只是个传说。另一方面,尽管大城市的薪酬相对较高,但高昂的房租价格和餐饮价格,又让大城市“过万”的月薪大大打折。 事实上,许多人认为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有着重要关系。如果单从数据来看,现今的工薪阶层的收入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少高出百倍,当年珍贵十足的“万元户”如今满大街都是。但关键的问题在于,钱币的购买力反而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尽管月入万元不可能会面临饿肚子的危机,很多人没有万元的月薪,也一样得养家糊口。然而,反过来,活下去是一回事,不焦虑、感到幸福又是另一个更高的层面。从根源上讲,工薪阶层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没法感知未来会怎么样,以现在的生活推及未来的生活,只能让人失去信心。 来源:http://data.163.com/12/0313/22/7SGRU51J00014MTN.html?from=index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2019/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为何月薪一万仍然是屌丝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2/03/14, 10:57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崔永元称月薪过万仍不够花,原因何在? 2000元的哲学 4万月薪难养家 月薪一万的乞丐给我上了一课 上海月薪一万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招聘职位:高级设计师 月薪4000-6000 (@yixieshi) 25岁毕业,拿一万块钱月薪 (@yixieshi) 理财专家建议月薪2000元的生活方式 (@yixieshi) 月薪一万在上海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ipc) 月薪两千也要拿出一万的职业范儿!看后收获甚大! (@ipc) 无觅

阅读更多

你凭什么上北大

文/贺舒婷 末名湖边的桃花儿开了,就在前几天。 我曾经无数次梦想过,陌生花开的时候湖边折枝的人群里回有自己的身影。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单纯而迫切,我的目光却是比你们更加迷茫和恍惚。那年高三。 十年磨一剑,我得到的几乎只是一块废铁。 高一那年,我真的差点就把自己废成了一块锈铁。上课的时候睡觉、聊天、看漫画、吃零食,跟着后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的女老师气得眼圈含泪,然后自鸣得意。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像色彩斑斓的黑洞,看上去奇光异彩,鬼魅般的吸引力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把你拉向无底深渊。于是下滑,于是堕落,而更加难过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在下滑在堕落却无力去改变。习惯的力量的确大到了让我无可奈何,于是放弃了最后的挣扎与努力。现在想想,那只是懦弱,那只是懒惰,那只是自己给自己自甘堕落所找的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切是自欺欺人。 可是当时没有任何人来指着我的鼻尖骂我,说“你是不是就想这样破罐子破摔,就想这样玩儿完你的一辈子。”也许他们已经放弃了我,有时候我想。然后是及其嘲讽般地不屑,不屑以及自以为是是洒脱——谁稀罕谁。其实,那个时候真的是应该有一个人,就像很多人曾经经历过的那样,指着我的鼻尖,戳着我的脊梁说,“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清楚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明白不明白自己的明天会是什么?” 可是,再无所谓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底线的,正如再深的涧谷也会有它的低谷。一切就像滑滑梯,一路上放肆张扬地笑了下来,最后终于重重地摔在了下面,头破血流。 也许,人只有在痛的时候,才会认认真真反省自己走错了哪一步吧,总要摔些跟头,才能学会绕着道走。而这条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却付出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时光才真正明白。一年,365天,可以让居里夫人发现镭,一年可以让爱因斯坦证出E=mc的平方,一年可以让一个婴儿学会跌跌撞撞地走向母亲的怀抱,一年可以让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开始有终了。可是这一年,我只得到了那一句话。所幸,并不亏,也并不晚。 高二分科,我选了文。你无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学有着怎样烂的文科班——本科上线三人。本科上线三人是个什么概念?当我现在大学同学颇为自得地告诉我他们中学的班级北大清化一走几十个的时候,我轻轻的笑了笑。我所在的文科班,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更具有讽刺性的是,那三个人全部是复读生。我就是在大家或无奈或讽刺或无谓的目光里,毅然决然地在文科报名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真是我一生中写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间觉醒了,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不能就那样过。事后很多人问我怎么回事,也许他们是想在我这里听到一个传奇般的浪子回头的故事,而我当时所能想到的解释只有这一句,我只是觉得,我的一辈子不应该就那样吊儿郎当地过去。 可是我还是低估了过去的那一年给我带来的影响。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第12名。也许这是一个听上去差强人意的成绩,可是,仅有良知和理智还是足以提醒我,那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的人远远甩在后边,12名和120名有什么区别? 至今我还记得那次考了第一的那个女生。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女孩子,瘦瘦小小,带副厚厚的黑边眼镜,趴伏在书桌上的身影常常有些佝偻。而这个印象的得来,是因为所有的人永远只能看到她趴在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里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 我一直对那种学生持有一种莫名的排斥与抵触情绪,总想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死读书吗,我要是像你这样刻苦学习早是市里第一了。事实上直到那次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仍然对她不屑一顾。 然后,我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会。我不知道要用怎样的份量去感谢那个班主任,因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话,现如今的我在哪里都不一定。班会上,她说:“这次成绩非常能说明问题。应该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后她扫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潜台词也就是说在她看来我属于是没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里的。奇怪,我居然没有脸红。不知道是太久的堕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磨光了原本敏感的自尊,还是下意识里仍然对她的话不置可否,我当时面无表情地迎上了她的目光。 她的眼睛只是平静的扫过我那里,然后继续:“我知道有些人自以为很聪很有才气,看不起那些认真学习刻苦努力的同学,总觉得人家是笨鸟先飞,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说,你只是懦弱!你是不敢尝试,你只是不敢像她们一样地去努力去刻苦,因为你怕自己刻苦了也比不上他们,刻苦了也考不了第一,结果反遭人耻笑,你宁可不去尝试,只是因为有失败的风险,而你甚至连这一点风险都承担不起,因为,在你心底,你对自己根本就没有把握““““““”后面她又说了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我诚认当时我是完完全全地蒙在那儿了,因为她说的那几句话。“你只是懦弱““““`”。 当时的感觉是雷轰一样把整个人震住了,反反复复回荡在脑子里就只有那么一句话:“你只是懦弱。” 她是正确的。 那种突然觉醒的震撼是语言无法描述的,也是我不想用文字去表达的。你只能通过结果来想象,也只需要通过结果来想象。那晚我在日记里写,“试试吧!我不去强求什么,我只想试试,试一试自己那样刻苦那样努力地去学上一个月会不会见效。”当时我根本不敢对自己承诺什么结果,也的确承诺不起。我只是抱着一个念头,试一试。然后迎来了一生中最戏剧性的一个月。 之所以说它戏剧性,是因为就像难以想象唐僧不再罗嗦孙悟空不再好斗八戒也不再贪吃一样,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从早晨六点早自习上课到晚上十点晚自习下课一动也不动坐在位置上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人可以是我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的,真的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的。我去一点一点地做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要想在几天里改变365天来形成的习惯,太难;而要想在一个月里创造出令人膛目结舌的奇迹来,也太难。 习惯成自然啊,就像那句话说的,“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野惯了的心,要想一下子收回来,谈何容易?常常坐着坐着就忍不住了,心开始浮躁,眼神也开始飘离,好几次差一点就要放弃。只是,在那个最危险的边缘晃荡的时候我总是压一压,告诉自己,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其实说白了也就那么一句话: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我承认自己是一个骨子里相当傲气的人,我就是不相信我刻苦起来会不如哪个人,我就是不信我真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做不到,我就是不信这世上真的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I Believe that nothing is impossible. 然后,我迎来了那次期待以久的期中考试。至今我仍记得考完之后的感觉。抱着书走在回家的路上,茫然地看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恍惚想真的考完了吗?为什么心里空空的没有着落?那的确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试,因为它关系着我此后的方向和道路选择,风险太大,我怎么安得下心?其实,考试结果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我的的确确让所有的人真正膛目结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全年级第一。 你永远也无法想象那个结果于我而言多么重要。知道成绩的时候我出乎寻常地平静。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激扬和呐喊的冲动到了顶点只会是平静。当那个久违了的名字出现在了成绩单的第一行时,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记住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Nothing is impossble. 以后我再也没有改变过那种态度和方法。其实所有的方法说白了都是没有方法的。只有一个词:刻苦。 我坚守着我的不是方法的方法,也坚守着我的名字在成绩单上的位置,一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考试,我始终是第一名。但是,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即便我可以牢牢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即便我可以每次都把第二名甩下几十分,我知道,北大离我还是太远,远得连在梦里都看得不真切。所有的老师都坚信我将会是学校里有史以来考得最好的一个文科生,而在他们的概念里,考得最好的文科生,意味着你可以上山大,运气好点儿的话也许可以伸伸手还能够上复旦甚至人大的门槛。而我只要北大。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起过我的志愿——如果可以称之为志愿的话。我只想把所有的力量都积蓄起来。 高三第二学期,我们搬进了刚刚落成的教学楼。搬迁的那天,楼道里吵得很,拖桌子拉板凳的声音在走廊里不绝于耳。我一个人不言不语地跳过窗子,踏上了二楼窗框外那个大大的平台。对面是操场,初雪未融,空气湿冷,光秃秃的树枝直直地刺向天空。雪天的阳光凉凉地透过睫毛洒在眼睛里,眼睛静静地看着远远的天空,我说了一句话,只说了一句话。对着远处的天空,我默默在心里说:“等着吧,我要你见证一个奇迹。”我知道,这世上的确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我从来不知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居然可以把人的潜力激发到那种地步的。我是一个极其不安分的人,可是那段时间的我表现得无比耐心沉稳,踏实得象头老黄牛。事实上无数次我都面临崩溃的边缘了,高中五本历史书我翻来覆去背了整整六遍。当你把一本书也背上六遍的时候你就知道那时什么感觉了。边背边掉眼泪,真的我是差一点就背不下去了就要把书扔掉了。只是,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坚持的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品质。那段时间我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站在走廊里看远处的天空。后来发现在对面的建筑墙壁上有一行大大的红字,是学校用来激励学生的吧,我不确定。可就是那句话陪我走过了高三最后的日子——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我用我所有的经历和体会去实践而且证明了这句话:意志的力量,是决定成败的力量。 呼啸而至的风卷着漫天的黄沙,在那个北方的春天里,我们一个个头发蓬乱,皮肤粗糙。死寂与喧嚣交替如同美国的执政党,让人怀疑冥冥之中可能有一双奇异而魔力无穷的手,惶然而又茫然的我们在敬畏与期待中迎来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以至N模,每根神经都被冷酷无情的现实锤炼得坚不可摧,不论是吟惯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情,还是习惯了信手涂鸦的画意。在这个来去匆匆的季节里,一切敏感细胞都奢侈得如同恺撒大帝的稠衣,徒留无数次的希望在无数次的失望前撞得粉身碎骨,无数次的激扬在无数次的颓丧下摔得头破血流。每个人都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也比昨天更加拼命努力挣扎,试图挤过那道窄窄的独木桥,哪怕明知是徒劳。 ——-会是徒劳么? 当这个锥心的问号在夜阑人静的时候一次次猛烈扣击心门,每个人都难以承受那潮涌而至的恐慌和迷惘,于是逼着自己埋进去,埋进书本,埋进试卷,埋进密不透风的黑茧————为的只是有朝一日的破茧成蝶。青黑的眼圈,浮肿的眼带,干燥的手指,焦虑得起了水泡的嘴角。那个春天我不知道流行的是粉蓝果绿还是黛紫银灰。小镜子被悄悄收起,因为不忍见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睛,因为怕有什么会在干旱已久的脸上纵横开来—————上帝,我是个女孩子啊。 上帝无言。无言微笑。微笑告诉我,你,心甘情愿。是的。我心甘情愿我不悔初衷我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平坦也好崎岖也罢,我得走下去。我要走下去。我会走下去。 于是所有的呐喊被咽下去,于是所有的豪情被收起来。我象一头二月黄牛,默默踏步,无声前行。当拼搏被拼命所取代时,香格里拉已经幻化为心中恒远而朦胧的梦想,而所有的努力也只是为了让这梦想不再“美人如画隔云端”,哪怕青冥长天,纵然绿水波澜。 踏入考场的时候我很平静。“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事实上我从 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学校。与其说这是一种自信,莫如说这是一种预感。我只是想,哪怕北大只招一个名额,为什么不可能是我?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真正不可能发生的。 考完后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依然匆匆的人群,心里依然空无着落。眼睛因为泪雾而模糊,视野里的东西却越发清晰。这在科学上有解释,我却宁愿相信是因为一切真实的感知都要以泪水和苦痛作为代价。是的,我们总是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另外一些东西。如果你所在乎的东西值得你为它而付出一切,那么所有的放弃都只是分娩前的阵痛。总要有所取舍的,蝴蝶的生命之所以如此短暂,因为它的翅膀太过精致了。有时候,放弃只是为了真正的得到,关键看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了这想要的东西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事实上我怀念那段日子,并且永远感激它。不只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我完成了自己的过渡与脱变,更是因为那时的一切深深烙在了我正处于可塑期的性格中,成为这一生永远的财富。那真的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财富。 人生中再也不会有哪个时期像那时一样专一地,单纯地,坚决地,几近固执而又饱含信仰和希冀地,心无旁贷乃至与世隔绝地,为了一个认定的目标而奋斗。当你在若干年后某个悠闲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努力和放弃,曾经的坚忍和耐力,曾经的执著和付出,曾经的汗水和泪水,那会是怎样一种感动和庆幸,怎样一种欣慰和尊敬——尊敬你自己。 是的,在这个过程中,请允许我重复一遍,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我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朋友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谢的,是我自己。Nothing is impossible.这是我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与尝试中获得到的东西。而且我也相信,这也将会是使我终生受益的东西。在这里,我把自己最信仰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Nothing is impossible.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1938/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你凭什么上北大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2/03/12, 11:48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一名印度女编辑眼中的中国 北大校长批美国教育一塌糊涂 北大人在美国反思北大 教育的悲哀,北大百年前后大对比 镜头下的1900年前后中国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马太福音查经_CIO领袖聚焦北大 马太效应助推精英成长 (@yun) 北大教室断尾猫再度走红 (@ermiao) 汽车牌数字镶满钻石 被指遮号牌扣6分(图文) (@zhishi9) 中国教育集团周五上涨28.57% 成交放大逾10倍 (@yun) 北大“学术猫”与学生上课7年,骨折牵动众人心 (@ermiao) 无觅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美国校园中的孔子学院

译者: florist 2012年03月07日 | 原作者: D.D. GUTTENPLAN 原文:Critics Worry About Influence of Chinese Institutes on U.S. Campuses 伦敦 — 斯坦福大学友好地接纳了它。宾夕法尼亚大学看过并通过了它的成立。哥伦比亚大学有它,伦敦经济学院也有它。但上个月,北达科他州的迪克森州立大学成为了最近一个拒绝孔子学院的大学——中国政府一项已有350分支的文化输出,这些分支遍布从巴黎狄德罗大学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从阿根廷到津巴布韦的全世界校园。 对支持者们来说,这些学院提供了一个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同时也是新千年里增长最快的权力之一,进行更大沟通的机会。对于缺乏资金的高校行政来说,这些学院可以看上去像是天赐之物,不仅带来由北京培训好并提供费用开支的教师与课本,也同时带来了用于支付一位主管工资的资金,和一个公共活动项目。 “当建立起一个孔子学院的时候,你也就得到了一个现成的伙伴。”与北京清华大学结为友好大学的伦敦经济学院孔子学院的执行理事尼克·伯恩说。清华将汉语教师送去伦敦;学院也在清华为英国硕士研究生提供一些奖学金。 批评家们担心,如此慷慨的赠与,是带有附加条件而来的。“有一整串的禁止话题列表。”在迈阿密大学教授中国政府及其外交政策的琼·托伊费尔·德雷尔说道,“你被告知不要谈论西藏、台湾、高层政治等某些超出限制的话题。”德雷尔女士说,迈阿密不曾有过孔子学院,但又补充说,这类学院的迅速增长和潜在影响是中国研究专家们之间讨论的频繁话题。 汉语国际委员会办公室(更常被称作“汉办”)的官员们未能响应对其发表意见的反复要求。但在汉办网站上贴出的章程,声明说所有的学院都以“相互尊重、友好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管理。 对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关系学的一名教授阿瑟·沃德伦来说,关键的问题就是学术独立。“一旦在校园里有了孔子学院,你就有了一个最终对中国共产党负责,不受学术审查的第二意见与权威来源。”他说道,“你无法因为想要操控对话而指责中国政府。但中国大使馆和领事馆已经负责了对中国学生的察看工作了。我们真的应该再将它们邀请来我们校园吗?” 第一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首尔成立。同一年,马里兰大学也开办了一所学院;大多数美国的学院仍然位于州立大学或区域高校中。但在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十月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而作的,说中国必须“加强文化作为国家部分软实力”的讲话之后,这一项目在范围和雄心上迅速地增长起来。 现在美国已经有70所学院,法国14所,德国11所,英国13所,还有在东欧和亚洲的学院。在伦敦经济学院的项目,是孔子商学院;在位于伦敦的南岸大学的学院,则致力于传统中医学。据运营伦敦经济学院执行项目的Hong Lu说,在萨塞克斯大学一个致力于中国戏剧的研究中心——金匠学院,一个关于中国舞蹈的项目已经有协议达成,而伦敦的新艺术大学,也有一个关于中国艺术与设计的项目有协议达成。主办高校被期望提供经营场址和一个担任管理人的教员。作为回报,学校每年会从汉办得到一百万美元(即使在欧洲,这个数额也是以美元来指定的),教学材料,以及为特别项目申请额外资金的机会。汉办也同样为全世界高校中数百个“孔子课堂”提供着资助。 “你不会得到数百万英镑,”伯恩先生一边让来访者在英式或中式茶,以及一系列饼干和幸运饼中作出选择,一边说道,“但你确实能够得到等价的善意、合作以及将学生送去中国的能力。”他否认存在过任何来自他的中国伙伴的,要求绕开任何领域的压力。“我们从未被要求做任何事,以致会让人说:‘噢!这是英国文化协会不会做的。’我们关注的是商业和文化的语言。我们不是来卷进复杂问题的。”他说。 但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首席执行官马丁·戴维森说,这一常由孔子学院的拥护者们进行的,在他的促进了英国文化传播的机构,与中国所做的努力之间的比较,也就只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了。“我们是一个用自己的场址运营的独立机构。他们则正嵌进高校之中。”他在一次采访中说,“真正的问题必须是关于独立性的问题。我们被简单地看作是代表政府的观点吗?或是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的分离呢?” 英国文化委员会目前在一百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法盟和德国的歌德学院,都以类似的路线在运营。并且,尽管美国新闻署图书馆项目随着冷战结束放缓了很多,美国国务院仍然努力促进着美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然而,这些项目无一是基于大学校园的。并且,据戴维森先生说,这些项目无一采用了在孔子学院中使用的,归依其本土文化的同质手段。“没有人会把扎迪·史密斯或格雷森·佩里看作由英国文化协会控制的某个人。”他说。 “中国人对于他们正努力达成的是什么非常清楚。”戴维森先生说道,“他们想要改变对于中国的看法——用正面的宣传来反击负面的宣传。并且他们是用中国的那一套来说‘宣传’这个词的。但我怀疑他们得这么说:‘如果你们永远不批评中国,那么我们也就将给你们这笔钱而已。’危险更多的来自自我审查——这是件很微妙的事情。”戴维森先生说。 正是部分由于自我审查的风险,才使得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研究学院的教员,全体一致地反对开办孔子学院的举措。该校的一位历史教授阿瑟·沃德伦说。“人们想要做得圆滑些。他们不想失去交换伙伴。高校对钱是迫切渴求的,而中国人有很多钱。”他说。 一些官员说,有时候压力可能是公然施加的。理查德·萨勒,斯坦福的一位系主任,十一月的时候告知彭博社,汉办为在校园里开办孔子学院,并授予教授职位而提供的4百万美金,其附加条件是要求该教授避免谈论西藏的建议。斯坦福犹豫不决但不管怎样还是拿了这笔钱,用其授予了一个中国古诗学的教授职位。在哥伦比亚大学,仅有的争议迹象是校报中的一篇独立文章,说孔子学院的出现将考验学校“对于学术诚信的恪守”。在伦敦经济学院,即使是已经目睹了其主管霍华德·戴维斯,于去年学校接受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资助之时的离职,孔子学院的存在也从未遭受过质疑。 “我们不受争议的原因之一,是我们从未做任何有争议的事情。”伯恩先生说。 但其他大学的一些学者说,他们已经能够感觉到一种激冷效应。拥有孔子学院的一所美国校园的一名资浅教授,以一封邮件回应了一名记者最近的质疑,并解释说,被作为一名批评者认出的话,可能会结束他的职业生涯:“我是一个从领事签证发票接受大笔资金的部门的一名无任期保障教授,它由资深教员运营,他们可以投票决定我的终身授职事宜。”一个同样也不愿透露身份的同事说,这种压力很微妙。“他们并不打算终止争论。”他说,“这是关于如何操控争论的,而不是关于如何阻止它们。” 签署了一份抗议该校孔子学院的请愿书的芝加哥大学终身历史学家布鲁斯·卡明斯说,尽管他是该校东亚研究中心的一员,但“直到学院开放的那天”,他都没有听到关于它的任何消息。他又说,但如此低调的方式,只有在中国自己保持冷静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这一学院的网络“是下一个定时炸弹”,他这么说道。 来源: http://www.cdig.info/14261.html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1803/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纽约时报】美国校园中的孔子学院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2/03/09, 17:24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纽约时报深度报道:那些赴美读本科的中国学生 要拯救纽约的美国大学生 美国女留学生反感中国大学的原因 纽约裸体表演 讽刺丑陋华尔街 纽约时装周模特选拔全程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45张美国纽约的HDR摄影照片 (@uuhy) 平野绫空降纽约城拍摄电视节目 (@hexieshe) 纽约举行“飞狗”大赛 (@ermiao)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瞧这不要命的鸭子…… (@ermiao) 名狗展纽约拉开帷幕 各式名犬亮相 (@ermiao) 无觅

阅读更多

李承鹏:榜样的力量

图片说明:好人雷锋/榜样特蕾莎 又到了学雷锋的时候,我们走上街头寻找好人好事,在路口发现一白发苍苍的老头正颤微微地柱着拐杖,车水马龙,大家涌上前七手八脚地把他搀扶过街,大爷激动地想说什么,均被我们打断——“做好人好事是我们应该的”。到了街那边,大爷喘着气用拐指着我们骂:小兔崽子们,我好容易过了街就被你们弄到这边来,好容易过了街又被弄过来,今儿都第四回了,还让不让我回家。 我不觉得这是个笑话。小时候谁没拎过一桶脏水,把环卫工人其实已擦干净了的栏杆再擦一遍。我还把我妈给的零花钱假装路上捡的交到班主任那里,从而成功登上了当期好人好事榜。 内心里我觉得一个国家是需要道德的,特别是小女孩被反复辗压而十八路人漠然视之的时候。其实雷锋精神就是古今中外都认可的利他精神。我也觉得一个时代可以有道德模范,雷锋是个好人,一个苦孩子,急人之所急,恻隐之心再加光荣之心,从个人的社会角色扮演也没什么可指责的。 可是,一个国家主张什么榜样,就暗示它的方向;一个政权去主张榜样,表明它的气场。我们明白榜样的力量,却不明白什么样的榜样才最有力量。 我仔细研究了雷锋的事迹,他很爱把自己的馒头或面包送给从早上就没吃饭的群众吃,我就奇怪怎会有这么多没养成早饭好习惯的群众,后来才知道那正处在1960至1962年间是大饥荒时代,中国饿死了千万人。我发现雷锋很爱把部队的线衣、棉裤脱给在雪天里冷得发抖的群众,这证明,虽然那时的人民日报天天宣传人民已丰衣足食,实际情况并非这样。我也发现雷锋常带着战友们去瓢儿屯车站帮忙打扫卫生、送茶送水,特别每逢年节这里就人山人海,这表明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没解决春运的问题。我还发现,雷锋最爱在大雨天走十几里路把又饿又累的母子送回家,除了把雨衣给母亲而自己抱着孩子一起淋雨也不怕孩子病了这个不专业的细节外,这让我们明白从那时候到现在国家一直没为老百姓真正完善了公交体系。以及,把苹果送给没苹果吃的职工医院病人,把正在淋雨的两堆军用苞米搬进屋里,帮正被众人围观的丢了车票的山东大姐买票……分别证明了当时工人劳保真差,对战备物资管理不细腻,车站治安不好且国人一直很麻木。 雷锋是一个难得的好人,可树立道德模范是要与时俱进的,否则远看好像树起了一个道德模范,近看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的救火员。这难免让人们去想,这是在树立什么,还是在掩盖什么…… 我并不反对提倡道德,但中国式道德模范门槛太高了。我觉得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普及教育,像卡拉OK一样易于模仿便于操作,可我们这儿却搞成特种兵教育、神话教育,恨不得男模范不拉屎女模范不来例假,都没缺点,也没特点,别说见钱眼都不开一开,男模范见着美女如同见石头,女模范见帅哥时就变成了石女,这就显得没人性。直到唱红歌不仅可以道德高尚甚至治愈了不孕不育,不仅不人性,就是巫术教育了。 然后就是反复救溺水者不幸牺牲的,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救人时把自己儿子留在最后的,自己穷得叮当响举债十七万捐款的最后得胃癌去世的,违背消防常识拿着松枝去灭火的,见地主偷公社海椒不去报警却亲自搏斗献出幼小生命的。总之就是牺牲的、牺牲的……我佩服这些勇于牺牲的人,可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总让他们去牺牲,或者不牺牲的就不叫模范,所以道德教育门槛一定要低,弄成吊环就是忽悠群众,本来想让群众提升一下道德水准,却上来一些神话教育、虐童教育、巫术教育、恐怖教育,多好的事儿,都被大尾巴狼给吓跑了。 美国也树立道德模范。ABC台曾推出过一档叫《真实之美》的道德模范节目,让十个俊男美女参加选秀,最重要的是比赛内心的美德,内容设置跟我们一样是比拼爱心、助人为乐、诚实、公德心。可并不像我们这儿一水儿地站在台上回答那些预设了答案的伟光正问题,而是拍下她们在化妆间里被茶水泼到时、被弄脏鞋时、落选时的表情,以示能否平等待人。其中有一个美女在体检结束后趁人不注意悄悄偷看了别人的成绩,被认为缺乏公平心。还有一个暗中安排的环节是,让一个侍者端着咖啡进屋,可两手不空没法开门,此时就看两个参赛美女哪个出于下意识先去帮忙开门。 就是这些平常小事,这个节目很火,通过电视手段传播了适用于普通人的道德观。其实美国人也很讲究宣传,可搞的精明。我觉得帮侍者开门是一个经典镜头,那个侍者是来给选手送外卖的,在他遇到困难时,你该怎么帮助帮你的人。这就是横亘西方很多年的one for all ,all for one精神,是大仲马在《三个火枪手》里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对比下来,别人宣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公平观,我们宣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圣人观;别人通过平常小事闪现内心一点善念,我们轰轰烈烈打造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烈士团;别人于无声处透露现代社会的文明价值观;我们却在播放大无畏、全无敌、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进医院,死了都要拉家人垫背的战争献身观。 哪是道德了,那简直是得道……然后该升天了。我们树立的模范总有一股塑料感和硝烟味,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假肢在表演激扬。咱不能平和一点去提倡道德吗,不平和地讲道德,真不道德。 我其实是喜欢好人雷锋的,一个质朴的普通青年,喜欢上摄影后开始有些像文艺青年,只是被很差的写手注水再无限拔高后,不幸在某些同胞心中成了其他青年……雷锋本身没错,利他精神很好,每个国家都有榜样,问题在于这样一种普及教育,一定要想明白你到底要什么,或者说我们这些庸俗的人最缺什么。 就讲一个关于特蕾莎修女的故事。一个出生在奥斯曼帝国的商人的女儿,立志成为一个修女,她不远万里来到印度,上街头救助麻风、霍乱病人、帮助快要倒毙的老妇清洗被老鼠咬坏的身体。她在加尔各答卡里寺庙后面的空地上设置了救助站,虽遭受官方打压、宗派攻击,可坚持帮助不同种族宗教的人,治疗、清洗。其实她不可能帮助得到很多人,但她一直坚持给他们尊严,有天晚上,刚刚搬来的一个老人快断气了,临死前,他拉着德蕾莎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地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了。” 好人和榜样并非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被救助得仍像一条狗,就算吃饱了,仍是一条吃饱了的狗……不是吗。不仅像雷锋那样给予人们面包和棉裤,更要像特蕾莎那样让人们知道他有权利得到面包和棉裤;不仅像雷锋那样在大雨天送母子回家,更重要的是像特蕾莎修女那样在苦难的日子给予人们尊严和归宿。 让每一个人知道,即使一生活得像条狗,死的时候也该像个人。这才是榜样的力量。 来源:李承鹏 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2e02s.html 因为盗链严重,而我们服务器带宽有限,所以图片设置了防盗链,请见谅。如果您的阅读器看不到图片,请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即可显示图片。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21468/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李承鹏:榜样的力量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2/03/01, 17:19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 ,欢迎网友 投稿 、推荐文章。 c5d85dad8496c5aa16731e645eaa0010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神奇的自然力量 Brene Brown:脆弱的力量 史蒂夫·乔布斯:改变世界的力量 邪恶小漫画:人多力量大 80后情侣4万元走18国 来自无觅网络的相关文章: 三根火柴的力量 (@jdxi) 你,就是孩子的榜样! (@jdxi) 当时就震惊了!静电的力量居然如此强大!!! (@jdxi) 唯美动物摄影,自然的力量美丽而强大! (@i-oo) 恶搞武林外传:凤姐的力量 (@jdxi) 无觅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