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 » 没有真正的AV,只有想象的高潮

来自: 科学松鼠会 – FeedzShare    中文热文榜|最新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3日,  已有 4 人推荐 Shared by Kenji Kee http://goo.gl/3Bq4X 德艺双馨 明明是“我要”,说出来却成了yamete(止めて),来自近邻东瀛的AV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女人身体和灵魂间的差异。 遥想当年,在我还苦读物理化学原理的年代,这个神圣的词汇已经以录像带(后来是刻录盘)的形式传遍了大江南北,引无数校园男竞折腰。他们在此间培育出的革命情谊,多少年之后还是无与伦比的,即便相隔千万里都能惺惺相惜。以至于有一次饭局上,我亲眼见到来自广西南宁的著名设计师张发财,激动万分地对着《读库》主编北京爷儿们张立宪,语无伦次地说道:“六哥,六哥,你那个写毛片的文章,真他妈的说到我心里去了呀!”那一刻,全场肃静。 Yameta也曾经被我们科学松鼠会的一众博士深刻地讨论过,最后出来一个灵光乍泄的决议,就是它应该被翻译成“压麻袋”——身处这样一个崇尚“绿色”、“低碳”、“零排放”,以及诸如此类slogan的年代,即使是用过的麻袋也不能随手就扔,必须得一压再压,压到一起等待回收利用,方是环保人士作为。另联想到嘿咻的时候其实也要消耗大量能量,倘若搜集起来统一用于发电,每一天地球上准保可以少烧个几百加仑石油,倒不失为两得之举。上述有关讨论,请自行google《当松鼠会遭遇松岛枫》查阅。 但写到此处我开始犹豫起来,不得不赶紧严正说明一下,尽管一直在生猛鲜辣地写科学性爱专栏,但其实本人在已经消耗太半的前半生里,没有看过什么可以正儿八经标上AV字样的影视作品,即便陈冠希兽兽的视频,当有人表示要在线传给我观赏时,也婉言拒绝了。只有一次例外,那是因为要下的一部恐怖片和一个AV重名,结果下错了,冲着不解和不甘,我把两个多小时的片子快速拖了一遍过去。 “不好看啊,”我一边拖一边MSN着和几位AV人士交流,“看到那个舔高跟鞋的镜头,我的喉头十分不适。”虽然类似描述在让德贝格的小说里早看到过,但面对实打实的镜头,还是第一次。 “唔,你看的大概是欧美系的,日韩系的会更变态一点。”有人回答道。 沉默,长时间沉默。 在我心目中,真正的AV应该是这样子的:它必须有缘由(不至于构成逻辑上的混乱)、有情节(为尊重我的古典主义偏好),除此之外最好在整个过程中有数据详细记录,可以拿来做行为学力学生理学解剖学……诸学分析,统计出分布特点,找到共性和差异,并确定某些现象有多大程度的可重复性。比如我十分希望专家们能够搞清楚陈冠希的女星们有没有用药,用的是不是同一种药,等等。于是对方总结:我明白了,你其实想看到的是那种可供研究的性爱实验。 没错,我再次抱怨自己该死的理性。也许所有暴露在开放环境中的性,在我看来都不啻一场社会学和生物学的缠斗(但它也不会那么绝对地与道德相关),其中激动人心的部分已经被最大程度地弱化,没法激起我身上美学细胞的参与。前不久在Twitter上引起中国男网民翻墙高潮的苍井空姑娘,有句话道中了我此处想表达的核心——当被问及工作中做和私下做不同在哪儿时,她答曰,私下的感觉好,因为那是两个人之间的。 AV的一个宽泛定义至此也就不难划定了:主要提供给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观看的人类交配、自慰等行为的影像记录。按照应用方向的不同,可以粗略地划分为观摩型和研究型。 观摩型也许你昨天晚上就享受过,研究型听起来会陌生一点,而放眼历史,后者其实比比皆是,科学家绝对不会放过如此重要的生物现象于不顾,否则《心理学与生活》那种著作将因缺失最有意思的章节而销量下降一半。翻阅三联出版的《疯狂实验室》,里面颇可以看到一些前人的努力。1917年,曾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的John B. Watson是这一领域的先驱,他和女助手一起完成了可说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公开的性行为科学研究,并由此与妻子离婚,娶了这位女助手。1928年,Ernst P. Boas等人,利用改进的心率计研究一对夫妻的房事进程,描绘出包含4次性高潮的曲线图。1949年,美国耶拿大学附属医院的Gerhard Klumbies和Hellmuth Kleinsorge则就“有机体在性交过程中承受的压力”做过一些测试。1999年发表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荷兰格罗根宁医学院的两位医学博士Willibrord Weijmar Schultz和Pek Van Andel找来了一对街头艺人,在幽闭的核磁共振仪里面做爱,即时成像,记录下了“勃起清晰可见,包括根部”这般完全骨感的历史性画面。 对我而言,以上这些曾经发生过的事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但现实中的AV依然无法让我真正地感兴趣起来,面对它们总有一些茫然。如果说它们仅仅被作为性唤起的手段,得承认这一点是有效的,可为什么要拍得那么长而又长,成了裹脚布?从这团裹脚布中,我看到的是无聊与乏味,而大多数男生看到的却是激动人心,为什么啊为什么?男女两性的性唤起,在各个方面来说都可谓相当之不同,则我更好奇的是,在按下play之后的三五分钟里,那些画面在各自的大脑和和身体上到底留下了怎样的冲击? 今年一月号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期刊的一篇综述文章中,加拿大女王大学心理学家Meredith Chivers教授结合1969年到2007年间134个有关研究,涉及2500多位女性和1900多位男性的调查,描述分析了性爱场景对观看者产生的影响和刺激。一般来说,研究人员会将志愿参与者暴露于种种具有性暗示意味的录影片段之前,一边用仪器记录下他们生殖器官的反应以测量被唤起的水平,一边请他们用言语来评定自己所感觉到的唤起水平。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AV心理分析兼生理测试。 结论部分,教授写道:异性恋的男性对于男女交合、女女交合、女自慰、赤身美女做健身操的片段都有反应,对赤身男子无甚反应(同性恋的男性对此反应强烈),对猩猩交合的场面没有反应。他们用语言评定的受激水平和仪器记录之间,没有大的出入,换言之,说兴奋了肯定就是勃起了,说没感觉就真的是软趴趴的。而异性恋的女性身上却出现了有趣的现象,她们对于所有镜头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甚至猩猩交合也会带来轻度反应,但是表述和测量事实出入很大,仪器测到的兴奋程度往往在语言上体现不出来。怎么解释呢,教授提出了主要的两个方面:从视觉效果来,男性性器官长在很容易看到的地方,所以有反应也更容易被意识接收,女性器官较隐蔽,意识上会迟钝一些;另可以考虑“强暴理论”,女性受到侵犯的可能性比男性高许多,作出身体上的反应可避免杀伤性的伤害,是进化的选择让她们保留了如此特征。 这个研究无疑部分地解决了我关于自己为什么不喜欢看AV的疑惑,也更大程度地回答了Yamete的由来。嗯,要知道,欲望和意愿从来都是不能等同的两个词。 本文已发表于《鲤 荷尔蒙》

阅读更多

DiscoveryX科学松鼠会—科学中国人物候选人甄选

Discovery频道即将拍摄中国人物志•梦想篇, 来自文化艺术、娱乐、体育、经济、科学五大领域, 五位中国各界成功人士梦想实现的始末细说; 来自中国各地广泛社会个体, ——探索发现属于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当下,Discovery携手科学松鼠会,共同寻觅20位来自科学领域的候选者。 除了身具梦想、激情、责任、可持续发展、创新、动感等特质关键词,他还必须符合以下苛刻的条件:他曾经他创造出得到公认的成就,他有正面的社会影响力,他还具备相当的国际知名度。 你的心目中,有这样独一无二的人选吗? 贡献你选择的力量! 请将你选择的人物在本页面留言,科学松鼠会将综合读者意见,并结合内部会员推荐结果,向Discovery郑重推荐20位中国科学候选者。 他们中间,将会有一位荣幸入选中国人物志•梦想篇的拍摄。 本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复制 收藏、分享这篇文章:       更多…

阅读更多

科学松鼠会 » geekandpoke漫画×3

来自: 科学松鼠会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7日,  已有 5 人推荐 Shared by Kenji Kee http://goo.gl/1af2 轻轻松松项目管理 原文 原作:Geekandpoke  汉化:菊 电子报纸的缺点 原文 原作:Geekandpoke  汉化:菊 死代码 原文 原作:Geekandpoke 汉化:菊

阅读更多

奶瓶的底为何总有一个凹洞? – 松下问答 – 科学松鼠会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来自: 科学松鼠会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3日,  已有 4 人推荐 几乎所有杯子、瓶子、罐子等容器底部都有凹陷,这种设计相对于平板、外凸等底部形状是最科学合理的设计,这不是某个人灵感闪现突然发现的,而是千百年来经过不断的生产实践和生活经验得来的,这一点早在千年前就被古人发现并一直沿用至今,这种设计的具体优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稳定 凹陷比外凸的底面更稳定这一点不用解释大家都能理解,但相对于平板而言为什么更稳定呢?首先这种设计增加了局部压强——两个面之间压强越大滑动阻力越大这点不难明白,这也就使得采用凹陷设计的容器更不容易从光滑的表面滑落。其次是减小瓶底的内外气压差,这个就不太好理解了,没关系,我们做个小实验——在一个大一点的平整光滑的玻璃上洒些水,再把另一块同样平整光滑的,大小和酒瓶底差不多的小玻璃贴到这块大玻璃上,你会发现如果玻璃上的水比较多,小玻璃片会因为压强很平均而可以自如的在大玻璃上滑动,但你却很难将其从大玻璃上取下来,两块玻璃就像用胶水粘在了一起,而你换一个底面凹陷的啤酒瓶子就不会这样,这就是因为大气压力的问题。试想你和朋友在一张光滑的茶几上喝茶,突然有人不小心洒了些茶水,然后所有的杯子和茶壶都开始溜冰一样的滑动,想拿起时又像粘在了茶几上,那将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情。或许会有人问,在平板型的底面上设计一些小凸点,做成不光滑的平底面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是的,这样可以解决压强和气压差的问题,但又会带来新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第二点要讲的。 二:耐冲击 两个同样厚度的杯子底,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凹陷的,当你重重地把两个杯子垂直的拍向一个坚硬的桌面时,平底比凹底更容易破碎,这里面的力学原理很复杂,很难一两句话解释清楚,但无非就是受力点和不同的几何结构对冲击力的承受能力问题。简单的说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对于刚性物体(不是指钢铁,而是指比较坚硬且脆的物体,也就是那些没有弹性的物体,比如玻璃、水晶、冰块等)而言,如果把它做成一个圆形并把四周都固定起来,你拿一个锤子敲击它,那它的圆心一定是最脆弱的,也就是最容易被敲碎的部分(这一点和弹性物体正好相反,贴了防冲击薄膜的汽车窗户反而是四周更容易破碎,因为防冲击薄膜是一种典型的弹性材料,有机会我会专门讲这个问题,或者你们上网看看如何从车厢中逃生的知识)言归正传,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就好理解如果把瓶子底做成平面的,当整个瓶底受到冲击时,瓶底的中心部分一定也会受到冲击,而凹陷的瓶底其中心部分就不会受到冲击,因此凹面比平面更不容易被击碎。试想你如果是个粗手粗脚的大老爷们儿,到朋友家喝茶,往茶几上放杯子的时候手劲儿稍微大了一点,一不小心就把杯子底给弄破了,这多让人难堪。其实刚性材料做成的平面的中心部分更容易破碎还有其它原因,比如说空气和水在物理学上都被称为流体,而流体瞬间被挤压时其中心部分比四周瞬间压力更高,其压力差和挤压速度成正比,杯子底与桌面接触的速度越快,杯子底中心部分承受的冲击压力也就越强,凹陷的杯子底因为里面始终存有部分空气,并不会像平底的杯子那样瞬间把杯底和桌子接触面之间的空气全部压出,也就不会对杯底造成太大冲击,这也是平底易碎的原因之一。 三:耐受内部压力 啤酒瓶子、汽水瓶子、易拉罐等密闭容器把底面做成凹陷设计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当容器里面的压力增加时(啤酒、汽水、香槟酒等都会释放二氧化碳并增加其所在容器的内部压力,这点我想大家都明白吧)凹陷的底面可以更好的把压力分散开,使瓶子底面中心部分受到的压力相对减少,而这部分是最容易破碎的,在上面我已经讲过了。 以上这些不是我发现的,也不是某个科学家发现的,人们之所以把这些杯子、瓶子、罐子等容器的底面设计成凹陷形状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并发现的,古代制作这些容器的匠人们并不一定完全明白这其中的科学道理,但千百年来长期的生产实践让他们抛弃了平面、凸面、麻子面等设计方案而最终选择了凹面这种综合性能最好的设计,这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实践出真知,一切理论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和科学实验。

阅读更多
  • 1
  • 2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