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

“红歌”与“敌台”

我们这代人,都是在听“红歌”和唱“红歌”中长大的,《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现在我们还会唱。我们看的电影,除了《地道战》和《地雷战》以外,就是8个样板戏。   唱“红歌”和看样板戏时,我想不明白:李玉和没有老婆,哪来了李铁梅?候常宝唱“爹想祖母,我想娘!”她爹当然应该想祖母,但是,为什么她爹就不能想娘?还有,我至今还不知道,方海珍的老公是谁?……   现在我想通了,这些“红色”

阅读更多

徐贲:“红歌”的三个主题和爱国主义

一 什么是“红歌”   什么是“红歌”呢?最简单的解释是,“红歌是革命歌曲”,或者更具体地说,红歌是中国的革命歌曲。别的国家也有它们的“革命歌曲”,如法国的《马赛曲》,东德的《蓝旗歌》(也是共产党歌曲),但它们并不属于红歌。甚至连中国的革命歌曲也不能都算作红歌,例如,像辛亥革命时期的歌曲就不能算是红歌的。陈一萍编的《先行者之歌:辛亥革命时期歌曲200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收了200首当时的“革命歌曲”,光看那些歌曲的题目就能想象它们当时多么激动人心了。如《祖国歌》、《中华》、《国脉》、《爱国》、《尽力中华》、《美哉中华》、《天下为公》、《爱我中华》、《哀祖国》、《何日醒》、《醒狮》、《警醒歌》、《今从军》、《从军乐》、《革命军》、《行军歌》、《矿工苦》、《七月初四上战地》、《义勇队》、《行易知难》、《爱护自由的标帜》、《三民主义问答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五权宪法》、《国民革命军进行曲》、《打倒强权》、《世界大同》、《美哉中华》、《女子体操歌》、《女革命军》、《妇人从军》、《不做寄生虫》、《自省歌》、《中国心》、《救国救民歌》、《惟我同胞》、《女青年》、《劝勉少年》、《放学歌》、《毕业别师友》、《青年歌》、《雪中行军》、《明是非辨曲直》,等等,不胜枚举。

阅读更多

中国: 中国警方否认徐州红歌会被定性为非法集会

中国警方否认徐州红歌会被定性为非法集会 徐州红歌会曾被当地警方怀疑是“茉莉花集会” 网站 作者 北京特约记者 周西 近日,一篇网帖在多个论坛与微博上流传称,江苏徐州的一场“红歌会”被警方以“非法集会”为由勒令停止。3月21号,活动组织方与警方双双澄清这一说法,前者称发帖者“别有用心”,后者则表示民警仅仅是到现场执勤,维护秩序,并未对活动定性,也未驱散演唱群众。 据《南方都市报》昨天的报道,关于徐州这场“红歌演唱会”的消息,早在2月底就已传出。多位网友奔走相告,经徐州市委宣传部批准,由徐州广播电台“不老人生”栏目承办的这场红歌会,将于3月5号下午2点举行。后因天气原因,演唱会顺延到3月12号才开唱。 据上述流传甚广的那份网帖描述当天的情况说,包括观众在内,大约有3000人参加了这场红歌会,然而,令大家遗憾的是,就在演唱会开始不到一个小时,第一轮18个红歌方队只唱了14个队时,就接到警方指令称:”因为红歌会没有报请公安部门审批,属于非法集会,必须立即停止演唱,并疏散人员”。这份网帖迅速传开之后,在“徐州论坛”等网站引发大量讨论,人们纷纷质疑当地警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处理不妥。 报道又说,徐州警方21号向南都记者澄清说,当天之所以派民警到现场执勤,是为了维护秩序,期间警方既未驱散演唱群众,也未对该活动定性。而活动组织方、徐州广播电台的张先生也表示,由于当天围覌演唱会的群众越聚越多,他和同事们担心,人员继续增多会引发安全问题,因此便主动提前结束了这次演唱会。张先生强调说,虽然现场一直有治安巡警维持秩序,但确实并未驱赶过我们。 对此,有观察人士注意到,这场经徐州市委宣传部批准的“红歌会”,当地警方竟然还是不放心,由此可见,全国各地公安部门对于任何疑似“茉莉花集会”的防范戒备心理,己经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 � 关键词 中国 – 人权 – 公民社会

阅读更多

“唱红歌”是一种什么样的国民教育

据报道,“唱红歌”要作为一种国民教育方式加以推广,因为“唱红歌”创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好载体,是群众自我教育的好形式”,提倡者预言,“红歌”能够 “提振社会‘精气神’”,定能有效地起到群众教育的作用。  在预言红歌群众教育功效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唱红歌”是怎样一种教育手段?它的目标和目的是什么?是道德教育,还是公民教育?或者只是一种单纯的党化教育?从逻辑上来说,既然“唱红歌”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党员或党员干部,应该不是一种单纯的党化教育。“红歌”既然是为了“群众自我教育”,是让广大的普通民众唱的,那么,想来“唱红歌”的目的是要对普通国民进行道德教育或公民教育作用。  当今中国确实非常需要有以普通国民为对象的道德教育或公民教育,社会生活许多领域中发生的道德危机、伦理失范、公民素质下降,面对这样的状况,人们热切的期待能找到道德教育或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这是很自然的。但是,靠“唱歌”,哪怕唱的是“红歌”,能让期待者心想事成吗?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真正的价值观念,是经过选择的结果,个人若无选择的途径,事实上选择的的行为不可能发生,而真正的价值也就无法发展。因此,个人价值的建立,要由多种可能的选项中选择才有意义。而且,价值选择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在感情冲动下,或未经思考,若贸然选择,不能主导真正的价值。个人唯有对自己行为的可能后果有所思考,比较利弊得失,做出理智的决定,才能成为真正的价值,才可作为公共生活的指南。  唱歌不能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思想上来,唱歌总是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听觉的印象上。“红歌”里确实有某种道德信息,但是,歌的音乐彻底改变了道德信息的接受方式。人们听歌,首先的反应是歌好不好听,不是歌词在理不在理。道德教育是一种说理的教育,一种关于在理和不在理的判断教育。“歌”把理性的“说理”和“判断”变成了一种直觉“好听”和情绪化的“喜欢”,这就取消了它自己的道德教育作用。说理和判断让民众能通过分析和讨论,达成共识并形成可以共同认可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这与“好听”和“喜欢”是不同的,我觉得好听,喜欢的,你可以觉得不好听,不喜欢。我们不能把道德教育从一个理性的逻辑判断变成一个情绪性的爱好判断。  比起道德教育来,唱歌更没法起到公民教育的作用。公民教育应该让人们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了解宪法和他们社会秩序和正义观的关系,了解民主法治的特征和运作。除非你把宪法谱曲,把公民权利和责任编成歌来唱,歌是起不到公民教育的作用的。美国初中英文教科书有一篇长达60行的《权利法案饶舌歌》,唱的是公民拥有的神圣权利。即使这样的歌,它的公民教育作用也是很有限的。  这是因为,公民教育不是填鸭式的强迫灌输,也不是对动物的条件反射训练,它需要让国民通过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实际角色,清楚地了解与公民行为世界有关的许多问题,例如什么是政府? 政府成员从哪里获得权威,来制订、实施和执行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处理关于法律、法规的争论?政府为什么是必须的? 政府所做的工作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法律、法规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如何评价、评估法律、法规?宪政民主制度的基本价值和原则是什么?为什么人民必须共同拥有(共享)一些价值、原则和信仰?等等。  好的音乐并不需要歌词,而离不开歌词则未必是好的音乐。红歌传递的是政治信息,与音乐的好坏没有关系。红歌传递政治信息,这和广告音乐传递商品信息是同一类用途。广告音乐和政治音乐都是为某种与音乐无关的目的“配”上去的音乐, 前者是为了让人接受某个“商品”,后者则是为了让人接受某种“正确思想”。“文革”中,作曲家李劫夫为许多毛主席语录都谱了曲,传递的就是这种政治信息。歌里唱的全是革命的大道理,亿万人民唱得也非常有“精气神”,但却并没有就此在中国实现什么有持久影响的道德或公民教育。如果真的想要进行具有持久功效的道德和公民教育,那就需要在“唱歌”之外想想办法。 来源: 徐贲的BLOG 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cf1f30100pk8j.html?tj=1 打喷嚏链接: 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0566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用手机上 喷嚏网 :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 喷嚏周刊 】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阅读更多

铂程斋–【喷嚏图卦20110305】每个人脑子里都有红歌细胞,这一细胞一震动就会激发出来

@无事小神仙2430:两会最大的看点其实就是财政预算方案;中国是典型的集权财政,而中央财政收入增长一直远高于GDP的增速,所以中央财政分配结构不仅仅决定经济的再发展,也决定国民未来的幸福指数能否提高;关于后者,有三个硬指标: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的增速。军费增长是12.7%,这三项是多少呢? 西方国家财政预算60%是花在这三项,中国能到30%就不错,教育是立国之本,增速不到4%,财政的钱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政府运营成本长期居高不下,许多代表提案加这税那税,全是猪头提案,完全不懂社会民主的经济理论基础,反观香港市民,素质就是不一般!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