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宝宝

何清涟 | 被奶粉摧毁的大国自信——写于2013年两会召开前夕

当国内媒体正苦思冥想如何挖掘“两会”的新闻点之时,中国的奶粉再次成了海外中文媒体的热议话题:3月1日是香港奶粉限带出境新法例实施的第一日,新例规定,除非获发许可证,不可携带多于总净重量1.8公斤、相当于两罐婴儿奶粉的数量出境。就在这一天,有十人因违规而被拘捕。3月2日,中国政协发言人吕新华在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内地奶粉99%合格。 这两条新闻真是让人雷倒:要怎样旷日持久的抢购狂潮,才能让港府罔顾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出台一部这样伤害大陆人民感情的法例?这事件要大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中国政府竟然在全国政协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声明本国奶粉质量安全可靠?中国消费者要有怎样的驱动力,才会为了几罐奶粉甘冒坐牢之险? 且莫笑话,小小奶粉问题实乃折射了当今中国面临的许多大问题,诸如政府信用、厂商信誉、环境污染形成的食物链等等尽囊括其中。以下是我对抢购奶粉事件的追踪分析。 悲催的答案:中国生产合格奶粉比生产导弹还难 2008年三鹿奶粉殆害结石宝宝一案被揭露出来之后,举国同愤。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今天我们中国卫星、航天飞机都上了天,为何就生产不出合格的奶粉? 在环环追索之下,奶粉生产商指出牛奶不合格是奶农在原料里掺假所致;奶农呼冤,说绝对没掺假,都是饲料惹的祸;饲料问题就引出一个中国政府最不愿意的话题,即土地污染问题。这一怪罪游戏就到此为止。我记得当时有组漫画,画的就是这一怪罪游戏全过程。只是当时全国土地污染之严重还未被揭示,民众怨愤所向,主要还是厂商。 中国政府当然不想再沿着这个话题追索下去,因为污染土地(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土地)上产出的农产品会形成各种致癌物质,政府不想造成民心恐慌。可怜的中国奶牛,从出生之日始,就被这种饲料喂养大,哪有可能产出合格的奶?我还注意到,在那一波毒奶粉的密集报道中,雀巢等外国品牌凡在中国就地生产,由于奶源与中国厂商相同,奶粉也有质量问题。 据查,中国牧草也进口,比如从美国加州进口紫苜蓿( Parched in the West but Shipping Water to China, Bale by Bale ),但那肯定不是给普通奶牛吃的,是特供奶牛享用的特供牧草。 或许有人会问:我们不是有内蒙古大草原吗?答案是,目前内蒙古退化草地面积已达386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的60%以上,鄂尔多斯草原的退化面积更是高达68%以上。只要看看巴西的情况,就知道中国奶牛的可怜了:号称“世界粮仓”的巴西有草原面积 2.25亿公顷,草地畜牧业比较发达,以养牛、养鸡、养猪为主。1965年联邦政府制订了《环境保护法》,规定农牧场20%的土地不能开发,必须用于环境保护,因此,巴西的牛存栏量在2亿头左右,几乎是一公顷地的牧草供养一头牛的标准。 这就是中国生产合格奶粉比生产导弹要困难得多的原因。 中国奶粉厂商的尴尬与困境 国内有两篇报道谈到中国奶粉生产业的情况,一是“ 国产奶粉规模挑战全球第一,难撼洋品牌高端垄断 ”,二是“ 国产奶粉高出进口30%多 出路何在? ”。 这两篇报道谈了几个要点:一,中国厂商的奶源问题。文章没谈国内土地污染造成的农作物污染食物链,但谈到国外牧场基本都有大片的天然草原,远离工业污染,人也少,空气和水源都相对比较有保证,乳牛患病率较低,生产监管严格,产品质量有保证;二、中国奶粉生产规模挑战全球第一,但奶农规模小、喂养成本高出国外同行30%,导致鲜奶价格高。因此,国产奶粉成本高,售价却比洋品牌低,还不受欢迎。 对于“生产规模挑战全球第一”的奶粉制造业,中国政府当然要扶持。问题是经过了三聚氰胺风波之后,消费者已经对国产奶粉丧失信心。尽管乳制品工业协会不断借助媒体宣称:“当前国产奶粉质量历史上最好”,但还是导致一个世界奇观:在国产奶粉销售困难之际,香港等地出现了奶粉抢购潮。近几年,大陆人到香港抢购奶粉不断成为港媒报导的重要新闻,不但在海外催生了一个为中国人代购奶粉的新行业,还在香港催生出了这么一部奇异的法例。 香港自开埠以来,大概还未出现过这种奇观,即由于大陆人抢购奶粉而造成奶粉短缺,有人做了两幅图,“ 大陆人抢购奶粉囤积晒冷大图鉴 ”,“ 大陆水货犯全球侵略抢奶粉地图 ”。香港人在三年大饥荒时曾经慷慨帮助大陆同胞,此时为了奶粉不惜立法限购,于此可见抢购奶粉引发的矛盾之激烈。 香港为什么要出台这部限购奶粉的法例? 香港在修订《进出口(一般)条例》(第60章,附属法例A)之前,曾征求公众意见。一共收到团体递交的意见书15份( 谘询期间收到的意见书 ),这些团体除了贸易公司之外,还有公益性团体,基本都是反对这一立法的。最后这部堪称荒诞的法例还是出台了,为什么? 如果说是香港市民抱怨大陆水货客抢购奶粉,港府为了保护本地居民利益而立法,这似乎不太象港府作为,因为香港居民对大陆的意见绝对不止此一端,比如反对大陆孕妇赴港产子占用医疗资源比反对抢购奶粉更激烈,但香港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大会只是通过决议,2013年香港公立医院将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妇预约分娩,并建议将未经预约分娩个案的收费由48000港元调高至90000港元。非关宏旨的抢购奶粉竟然成了立法缘由,实在让人想不通。 还有人说是由于欧盟实行牛奶配额制度,2012年10月奥地利、爱尔兰、荷兰、德国、塞浦路斯和卢森堡六国在2011/2012年度的牛奶产量超过其配额,被罚7900万欧元,因而香港进口奶粉有限,故此实行限带奶粉出境法例。但香港的贸易商应该知道市场供求关系,为何陈情港府希望不要立法? 通盘考虑之后,我猜想只有一个理由可解释得通,即北京为了保住大陆奶业(世界第一,投入不少),向港府施压,希望其通过立法限制大陆人赴港抢购奶粉,逼迫可怜的大陆人不得不购买他们不信任的国产奶粉。近十余年来,中国利益集团俘获国家(即大型工商业集团通过游说政府改变产业政策)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香港对北京言听计从,在北京施压之下满足中央政府意愿并非没有可能。 早已荣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竟然无法满足本国母亲对奶粉的安全需求,实属盛世荒诞之事。不管从哪个角度观察,这都是中国的悲剧,是无数中国政治闹剧叠加演化的结果。连一罐小小的婴儿奶粉都无法让本国的母亲们放心,北京的“大国崛起”之梦还能成真么?

阅读更多

共识网 | 张倩烨:刘梦熊的爱国生意经

   港人刘梦熊的全国政协委员生涯很短,只做了一届。这个来自香港的“大炮”,在过去五年的任期中,既给中国的“协商民主”带来了新风,也给自己招来了是非争议。2013年1月下旬,刘梦熊揭露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成功当选后“言而无信”拒不兑现当初的承诺。这也是他在五年政协委员任期内,向香港政府开出的最后一炮。   过完农历新年之后,“大嘴”刘梦熊还差点惹上官非。2月22日,香港上市公司东方明珠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明珠石油”)发布公告,称公司副主席兼执行董事刘梦熊于2月20日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后获保释外出,主要原因是刘梦熊与香港特首梁振英之间的函件可能涉嫌妨碍司法公正及刑事恐吓。   “据董事会所知,刘氏并没有被廉政公署检控,刘氏亦指强烈否认该指控。” 东方明珠石油在公告中说,并表示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没有任何重大影响。    “大忽悠”   1973年9月,年仅25岁的刘梦熊从深圳游泳9小时,终于踏上了香港尖鼻咀。从一个不锈钢餐具工厂的工人做起,他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成功转型,投身金融界。先是应聘进入一间日本期货公司,刘梦熊是公司每天最早上班、最迟回家的员工。他认真钻研营销之道,业务成绩很快就打破了公司的历史纪录。其后,他的生财之道也开始向九九金、外汇等领域扩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刘梦熊陆续在台湾和中国大陆出版《期货决胜一零八篇》,奠定了他的“期货教父”地位,这本书被两岸的期货业内人士称为“期货孙子兵法”。   随着财富的积累,刘梦熊开始关注中国的对外投资战略,他“大忽悠”的名声也在香港媒体界流传起来,“马达加斯加石油案”即是他著名的“忽悠”案例。   2006年,刘梦熊与港商许智明发布消息,称许智明控股的马达加斯加石油国际有限公司,获得了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两块总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的油气区块的勘探开采权利,并在一份报告中称,仅其中一块油气田就有21.2亿吨的远景石油储量;同时刘梦熊任执行董事的香港信用卡防盗系统公司宣布购买马达加斯加石油国际有限公司股份。   消息放出后,信用卡防盗公司的股价从6港分,最高上涨到8港分,涨幅达30%,当日成交达16亿股,一日内成交股数在香港1000多支股票当中排名第一。   然而,随着内地与香港媒体的追问调查,地质勘探专家开始质疑刘梦熊和许智明关于石油储量报告的可信度,最后,刘梦熊也表示,只说对这项投资的信心来自于那份储量报告,但报告并非出自石油勘探专业人士之手,署名的几位专家,在报告出具单位的名录里甚至“查无此人”。   商人刘梦熊向政界的华丽转身始于2007年。据刘梦熊向香港记者私下透露,2007年,国家领导人计划访问日本,中日关系有望迎来融冰之旅,但香港保钓人士有出海登岛的打算,可能会为中日关系带来不愉快因素。当时有关部门商议,决定请与保钓人士交好又在香港有公共影响力的刘梦熊出面劝阻保钓人士出海。在刘梦熊向保钓人士捐出一笔可观的“修船费”后,当年保钓人士最终决定不出海。这一举动为刘梦熊与政界人士的互动赢得了信誉。2007年底,全国政协委员面临换届,刘梦熊称,时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推荐他为下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梦熊现象”   有了新头衔后的刘梦熊,开始了与执政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政协委员生涯。他最为有名的言论之一,是对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发言:“你们这班败家子哪里来这么大的胆子,拿国家人民的钱,来买天文数字的3763亿美元美国‘两房’公司债券。现在‘两房’基本上已破产,你们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如此离谱决策有没有黑幕?”   在中国政治舞台,很难想象上述激烈的言辞出自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之口。   在当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两房”受到冲击,投资风险遽增,而中国正是“两房”债券的最大海外持有者。刘梦熊履职政协头一年,即以一篇《我为人民鼓与呼》炮轰中央政府财经金融部门,质问其海外投资是否受到利益驱动、呼吁财金政策透明度。文章一出,“大炮”刘梦熊名声大噪,也奠定了他其后五年以政协委员身份议政的底色。   2010年,“结石宝宝之父”赵连海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案件在北京市大兴区法院开审。刘梦熊自费在香港几大报纸刊登整版广告,请求在审理过程中“兼顾情、理、法,拨乱反正”。而以刘梦熊为典型的港区民意代表参政风潮,则被香港某周刊赞为“刘梦熊现象”。   同年,因日本方面扣押中国渔民,中日关系再次紧张。在2011、2012连续两年的全国“两会”上,刘梦熊发起保钓提案,获得多位政协委员联名支持。随后中国海监船开始在钓岛海域附近常态化行动,也符合刘梦熊提案中的建议。   身为“亲建制派”,刘梦熊屡屡批判内地时事,也会受到建制派“同袍”攻击。香港立法会议员詹培忠声称要与刘梦熊“割席”,认为刘梦熊在“打击祖国”;建制派、香港全国政协委员刘?强则直指刘梦熊“哗众取宠”、“建制中人骂建制”,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行为。   对此,刘梦熊回应,中央领导人提倡依法治国,“我们为国家法治呐喊,和中央领导的要求是一致的,怎么是打击祖国呢?这恰恰是爱国的表现!”他认为“爱国就要有独立的思考精神”,就一定“要从国家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而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鼓吹封建伦理,“不是爱国而是害国!”   “爱国就应直斥其非”,这是刘梦熊一篇专栏文章的标题,惟有“直斥其非”,才是“有使命感的爱国者”。    爱国生意经   刘梦熊的“爱国”不仅落在专栏文章中,还真金白银地支持相关行动。   身为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顾问的刘梦熊,在过去几年中,为香港民间保钓行动累积捐款已超过四百万元港币。去年八月民间保钓人士登岛归来,刘梦熊亲赴机场接机、在香港百乐门设宴接风,均“自掏腰包”,按他自己的话说,“全国政协委员资助他们保钓行动……他们是成功(在钓鱼岛)插旗了,功劳簿上不可能没有中国政府一份。”这不仅助力他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还为他的公司对外投资行为增添了光环。   2008年,刚刚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刘梦熊进军非洲石油。时任香港环球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席的他赴加纳考察石油合作前景,受到了加纳时任总统的热情接待。据《南风窗》报道,刘梦熊“曾以全国政协外事委员身份与加纳大使在外交场合见过面”,大使转告加纳总统:“刘先生是中国的‘国会议员’。”   在刘梦熊的众多头衔中,还有一个是“东方明珠创业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2011年,东方明珠集团到访南苏丹,与南苏丹总统、石油矿产部部长等官员商谈石油项目合作,事后在东方明珠集团的新闻通告中,副主席刘梦熊的名字前,还加上了“全国政协委员”字样。   刘梦熊的全国政协委员身份,也为他与内地官商合作提供了便利。据香港媒体今年初报道,刘梦熊称,东方明珠公司于山西省的股东多年来存在商业纠纷,他与山西省有高层背景的主要官员协调后,才解决问题。他还通过“个人关系”帮助东方明珠与中海油签下合作备忘录、与中石油签下战略合作协议,以及与哈萨克斯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就在刘梦熊发文《我为人民鼓与呼》痛斥中国外汇投资不透明的同时,他还呼吁中国应改变外汇投资方向,特别强调了他本人主要经营的石油等大宗物资,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他表示“外储投资应向能源、矿产等海外并购倾斜,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    “小骂大帮忙”   为国事发声,使刘梦熊在香港政坛“左右逢源”:他的专栏设在被认为是倾向梁振英的《东方日报》与倾向中央政府的左派报纸《文汇报》;而他在内地一系列维权案件中屡屡发声,则为他赢得了被视为“右派”的香港泛民主派的支持。   但也是这种八面玲珑的功夫,使得刘梦龙被一些批评者认为是“神经刀”——立场摇摆。也有人认为,经商出身的刘梦熊这样做,是为了在波诡云谲的政坛中两面押宝。   2011年,当薄熙来治下的重庆“唱红打黑”如火如荼之际,刘梦熊连发五文炮轰“唱红打黑”。就在重庆红歌团进京演出的当年六月,刘梦熊写道,解决中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只能靠落实宪政,依循民主与法治轨道。若缺乏反省,正路不走走歪路,靠‘唱红’、终归造成‘左’倾复辟。”他同时呼吁当权者谨记邓小平遗训:“主要是防左!”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被奶粉摧毁的大国自信——写于两会前夕

华盛顿 — 当国内媒体正苦思冥想如何挖掘“两会”的新闻点之时,中国的奶粉再次成了海外中文媒体的热议话题:3月1日是香港奶粉限带出境新法例实施的第一日,新例规定,除非获发许可证,不可携带多于总净重量1.8公斤、相当于两罐婴儿奶粉的数量出境。就在这一天,有十人因违规而被拘捕。3月2日,中国政协发言人吕新华在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内地奶粉99%合格。 这两条新闻真是让人雷倒:要怎样旷日持持久的抢购狂潮,才能让港府罔顾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出台一部这样伤害大陆人民感情的法例?这事件要大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中国政府竟然在全国政协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声明本国奶粉质量安全可靠?中国消费者要有怎样的驱动力,才会为了几罐奶粉甘冒坐牢之险? 且莫笑话,小小奶粉问题实乃折射了当今中国面临的许多大问题,诸如政府信用、厂商信誉、环境污染形成的食物链等等尽囊括其中。以下是我对抢购奶粉事件的追踪分析。 悲催的答案:中国生产合格奶粉比生产导弹还难 2008年三鹿奶粉殆害结石宝宝一案被揭露出来之后,举国同愤。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今天我们中国卫星、航天飞机都上了天,为何就生产不出合格的奶粉? 在环环追索之下,奶粉生产商指出牛奶不合格是奶农在原料里掺假所致;奶农呼冤,说绝对没掺假,都是饲料惹的祸;饲料问题就引出一个中国政府最不愿意的话题,即土地污染问题。这一怪罪游戏就到此为止。我记得当时有组漫画,画的就是这一怪罪游戏全过程。只是当时全国土地污染之严重还未被揭示,民众怨愤所向,主要还是厂商。 中国政府当然不想再沿着这个话题追索下去,因为污染土地(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土地)上产出的农产品会形成各种致癌物质,政府不想造成民心恐慌。可怜的中国奶牛,从出生之日始,就被这种饲料喂养大,哪有可能产出合格的奶?我还注意到,在那一波毒奶粉的密集报道中,雀巢等外国品牌凡在中国就地生产,由于奶源与中国厂商相同,奶粉也有质量问题。 据查,中国牧草也进口,比如在美国加州进口紫苜蓿( Parched in the West but Shipping Water to China, Bale by Bale ),但那肯定不是给普通奶牛吃的,是特供奶牛享用的特供牧草。 或许有人会问:我们不是有内蒙古大草原吗?答案是,目前内蒙古退化草地面积已达386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的60%以上,鄂尔多斯草原的退化面积更是高达68%以上。只要看看巴西的情况,就知道中国奶牛的可怜了:号称“世界粮仓”的巴西有草原面积 2.25亿公顷,草地畜牧业比较发达,以养牛、养鸡、养猪为主。1965年联邦政府制订了《环境保护法》,规定农牧场20%的土地不能开发,必须用于环境保护,因此,巴西的牛存栏量在2亿头左右,几乎是一公顷地的牧草供养一头牛的标准。 这就是中国生产合格奶粉比生产导弹要困难得多的原因。 中国奶粉厂商的尴尬与困境 国内有两篇报道谈到中国奶粉生产业的情况,一是“ 国产奶粉规模挑战全球第一,难撼洋品牌高端垄断 ”,二是“ 国产奶粉高出进口30%多 出路何在? ”。 这两篇报道谈了几个要点:一,中国厂商的奶源问题。文章没谈国内土地污染造成的农作物污染食物链,但谈到国外牧场基本都有大片的天然草原,远离工业污染,人也少,空气和水源都相对比较有保证,乳牛患病率较低,生产监管严格,产品质量有保证;二、中国奶粉生产规模挑战全球第一,但奶农规模小、喂养成本高出国外同行30%,导致鲜奶价格高。因此,国产奶粉成本高,售价却比洋品牌低,还不受欢迎。 对于“生产规模挑战全球第一”的奶粉制造业,中国政府当然要扶持。问题是经过了三聚氰胺风波之后,消费者已经对国产奶粉丧失信心。尽管乳制品工业协会不断借助媒体宣称:“当前国产奶粉质量历史上最好”,但还是导致一个世界奇观:在国产奶粉销售困难之际,香港等地出现了奶粉抢购潮。近几年,大陆人到香港抢购奶粉不断成为港媒报导的重要新闻,不但在海外催生了一个为中国人代购奶粉的新行业,还在香港催生出了这么一部奇异的法例。 香港自开埠以来,大概还未出现过这种奇观,即由于大陆人抢购奶粉而造成奶粉短缺,有人做了两幅图,“ 大陆人抢购奶粉囤积晒冷大图鉴 ”,“ 大陆水货犯全球侵略抢奶粉地图 ”。香港人在三年大饥荒时曾经慷慨帮助大陆同胞,此时为了奶粉不惜立法限购,于此可见抢购奶粉引发的矛盾之激烈。 香港为什么要出台这部限购奶粉的法例? 香港在修订《进出口(一般)条例》(第60章,附属法例A)之前,曾征求公众意见。一共收到团体递交的意见书15份( 谘询期间收到的意见书 ),这些团体除了贸易公司之外,还有公益性团体,基本都是反对这一立法的。最后这部堪称荒诞的法例还是出台了,为什么? 如果说是香港市民抱怨大陆水货客抢购奶粉,港府为了保护本地居民利益而立法,这似乎不太象港府作为,因为香港居民对大陆的意见绝对不止此一端,比如反对大陆孕妇赴港产子占用医疗资源比反对抢购奶粉更激烈,但香港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大会只是通过决议,2013年香港公立医院将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妇预约分娩,并建议将未经预约分娩个案的收费由48000港元调高至90000港元。非关宏旨的抢购奶粉竟然成了立法缘由,实在让人想不通。 还有人说是由于欧盟实行牛奶配额制度,2012年10月奥地利、爱尔兰、荷兰、德国、塞浦路斯和卢森堡六国在2011/2012年度的牛奶产量超过其配额,被罚7900万欧元,因而香港进口奶粉有限,故此实行限带奶粉出境法例。但香港的贸易商应该知道市场供求关系,为何陈情港府希望不要立法? 通盘考虑之后,我猜想只有一个理由可解释得通,即北京为了保住大陆奶业(世界第一,投入不少),向港府施压,希望其通过立法限制大陆人赴港抢购奶粉,逼迫可怜的大陆人不得不购买他们不信任的国产奶粉。近十余年来,中国利益集团俘获国家(即大型工商业集团通过游说政府改变产业政策)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香港对北京言听计从,在北京施压之下满足中央政府意愿并非没有可能。 早已荣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竟然无法满足本国母亲对奶粉的安全需求,实属盛世荒诞之事。不管从哪个角度观察,这都是中国的悲剧,是无数中国政治闹剧叠加演化的结果。连一罐小小的婴儿奶粉都无法让本国的母亲们放心,北京的“大国崛起”之梦还能成真么?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一五一十 | 慢慢走,看沿路的风景——《常识》两周年

作者: 常识报刊亭  |  评论(0)  | 标签: 常识 , 两周年 《常识》编辑部 1月13日,我们迎向这天的阳光,在中国西部四川大学的校园内,我们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份介于报纸与杂志之间的报刊,中国高校万千报刊中的一份,他的前途未卜,他嗷嗷待哺,却不知可否顺利成长,最终顶天而立地。 ——《向常识致敬》 回顾《常识》创刊的发刊词,不由得一笑。那时,决定办起《常识》的一众编辑还是刚刚摸清大学脉搏的半新学生,那时的《常识》还是一份“介于报纸与杂志之间”的A3排版电子刊物。那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份名字略为死板的杂志在光鲜青春的校园刊物遍地的大学校园里能活多久,面对未来诚惶诚恐。但总之,2010年的初始,《常识》蹒跚学步,满面阳光,带着一股温和而坚定地力量迈出了第一步。 说《常识》能多么启迪大众,编辑们肯定都会笑出来。新闻理想么?太大太远了,画成饼都嫌大得一口吃不下。这是一个自我启蒙的过程,如果成果能对他人有益,则是一种附加的荣幸。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不需要那么多的心灵鸡汤和人生导师;我们没有偏向,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依照所读所思去呈现,去探索;我们不是五毛、愤青、果粉、草泥马或者任何一种标签下的组成物——换句话说,我们只是我们自己。世界太大,我们的手太小,而每个人心中的那个伟大的宏远又是那么地遥不可及。那就在这以有涯求无涯的失败之路上,尽可能做出更多努力吧。让周遭的世界因为有我们,有《常识》而有一点点的不同。 第一拨编辑“上贼船”的原因五花八门,现已无法一一考据。但总的来说,盛世大戏的序章刚刚结束,安逸的蓉城天高皇帝远,能举着理想蓝图没羞没臊地付诸实践的年华又那么短暂,当有一个机会,让你发声/践行理想/施展抱负/多一个聚餐腐败的借口时,路在脚下,你怎么可能不走? 《常识》始终是流动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成为形塑她的力量。两年过去,我们无比欣喜地接纳着新的成员。希望和信念崭新如昨,新鲜的血液带着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态度加入这本杂志的编纂。我们相信,每一个加入过常识的人都能有自己的收获,而《常识》也会在一拨又一拨的主编、编辑、记者手中散发光芒。 从创刊时要用转载和课程习作去填补内容,到稿源稳定并有很大的筛选空间。两年时间里《常识》越变越厚。主编不再嚷嚷48页的杂志是他的梦想,反而要开始头疼100页的杂志该怎么装订。我们声称“立足校园、胸中不怀祖国、眼光偶尔触及世界”, “无大不成川”,百年历史的国立四川大学从来不缺故事,《常识》愿做那个钩沉的有心人。我们关心校园凶杀案余波中的同学、关注一个个抱有梦想惨淡经营的校园媒体、我们和向校园中的同性恋群体大声说Hi、我们调查校园中的各种收费。我们每期专访一位老师,细细讲来他们的人生和川大一路的波澜起伏。正在进行的“口述历史计划”,更是指向那些怀旧的岁月。《常识》不特意追逐热点,也不拒绝出现在视野中的社会问题。从专访范美忠、宋石男、冉云飞,到尘肺病调查、结石宝宝生存情况调查,每一篇稿件的背后是团队的策划、联系、长时间的逐字稿整理、远赴外地调查的一份份努力与付出。我们有过被各大网站转载的优秀文章,也有过因为工作不周而导致“送信老爷爷”被媒体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但我们始终相信,每一次成功或挫折终归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且我们终归会感谢它们的存在。 如果将《常识》拟人的话,肯定是个慢性子。因为时间精力的限制,几乎是一学期一刊。编辑都会自嘲“我们永远在出过刊”,也会自我安慰,慢工出细活。一茬一茬活泼却早夭的校园媒体依旧在生长,我们依旧活着。或者,谢天谢地,我们还活着。在自己选择的路上,用宝贵的韧性和责任感坚持着,两年走过,常识长成鸿蒙初开的幼童,睁着充满好奇的眼睛四下打量。纵然依然有问题存在,毕竟头顶崭新而无尽的天空。未来未至,没法说清新的团队会将《常识》带向一个怎样的方向。但所幸,我们不急,可以看着一路上的风景慢慢走。 一路走来,零八级、零九级、一零级、一一级,甚至与即将到来的更多的对大学充满激情和期待的一二级的孩子们,中文系、新闻系、历史系、以至经济软件土木生科,一如曾经的我们、如今的我们。最初的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团队,如今初步形成体系的编辑、记者、评论队伍,我们不完美,甚至称不上成熟,但坚持又何尝不是一种胜利呢? 2012年已经到来许久了,遥遥地可以闻见龙年的爆竹味道了,喧闹繁忙的岁末年初,不要求新的一年,常识要如何如何,只愿,可以初心不忘,可以在这个纷纷杂杂的时代,守护常识,坚持走下去。 最后,感谢一直以各种方式支持着《常识》的读者、老师、媒体、以及各界人士。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年终专题】”崭新的算法,能否算出一个奴隶陈旧的命运”……2024年度之声

【年终专题】“墙也是一道‘边’,中国网民一直都很擅长于进行这种‘擦边’的反抗”……2024年度播客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中国无差别袭击案件受害者纪念墙

我们建立了这个无差别袭击案件受害者纪念墙,持续记录全国各地的无差别袭击案,并纪念和哀悼这些案件的受害者。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