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译言网 | 《经济学人》解读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战略

相比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战略本身,中国更应该担忧为何自己的邻国会欢迎美国的战略。    SYMBOLIC gestures come in all shapes and sizes, but few as imposing as that of the USS George Washington, a ship more than three football-pitches long, and capable of carrying 85 aircraft and more than 6,200 people.

阅读更多

卡根:走向美国最高法院的自由派未婚女

6月28日周一下午,华盛顿特区国会山哈特参议院办公大楼216房间,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听证会上,20位参议员们开始第一天对最高法院大法官候选人埃伦娜·卡根(Elena Kagan)的拷问。被誉为委员会中最没有党派偏见的南卡共和党林赛·格雷厄姆参议员和卡根有一场理性却有趣的对话。格雷厄姆参议员希望卡根回答关于在对恐怖主义嫌疑人是否可以排除使用米兰达权利的时候,以这个问题开始提问:“去年圣诞节你在哪里?”——他意指的是2009年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美国底特律机场发生了未遂的恐怖主义飞机炸弹事件。她抓住了这个机会,开了一个玩笑,让紧张的听证会室爆发了笑声:“和所有犹太人一样,我大概是在一家中国餐馆里坐着”。当基督教徒过圣诞节的时候,大部分美国餐馆都关门,不过节的犹太人只好在没有圣诞传统的中国人的餐馆中吃饭。 从6月28日到7月1日四天之内,奥巴马提名的现任政府首席律师卡根女士必须在这个著名的哈特大楼216房间里面承受住参议员们的轮番询问和证人们可能爆出的不利证言。去年奥巴马提名的上一个大法官候选人索托马约尔顺利在这个房间里通过了“烤”验——甚至媒体都认为共和党参议员们都是谄媚而不是质询,因为索托马约尔是从拉丁裔社区走出的律师,太过于为难她就是得罪了共和党希望争取的拉丁裔选民。而卡根是犹太人,从小就是常春藤走向华府的精英经历,因此不会被轻易放过。 绅士风格的格雷厄姆参议员提的问题本身和卡根的幽默回答恰恰反映了保守人士对这位显然是进步主义候选人的质疑和担心:第一,卡根对少数派权利的捍卫等自由派意识形态,是否会阻止正在保守化的最高法院,而第二,犹太人卡根如果能顺利取代已经90岁、即将在夏天退休的斯蒂文斯大法官后,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最高大法官没有一人是WASP(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这对一个由新教徒建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来说,是不是一个标志改变? 【从常春藤到首都】 卡根的学术和职业道路,可能代表了很多典型的成功犹太裔学者。1960年她出生在纽约市的一个律师、教师家庭,和美国传统犹太孩子一样,她也去纽约的犹太教堂礼拜,至今还是一位保守的犹太教徒。 中学毕业后,她考取普林斯顿大学。大四的一篇学业论文题目是纽约市1930年代之前的社会主义运动,由此开始就向世人显示了她的自由派旨趣。她还在普林斯顿和其他8名自由派学生签署了所谓《民主化大学运动宣言》,抨击校方治校不民主。 因为成绩优异,她获得了普林斯顿给予的毕业奖学金,由此得以在英国牛津大学完成哲学硕士学位(1983年),继而去哈佛法学院深造,于198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她直接从“常春滕”来到首都华府,先后做华盛顿特区巡回上诉法庭做Abner Mikva法官、最高法院马歇尔大法官的助理。1991年她成为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助理教授,后来升为终身教授。在芝加哥,她潜心学术研究,发表了在第一修正案领域至今依然算是里程碑的著作《R.A.V.案之后仇恨言论和色情的管制》。据说,正是因为她在这个方面的名气,她的终身教职是某种意义上是破格评上的。 部分因为她在自由派法律界的名气,民主党总统克林顿1995启用她助理白宫律师和法律幕僚。在白宫服务期间,她发表了《私人言论、公共目的:第一修正案原则下政府动机的作用》,提出政府有资格在某种情况下限制有害言论,并不能视为违反言论自由第一修正案。1999年克林顿提名她为华盛顿特区巡回上诉法官,她一度可能回到她毕业实习的起点,可惜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共和党参议员Orrin Hatch的技术性杯葛下(听证会一直到克林顿任期结束都没召开),她失去了这个机会。 华府不算太成功的职业生涯结束,她返回了她如鱼得水的学术圈。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她本来是希望回到有她终身教席的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教,结果学校之前因为她在政府当官而中止了她的学术教职,如果希望恢复,只能校方重新聘任才行。不过不知什么缘故,芝加哥大学武断地认为这位在朝当官四年的女教授心思不在学术界,没有重新聘用。 给芝大抛弃后,哈佛法学院要了她,她旋即在1999年以访问教授的方式回到另一母校任教,并继续发表了关于有关总统行政方面的学术作品,也立刻获得了众多好评。因为杰出成就和极有魅力的教学,她2001年获得了教职,并在两年后成为哈佛法学院院长,这是哈佛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任女性院长。她治院获得巨大成功,处处以学生和教职员工满意为目的,从各大法学院四处挖角,改革教程,建设校园,重新恢复了哈佛法学院的昔日活力,让该院在她治下从生源到成绩,超过了耶鲁法学院位列全美第一。 在做法学院院长期间,她最令人争议的一件事情是禁止军队在法学院学生中征兵,因为她认为军队针对同性恋的“不问不说”政策实际上对同性恋学生歧视,违背了法学院的反歧视政策,让同性恋学生失去了和异性恋学生平等的出路和机会。 和克林顿一样,奥巴马也发现了卡根的才华,于2009年1月征招她成为首席政府律师,在法庭上代表奥巴政府,这次通过了参议院的批准,成为历史上美国政府的第一任女性首席律师。在职期间,她表现了自由派法律学者的温和性,引起了自由和保守两端团体的不满。自由派不满的是,她曾经试图为被宣布违宪的禁止播放虐待动物录像令辩护,而且她也曾经为不在战场抓到的恐怖主义人士使用战场法而可以无限制扣押辩护;保守派不满的是,她曾经在资格听证的时候认为联邦无宪法权利规范同性恋婚姻,以及她任法学院院长时候的争议。 既然克林顿和奥巴马都不约而同地两次选择卡根作为政府法律上的操刀人,她首先必须是自由派,其次必须能为政府有些限制民权的行为辩护,这必然导致卡根必须或者最终成为一个温和自由派,因为民权至上的极端派,在美国政府对付恐怖主义嫌犯时,是不愿意去做为政府变化这个脏活的。 【为什么奥巴马选择她】 当奥巴马上任的时候,他面临的最高法院已经是一个不断右倾的九人法庭。2000年布什和戈尔选举争议的时候,最高法院以两次5:4投票挽救了布什的总统位。第一次是要求佛州人工重新记票紧急停止,第二次是判决宣布人工重新记票无效。在大众甚至法律界圈内一些人士看来,这次高院是在进行泾渭分明的政治投票,5位保守派大法官积极干预了政治。尝到甜头的布什在任内任命了2名最年轻的法官,分别是首席大法官罗伯茨(今年55岁)和大法官阿利托(60岁),结果导致占据多数5票的保守派法官平静年龄越来越年轻,大法官是终身职务,总统不断换,大法官却会在台上一直到他们退休。 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自由派政治人士对这个不断年轻的5:4保守优势忧心忡忡,因此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在任内的重大目标之一就是即使不扭转5:4的保守/自由比率,也要让自由派法官年轻化,在岁月的长河中有和保守派法官竞争的基础。 因此奥巴马先是选择了索托马约尔,到今年才56岁,仅比现任首席大法官、强硬保守派罗伯茨大1岁。索托马约尔是从拉丁社区成长起来的,大概会很难在民权观点上保守化,长久看来不会转到保守阵营。奥巴马这次选择卡根,年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她今年才50岁,如果健康长寿到她取代法官退休的90岁,能为美国的自由派理念奋斗40年。 然而大法官不一定都坚持当初的政治理念,否则今天的5:4应当是6:3,因为现任只有三名大法官是民主党总统克林顿、奥巴马任命,其他都是福特、里根、老布什、小布什任命的。很多学者对大法官观点转向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发现被提名时是否在首都,以及个人经验都能在以后的岁月中重塑大法官的政治倾向: 研究认为,如果被任命的时候不在首都,那么往往大法官会认为这次任命是人生的一个高峰成就,往往可能会在日后重新寻找新的成绩,而在联邦政府任职的人就会比较在意识形态上稳定。另外研究表明,个人经历也很重要,例如前任大法官欧坎娜由共和党的里根总统任命,但因为在和马歇尔黑人大法官共事期间深深被他折服,她由此转变成自由派捍卫者。 有趣的是,卡根符合这两个条件,第一是她长期在首都任职,这次任命并不太会驱使她重新发现自我,以后意识形态变化会较小,而她获得法学博士之后曾经为马歇尔大法官做过助理。这似乎都暗示着卡根不太会在未来改变她的自由派思想。更有趣的是,卡根至今未婚,她很符合一位把终生精力奉献给自由派事业的大众期待。 当然过参议院这关最为重要。民主党在上次选举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参院取得了多数席位,而在听证机构——其中的司法委员会中19位委员,民主党占了12席。因此只要共和党不过于反对候选人而采取Filibuster(冗长辩论以让投票不可能)的方法,或者出现了重大丑闻,卡根基本都能过。(补:8月5日,美国参议院以63:37,顺利通过卡根的任命。) 而卡根长期做白宫法律幕僚和联邦政府首席律师时为政府处理“脏活”的经历,的确为她增加了一些共和党方面的支持,让保守派也放心她在对付恐怖主义方面不会过分左倾到给予恐怖主义嫌犯与美国公民一样平等的权利。 回到哈特大楼216室格雷厄姆参议员的问题,问卡根对恐怖主义嫌犯是否有必要履行米兰达警告。这个警告起源于最高法院1966年著名的“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判决。从此,当嫌疑人被逮捕的时候,警察必须对他明确无误说明:“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一切将被作为呈堂证供。你有权请律师,如果发你请不起律师,法庭可以为你代请一名“,以提醒嫌犯有沉默权和得到律师协助权利。 很多人认为,如果尊重恐怖主义嫌犯米兰达权利,那么就无法对嫌犯事实有效审问,那么就无法阻止会造成巨大伤亡的类似911的恐怖事件。去年上映的美国电影《Unthinkable》就以审问一个核炸弹恐怖嫌疑犯的假想事件为主题,表现了美国人对美国保护嫌犯的司法系统是否应该适用于恐怖嫌犯的道德焦虑。 卡根回答格雷厄姆参议员时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说,“我会以一个普通美国人的心态去思考这个问题“。那么卡根说的普通美国人的心态到底是更加倾向于民权的自由派思想,还是更加倾向于社会安全的保守派思想,只有在今后她在最高法院的投票、以及判词或者不同意见书找到真相。而她带来的第一次没有任何WASP的最高法院,给美国即将带来的多元化发展也会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阅读更多

美国专家:中国反垄断法仍存漏洞

中国反垄断法实施将近两年。专家说,这部法律在维护和促进市场良性竞争的同时,仍然存在多方面漏洞。 中国的反垄断执法以国务院下设的反垄断委员会为中心,执法权限涵盖国务院发改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及商务部等多家机构。 美国世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反托拉斯诉讼小组组长肯·艾永(Ken Ewing)说,中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执法主体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执法权限界定不明* 艾永说,这些不同机构在执法过程中效率和水平不一,而且在涉及行政垄断的案例中,法律对执法权限的界定很不清楚。 艾永说:“反垄断法第51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文字上的阐述并不明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其实是指直接管理被告行政机构的政府部门,而不是发改委或者工商总局。这些真正的反垄断机构只有机会施加影响,但没有决定权。很多提供意见的评论方认为这个设置是有问题的。” 艾永是在致力于推进美中商务往来的美国民间组织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召开的一次关于中国反垄断法的研讨会上作出上述评论的。 在中国反垄断法配套法规征求意见过程中,很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会员企业就反垄断法的规定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 *质疑政府的价格政策* 在市场主导份额方面,截至2009年10月,中国商务部受理了总共93件有关企业并购的申请,并就69件作出审议。其中批准了63件,附加条件批准了5件,否决了一件,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申请。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法学院副教授郑文通说,反垄断法实施后,中国执法机构受理的价格垄断投诉明显增多。 郑文通说:“反垄断法第38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涉嫌垄断行为。对于提供证据的举报,执法机构应进行必要的调查。事实的确如此,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受到的大量反垄断投诉当中,绝大多数涉及国内所谓的垄断行业定价过高,比如国有银行收费过高、汽油价格、水电价格过高等等。” 但是,郑文通指出,尽管这些投诉是援引反垄断法提出来的,但是这些行业的产品与服务价格大多由政府设定并控制,所以投诉实际上涉及的并不是企业不公平定价行为,而是政府的价格政策问题。 *行政诉讼法不足* 2008年8月实施的中国反垄断法针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主导地位、以及行政垄断规定了基本原则和制度,但具体实施则取决于于一系列配套法规的规定。相关法规草案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郑文通说,已经公布的法规草案涵盖了反垄断法的许多方面,但并不完善。郑文通说:“大家都在瞩目的一套法规,即有关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关系的法规仍未公布。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反垄断部门一位负责人今年4月在华盛顿表示,工商局正在酝酿草案,但迄今为止,草案尚未公布。” 此外,郑文通指出,中国目前的行政诉讼法没有具体规定行政法规如何公布,所以,尽管政府在制定反垄断法等重要法律的配套法规时通常会事先公布征求意见的草案,但这并不是法律强制的做法。行政诉讼法的这个缺陷增加了反垄断立法的不确定性。

阅读更多

美国重返亚太平衡中国

西方媒体报导,随着中国周边的弱小邻国纷纷向美国寻求干预和支持,美国政府近来对待中国的态度似乎明显强硬。这被许多分析人士视为美中关系的倒退。 *美国更加严厉待中国?* 美国华盛顿邮报说,美国在一方面欢迎中国在某些领域的崛起之际,一方面也在两国利益对抗之时使用“更加严厉”的态度对待中国,以取得外交平衡。 法新社则评论,当正在崛起的巨人中国“不慎”把周边弱小邻国推向美国寻求支撑的时候,奥巴马政府也正在“复兴”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分析人士说,面对中国政府有意测试美国的实力和能耐,美国政府出台了新政策,否认中国对整个南中国海主权的宣称。这导致中方拒绝配合美国军队在黄海进行军演的长期政策。而美国与韩国联手在日本海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让中国政府和官方媒体强烈反弹,他们指责美国试图牵制中国。 *美中需与时俱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王在邦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无意测试美国;全球对于美国的实力一目了然。他说,美国部分人士仍然使用老眼光和旧思维看待中国,也用同样的眼光看待中美关系。 王在邦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中国自身力量的增强,特别是随着中国海军建设的加快,美国似乎接受不了,不习惯、也没有准备和一个强大的中国打交道。” 王在邦说,美中两国之间分享许多共同利益。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问题上的合作中就进行了很大的努力,创造了这个领域里大国合作的国际先例。 他说:“在历史上发生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从来没有出现过大国之间像中美之间这样的合作。” *小邻居“冷”中“热”美* 华盛顿邮报分析,无论是美国、中国,还是亚洲其他国家,这包括东北亚的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的印尼、新加坡、越南在内,都无一例外地寻求支持与合作。 曾担任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顾问的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中国专家葛来仪( Bonnie Glaser)对法新社说,亚洲国家近来“冷淡”中国而“热络”美国。她表示,出于经济和贸易原因,“亚洲地区多数国家真心希望中国崛起;但是,它们也越来越担心,中国获得的空间大了点儿,需要来些平衡,扮演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是美国。”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分析人士李侃如 (Joe Lieberthal)认为,美国恢复在太平洋地区的强势,将让中国“烦恼”而可能有损双边都“损失不起的”关系。 *中国理念脱胎换骨 * 旅居澳大利亚的学人张鹤慈对美国之音记者说,尽管发生了关于南中国海问题的意见相左,也出现了美韩联合军演的硝烟,美国并不把中国当成敌人。 张鹤慈表示:“天安舰事件导致美国借机扩大自己的优势,这很正常;南中国海问题虽然出现了冲突的苗头但并不尖锐。美国最大的敌人仍然是恐怖主义和经济问题。” 张鹤慈说,美国没有必要对中国进行军事围堵,相反,美国身处经济逆境的时刻,希望通过彰显军事力量来宣称实力。此外,911事件之后,美国发生重大战略转移,不再把推翻共产主义作为首当其冲的任务。 而中国也已经放弃了世界革命的理念,不再把革命输出当成自己的理想。

阅读更多

美国正在准备从战略上放弃中国?

在中国的反对之下,美国航母决定暂时不到黄海参加军事演习的消息;这自然引来不少中国网民的“爱国”欢呼,一时间各种强硬对付美国的激烈言论充斥网络。 不过,也有中国军方人士和学者认为,我们不必对美韩军演过度反应。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有国际问题学者表示,美韩在黄海举行联合军演已成定局,只不过临时调整了其航母进入黄海的时机而已,这当然算是给了中国一个面子。事实上,美国航母 2009 年 10 月就曾在黄海海域出现过,也不排除它会再度光临黄海。这名学者强调说,中国反对美国航母进入黄海情有可原,但也没必要反应过度,更没有必要在目前 “ 天安 ” 舰事件疑点重重的情况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为朝鲜出头 “ 背书 ” ,非要去阻止这次 ……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