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 | 王瑛:企业家阶层的公益行动
王瑛:企业家阶层的公益行动 被胡泳“点了”,虽恐慌,还是有被“点了”的兴奋。有人逼着我把一些想法写出了,是我目前求之不得的。我想写个东西,大都是明日复明日,“安平”人出题我无处逃遁,逼我改变“习性”了。半年之后,我会隆重地谢谢大家。 我很喜欢这里的“题目”,因为由这几个关键词组成——公益、媒体与互联网。我接龙加进一个关键词——企业家或说企业家阶层。 中国民间的公益事业在近期发生了很大变化,近五年来的变化尤其快。这里我不想谈数据,想说说感受和判断。 我看中国民间公益事业主要是在看 NGO 的发展,也主要是从中国企业家阶层与公益、与 NGO 的关系这个角度上看。我的观察是参与式的——十年来我近距离地参与了中国 NGO 的一些活动, 2010 年以来则投入了更多些的时间和精力,亲力亲为在操作一线感受、观察和思考,算是有实感。 我的感觉直到今年上半年, NGO 的发展势头很好。我的乐观是基于三个情形、三个判断—— 今年春天,一个朋友聚会上,有人向我隆重推荐,一定要去看看上海一个叫“真爱梦想”的 NGO 组织。随即,我去了上海,见到了“真爱梦想”的创始人、现在的当家人潘江雪。江雪在百忙中抽出了半天时间,热情洋溢地向我们介绍了“真爱梦想”跨五个年头的创业故事。从那时起,仅半年,知道“真爱梦想”的人,越来越多了,李成才导演正在他的大型纪录片《财富方向》中讲述潘江雪和她的伙伴们的故事。我不是讲故事,“真爱梦想”的事迹大家上网搜搜就能看到,不在这里赘述。我要说的是“真爱梦想”的出现和成熟,是中国 NGO 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为什么有此判断,我有这样几点理由: 1 、“真爱梦想”是一群做过企业的年轻人用做企业的理念、方法、模式做的一个 NGO ,完成了创业期任务,实现了模式的成熟与复制,拥有了支持模式复制的拓展、运营和管理能力。 2 、“真爱梦想”以其国际 NGO 标准的治理结构、管理水准建立了自己信誉、信用,加上骄人的业绩,仅靠“真爱梦想”四个字实现了融资,并可持续。 3 、“真爱梦想”很好地处理了和政府的关系,在登记注册、政府管理、获得发展和维系的持续帮助等多个方面,处理得有思路、有智慧、有坚守,有妥协,有韧性。 4 、“真爱梦想”的年轻人改变了中国 NGO 、中国公益人的精神气质,他们阳光、快乐、自信、昂扬,是一群真正因为工作着而幸福着的人。 说到这里,只要接触过中国传统慈善、公益组织的人,一定会看到大不一样了;只要做过企业的人,搞过投资的人,会知道潘江雪们的商业价值,他们已经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做一家价值斐然,对投资者拥有足够影响力的上市公司。能够做得了企业,挣得了大钱的人,倾心致力于公益事业,还做出了经得起推敲,价值被公认的业绩。我以为“真爱梦想”是中国民间公益事业划了一个时代的标志。前不久,我的朋友,把中国金融博物馆做得风生水起的王巍很是恼怒地和我说,记者在采访中不断问他,这能赚钱吗?怎么赚钱?不赚钱你为什么要干?把他彻底问火了。他不客气地问,你和你男朋友约会,人家问你一晚上收多少钱,你怎么回答?其实,就是变了,一些做企业、经商很成功的人,如王巍,放下大钱不赚,以成倍的辛苦和努力去做公益,并声称已将后半生全部留给了公益事业;一些在商业上有可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年轻人,如潘江雪,带领着她的伙伴们,满腔热情地投身公益事业,他们是一群因此找到了幸福的人!这种事业和生活对年轻人是有感召力的,它将从根本上解决构成 NGO 发展瓶颈的人才问题。 我去年参加了阿拉善。有朋友问,阿拉善最有参与价值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你去干什么?我去阿拉善是看中了它在中国绿色环保领域已经拥有的影响力,依托阿拉善,以前我不大敢想的一件事情,可以上手了。具体说,阿拉善有 70% 的钱是给绿色环保领域中的小型 NGO 做项目用的,如果阿拉善不仅仅给钱,还能同时输出管理和训练,就会对提升一个领域内 NGO 的发展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怎么做,很值得探索。去年,我进到了阿拉善一个和 GGF (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的简称)合作的三年期项目上。项目的名称很好听,叫“劲草同行”。阿拉善及合作者 GGF 一起经过两轮筛选,挑出了 15 个环保公益组织,每年、每个组织给 10 万人民币。项目组织了由 GGF 专家和阿拉善企业家共同组建的导师团,两个人组成组成一个对子,每一个对子负责 2-3 个 NGO 组织的辅导。我负责了其中 3 个不同发展阶段上 NGO 组织的辅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学相长,各有各的收获。我们督导团正在探讨把小型 NGO 发展和管理整理成 9 个模块,分三年随资金到位一起导入。在这个项目上,我见到了一批亲力亲为做公益的企业家,亲历了和国内外 NGO 专家的合作,践行和观察阿拉善这样规模以企业家为主体的 NGO 组织,如何对一个领域中的公益组织产生影响,发挥作用。 再说几句壹基金。大家都知道一批企业家参与到了壹基金的转型和改造中,短短三年,成绩斐然。这批企业家之所以能让壹基金焕然一新,最为重要的就是他们不仅仅出钱,还出工出力。中国民间公益事业、中国 NGO 的发展有了企业家阶层作为操作力量介入,也是一件具有标志意义的事情。如果有人做个调查,一定会发现企业家的参与度,他们给到社会公益项目上的时间精力,会大大超出大家和社会的想象。 最后要说的,就是关心公益,涉足公益,出工出力做公益,在新一代企业家中正在形成风气。我观察接触到这个情况,是加入正和岛和参加到阿拉善的活动中之后。这两个地方集中了全国各地不少 65 —— 75 后(包括一部分 80 后)的新生代企业家。他们大都是企业主,企业有了 10 到 15 年的历史,在本地区、本行业领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中不少人会投钱、投精力做公益,好像一切都很自然。最近,我认识的一帮新生代企业家正在组建一个众筹平台,其功能设计中就有为 NGO 提供融资服务一项,一个青年的创业就业平台就有免费为 NGO 招募志愿者的服务,一个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小型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提出给 NGO 提供免费服务等等。当然,我是特别希望有人能做个调查,检验一下我的这个判断。如果成立,这是件格外让人高兴的事情。 上面讲了三个情况,三个判断,其中有些变化是尤为可喜可庆的。 一是,做公益的人不再是那么悲情、悲催、悲壮。我接触到的新一代公益人他们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发生了变化,很阳光、很快乐,喜欢他们的工作,喜欢和做公益的同伴们一起打造的人文环境。他们不认为是背负什么使命,也不和什么东西对抗,更不是什么苦行修炼,他们付出本身就是自我实现,付出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已经足够幸福。我以为,只有这样,公益才是有希望的,可发展的,造福于人类的事业。中国民间的公益事业开始有了阳光和土地的气味。 二是,企业家阶层把亲力亲为做公益,出工出力做公益,担任职务参与 NGO 的组织建设,作为提倡的参与模式,有的公益组织甚至把它设置为门槛。这就不仅仅是对中国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对中国企业家阶层的成长、成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接触的几个 NGO ,企业家做公益,不允许带秘书,带助手,活儿都要自己干。我自己参加公益活动的事务,被分配承担的任务,都是自己亲自动手的。做了十年以上的老板,往往自己就已经不会干活了。做公益会逼着他们恢复能力,甚至会改善他们与自己助手、团队的关系。 这些人比不会干活更大的问题,是大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把自己惯成了“小皇上”,说一不二,“一言堂”,粗暴霸道,动辄骂人、训人等等。在公益活动里,在 NGO 里,他们会判若两人。时间长了,参加公益活动,会成为他们逐步调整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自己变得文明起来一个动因。 我们还看到,在公益组织里,平行关系的建构和维护会逼他们学习全新的东西,使他们受到全新的训练。在公益组织里,他们和政府打交道的方式也变了,不论是沟通、交涉,还是游说、博弈,也是全新的学习和训练。在 NGO 的治理、运营、管理上,也不仅是他们把能力和经验带进 NGO ,而是双向的彼此给予。公益组织在治理结构、运维管理、信用管理上,实际是有着比企业更高的要求,对此,我是近些年才有了明确的认知。 NGO 建立起自己的治理、管理体系,有来自大企业同伴和国际 NGO 专家的支持,这些成果也会被中小型企业主很快带回自己的企业里用起来。 三是,要以做企业的方式做公益,这样一个理念和风气已经进入了中国民间公益、中国 GNO 的发展领域。最近应该是又有进步,社会型企业的模式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和选择。这一点如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而不是警惧和打压,中国社会的重建就会渐进快车道。反之,已经形成的大好局面,则会遭到破坏。 四是,企业家阶层实操性地进入民间公益领域,还带来了一个对企业和 NGO 都更为长远、更具重大战略意义的事情,就是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的思维理念、技术应用带入了这个领域。这个实践虽然才刚刚开始,但前景无比美好,前途不可限量。 这个问题展开需要做一篇大文章,这里我们只谈一些基本的判断和对策—— 1 、新起步的 NGO 项目和转型的 NGO 项目,必须以互联网的思维理念进行和完成战略规划、战略管理建设; 2 、 NGO 的当家人们要尽快把自己的各种活动尽可能地搬上移动互联平台; 3 、 NGO 的当家人们要积极与移动互联的公共平台沟通、交涉、谈判,争取获得终生免费使用的支持条件; 4 、 NGO 的当家人们要使自己的业务流程不脱离移动互联; 5 、 NGO 的从业人员必须突破对移动互联使用的障碍,做不到的只能淘汰,坚决淘汰; 6 、企业家介入其中会加速 NGO 建立起和互联网联系进程,也会和企业本身按照互联网的要求进行的调整和升级实现良性互动。总之,中国民间 NGO 和中国的中小型企业一样,要把到移动互联网上去求生存,求发展,当“挣命”来看!正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我们同欢乐,我们共追求,我们拥有同一样的爱”。把移动互联仅仅当工具的人和组织不属于互联网,只有把移动互联当成新的生活空间、新的世界,有意愿、有能力使自己属于移动互联网的人和企业才属于未来,拥有未来。 最后,说说和媒体的关系。 公益事业在上述的思路和条件下发展,充分利用和发展自媒体,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我们接触的 NGO 项目都非常重视官博、官微的建设,也关心出版物、纸媒的支持。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会迅速发展起来,也会成为在人才市场上一个显眼的需求方。 真正让 NGO ,尤其是有企业家参与的 NGO 纠结、困扰的是和传统媒体的关系该如何处理。现在大家通行的做法是尽量避开。我们很怕媒体的报道,包括善意的。尤其惧怕深度的挖掘和解读。怕媒体,实际上是怕什么,不须揣测,不须言明。 我们幸福地做着的公益事业总会被看成是居心拨测,而我们又实在不愿意放弃已经开始的幸福生活,就只好躲着媒体做。当然也有比企业家胆子大的,不怕出名做公益的。我们就拿着当戏看,不会去效仿。我估计,记者这方面的采访会碰上困难。 我的“接力”,就此打住了。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