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控制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习总超荒诞

一颗种子已经发芽了,如何再将它变回种子?一只麻雀已经会飞了,如何再将它变回鸟蛋?一个人已经开了眼界,如何再让他变回无知?如何收回已经泼出的水?如何让时光倒转?如何从2013年把中国拉回1976年? 如今,世界媒体和中国公众正在观看、围观、惊奇、惊叹、难以置信地注视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当局正在作出史无前例的努力,力图使时光倒流,使当今中国再倒回1976年和1976年之前,也就是回到中共已故领导人毛泽东时代。 “七不准讲”惊倒世界...

阅读更多

胡泳 | 地震撕裂中国互联网

http://cn.nytimes.com/article/china/2013/04/25/cc25quake/ 地震撕裂中国互 联 网 纽约时报 中文网 编辑 困困  2013 年 04 月 25 日   公知被泛化,及至污名化后,公共空间不再存在得到广泛信任的意见领袖   4 月 20 日在四川省雅安地区发生的 7.0 级大地震撕裂了中国的网络世界。在新闻发布后数小时之内,中国的社交网络如微博,门户网站的论坛及其他网络空间中即出现争议和争吵。灾难如同一个集结信号,将虚拟空间的中国人汇集成一个狂热的群体,在表达诉求和意见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派系争斗与人身攻击,很多议题无法达成具有倾向性的一致。这些撕裂式的争论既暴露了中国政府在灾难发生时缺乏有序、专业的应对机制,也是中国网络世界由来已久的阶层割裂、语言暴力乃至官方舆论控制的一次集中爆发,最终呈现出自上而下的乱局。 争论议题主要集中在对公权力及相关机构应对灾难的质疑,对 “ 公知 ” 公共言行的挑战,以及 “ 不添堵 ” 背后掩藏的关于商业化媒体和志愿者等民间组织应在多大程度上参与重大事件的不同意见。 地震发生初期,针对中国政府及相关公权力机构的批评比较集中。根据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讲师张效羽整理的震后微博反应时间表, “ 事件发生后 120 分钟以内就会有知名公知批判 ” 。批评主要包括:官方媒体的报道速度,通往灾区的高速公路收费问题,救灾速度与秩序等。这种批评起到了实际效果。比如至 4 月 23 日,交通运输部已下发通知,要求北京、河北、辽宁、河南、山西、四川、天津辖区内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对住建部向四川雅安芦山、宝兴等灾区派遣城镇供水应急抢险分队车辆免收通行费。曾供职于《南方周末》的记者陈鸣则在新浪微博发表《悲情是最差的选项》一文,提出目前核心问题是科学救灾、精细救灾, “ 行政成本要小,物质消耗要小,动员人力、动员社会幅度要小,并不是所有地震都适用举国体制。 ” 针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批评持续数日。地震当日,中国红十字会筹款约 14 万元人民币,与之对比的,是民间公益组织 “ 壹基金 ” 一天筹集善款约 1000 万元人民币。中国红十字会公信力落败持续至今, 23 日,广州的一家邮局甚至挂起了 “ 邮局没有郭美美,赈灾捐款免邮费 ” 的标语。同时曾获得潘石屹、任志强等企业家信任的 “ 壹基金 ” 也开始遭遇责问:与中国红十字会是否有隶属关系,是否具有救灾能力,牛根生 —— 毒牛奶丑闻主角之一 “ 蒙牛乳业 ” 的创始人 —— 担任 “ 壹基金 ” 理事,这是否降低了它的公信力。 信奉 “ 围观改变中国 ” 的中国互联网用户起到了监督公权力的作用,但是对威权统治的普遍不信任和不满,以及信息不对等,导致这种监督逐步演化为愤懑之情的宣泄。 4 月 23 日晚间 8 点左右,北京民政局用新浪微博官方账号号召全国人民捐款,评论和转发中出现了 20 多万条 “ 捐你妹 ” , 14 万多条 “ 滚 ” ,两小时后这条号召被 “ 加密 ” 。这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境遇如出一辙。 4 月 20 日地震发生当日,中国红十字会也使用新浪微博官方账号发布赈灾和募捐信息,收获的也是数以十几万计的 “ 滚 ” 。 在普遍的责备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4 月 22 日《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发表《适当的节制和静默有时更有力量》一文: “ 批评更需要节制和慎重,特别想对那些充满讨伐激情的网友说一句:这个时候抹黑壹基金,是很不好的;这个时候痛批红十字会,是极不合时宜的;这时候去逼问企业捐多少,也是极不合适的。放下成见和偏见,丢掉平时那种 ‘ 找一个敌人去讨伐 ’ 的习惯性对抗思维。灾难之下每个人都非常渺小,灾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不要做伤害救灾凝聚力的事情。 ” 北京学者、作家崔卫平曾在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写的评论文章《今天,我们如何爱国》中提出 “ 权力性反对 ” 的概念, 指出中国的互联网上 “ 出现了另外一种 ‘ 以官方为中心 ’ :凡是官方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凡是官方反对的,我们就拥护。 这并不是独立人格的体现,而是一种反应性人格,是被动的,应激性的,甚至是依附性的;是等待官方的意见,然后再作出自己相反的反应 ” 。 互联网公知质疑公权力的同时,也遭遇了对自身言行的挑战。 “ 公知 ” 这个词在中国的网络世界十分微妙,它既被泛化 —— 具有话语权的互联网用户被笼统称为公知,也面临污名化的危险 —— 公知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负面词汇。公知的代表人物,作家李承鹏在地震当日前往灾区救灾,过程中不断遭遇 “ 作秀 ” 的质疑之声。而另外一位公知、作家韩寒则结合 2008 年汶川地震参与救灾经验发表《地震思考录》,呼吁冷静与理性, “ 在救援最重要的 72 小时内,明星名人不要前往 ” 。这使针对公知的讨论分裂为两个阵营:积极参与与冷静以对,双方互相讥讽。《都市周报》的编辑耿清华在微博上提出用 “ 职业政治家 ” 的眼光看待行动派公知: “ 对他的言论和文章尽可嘲讽,政治理念有分歧更可争论。他开工干活,推动社会向好,那就该支持。至于 ‘ 出名 ’ ,那是职业收益,跟卖东西收钱是一个道理。 ” 4 月 21 日晚间,国务院下发通知, “ 要求单位团体未经批准暂不进灾区 ” , 随即 “ 不添堵 ” 一词出现在《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头版 ,网络针对这一词汇的争议持续发酵。这既是对救援车辆在通往雅安的高速公路上堵车这一新闻的反应,也指向涌进雅安的媒体记者,志愿团体和个人。响应 “ 不添堵 ” 者认为此次对于地震的反应过度;而 反对者则猜测这种居高临下的口吻来自官方对商业化媒体和民间组织的打压。 前往地震现场的媒体数量是否合理,始终没有一致的看法。《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负责人卢斌在接受采访时对我们说,地震当天报社派出了 21 名记者前往灾区采访。他承认 “ 媒体的到来肯定有挤占灾区资源的影响在 ” , “ 但是我们要把目光放在媒体报道对信息公开,对国家社会的影响上。 ” 对此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疑问: “ 很多媒体派记者去一线采访,但有多少是独家报道呢?我们不要为了去雅安而去雅安,不要为了表示而表示。 ” 各色媒体都涌向前线,一些消费灾难的报道引发反感。新浪微博的意见领袖、账号 “ 作业本 ” 发布一条消息称: “ 四川卫视戴眼镜的女记者多次打断医生抢救病人过程,耽误时间,采访灾民时竟然还问他们今天喝到粥开不开心。 ” 该条微博被转发超过 5 万次。普利策奖得主、汕头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彼得 · 阿内特 (Peter Arnett) 在接受采访时对我们说: “ 在灾难报道中,记者必须要遵守几个原则:要始终考虑受访人的感受,在报道中要剥离自己的情绪去遵守专业的新闻操作规范,最重要的是快速准确地报道灾情。 ” 在公众层面,由 “ 围观改变中国 ” 演变为信息过载,不知所措和情绪激奋。韩寒创办的电子杂志《 One 一个》在新浪微博的账号 “ 亭林镇工作室 ” 针对围观网民的困惑发表评论: “ 捐款是作秀,不捐是冷漠,捐早是求名,捐晚是被迫,捐多是炒作,捐少是抠门,公开是显摆,不说是装逼,解释是掩饰,沉默是心虚,无图无真相,有图说伪造。 ” 互联网用户面对灾难选择性摇摆的同时,针对灾情的反应相左者,也互相指责和倾轧,一言不和即出现人身攻击和诅咒性言论。 崔卫平在发表于纽约时报中文网的一篇呼吁中国人 “ 善待他人 ” 的文章中写道: “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特权社会,它就是一个充满歧视的社会。 许多歧视和羞辱是由制度提供保障的。包括身份歧视、民族歧视、性别歧视、政治歧视、地域歧视等等,随处可见。可以说我们的社会是依靠各种歧视和无理剥夺才得以运行。一般人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世界,同时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个世界存在的逻辑:因为自己受到歧视,觉得自己有理由去歧视别的人们。从自身被羞辱当中,发展出一种急切地想要羞辱他人的愿望和冲动。 ”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接近 5.5 亿人,自网民集结并参与公共事务以来,对互联网在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养成方面积极意义的探讨,与对网络暴行的反思,一直并肩齐行。 2012 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在个人博客上发表《网民成长的十个面向》一文,认为网络围观是一种见证的力量, “ 网民每一次简单地按下按钮,都等于一次民主投票。一个两个人一次两次地按键并不起眼,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舆论的力量却可以经由 ‘ 网聚 ’ 而产生。 ” 而杭州市委下属的市情研究所研究员姜方炳则于 2011 年在《浙江学刊》发表文章批评 “ 网络暴力 ” : “‘ 网络暴力 ’ 作如下界定: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 ‘ 道德 ’ 、 ‘ 正义 ’ 等 ‘ 正当性 ’ 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 ” 如同硬币的两面,中国互联网兼具积极意义和负面效应,而在此之上又有一种潜藏但却极为巨大的力量介入 —— 中国政府对互联网舆论的控制。 2013 年 4 月,英国媒体《经济学人》发表特别报道《中国互联网:巨大的笼子》 (China's Internet: A Giant Cage) ,该文认为,互联网本来该帮助中国民主化,但是中国政府通过雇用网络警察,网络专家和网络宣传人员过滤,监控和引导中国网民,最终让这个专制国家加强了控制。 网络信息分散的特性,中国网民的愤懑性行为习惯,以及中国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控制,导致了互联网生态的乱象,雅安地震将这一持续已久的乱象在短期内放大。互联网从业者、中国最早的互联网用户之一黄继新在采访中对我们说,这种乱象暴露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 中国素来缺乏公共言论空间和规则,没有公共辩论的训练和习惯,中国网民在享有较之以往更大进步的公共言论自由时,犬儒和戾气获得了更壮观的呈现,破坏性的讨论方式对理性声音产生了驱逐效应。而公知被泛化,及至污名化后,公共空间不再存在得到广泛信任的意见领袖。在今天的中国,威权统治遭受质疑,意见领袖随着公知污名化而失去尊重,宗教信仰也缺少做出建设性努力的基础和力量,最终网络舆论一盘散沙。 ” 特约撰稿人王鑫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阅读更多

自由亚洲 | 能控制网络敏感言论,为何控制不了网络色情?

最近,全国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展开“净网”活动,查处91家登载色情杂志和动漫的网站。近年来,中国大大小小的网站上色情信息泛滥成灾。人们不禁要问,官方控制得了网上的政治敏感内容,就控制不了网上的色情信息吗?这其中到底有怎样的关联? 中国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最近进行了“净网”活动,北京的酷兔查查网被列为登载色情杂志和动漫的91家网站之一,遭到关闭,酷兔查查QQ群也遭到解散。现在通过谷歌搜索已经搜索不到酷兔查查网站的地址,无法看到这个网站原来的具体内容。据另一家中文网站有关酷兔查查网的介绍,酷兔查查网是一家汇集大量高清电影、连续剧、音乐、动漫等视频资源的网站,提供免费下载。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手段控制政治敏感信息和色情内容。结果是网上的政治敏感信息确实经常遭到封杀,但是色情内容却十分泛滥。应该怎样解释这一似乎互相矛盾的现象?北美民间组织全球互联网自由联盟技术总监比尔.夏先生分析说,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其实是中国网络上色情信息泛滥的原因之一: “(色情信息)不是个别网站的问题,一些大的网站也有色情色彩。这种现象部分原因正是中国的舆论控制造成的,网络运营商不能正常运作,为吸引人往色情方向走。” 记者发现,百度贴吧上有一些网友在议论酷兔查查网站遭关闭、QQ群被解散事件,但是这些网友没有透露这个网站具体到底有什么内容。一个叫“睡不着的水”的网友在百度贴吧上对酷兔查查网被关闭表示震惊。这位网友表示,虽然查查关闭了,但是它所代表的一种互联网的共享精神并没有因此消失,正是有这样一种精神的存在,互联网传播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或者说普世价值(记得有外交官否定过中国有普世价值)。 北京除了有数家网站被关闭以外,猫扑大杂烩、海报网、机锋论坛等网站被罚款。在广东,可游在线漫画、131游戏之家等网站的备案被注销。在上海、重庆等地,一些网络公司的管理人员被约谈,博客大巴、玩家网、E书联盟等50多家网站被要求删除色情杂志和漫画。广西自由撰稿人荆楚先生认为,中国网上色情信息泛滥,实际上是官方比较乐于见到的一种现象: “色情网站其实没怎么管。” 中国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是由多个政府部门联合组成的机构,成员单位包括各地的宣传部门、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等。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组长就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兼任,可见这个部门的重要性。比尔.夏先生认为,这个部门采取的网络管理活动主要目的还是政治言论控制: “搞运动的形式,用听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是为了恐吓网络运营商和网民,可能有部分是因为色情内容,但习惯性地是恐吓网民,去惩罚在网上发言的人。” 比尔.夏先生注意到,在美国这样不限制言论自由和网络自由的地方,严肃网站和成人网站还有区分的: “美国整个网络主流和传统媒体是一样的,价值观没有什么变化,并不是整个网络都是色情。” 中国过滤、关闭含有政治敏感信息的网站,是钳制言论,被认为是专制独裁的表现之一,为百姓所痛恨。但是对于网上的色情信息,政府到底应该怎样管理呢?中国传统上虽然是谈性色变的国家,但是近年来不仅网络上色情信息泛滥,连一些地方公开举行的车展上,女模特们的衣着也极为暴露,令人乍舌。荆楚先生认为,对于色情信息管理中国应该向国外学习: “真正要管,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中国人什么事情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就是照搬西方社会经验,可能也行不通。车展车模几乎展示裸体。” 据中国全国“扫黄打非”网发布的消息, 除了查处一批网站外,今年各地还销毁了盗版音像制品、盗版图书、盗版电子出版物及非法报刊近3000万件。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的报道。

阅读更多

自由之家 | 中共新闻自由进步2分、台湾退步1分

美国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公布「2013年全球新闻自由报告」,中国今年在报告中的总点数为83分,在政治环境的评比项目中,较去年改进2分。台湾与2011年相比则退步了一分,主要原因是在法规和执照核发方面, 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年度报告对中国大陆媒体环境的结论指出,中国仍有全球最复杂的新闻审查机制,但民众使用微博或其它网路工具,取得及分享未经审查的资讯,特别是突发事件,已有改善。...

阅读更多

墙外楼 | 亚洲周刊:习李体制启动 习近平前不久的内部讲话曝光

北京两会习李体制启动,亚洲週刊获悉,前不久习近平有两次内部讲话,要警惕苏联解体教训,重提毛泽东思想,给那些耿耿于怀而深深不满的政坛元老补吃了定心丸,具安抚意义。有学者认为,这是习近平为争取最大公约数、寻找最广泛共识而不得不这样说。这次两会至下一次两会期间的一年内,改革派要求的宪政、政改都不会有大动作。两会只谈社会保障、住房医疗、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不会有突破的惊喜。   在饱受雾霾和沙尘折腾之后,踏入三月,北京终于见到蓝天和阳光。北京人自嘲说:新北京精神是「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京城议政中心人民大会堂内正议论如何再创「辉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两会),在此先后于三日和五日揭开序幕。步入「两会时间」,习近平、李克强的习李体制正式起步。四个月前,习近平当选中共总书记;这次「两会」闭幕,李克强出任国务院总理。民众期待「两会」继续成为解决现实问题,满足社会展望的制度平台,由此开创新的「议政时代」。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政治集会。两会会场内外,公众关注的热点、代表和委员热议的焦点,除了人事新布局外,依然是反腐倡廉、司法公正、社会保障、食品安全、房价调控、收入分配、机构改革等议题,没有太多新鲜亮点,可见国人对相关议题的持续关注,这也表明这些议题的解决,困难重重,任重道远。中共十八大后,全球关注习近平「百日新政」,而今新一届两会启动,如何剖析中国当下时局,如何评估中共未来走向,世人热议。   北京学者认为,如果说,从中共十八大结束,习近平率领六常委见中外记者开始,至三月全国两会召开,是习李体制亮相期、交接期;那么两会闭幕后到二零一四年两会的一年内,是习李体制的磨合期、调整期。中共几十年来,每届代表大会后的一中全会,主要解决中共领导班子问题,二中全会解决政府班子问题,到三中全会经调整巩固领导权,此时才会有所作为,那就是二零一四年才会有大动作,或大步前进,或大步倒退。届时,习李体制的战略部署才能清晰展示。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习近平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十二月四日,在纪念现行「八二宪法」公布三十週年会上,强调「恪守宪法原则,履行宪法使命」。十二月七日,习近平出任总书记后,第一次出外考察没有选择中共传统意义的韶山、西柏坡,而是去广东深圳,向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画像献花,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二零一三年一月二十二日,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二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提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制环境,让民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习近平的言行和举动,反腐、整风、清党、饬军,习式新政格局初奠。大部分国人像吃了「春药」般,兴奋不已,对习近平寄予厚望,期望未来中国在习近平主政下,成为「宪政国家」。不过,习近平的一系列作为,却激起中共一批元老宋平、李鹏、周永康等人不满。习近平南下深圳,大谈邓小平,否定毛泽东,不提江泽民、胡锦涛,政坛不满声音频频传出,此时习近平脚跟尚未站稳,习李体制也未最终成型。   在两会期间,亚洲週刊获悉,前不久习近平有两次内部讲话,一是在新进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学习会上讲话,一是在法制会议上讲话,两次讲话内容差不多,却明显成了对自己新政理念的稀释。摘录如下:   ——习近平说,我们的改革本来就是全面改革。我不赞成那种笼统认为中国改革在某个方面滞后的说法。在某些方面、某个时期,快一点,慢一点是有的,但总体上不存在中国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没有改。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改的,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这不能说不改革。现在,重大改革都是牵一髮而动全身,更需要全面考量、协调推进。   ——习近平说,我们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问题出现颠覆性错误,出现后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决不自乱阵脚,我们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是要树立信心。   ——习近平说,苏联为什么会解体?苏共为什么会垮台?一个重要原因是理想信念动摇了。最后「城头变幻大王旗」只是一夜之间。教训十分深刻啊。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一路否定下去,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了。为什么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就是从苏联解体汲取的教训。苏联军队非政治化、非党化、国家化,解除了党的武装。出来几个还想挽救苏联的人,把戈尔巴乔夫弄起来,没搞几天又被反过去了,因为专政工具不在他们手中。叶利钦在坦克上发表讲话,军队完全无动于衷,保持所谓「中立」。最后戈尔巴乔夫轻轻一句话,宣布苏联共产党解散,偌大一个党就没了。按照党员比例,苏共超过我们,但竟无一人是男儿,没什么人出来抗争。   ——习近平说,讲理想信念,就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产党人应该有更高的理想,那就是共产主义。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世界观问题,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世界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可认识、可把握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科学方法论,而唯心史观不能客观地认识世界,认为世界是人可以任意裁剪的。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信仰动摇,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不知道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不知道历史是怎样走过来的,要怎样走下去,也就不知道自己过去哪些做对了,今后应该怎样走才对。   ——习近平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信仰的味道》。一九二零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他妈妈为他准备了一碟红糖和?子,还在外面问他红糖够不够,他说「够甜,够甜了」。他妈妈收拾碟子时发现他没有蘸红糖,蘸的是墨汁。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   习近平这两次内部讲话,要警惕苏联解体教训,重提毛泽东思想,给那些耿耿于怀而深深不满的政坛元老补吃了定心丸,具安抚意义。有北京学者认为,这是习近平为争取最大公约数、寻找最广泛共识而不得不这样说,可见中国的事有多难。这次两会至下一次两会期间的一年内,改革派要求的宪政、政改都不会有大动作,军队国家化、司法独立、新闻自由、官员民主选举、三权分立,都不可能出现,这五年、十年不会有戏。这次两会,只会谈社会保障、住房医疗、食品安全、社会组织放开、环境保护、教育平等、反腐倡廉、收入分配等问题,不会有突破的惊喜。   老干部对习讲话失望   春节后,《炎黄春秋》举办了两场令当局关注的会议,一是十多人参加的小型会议,有李锐、何方等老干部、老学者;另一是杂志社的迎春团拜大会,二百人出席,十多人讲话。他们分析当下政局和未来走向。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的两个儿子胡德平、胡德华来了,开国元勋陆定一儿子陆德来了,还有江平、资中筠、钱理群等人,前不久实名举报前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利用维稳模式祸国殃民的知名维权律师浦志强也来了。与会者听到习近平两次内部讲话精神,普遍感到失望。他们认为,两个讲话的框架和基本思路,说重些,有走老路的味道,特别是讲到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说不是制度不制度问题,不是法制不法制问题,不是民主不民主问题,而是军队中立化,共产党失去舆论控制权,人的思想乱了,导致偌大苏联没有一人站出来说「不」。说军队国家化,没有党的绝对领导,因此党就完了。   会上,胡德华说,苏共为何垮台?俄罗斯共产党总书记久加诺夫给出这样的解释:苏共垮台是由于苏共垄断了一切资源,垄断了真理。胡德平说,公民维权和腐败官员之间的矛盾,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法学家江平说,要按照宪法理念治国,这就是宪政。只提用宪法治国,不提宪政,是缺少宪政理念,宪政社会主义更具普世价值,应该更多强调与全世界的共同点,这就是宪政。中共元老马文瑞之女马晓力说,要把宪政这个口号喊响。陆德说,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是经济体制改革屡屡遭遇瓶颈的原因,西南财经大学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中国目前基尼系数是零点六一,这是符合实际的。原全国人大法工委政研室主任高凯说,应出台保护公民不同意见的法律。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应该推广广州经验,公民的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制,取消上级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培育公民社会成长。中宣部原新闻局长钟沛璋说,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际上,是毛泽东一个人站起来,亿万中国人跪下去。   《炎黄春秋》杂志社长杜导正,二月十四日因血压偏高入住北京协和医院新高干病房。九十岁的他,顺便全身检查。两会期间,他在病房接受亚洲週刊访问。杜导正说,中共十八大后一百多天,如何评价政治局新常委班子?从表现看,有积极一面,令人振奋;也有消极一面,令人忧虑。   杜导正说,如果习近平的那些讲话只是出于政治策略上的考虑,那另当别论,如果是他真实想法,以此治党治国,如此接受历史教训,就十分糟糕了。他说,有人对形势作分析,说未来走向有三种评价,会有三种结果。一是先左后右,形左实右,这还会有好结果;二是左左右右,左右逢源,这表明政治是骯脏的,是一场游戏,从某种角度看,这样可获得左派、保守派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社会矛盾那么尖锐,谁坐在总书记的位子上都很难办;三是左左左,左到底,这很糟糕,很危险,会导致彻底崩溃,结局是悲惨的。   杜导正说,最初听到这两个讲话的内容,他的心情是「十分震惊,十分悲哀」,盼来这样的结果,令他寒心。最近,他继续观察,又听了许多朋友的看法,他认为应该再给中共新领导人多一点时间,不要急于作出结论。他说,他和习近平父亲习仲勋比较熟,习近平受父亲影响不小,人聪明也厚道,共产党这么惨痛的教训,习近平这一代人当然会有影响。政府新内阁里还有李克强、王岐山等人辅助他支撑?着。杜导正说:「网络革命是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必然引发社会革命,也必然引起政治革命。我们国家,我们这一代人实在经不起大的动乱了。现在的态势依然扑朔迷离,看不清楚,未来走向不明朗,《炎黄春秋》作了两手思想准备,一是准备迎接好一点的形势,也准备最坏情况出现,即停刊整顿。」据悉,《炎黄春秋》一月发行量增加一千多,二月增加六千四百册,三月又增加一千七百册,总发行量达十七万四千二百。   杜导正说,这次两会,政府人事变动是大家关注的,只是希望能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让非党人士、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在重要岗位上所佔比例大一些。热议中的政府机构改革,不会有太大惊喜。现在新领导班子手中的权力还不稳固。杜导正说:「我总体看法是不要悲观,目前也乐观不起来。希望不等于现实。还是那句话:不改致革。」   透过改革才能解决问题   启幕才几天的人大和政协两会,是一年一度的「春天故事」,应当演进成助推国家改革、社会进步和民生权益的坚实足印。两会上传出一个个「故事」:自由迁徙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写入今年目标……国务院机构改革是这次两会的热词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银监局长高飞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还是问题核心,要透过改革,解决政府权力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弥补「缺位」,隔断「越位」,纠正「错位」。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新一轮价、财、税改革即将来临,未来的税收改革仍应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并考虑形成长期的制度化安排。   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邓辉说,劳动教养制度违反了包括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在内的诸多基本法律,与中国政府签署的人权公约相悖,其改革已箭在弦上,不改不行。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城镇化即使「发展转型」,又是「体制转型」,传统城市化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应让农民享有土地流转价值溢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要从法律上保障农民能从土地获益,建议修改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农村土地使用权以物权性质,可收穫多方面的改革红利,比如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全国政协委员、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养老金双轨制正部署顶层设计,应对老龄化的资金安排、养老金空账都在研究……两会开启了习李体制「议政时代」,春天还会来「雾霾」吗?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