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

茅于轼是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自由主义思想家和社会评论家。他以其对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观点和贡献而闻名。

他对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和治理方式持有批评和不同意见。

茅于轼认为中国应该向市场经济和私有产权倾斜,主张减少政府的干预和管制,推动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他批评了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的干预和官僚主义,认为这限制了市场的发展和个人自由的实现。茅于轼也对中国的土地征收、住房制度和经济垄断等问题提出了批评,并呼吁改革和开放。

然而,茅于轼的观点和批评往往与中共的政策和意识形态相悖。中共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对重要行业的控制,强调公有制和国家垄断的重要性。因此,茅于轼的自由市场观点与中共的经济主张存在冲突。

茅于轼的批评和观点使他在中国政府和官方媒体中受到限制和打压。他的社交媒体账号被封禁,他的演讲和出版物受到审查和限制。尽管如此,茅于轼在国内外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他的观点在一些知识界和民众中得到了支持。

中国数字空间收藏

时间馆公民行动馆人物馆

CDT视频 CDT播客 CDT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CDT征稿 版权说明

中国数字时代收录文章

杨支柱 | 什么是政府权力的合法性来源?

杨支柱 茅于轼先生的“成就论” 最近茅于轼先生一则微博引起广泛的批评。茅先生说,“中共在中国执政的合法性不是来自选票,而是来自改革 30 多年的成功,以事实证明它具有管理一个国家的能力。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起来算是很好的,就经济而言绝对是第一。国际社会从来没有对中共的执政合法性有任何怀疑,还邀请中共参与全球管理。这个合法性绝非来自继承了毛泽东的统治。这一点绝不要看错了。” 但是批评往往过于诛心和断章取义,而且不得要领。 如果对茅于轼先生的文章、讲话了解比较多的话,就应该知道茅先生对于所谓三十年改革开放其实是抽象肯定多、具体否定多。茅先生不但对于收容遣送、土地垄断、金融垄断等做过很尖锐的批评,对于绝大多数公共知识分子因为自己生育意愿低而无视的强制计划生育和自己想分一杯羹而盼望的经济适用房制度也做出过很尖锐的批评。他甚至不惜冒被唾沫淹死的危险主张廉租房不能建私人厕所,因为建了私人厕所就轮不到真正需要廉租房的农民工和城市贫民了——这显然是中国大陆的事实。 如果对茅于轼先生的为人了解比较多的话,就不得不承认茅先生总体上是一个心胸开阔、为人谦和、生活清贫、爱思考、敢说话、有热情、有耐心的公共知识分子典范。他的安贫乐道和心平气和在我说认识的人中几乎无出其右。作为一个肉身凡胎他当然有怯懦的一面,但其学术勇气和道德勇气在今日中国的著名公共知识分子中即便不算一流的起码也是二流的。 我怀疑“中国政府的合法性来自经济成就和经济改革”一类的说法是近 10 年前茅先生对“胡温新政”充满幻想的时候说的,现在又被他的微博管理者翻出来重贴了;而不是在目前这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说的。大约 10 年前茅先生曾发表过一篇网文《中国民主化的道路:已见曙光待见朝阳》,“中国政府的合法性来自经济成就和经济改革”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已经呼之欲出了,这篇文章当时也曾受到很多人的批评。 我这样怀疑的理由有两条:第一,茅先生最近几年的言论是愈挫愈勇,大有豁出去了的架势,怎么突然又来个急转弯?第二,一个 83 岁的老人,经常到全国各地去演讲,又不习惯轻易拒绝来自朋友、学生的造访要求,他哪来的精力开设那么多经常更新的博客和微博?至于茅先生的微博管理员为什么要重贴茅先生 10 年前的这几段为官府辩护的话,我就不得而知了。或为保护,或为丑化;但以茅先生对年轻人和自己人的双重信任,他肯定相信是为了保护他。 茅先生的说法当然是错误的。如果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经济成就,那么 1929 - 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和英国的政府都是非法的?叶利钦政府的合法性还不如斯大林政府?如果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制度改革,那么岂非拥有一个糟糕的经济制度或政治制度成了政府合法的前提?反而是拥有成熟市场体制和民主体制的国家永远跟合法无缘了? 完全不必讨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几十年的功过如何,也可以看出茅先生那番话是错的。政府的合法性来源问题,也就是政府应该怎么产生才合法的问题,它跟政府产生以后执政中的是非功过毫不相干。 我感觉茅先生将容忍政府的统治和承认政府的合法性混为一谈了。中国大陆确实没有发生像利比亚、叙利亚那样的大规模反抗和流亡。由于中国政府的权力大到都深入公民裤裆了,中国人不得不跟政府打交道,其频率可能超过除朝鲜以外的任何国家。外国人、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也不得不跟中国政府打交道,这确实给人以承认中国政府合法性的印象。某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吸纳中国为会员国并接受中国政府派代表的行为,更是明确地承认中国政府的合法性。但是一个政府的合法性归根结底是由本国人民赋予的,而非由国际社会赋予的,齐奥赛斯库政府和卡扎菲政府的命运很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而本国民众跟政府打交道仅仅意味着暂时还能容忍,而不是对其合法性的承认。譬如中日战争期间沦陷区人民从汪伪政府领取良民证,能视为对汪伪政府合法性的承认吗?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服从黑帮人物指示交保护费只是因为恐惧,购买赃物只是因为贪便宜,跟承认黑帮收取保护费或自己获取赃物的合法性毫不相干。 显然,对外开放可以增加国际社会的容忍度,经济成就可以增加国内百姓的容忍度,但是容忍不等于承认其合法性。如果容忍等于承认其合法性,那么一个政府无论多么暴虐,在它被推翻的前一天,就仍然可能是合法的。再往前走一小步就是成王败寇了:所有被推翻的政府在被推翻前都是合法政府,被推翻后才变得不合法。合法的标准低到如此程度,讨论合法性问题还有意义吗? 王东成先生说得好:“在现代,不来自人民同意的权力都没有合法性(不管它有什么成就和能力)。不过,人民对于并不来自他们同意的权力可以容忍于一时,并通过积极的努力(批判与建设)促成它的良性改变,使它被同意,具有合法性。这就是改良。” 茅先生显然是主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朝自由、民主的方向前进的。他似乎认为,只有承认政府的合法性,才有请愿、和谈与推动政府做出改变的前提。事实并非如此。不要说那些仅仅在舆论层面否定政府合法性的势力,就是辛亥革命,它显然不承认清政府的合法性,但这并不妨碍革命党人跟清政府通过和平谈判建立民国。 一个 83 人的老人,因为对暴力革命的恐惧(这种恐惧在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中是普遍的)而无视人民忍无可忍的可能性,然后逻辑上一跳跃,就把人民和国际社会暂时容忍政府的统治等同于承认政府的合法性了。 我并不认为茅先生这样说是存心拍政府马屁。即使他意识到了自己是拍马屁,恐怕也不是为了谋取私利,而是错误认为这样说能鼓励政府改革。他那并不宽敞的老房子和房子里简朴的装修、家具都在为他的人品作证。以他的能力和知名度,如果有心拍政府马屁谋取私利,他早就是大富翁了。 吴祚来先生的“反血统论” 像茅先生这样把政府的合法性标准降低到几乎完全无意义程度的,还大有人在。例如今天吴祚来先生发微博说,“许多官二代开始接班,使执政失去合法性,千百万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可不是为了你们这些官们二代三代当官做老爷世袭相传。” 这是典型的党内批评,是以承认党国过去的接班人选拔机制为前提的。这也是典型的反血统论,等于说不世袭就合法。薄熙来不合法,陈永贵就合法了? 五毛们动辄说美国有祖孙罗斯福、父子布什,印度有尼赫鲁妇女、甘地母子(英迪拉·甘地是尼赫鲁的女儿,拉吉夫·甘地为英迪拉·甘地的儿子)、菲律宾有阿基诺夫妇,跟朝鲜金氏三世彼此彼此;就是以这种反血统论为依据的。 血统论错误,不能证明反血统论正确。实际上反血统论也是一种血统论,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血统优惠论,后者是血统歧视论。遇罗克所批判的血统论就包含血统优惠论和血统歧视论两个方面,只是那时的歧视更厉害罢了。合法性的有无不在于接班的人是否来自官二代,而在于接班是否经过了被统治者的同意。 与血统论五十步笑百步的是出身论。以前中国大陆媒体所热炒的“复转军人进法院”、“舞女当法官”等风波,主流舆论貌似正义,实则具有浓厚的出身论倾向。复转军人为什么不能进法院,舞女为什么不能当法官?这不是出身歧视是什么?需要质疑的应该是这些人是否符合法官法规定的法官条件,他们成为法官是否经过了法定的程序,特别是是否通过了律师资格或司法资格考试,而不是他们的出身。 政府权力合法性的来源 政府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是什么?这里的“法”当然不仅仅是指政府自己制定的法律,否则任何说话算数的政府都是合法的,无论它有多么残暴和荒淫。这里的“法”一定不能违反自然法、普适价值或者公理。 国际议会联盟《自由与公平选举标准宣言》开宗明义宣称:政府的合法性只能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而这种同意是通过自由、公平、周期性的民主选举来表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宣称“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但是这一规定并没有落实到选举制度上。 这并不难理解。想一想民法上的代理权授予和公司股东的选举权就明白了。难道因为我特别能干,我不经授权或股东选举擅自代理茅先生去签订合同或强制行使董事的权力就具有合法性了?难道因为我篡权之后业绩不错,我就有理由继续篡权了?不但篡权不具有合法性,而且授权(包括选举)行为以直接授权为常态,间接授权只是不得已的变通手段,转受托人不得再行转授权,间接又间接的选举是违法的。 一个合法的政府通常是依照“合法的”宪法和宪法所派生的选举法产生的。因此政府的合法性问题必然触及到宪法的合法性问题。对于那些作为执法机器化身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费解的问题,他们顶多知道法律有是否合宪的问题,而不知道宪法本身有个合法性问题。 宪法的合法性有实质标准和程序标准,实质标准(理想的宪法)可以用来指引制宪过程,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程序标准。这个程序标准要求宪法的制定机构必须具有比国会更强大的民意基础。即使是国会两院的四分之三多数,也没有资格制定一部宪法,因为这样的宪法使立法权先于宪法、大于宪法,无法解决“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 制定宪法的民意基础越大越好,并不意味着宪法中对制宪、修宪的民意要求越高越好。像美国那样要求国会两院三分之二多数另加四分之三的州同意,一方面意味着通过时强大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当宪法规则不再能得到多数人同意时修改它的极大难度。宪法制定所要求的民意基础越强大越反民主?这个悖论在用一个超绝对多数代表的意见制定宪法的体制(无论是中国大陆的全国人大代表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还是专门制宪会议的超绝对多数)下是无解的,解决的办法只有全民公决的简单绝对多数,也就是超过 50 %的选民同意。 2013 年 6 月 12 日

阅读更多

奇闻录 | 肖像中国:左翼青年

在共识匮乏的年代,青年的图景显得更为复杂:有热情拥抱中国崛起者,也有深深怀疑者。本期“肖像中国”试图探寻其中一个群体:左翼青年,他们的思想源流、他们的生活际遇。有人认为,不是他们太左,而是世界太右。也有人在经历了“反动”或者“反动之反动”,依然犹豫和混沌着,因为这个时代太矛盾了,极度自卑和极度自信每天都在上演贴身肉搏。 2012年9月18日,市民在成都天府广场参加反日游行(图/华小峰) 本文编者按《国家造就青年 青年也造就国家》,由《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撰写: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完成工业化的德国面临和今日中国相似的处境:传统社会日趋瓦解,价值与规范剧烈变迁,中产阶级普遍感到焦虑,城市里满是解放的,也是孤独的、无根的年轻人。“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世界为自由漂浮类型的智性所统治。这种智性迷恋‘大都市的幻象文化’,用沥青路面遮没了‘对土地的忠诚’,忘却了存在的跟。”(转引自曹卫东、黄金城《德国青年运动》)以此为背景,德国市民阶层的青年开启了一场野外漫步、回归自然的“候鸟运动”,试图“拯救自己,握紧旅行的手杖,去寻找你那已经失去的自然和坦诚”。 如今的中国并不缺乏“候鸟运动”,年复一年,打工者与中产阶级一起回到他们的故乡,还乡,但并不相逢。“你在校内网上看看那些对骂的小孩,看看他们的资料,都是一样一样的。”当本刊记者和一位受访者聊起青年的左右之争时,他说,“你看不出这拨青年有什么不同,真正有差别的一群,是我们的小学同学,他们是不表达的,不要说表达的兴趣,他们连那个语言都没有建立。” 不妨这样理解:先是城乡与阶层的分化,产生了一批足可“自由漂浮”的年轻人,然后才是观念的冲突,促成了他们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本刊记者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观念上的左翼青年。 左翼青年——这自然是个便利的称呼,与那些拥抱自由主义(同样是个便利的表达)的年轻人相比,他们的观点显得更为驳杂,而媒体上也缺乏与之相关的独立论述。我们试着呈现他们的想法以及想法的由来——在人们以“五毛党”与“带路党”互相羞辱的语境下,我们得检视一下自己是不是丧失了对世界复杂性的认知,以及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的触感。 你会发现,无论左右,这些年轻人往往是震荡的产物:对自由主义的好感常来自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动”,而与自由主义保持距离又常常出于“反动之反动”;他们习惯在一些“民主”、“公正”这样的词语里寻找自我实现感,却也可能不求甚解,他们对整体性的时代风潮颇为敏锐,但基于观念的立场却也容易反复。无论如何,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他们并没有放弃对于价值的追求,他们仍在寻找理解这个世界的钥匙——但如果真的想找到这把钥匙,他们不能忘掉自己的“小学同学”。 由“候鸟运动”开启的德国青年运动绵延三十余年,从自主时代到联盟时代,其间意识形态错综复杂,反复震荡,“人们站在右翼立场上像左翼一样感受,人们站在左翼立场上却能有‘民族’的理念……”直到新一代年轻人被纳粹运动营造的准宗教氛围收编,成为希特勒的“国家青年”。德国学者说,青年运动中营造的精神氛围——反理性主义、文化悲观主义和泛德意志性,与纳粹运动十分接近,而它本身又未能创造出一种个体政治的责任伦理,最终年轻人被冒牌哲学家和蛊惑人心的政客所诱导和利用。 国家造就青年,青年也造就着国家,这些“未完成”的青年在未来做什么选择,本质上不是一个“左右”的问题,而是如何理解自我与更广泛的世界,如何有责任、有德性地生活的问题。 成都天府广场上的毛泽东像 via Mini Traper 本文原刊于2013年第19期《南方人物周刊》,作者杨潇、杨媛。文中小标题为奇闻录编辑所拟 李昆华、柳昕和丁博 2000年时,李昆华上了西安的一所大学,学旅游管理。学校不算好,他到处旅行,去北京,去上海,听各种讲座。熟悉当年情形的人也许记得,这类讲座会吸引一些游学的外地客,有些是善于发表长篇大论的民间思想家,有些则是嗷嗷待哺的知识青年。1982年出生的李昆华属于后者,他到处听讲,到处买书,“特别辛苦地思考”,有人给他推荐自由主义学说,他花了一个星期,“不眠不休”读了哈耶克的3本书,做了近万字的读书笔记。 柳昕比李昆华小3岁,2004年到2008年,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国际政治专业。“他以前很有,身上充满了自发纠错的能量和尼采强力意志的集合。你会觉得他是在思考中挣扎度日的,他的大学是自我教育。”一位师姐说起当时的柳昕。柳自己则说,当时接触到的材料、表达方式都是偏自由派的,“你在国内感受到的是不自由。”在大三之前,他对纯粹的政治样式很感兴趣,喜欢读哈耶克、以赛亚·伯林这些顶尖自由主义思想家的著作,“读完以后觉得自己无限接近真理,在网上和一群人对骂时,甚至觉得已经开始了政治实践。” 丁博比柳昕又小了一岁。他刚进入江南一所名牌大学读市场营销时,一个师兄告诉他:在大学里,除了考试,什么都是可以“翘”的。不过他说自己大一的时候挺用功,读了不少经济学方面的专业书,包括茅于轼的《择优分配原理》,“觉得写得很不错。”学校必选课照例有“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概老师讲完毛泽东,开始讲顾准,继而讲到“文革”。丁博说,当时老师点名问同学,你知道顾准吗?你知道张志新吗?你知道林昭吗?看到学生们大多数都摇头,老师痛心疾首:这课我实在没法上下去了!课堂里还有几位韩国留学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韩国人要上毛概”,丁说),老师又问他们:伊藤博文是被谁杀死的?韩国学生也摇头。老师愈加痛心疾首:连韩国人也这样! “控诉茅于轼是件大快人心的事” 如今回忆起来,丁博对那位老师在毛概课“讲反毛的东西”不以为然,“要么你不为五斗米折腰,要么你收人钱财与人消灾。”5月29日,我第二次见到他时,他刚刚在单位度过最后一天,收拾的东西塞了一车。在北京市一家机关单位工作3年后,他决定辞职,回学校读博士,专业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他月薪4500元,房子是父母全款买的,在南三环,“家里经济条件太差的不会去做公务员,去做挣钱更多的工作了。”有同事抱怨工资低,他说,你和那些洗碗工比一比,你的工作量比她们的一半都不到,你比她们拿得多多了。 “问题是,你读个本科、读个研究生,不是为了去洗碗吧。”我说。 “关键是,公务员工作技术含量真的很低啊!”他说,自己的工作名义上是组织协调,但其实基本工作都安排好了,自己就是打电话传话而已。 丁博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宅男,本科时做市场调研,他害怕上街问卷,都找同学去做,他来汇总、分析。他说自己脸皮薄,溜须拍马的事儿做不来,但马上又补充,“这也是门技术活,只是自己掌握不了。” 这和丁在网络上的形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注意到他的名字是因为他反驳茅于轼的长文,“把毛泽东还原成人,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命题,”他开篇写道:“因为毛泽东所居的,不是一个坛,而是两个。一个是神坛,一个是魔坛,自然而然就有两派人聚在两个坛下,革命斗士和民主斗士最后都成了魔神坛斗士。”在另一篇发表于2011年的博文中,他说,毛泽东的儿媳妇刘思齐等人控诉茅于轼,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控诉茅于轼的调门很高,放在‘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上。从理论上来讲,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天安门上挂着毛泽东画像,人民币上印着毛泽东头像,中南海门前写着‘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茅于轼对着毛泽东开炮,要凑到这个罪名上,我认为问题是不大的。即便是从最低的程度来讲,茅于轼的诽谤罪是铁板钉钉的……他必须拿出证据来。他甚至不能说,由于大量文件保密,无法证明。因为茅于轼在文章里写得有板有眼,举证责任在他。”丁的文章在一些左派网站和青年论坛流传颇广,但也有个别海外网站刊登“读者来信”,声称丁崇苏仇美,作为富二代却矢志不渝地要让国家走共产主义道路。 2010年12月26日,超过万人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敬献鲜花,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 丁博说,大一的时候他挂过科,知道保研没戏了,专业课成绩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干脆翘课去图书馆看课外书,读马恩选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威尔斯的《世界史纲》等等,“那段时间进步还是蛮大的。” 他最感兴趣的是苏联史。高中时家里订了《南风窗》和《南方周末》,读了里面“更有时代感”的文章,他觉得自己很无知,“小时候的书里都说希特勒是大坏蛋,斯大林是大好人,后来发现不是这样。” 而大二真正开始读史后,他又发现斯大林也“没想象中的坏”,哪怕是专门批判他的书也是如此。 “我完全赞同(斯大林)是不可能的,”第一次见面时,聊了没几分钟他就告诉我,“但当你比较了解一个人、一件事时,你会觉得,骂他可以,但要骂在点子上。”彼时学校BBS新闻版、历史、军事版尺度还比较大,经常上演各种问题的“左右之争”,丁博是“左派”阵营的一员大将,2006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时,还参加了“左派”学生自发的祭奠活动。 回顾那段日子,丁博觉得有点意气之争,“读了一些书,觉得自己懂得很多,随便说一个社会热点就能说得头头是道。” “不是我们太左,而是世界太右。” 昆明人李昆华说他当年之所以花了那么多时间在北上广听讲座,是“想知道国内最前沿的老先生究竟在想什么”。 但他很快就厌倦了那种不增进具体知识的讲座。“我发现,他们不是很注重事实和逻辑,这几乎成为中国人文思想界非常严重的硬伤。而且他们过于强调个人的经历,同样是过去的年代,有牛棚杂忆,也有红旗渠,但他们不愿意听那些和他们同时代但完全不相同的经历,不愿意听社会大多数人是怎么想问题的,大多数人是怎么过日子的。” 2002年以后,李开始觉得不能局限于书本,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去长三角、珠三角,去山西的煤矿,和当地的工人聊天,他发现工人的想法和左派右派想象的都不一样,而工人对生活的决策和一些经济学家的预测正好相反,他还去了河南兰考,听当地的老人讲这几十年的变迁,讲他们对焦裕禄的怀念,他感到,应该用更超脱的观点去看待那段历史,“对于同一段历史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的看法也许都是真实的,我们都应该去倾听。” 李昆华记得1990年代后期下岗潮席卷全国时,有同学的父母每天都去市场捡菜叶子,回家煮着吃。电视访谈节目里,几个下岗工人说自己生活苦,在场的年轻人就指责他们,说人生还有很多就业机会你们应该去把握。当时主流媒体对下岗工人的报道,集中在“再就业”的成功故事上,似乎找不到工作仅仅是因为“没本事”,只要个人努力,就能不被时代淘汰。 起初他只是感到可疑,后来大学以后,通过上网看到了不同的声音,才习得了一种认识:那些指责工人的人,持有的是“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而“经济自由主义是在90年代后期进教材进头脑进媒体的”。 李昆华说,跟他同一个年代的现在28岁到32岁之间的左翼青年,只要是说到国企下岗工人这个问题,“不管现在有多大的观点分歧,我们都会想流泪。” 2004年,李昆华大学毕业,“从04年到08年,我们能感受到几乎每一年在思想界都有旋风,从国学到经济学的论战,逐步扩展到了整个社会。”2008年更是大事不断,各种社会讨论异常活跃,而他和几个朋友发现自己的观点不同于主流媒体上任何一派,也不同于外国媒体,于是他们在那年开设了一个名为“少年中国评论”的网站,试图表达一种独立的左翼论述。 李昆华说,跟他同一个年代的现在28岁到32岁之间的左翼青年,只要是说到国企下岗工人这个问题,“不管现在有多大的观点分歧,我们都会想流泪。”(电影《钢的琴》剧照) 在“少年中国评论”网站里,一篇《人人网左派青年的共识》占据了推荐榜的第一位,编者按说,这篇文章代表了少年中国评论网友们的主流观点。文章观点可以概括如下:中国当前的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中国社会30年来最大的矛盾不是民族矛盾而是阶级矛盾,反对当前网络上盛行的民族主义与逆向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是左派必须坚持的一面旗帜。 辗转几家单位后,李昆华2007年在西安开了一家奶茶店。2010下半年的某一天,奶茶店放着张广天的《诗篇》: 在夜晚我不觉得孤独, 在大地的黑暗里; 我是人民,无数的人民, 我的声音里有纯洁的力量。 能够穿透沉默和寂静, 在黑暗中萌发新芽; 为了生长,为了歌唱, 不畏风暴,有着钢铁的坚强。 …… 刚好在店里喝奶茶的大一学生卢龙一下子就被“我是人民,无数人的人民”这句歌词触动了。他从小就爱读鲁迅,高中后又喜欢上了切·格瓦拉,“开始反思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我一个人和更多人的关系”,整个高中期间他都觉得非常孤独,周围同学没有人跟他谈论切·格瓦拉,他们喜欢的都是姚明和勒布朗·詹姆斯。 独立戏剧家和音乐家张广天是知名的左翼艺术家 现在,1992年出生的卢是“少年中国评论”最年轻的撰稿人之一,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平民主义者”。按照李昆华最初的设想,“少年中国评论”应该做成社会科学领域的“果壳网”,不过他发现,把哲学、社科领域国际前沿的左翼文章通俗化并非易事,并且,“我们这样的观点是权力和资本都不喜欢的,一个人接触到我们这样的观点的机会非常小,很有可能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岁月静好里度过。”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站在光谱的左边,但我们认为不是我们太左,而是世界太右。”他说。 Rosy Picture 的破裂 2008年,柳昕毕业后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硕士,此后在萨塞克斯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博士学位。今年2月,BBC裁员引发记者罢工,几乎与此同时,萨塞克斯大学出于外包校园后勤服务的考虑要裁撤235名资深员工,“原因如出一辙,要提高效率”,“‘效率’这个词在今天是何等的摧枯拉朽包治百病,大社会这种效率优先的理念,不仅鄙夷传统的行政人员和公共事业从业者,还鄙夷一切不能立马生成金钱的社会性事业。”在一篇抨击新自由主义的文章里,他颇为激愤地写道。 柳昕与萨塞克斯大学的同学一度以游行示威和占领校舍抗议这种私有化,英国惟一的绿党议员卡罗琳·卢卡斯前来演说以示支持。她说:“这些崇尚效率的办学理念执意要边缘化人文与艺术,只告诉我们为了赚钱而存在的商科和为了延年益寿的医科能够让人活到90岁,可如果没了人文艺术,谁有兴趣活到90岁?”最后校方还是按计划推行了裁员。 柳昕说,和国内许多人一样,他以前对西方有一种rosy picture(美好的想象),但当他离开“在启蒙的现代性里挣扎”的中国,来到英国,亲眼目睹工人阶级无力改变自己的困境(“他们只吃得起速冻蔬菜和怎么煮也没肉味的速冻鸡肉”),外来劳工接受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剥削而那些毕业于哈罗与伊顿公学的人却堂而皇之地保持着特权思想(“财政大臣认为自己没有买票也应该坐一等座”),而不论选举还是社运,这些民意表达机制通通无法撼动那庞大的“体制”时,“rosy picture破灭了,你迫切地需要寻找新的智识来源。” 柳昕并不讳言左派在英国是时髦的,也不否定他对智力精巧的迷恋,“随着思维能力的上升,觉得自由主义缺乏历史感,逻辑过于简单。”但他认为更需要反思的是这个rosy picture背后的简单逻辑。“国内许多年轻人的自由主义观念是怎么来的?在北京拿4000块一个月,生活压力很大,想当然认为西方人轻而易举挣好几万,想当然认为自由选举就可以保证每个人的声音被听到;还有人去机关办事,遇到效率低下、脸色不好的,也认为这是不民主造成的,是政治体制的问题……要交择校费、买不起阿玛尼,任何小事都可以上升到政治制度的高度,他们不知道工资低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问题,官僚制度是现代性的问题,而从政治体制到择校费,这背后到底有多少微观机制?没人关心,大家都喜欢重复简单的论证方式。” “民主是普世价值,但它只等于西方代议制和议会选举吗?”他在SKYPE的那头问道。“事实上这个等号被划上,是非常近的事情,而中国知识分子以非常不专业的方式参与了全球化霸权的塑造,而且这种话语被建构成一种常识,成了人们思维的起点。” 柳昕形容这种被建构起来的“常识”带给了人们一种“历史的盲目感”。他曾经看到报道,茅于轼担心中国年轻人不知道包括“文革”在内的一些历史事件,“我倒不担心他们不知道‘文革’和XX,我担心的是他们只知道‘文革’和XX,而不知道1943年英国人在孟加拉国酿成了一场世纪大饥荒,死了100万人,不知道侯德健先生曾经说过,不需要制造谎言,不要在谎言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如果你要讲‘文革’,请放在具体历史中讲述,放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中讲,至少也要讲清楚前因后果,现在讲‘文革’都变成(毛泽东)个人品行问题,再包裹上一些宏大的西方价值。” “我倒不担心他们不知道‘文革’和XX,我担心的是他们只知道‘文革’和XX,而不知道1943年英国人在孟加拉国酿成了一场世纪大饥荒,死了100万人,不知道侯德健先生曾经说过,不需要制造谎言,不要在谎言的基础上建立民主。” “全球化带给我们一种‘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人们到处都将它与不受约束的市场、劳动剥削、环境退化和行政腐败连在一起。”在2010年访问北京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克·里拉写了一篇文章,试着去解释为何中国的年轻学人钟爱新保守主义学者列奥·施特劳斯以及国家主义者卡尔·施米特。“年轻一代现在觉得,自由主义思想不能帮助他们理解中国的现实生活,也不能为中国的未来提供一个理想模型。举例来说,不管政治倾向如何,我所碰到的每一个人都认为中国需要一个更强而不是更弱的政府:一个遵循法治、可预测、能控制地方腐败、能执行长期计划的政府。他们的分歧好像都在于这样一些问题:这个强政府应该如何处置经济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如何行使这种新获得的强权。” 不过,柳昕也看不上国内的左派,“左派所有的理念,都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的考察,发现其资本运行对人性的压制,而国内的左派根本没有这个问题意识,有的只是民族主义的愤怒和对西方的不屑。” 我问他,你觉得在现阶段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意识是什么?“保障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包括农民的基本福利供给。”他回答。柳昕说,他有时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国内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水平那么高,他们的博士生却没有太多的实证、经验的研究?比如,关于中国劳工的福利保障问题。“没有经验基础,怎么建立起左派论述呢?” “煽动民众本质上就是通往奴役之路” 也是在2008年,丁博来到北京。因为对苏联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感兴趣,他考入北京一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读研。谈起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年轻人中受到的轻视,丁博说这是对从小政治灌输的一种“反动”。“真正读过马克思著作的有几个人?看的都是‘考研名师’任汝芬。后来一接触到自由主义的东西,不是马克思PK弗里德曼,而是任汝芬PK弗里德曼,肯定一下子就被人俘获走了。” 本科4年,丁博没有入党,“和那些行政人员不是很熟,也没有去争取。”事实上同学里申请入党的很多,丁博觉得这和就业压力增大、国企及公务员职位越来越受欢迎有直接关系——从前外企还是香饽饽,但现在吸引力已大不如前。读研后,丁博很快交了入党申请书,还拿了党校的优秀学员,“学这个专业嘛,而且本质上我对马克思主义还是很相信的。”两年下来,他们班的同学全部成了党员。 在人人网的一篇日志里,丁博记录了第一堂党课的“思想汇报”: 第一堂党课,奏响在讲堂里的,不是党歌,也不是国歌,也不是校歌,而是一曲周华健的《我是明星》。这首歌曲本身就是与共产党的理念,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格格不入的。歌词中,夹杂了典型的私货:“谁不为人性的光辉感动”。 在这里,歌曲烘托的是一种超阶级的普世价值。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党课上,一边鼓吹超阶级的价值观,一边又在发放的教材中收录了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其中就对超阶级的普世价值大加鞭挞。…… 主流媒体不遗余力地称赞北奥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是“人性的光辉”,而可悲的是,在一片对志愿者的赞扬声中,北京奥运会真正的功臣,中国的劳动人民,首先是农民工群体,居然完全消失了。…… 不知是哪个没脑子的把“80后”称为“鸟巢一代”,因为他在奥运志愿者身上看到了所谓的希望。然而,“80后”不等于奥运会的志愿者。那些是首都名牌高校的在校生,是中国极少数的“80后”。绝大多数“80后”在哪里?有的在煤窑里不见天日,有的在血汗工厂里夜以继日,有的在网吧里浑浑噩噩,有的在黑砖窑里不为人知。 丁博觉得自己理念上倾向精英治国,但不能容忍“拉人民当炮灰”。他对茅于轼和“右派”们主要的不满在于对历史纠缠太多,“把中国历史和社会主义说得一团漆黑,为了打破一个谎言,制造另一个谎言”。 他更愿意用现代化史观去看待社会主义,“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很难想象在塔什干这样的城市中心可以竖起这么高的一座电视塔。”所有写历史的书里,他最喜欢的是霍布斯鲍姆的年代三部曲,“看书有个顺序,先看历史,再看经济,最后看政治,比较不容易受忽悠,不然你先有了一套理论框架,而历史那么丰富,你总能找出例子来佐证你的观点。” 同样地,他认为也应该站在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去评价毛泽东,而不要只看私德,不然所有的问题就变成了“我们”和“他们”、好人和坏人的两分法,“最后就是贴标签,跟小学时看电视剧一样,在这种观点指挥下,你连喜羊羊都看不下去,你说,到底是羊好还是狼好啊?” “那些人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不清楚吗?完全就是出于煽动,而煽动民众本质上就是通往奴役之路。”对市面上活跃的一些“公知”,丁的评价很低,认为他们不论宣扬的是左是右,本质上都是在做他本科学的专业:市场营销,结果造成了社会的分裂。“现在社会有不同的利益主体,之所以还没打起来,还是因为有个强政府(‘好像自己又回到五毛的路上了。’他自嘲),吴法天和周燕(四川女记者)打架,至少还有个派出所调停吧?知识分子尚且如此,其他人要是打起来呢?” 丁博认为应该站在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去评价毛泽东。 他说,自己当初批评茅于轼的文章只是“标题党”了一下,没想到传得那么广。“我相信茅于轼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毕竟从‘文革’过来,看到乌有之乡那种搞法,拍案而起,也很正常,但是不要忽悠老百姓。” 2004年到2008年,丁博经常上乌有之乡网站,“上面有一些真知灼见,特别是从反思改革的角度。”不过最近5年他不太看了,觉得他们极端化,宣泄的是非理性的情绪。 2010年丁博研究生毕业,他也选择了公务员之路,“公务员考试还是相对最公平。”他记得那年有国企招聘时,非常露骨地让应聘者填写自己哪些亲戚有关系,“也好,写得明明白白,免得折腾到了面试,再找个理由不要你。最后它要是找不到人,自然会降低门槛,这完全符合自由市场的精神……本质上,我是很右的右派啊!”他笑着对我说。 “生于计划,死于随机” 来北京办事之前,李昆华的家乡昆明刚刚发生了反PX活动,作为一家小公司的管理人员,他没有参与抗议,但也上街围观了一番。李认为,昆明市政府的公关在国内历次PX事件中是最主动的,但问题的焦点是出现了塔西佗效应——当政府失掉公信力时,不管它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都没有人相信。 “政府信用这件事,已经成为左右派的共识,甚至政府自己也不否认,只是(对待它的)态度不一样而已。”李昆华说,“这里有政府的责任,有舆论的责任,但经济自由主义者在批评政府不够公开透明时,不要忘记他们当初设计私有化方案时排除公众参与、伤害公众利益的前科,而这种伤害超越了一代人。” 在名为《中国自由主义20年的颓势》的述评文章里,学者秋风这样分析改革话语近年的衰落:权贵私有化激起了舆论和民众的不满,扩大了贫富差距,尤其严重的是,这一过程总是伴随着普通工人在没有得到充分补偿的情况下大规模下岗,从而制造了新的城市贫民群体。被医疗、教育、住房新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民众无力辨析问题出在哪个部分,“于是采取了最简单的办法:你们叫得最响的东西,一定只对你们有利,而对我们不利。最后带来的结果是,民众反对‘市场’。” 出生于列宁格勒的哈佛大学教授斯维特兰娜·博伊姆研究过后共产主义国家的怀旧心理,在俄罗斯,“怀旧变成了对付加速的变化节奏和经济休克疗法的抵御机制”,一些人论证说,1990年代早期的经济改革家把广阔的民主和社会的议题都降低到经济层面,盲目相信自由市场的拯救使命,而所谓的自由市场,在俄国遇到奇特的盟友,这就是苏联时期老练的党务工作者,“在一个不顾民主社会议题的强大国家阴影里宣扬市场,是符合这些人利益的。” 在全球化与可疑改革的奇怪结合下,后苏联时期的第一代俄罗斯青年本能地反对关于“改革”的辩论,他们称“改革”为“民主大粪”,他们相信古拉格群岛并不存在,只是传播“民主病毒”的“改革派”新闻记者的宣传,极右派拥抱纳粹装饰品、强硬的民族言论以及反犹主义,而极左派则主张返回MMM:马克思、马尔库塞和毛泽东(Marx、Marcuse、Mao)。 而北京奥运会后中国青年的图景显得更为复杂:有热情拥抱中国崛起者,也有深深怀疑者;有像柳昕这样,迷恋于托洛茨基,试图以西方左派视角阐释中国的海外留学生,也有李昆华这样非专业出身、却同样抱着建立独立左翼论述的本土人物——他如此自信,几乎带着一种“杀死父亲”的口气谈论上两代知识分子:“他们的内心深处还停留在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一个世界图景里面,他们认为他们是创造历史的主角,‘阵前苦斗貔貅将,阵下旁观草木兵’,也许在过去他们这种想法还有一定道理,但对于80后90后这些成长在新的社交网络时代、有更方便国际流动的年轻人,显得太无力、太渺小了。这是一个对于思考的人更加残酷的时代,对人文知识分子来说,被时代淘汰的残酷性,甚至会超过《干校六记》。” 不过也许更多人还是像丁博一样,经历了“反动”或者“反动之反动”,依然犹豫和混沌着。丁很坦率地告诉我,自己的思想可能还会继续变化,但往左还是往右他也说不准,“如果往右可能去社会上的NGO,往左就进一个五毛的单位吧。”关于这一点,人在海外的柳昕有自己的观察:“这个时代太矛盾了,极度自卑和极度自信每天都在上演贴身肉搏。你去人人网看看那些对骂的小孩,个人资料都是一样的,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东西,可能很重要,也可能不重要,他们都是很容易变的。” 丁博现在越读书越觉得自己懂得少,而“文科生读到了一定程度,就在自己的祖国变成了外国人,很难找到能理解你的人,但你到了国外,你还是一个外国人。就好像17世纪那些俄国思想家,在俄罗斯沉闷的空气中,他们觉得自己是立陶宛人,可是等他们到了更自由的立陶宛,人家还是把他们当俄罗斯人。” 辞职之前,丁博去了一趟广州,见到了那个曾就职于南方报业的研究生同学,同学已经离开新闻业,成了一位官员。毕业3年,丁博觉得大家都在往中间靠拢,彼此的共识越来越多,“他写了3年文章,想要做一点实事,觉得到基层改变一点是一点,我干了3年公务员,想回学校务点虚。” 他说,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还是偏文本的,“官方学术平台有点回避实证研究,所以我对工人阶级的了解主要还是来自书本里的刻板印象,比如说被压迫啊,充满着反抗精神啊之类的,但和实践还是有脱节的。”好在,他的研究方向本来就是偏理论的,“我可能还是更适合坐而论道吧。” 李昆华用“生于计划,死于随机”来形容出生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这拨年轻人。“我们对未来有很多浪漫的想法,这个浪漫来自于非市场经济,我们小时候,是要‘奔向2000年’的,课本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去工作,努力去创造,就会有一个高科技的城市,一个美好的明天等等。我们成长于计划的宣传里,但生活在市场的现实里,所以内心其实是有很多失落的,那是一种乡痛,不是乡愁,乡愁是你怀念过去,但没办法回去,而乡痛是你根本就找不到家乡了。” 那么“生于市场”的90后卢龙呢?他马上就要大四,得开始找工作了,“在经济大潮中随波逐流吧,没有选择权,你意识到那些名利你是达不到的,就不再做那个梦了,你没有幻想,反而更平静。”他说,宿舍同学受他的影响,也非常平静,“不像隔壁宿舍那帮人,整天想象着要创业什么的。” 不过卢龙过两天就要离开北京,因为还要回学校准备英语六级考试,“毕竟学IT的,还是通过六级比较好。” (应受访者要求,丁博、卢龙为化名) 猜你喜欢 肖像中国:“疯子”医生兰越峰 肖像中国:“草民”陈水总 肖像中国:“饭局”众生相 肖像中国:一个非京籍考生的华丽逆袭 肖像中国:一个用国籍保护丈夫的英国女子

阅读更多

王洪江:“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

香港《南华早报》2013年3月12日发起网络投票,询问香港民众是否愿意再成为英国海外属地,结果有92%网友投下赞成票。这是否印证了弗兰克林的那句名言:“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面对大陆,香港人似乎对自由更为敏感。 自 1951年起,广东省开始封锁河口,禁止省港两地民众自由往来,逃港事件遂起。据广东省委边防口岸办公室1979年的《反偷渡外逃汇报提纲》,从1954...

阅读更多

信力建 | 信孚电讯(6.13)——舍“苍蝇”保“老虎”

作者: 信力建   1. 6月11日上午,浙江衢州江山市委办主任周某跳江自杀。据称周某患有抑郁症。最近,大陆官员密集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仅6月9日一天,媒体报导了3名官员死于自杀或他杀。专家认为,中共中纪委加大反腐力度,各地官员“患抑郁症”的越来越多,地方当局为了保“老虎”,牺牲了“苍蝇”。 2.据人民日报海外版6月13报道引述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许传智说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665个,给予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2290人次。” 3.美国梦跟中国梦其实是相通的,都是想拥有几百套房子,几十个亿存款,几百件古董,几十个艳遇……只是,这样的梦在美国做官永远也达不到,而在中国只有通过做官才能达到。——中国网络红人“芙蓉姐姐”昨天发微博比较“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异同。 4.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昨早率团抵达北京展开三天访问,预计今天下午会见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这次“习吴会”是中共新领导上任后,首度透过国共平台安排的两岸高层对话,而吴伯雄也是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正式授权与习近平进行双边对话的第一人。 5.即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日本富士山景区,或将于今年夏天开始征收“登山费”。据日本新闻网报道,富士山所在的山梨县知事横内正明今日表示,相关的收费规定正在研究中。而静冈县政府计划于今年夏天开始“登山费”。静冈县政府先前表示,征收登山费是为了遏制登山人数,以防止富士山环境遭受破坏。 6.网络热传自称作者为延安被踩商户刘国锋写的道歉信,称事情自己有责任,不要因为这个特殊事件否定延安革命圣地的形象。刘国锋12日回应新京报成:信不是我写的,不代表我的意思,有延安城管局专人陪护,不方便多说…… 7.【刘志军的财产公示】房产:374套;钱财:人民币超过8亿元,美元23.5万、欧元223万、港元8525万;股票:账户9个,股票山东黄金27,700股、佳电股份60万股、300万理财产品,伯豪瑞庭酒店100%股份、英才会所100%股权、智波公司60%股权;汽车:16辆;书画、饰品:612件。 8.总高310米、共73层的“卡延塔”日前在迪拜海滨区正式落成。这座摩天大厦的最大特点是,楼体实现了90度扭曲旋转。据称,大厦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人体DNA的双螺旋结构。 9.“佛教是相信有外星人的,不但有,还很多”——在回答关于“僧人能否在太空中修行”的提问时,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语出惊人——佛教相信多个世界的存在,佛教徒的归宿并不排除是其他星球。 10.中国红十字会社监委委员透露,关于此前提出的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仅获得了少数委员支持,最终,社监委认为,暂时不对“郭美美事件”重启调查。有些委员认为,把未来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够取信于民,不要再纠结过去了。 11.韩国与朝鲜的会谈原本定于星期三在首尔举行,但在最后一刻取消了会谈计划,原因是围绕代表团团长人选问题的分歧。对此,美国国务院重申立场,没有评论会谈取消谁是谁非,只强调美国鼓励韩国与朝鲜改善关系,美国会继续与盟友密切磋商。 12.英格兰医疗保健当局宣布,英格兰将建立世界最大的癌症患者数据库,为个人化的癌症治疗提供基础。这个数据库将保存和整理英国每年35万新确诊的肿瘤病例的全部数据。建立这个数据库的目的是在此基础上推动“个人化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癌症类别和具体情况对症下药。 13.【社会怪象】1)在酒桌上办公,在办公室聊天;2)在乡下砍树,在城里种草;3)厉行节约一张纸,铺张浪费万亩田;4)大街上见死不救,看言情剧涕泪横流;5)在学校里把孩子管得服服贴贴,在社会上却要他开拓创业;6)用越来越多的密码保越来越少的秘密;7)用越来越少的怜悯,同情越来越多穷人。 14.【一个老外眼里的微博世界】雷克今年32岁,德国人。“我说中国还有些不完美,就被骂个‘臭老外’。我说中国发展的方向是对的,就被骂个‘洋五毛’。说德国好,被骂。说德国不好,也被骂。最悲剧的是,我说在家里换了个灯泡而已,被骂个‘没内涵的傻瓜’。” (中青报) 15.日前,官媒刊登了毛新宇纪念其母邵华的文章。毛新宇在文中称,邵华一家在“文革”中受到了迫害。早在2011年时,毛新宇曾称,毛泽东发动文革是为了“消灭四人帮和林彪”,此次毛新宇的言论立即引起民众围观并热议。有民众表示:彻底凌乱了,这到底咋回事啊? 16.淘汰后的电脑和手机最终去了哪里?近日,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生产的大约70%的电子产品最终变成垃圾并流向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场”。 17.由于北京采取按人次而非里程计算的2元固定票价,票价的支持只能占全部地铁投资的10%~30%,每年政府补贴力度很大,以前每年都会安排100亿左右的专项建设资金,随着地铁建设的铺开,这个数额预计会进一步增加。”负责北京地铁投建的一位业内人士称。(第一财经) 18.日本时事通讯社6月12日报道称,日本自民党11日总结出了“钓鱼岛12海里警备保全法”。该“法案”的重点即授权自卫队在钓鱼岛12海里进行“警备”,来加强钓鱼岛周边海域的“防卫力度”。如果中国公务船不予理睬日方的“警告”,日方将允许自卫队和海保厅使用武器进行“强制驱离”。 19.为有效引导网民不说脏话、不信谣传谣,成都组建1000人左右基本队伍,发展100人左右骨干队伍和15人以上特约评论员队伍。紧紧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博客、微博、评论、QQ等,在全国重点网站,文明传播当代社会主流。(成都日报) 20.茅于轼:人权,宪政,司法独立不但保护公民,同样保护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挨斗时翻出国家宪法但是已经太晚。他自己从来也没有把宪法当回事。军队国家化更是保护国家领导人所必需。军队由党指挥就有军事政变的危险。执政者经常处于兵变的危险中,不得不设法牢牢控制部队的指挥权,可又防不胜防。使其中立最为保险。 21.丁咚《习奥会成果离中方预定目标很远》:在两国彻底克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不同之前,很难想象“新型大国关系”会迈出实质性步伐,在若干冲突焦点问题上仍然存在加剧和扩大的可能性。只有在双方利益交集的部分才产生了共同语言,并就此达成了一些成果,但离中国的原定目标相比还是相差很远。 22.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建勋:【宪政】有人说,实现宪政就得从遵守现行宪法做起,正如实现法治需要从遵守现行法律做起一样。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宪法都能带来宪政,不是所有的法律都能带来法治。有谁认为遵守希特勒、斯大林以及金氏王朝的法律(宪法)能带来法治(宪政)?有的宪法根本就是反宪政的,遵守和实施它只会离宪政更远。

阅读更多

【喷嚏图卦20130602】我从未没有如此强烈地感觉到做一个中国人是那么的累

免责申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证原文的完整性(不得擅自修改免责申明,或篡改图卦名称等),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储粮总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网站消息,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储粮总公司开展巡视工作。5月27日下午,中储粮总公司召开动员大会。中央第一巡视组组长刘伟称中储粮是线长点多、覆盖全国的企业,此次巡视的重点是检查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的情况。 【2】直击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扑救现场 数十粮堆变火焰山 5月31日下午,黑龙江大庆市境内的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数十座粮仓被熊熊大火覆盖,现场浓烟弥漫。大风及水源较远等因素一度阻碍了扑救工作。目前,火灾已被扑灭。初步统计,过火粮食5万多吨,经济损失达过亿元。 http://t.cn/zHo7swi @睿的爹 :五万吨!呵呵,粮食不是易燃品,而且粮仓都是防火设计,每个都很大距离隔开的!!! @施克朗 : #天下粮仓# 中央巡视组刚刚进驻中储粮,粮仓就着了大火,损失暂时无法估计,大家看过《天下粮仓》这部电视剧吧,中储粮这是要拍剧吗? 【《天下粮仓》电视剧剧情简介】1735年,雍正皇帝猝然驾崩。乾隆在登基的第一个年头就吃惊地发现,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之“第一紧要大事”全面失控。围绕粮食接连发生“火龙烧仓”、“阴兵借粮”、“耕牛哭田”等惊世奇案,更使25岁的乾隆感觉到大清国的生死存亡。危难之际,刑部尚书刘统勋扶棺履任,统领全国查案赈灾之职~~~ @清华秦鹏 :大庆粮堆为何一齐着火?作为职业咨询师,我很清楚各行业都有标准,防火是大型粮库设计重中之重,为此粮堆有严格的大小、间离要求、还有防火墙作间隔,所以一个大型粮库着火一两堆是可能的,几十个同时着火则非常难得,除非…..请看《中央直属储备粮库消防设计》 http://t.cn/zHKP18h   破破的桥  :因为调查组到来而烧粮仓,历史上多了,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吧,何况粮食这种东西,烧了至少还有渣,吨数一般也还在(除非以次充好,粮食霉变之类的是查不出了,那不算啥大事)。想当年,00年的时候吧,好像是汕头,因为调查组来,把调查组都给烧死了,那才是牛逼,不也啥事没有。 【3】罗援:菲挑衅一次中方就夺回一岛直到全收回 近日,罗援少将谈到所谓“逼近仁爱礁”事件时,重申了他的观点,即:菲律宾如果再继续挑衅,我们就延续黄岩岛模式,你进一寸,我就进一尺。针锋相对,寻找战机、抓住战机,你挑衅一次,我们就从你手中夺回一个岛礁,而且事先要向国际社会声明,是菲律宾挑衅在先,我们反制在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直到把菲律宾非法霸占中国的8个岛礁统统收回,最终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 @变态辣椒 : 菲律宾迅速调整外交策略,不再挑衅,于是坐受8岛渔利 @复旦大学冯玮 : 我家8万元被盗,打110报警,警方说:“ 如果窃贼再来你家挑衅,你就延续黄岩岛模式,挑衅一次夺回1万元,直到把窃贼非法盗走的8万元统统收回。” 我…… 【4】一场狙击手点杀真人手持目标靶的演练 【中国海军网:美上将观中国军人表演称震撼】5月31日,正在南海舰队访问的美国司令走进中国某旅训练场,零距离感受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别样风采。在观摩当天的军事科目演练时,一场狙击手点杀真人手持目标靶的演练令哈尼震惊不已,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情不自禁地鼓起了四次掌声。 【5】中国建首艘航母15人殉职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系统主任设计师王治国透露,航舰改建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同一部门已有约15名同事因公死亡。改建最大困难是“时间紧迫、工作量大”。他们用1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30个月的工作量。 【6】诽谤性搜索提示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综述:谷歌“诽谤性搜索提示”碰壁】 今年5月中旬,位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的德国联邦法院裁定,谷歌搜索的“自动填充”功能“含有诽谤性搜索提示”,谷歌应删… #新华分享# http://t.cn/zHKytsz   @唐古拉 :英国高院裁决:谷歌不必为诽谤性搜索结果担责 http://t.cn/zHoC3yh ,伦敦高等法院法官根据英国《诽谤法》作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对出现在搜索结果中的新闻报道、博客和论坛里的诽谤性评论,谷歌不必承担法律责任。“它巩固了这条原则,即搜索引擎对发布在第三方网站的内容无任何责任。”   @马志海 :我们将迎来又一个新词儿:诽谤性搜索。何解?举例:搜“流氓 老马”,哇靠搜出十几万条!而且还自动推荐“真流氓 老马、大流氓 老马、宇宙最大流氓 老马”等词条供亲们搜索,是谓“诽谤性搜索”。换作是我,我也要咬你!~~~可悲,搜“好人 老马”,竟一条都木有!   以下为6月1日晚间的微博截图: 【7】CCTV:「不少日本动漫作品,因为富有争议的内容,和病态的审美,始终,与主流受众的价值观格格不入,难以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 3:30开始: http://t.cn/zHKhZxx 【8】男童接受采访称长大想做老师:可以玩小朋友 现在的小朋友长大后想做些什么呢?一位幼儿园的小男生说:我长大想要做老师。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可以玩小朋友,中午又不用睡午觉…… http://t.cn/zHo0Ga9 【9】待用面馆  “朋友,当你遇到困难,我们会伸出援手,本店免费提供一碗热面。”在合肥火车站和合肥汽车客运总站附近敬亭山路上的一家小面馆外,摆放着这样一块牌子。据店老板闫玉强夫妻介绍,从今年2月底开始,他们在店门口摆放了这个牌子,开始专门为临时遇到困难的路人免费提供一碗拉面。 说起小面馆的这个善举,店老板闫玉强说,爱心起源于今年2月,一名顾客在面馆消费后主动留下300元,要求面馆给遇到困难的人免费送面。如今,面馆已免费送出50多碗面,总价已超过300元。随着小面馆免费送面的小小善举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爱心市民来到面馆送来爱心款,希望和面馆老板一起把爱心传递下去。 【10】以后不要叫我校长!! 6月1日晚谭咏麟在长沙举行演唱会,谭校长的第一句话是:以后不要叫我校长!! 【11】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 习近平主席1日在会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卡莫纳时说:“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访问的第一个加勒比国家,也是我这次拉美和加勒比之行的首站。我这次访问是为了加强两国友好合作,使中特关系好上加好。 【12】钓鱼岛是中国的 @旺喜18 :【很能让一些人high到】横店,一群穿着日本军装的演员,其中一位“皇军”手里拿着一面日本国旗,上面写着“钓鱼岛是中国的”。 【13】这条提案你怎么看 @Greatqin :吓哭了,给跪了。 #论公办大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4】这,,,必定是一个热爱麻将的城巿 【15】奇迹 【16】美脱北者支援团体:9人遭遣返7人成功逃脱 据共同社,为朝鲜脱北者提供支援的美国团体“朝鲜自由联盟”证实,9名从中国进入老挝的脱北者被遣返回朝,但其余7人已成功逃亡至美国和韩国。这16名脱北者逃离朝鲜后一直在中国流浪,但随着遭遣返的危险性提高,4人去年逃往韩国,3人今年逃往美国。 【联合国很“失望”中国老挝遣返朝鲜脱北者】据BBC,联合国称,对中国和老挝强制遣返9名朝鲜脱北者的决定很“失望”。联合国官员和人权组织谴责这一决定,称中国和老挝违反了“不驱回原则”,即不强制遣送受迫害者回到其生命自由可能受到威胁的地方。 【17】美冷冻浆果遭污染超30人感染甲肝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官员表示,至少有五个州超过30人因食用过由Costco超市销售的一款冰冻混合浆果而感染急性A型肝炎。这五个州分别是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第一例受害者病于4月29日发现,而最近的一例于5月17日被确诊,预计还会新的病例会接踵而来。 【18】美科学天才因违规无缘国际科学博览会 曾自行建造核反应堆的美18岁科学天才Conrad Farnsworth由于违反相关规定被取消了参加在凤凰城举行的国际科学与工程博览会资格。据悉,对于Conrad这样的在校学生来说只允许参加一次区域博览会或更高规格的州博览会,而Conrad却参加过太多次科学博览会而被认为对他人有失公平。 【19】美法官裁定谷歌需向FBI提供用户数据 美国联邦法官苏姗•伊尔斯顿裁定,谷歌必须遵照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要求,向其提供用户数据,同时法官对谷歌的辩护未予采信。谷歌声称,政府向电信公司、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银行等发出的国家安全函违宪且毫无必要。 这种国家安全函是用来收集财务和电话记录等各种敏感的私人信息,一些人士认为,政府假借国家安全的名义侵犯个人隐私权。2007年,美国司法部检察长发现,FBI在使用该密函的过程中存在普遍的违规现象,包括没有适当授权的要求和在非紧急情况下获取信息等。 谷歌的许多服务,包括其主导的搜索引擎以及流行的Gmail应用等,已经成了数百万用户每天使用的必不可少的服务。谷歌仍可就伊尔斯顿的裁决提起上诉。目前谷歌拒绝就此评论。 【20】60天可将弯男扳直? 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一款新的手机应用在描述中称,可在60天教会同性恋使用者,如何从“弯”变“直”。该软件3月底已登陆下载平台,通过“希望之门”的课程来实现所谓的“性纯洁”。但也有许多人认为,该应用应从平台上删除,已有6万多人在某网站发起的请愿书中呼吁删除该软件。 【21】美爆了!澳大利亚海藻养殖场 缤纷交织的粉红色看起来像是一幅抽象画,然而事实上这是坐落于澳大利亚西部希勒湖(Hutt Lagoon)的海藻养殖场。艳丽的粉红色是由于微生物所释放的β-胡萝卜素造成的,而颜色的深浅不一则是人为划分的原因。 β-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素中的一种,它进入人体后可以转变为维生素A。 因为其缤纷的颜色,β—胡萝卜素被用作食用油溶性色素,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食品如冰淇淋等几乎都有它的身影。 当然,除了日常食品,众多类型的维生素营养食品大部分也由它而来。 【22】费睿思事件 1950年11月13日,南京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美籍教授费睿思(Helen Ferris)在批改学生李芸本造的句子: The war of the America with Korean will be triumph because she is in a good position, and she has had a larger people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