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

薛涌 | 你是否应该戴口罩?

我写了几条微博,根据回国二十天的经验和在美国看到的研究数据,提倡国内人戴口罩。原文如下:   北京满街啤酒肚。你说骑车大家说怕尾气。可我日常观察,谁也不怕尾气,出租四窗大敞。没有人戴口罩。开始两天我没有戴。后看两个骑车人戴。于是也开始戴了。普通医用口罩就很有效果。侄儿骑车戴一个德国进口的,黑色,如果佐罗大侠,还挺酷。不戴口罩,三十年内也许没事。但似乎没人想三十年后咋办。   我提倡戴口罩,于是有人说:“你没必要这么较真吧 北京没几个怕尾气怕到戴口罩的,怎么,在外国待时间长了人都金贵了。”实在无语。这世界上,人不金贵,什么金贵?我也仅仅宝贝自己,自己戴就行了,没必要这里说。中国人人戴口罩,救命不说,至少能省几百亿医疗费用。中国是不是太有钱了?   没有想到引起了如下的几个回应:   别了,薛涌。出于你过去对教育的理解与关切,我慎重地选择关注你;鉴于你现在终日的兜售和炫耀,我郑重地决定离开你。你变了,无论你信还是不信,反正我信了。再见!   接着又是几条呼应:   哎,原谅下这个老头吧。其实只是他这人很奇怪的。有点怪才的感觉,写的文章还是不错的。可是其实和人太对不上号了。很猥琐的人。以前有点神秘感,现在微薄了没神秘感了。但是选择错误,选择炫耀自己不拿手的,是很失败的。要炫耀也要炫耀自己拿手的,比如自己的对美国教育的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和文章。   你以为你一离开,人家就是错误的,真理握在你手里啊?再说了,你关注人和家,并不一定要求人家说话按你的理。天天说你同意的,世界要不要进步啦?   有必要扪心自问下,是否“炫耀”了,或者口气、言语上至少让人感到你一直是“炫耀”,反正我觉得有,,,这的确会让人反感!   有必要扪心自问下,是否“炫耀”了,或者口气、言语上至少让人感到你一直是“炫耀”,反正我觉得有,,,这的确会让人反感!   应该多反思,北大培养你究竟是为哪个国家服务与效忠?这是个深刻的问题!   的确有同感,薛先生目前有些矫情。 。。。。。。。   其实,我的呼吁和提倡,全是来自个人的经验和知识。1996年回国,呆两周,到最后喉咙肿痛,但到纽约下飞机时就基本好了。妻子次年回国,同样的经历。这次回国二十天,全呆在北京。我坚持戴口罩,基本没事。妻子没有戴,虽然仅在北京呆十天,但临走是还是喉咙痛。我向出租司机解释这些微粒悬浮物的事情,他竟摸不着头脑,还是车窗大开。有网友发微博提供了如下的解释:   中国的官方机构测量空气质量只检测直径10微米的PM10颗粒,而不检测汽车尾气等产生的直径2.5微米的PM2.5气溶胶,其实这才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官方说的空气质量数据跟我们的感受和美国使馆的数据差距这么大。   更不用说,许多人提供了自己的经验支持我:   这个【口罩】形状太夸张了呵呵,要是戴出去可能会千夫所指,当然为了命,还是想买,可惜国内没得买啊。我鼻炎厉害,医生说就是空气太脏之故。   钟南山说广州人50岁肺都是黑的,可是不见有几个广州人戴口罩的……   呼呼,我是包里常备口罩的家伙。只要觉得空气不好的环境,我就戴上口罩。才不管别人怎么想呢。没什么比自己的健康更重要。   我是在北京戴口罩的人,骑车或坐地铁时都会被人注目,不去管他们就好,自己健康最重要。薛先生千万别因为那些批评而不再继续想说的话题,您的信息非常有价值。   冬天在北京的话一定会戴口罩,不然很容易就咳嗽,不过和环境确实不协调,朋友们都不戴   我需要这种的,留个爪子,我呼吸道不太好,武汉这空气太差。   我也在带面具,N95级别。你说的什么纳米口罩,有链接吗?我觉得在国内卖专业防尘口罩有前途呢。我微博里有我带防尘面具在公交车里的照片呢。   我在深圳 出门买东西或去公交路上都戴口罩 为了安全 还经过调查 最后选中了R95标准的口罩 应该可以防止2.5微米颗粒了吧。   有些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的人,竟都没有一点防护措施,看得人心惊肉跳的。爱护自己吧,特别是在这看病难药费贵的国度里。   现在戴口罩很流行的,我打算开始戴了,不过,鼓励我儿子和老公戴太难了。我自己做了口罩,打算再去买点豆沙布,做双层的,外层是纯棉布,内层是豆沙布,可能好些吧。   。。。。。。。   是非曲直,读者自己辨别。微博的精神是公共讨论,公共辩论。我如果能够引起这方面的争议,大概也是对中国的贡献吧。    

阅读更多

中国的交通混乱是素质问题还是制度问题?

过不去的路口 薛涌 学者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正在复习托福准备出国,一位在美国已经工作多年的同班同学回来,兴奋地讲着她要回国干什么。我送她回去时过路口,她吓得拉着我的胳膊不敢动,嘴里一个劲地说:“天呀,大家怎么都不遵守规则呀! ”我开她的玩笑:“看看你,连马路都过不去,还想回国? ” 这次回来,轮到我让人们看笑话了。当然,现在的路口比九十年代初复杂多了。司机们开到路口,就像是打猎,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走动,不仅不降速,而是瞄个正着,急促地鸣笛,再借着车速把行人恐吓住,自己夺道疾驰而过。刚回来那几天,每到路口就听到笛声阵阵,仿佛枪击。再过几天胆子大起来,敢于和汽车斗智斗勇。最为励志的一次经验,大概是跟着一位半身不遂的老汉过马路。他一跑一颠地在横跨六道的斑马线上冲锋,已经到了不顾红灯的地步。我这个业余马拉松选手怎么能够畏缩?便紧跟不舍。过了马路后,发现这位急得不要命的老汉和我走同一个方向,于是就跟着他走,想看看他究竟什么急务在身。又到了一个路口,他停下来,加入了一群下象棋、玩鸟笼的老汉们…… 从美国回到中国最危险的是开始几天。美国是车让人,大家习以为常。中国是人让车,大家也认为是天经地义。如果在北京的马路上车让人,连被让的行人也觉得司机有毛病、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我们携着十二岁的女儿,搀着九十岁的老父,还有八十三岁的老母相随。即便是这么过马路,来车也摆出一副不躲就撞的架势。 路口如此之乱,究竟是素质问题,还是制度问题?我个人的态度是,我们这些在海外长期不回来的人,不太了解中国的情况,最好别动不动就指责中国人素质低。更有建设性的,是拿自己的经验进行一些对比,看看在制度和规则上中国有何缺失。 据我的观察,北京一些重要路口的设计,核心思路是如何疏导车流,而不是如何方便行人。以我住的北三环附近一个六道的交通要道为例。首先是行人等候斑马线绿灯的时间过长,其次是斑马线的绿灯只亮一半。也就是说,你好不容易等到了斑马线的绿灯,也只能过一半马路;到了路中央的安全岛上,又被另一方向的车流拦住,必须等待另一半的绿灯。而光秃秃的安全岛毫无遮阳之处。在夏天的烈日下等候,噪音、尾气一起涌来,对每个行人都是煎熬。即使你有足够的耐心,一半一半地按规矩等绿灯利用斑马线过马路,也经常过不去。因为当斑马线的绿灯亮起来后,所有右转弯的车辆照样行驶,和行人抢道。在人要让车的情况下,你要等待右转弯的车过完才能踏上斑马线;好不容易到了公路的另一头,又被对面一侧的右转弯车辆所截堵。更有甚者,当你在这一艰难的奋斗中按照“先左后右”的规律小心提防来车时,说不定突然会从另一侧冲过来一辆逆行的自行车或摩托。这也怪不得前述那位半身不遂的老汉如此奋勇了。也许他倒未必是急于观棋。他要不那么拼命地一跑一颠,也许就永远也过不去这路口了。想想那些老弱病残,这日子可怎么过? 美国的大路口如何呢?首先,我孤陋寡闻,没有见过只开放一半斑马线的绿灯。相反,有些大路口,斑马线的绿灯往往是四个方向一起亮起来。也就是说,所有路口的车都必须停下来,十字路口纯粹变成行人的天下。你横跨、纵跨、或者走十字路口的对角线都可以安心自得,而且时间相对充裕。其次,斑马线的绿灯,往往是行人控制。你走到斑马线的一端,就会看到电线杆子上有个按钮。一按,在下一个变灯的时刻斑马线的绿灯就亮了,所有车辆停止,等你过马路。有时一个行人就可以使四根车道上的车全停下来。当然更不用说,在一些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上,都立着醒目的招牌:“根据本州法律,车辆必须礼让行人。 ”我学开车时读的驾驶守则上说得很清楚:即使路口是放行的绿灯,也一定要先左顾右盼、谦让行人。 我跟弹钢琴的女儿开玩笑说,简单的一个琴键,因弹击之不同可以表达出各种复杂的情感:悲哀、喜悦、缠绵、幽默……这听起来很高深,要有长年艰苦的训练。但是看看北京街头车辆的鸣笛,其表达的意思同样丰富:“不许动! ”“当心!”“你丫找死呐!”“让开!”……好像大家都是无师自通的钢琴家。我妻子在美国拿到驾照开了两年车,居然不知道怎么鸣笛。最后我逼着她学会,以备不时之需。制度乎?素质乎?

阅读更多

孤岛客 | 天色如洗多少青楼烟雨惹了士大夫的笔

> > 一周语文> 2011 2011-8-22-2011-8-28> 右 为本周单字“逃”。本周,僵持多时的利比亚局势出现转机,卡扎菲去向成为全球焦点,亦是全媒体热词。 “卡扎菲逃到阿尔及利亚?”“卡扎菲往哪里逃?”“6辆装甲奔驰助卡扎菲流亡?”“卡扎菲化装成女人逃走?”“6辆奔驰车队离开利比亚卡扎菲逃往阿尔及利亚?”……在各种以“逃”为关键 词的新闻标题里,言之凿凿者少,疑问猜测乃至假设多多。 不过,变局之变已定。一细节来自BBC消息:随着主要国有网络服务商被接管,利比亚被切断 达半年的互联网络再次得到恢复, 利比亚人又能上网了 。 汉字“逃”为形声字,《说文-辵部》的解释说,“逃,亡也,从辵,兆声。”本义为逃走,即迅速离开于己不利的环境。后引申出躲避等近似义项,如“在劫难逃”中的“逃”即为“躲避”之意。 汉字里,“逃”与“遁”为近义词而非同义词,二者均有避走之义,不同是“逃”侧重指公开逃走,适用范围广,“遁”则侧重指暗中悄悄溜走,适用范围小……而卡扎菲之“逃”用汉字说,即是“逃”,也是“遁”,至少在没人知道他在哪里之前,就是如此。 最新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的标题是“上尉的末日:利比亚即将进入后卡扎菲时代”。“从最初的理想主义者、民众拥戴的‘民族英雄’和‘反西方强权政治斗士’,到四处躲藏的‘人民公敌’、独裁腐败的代名词, 42年,对于一个人和一个政权的蜕变,已足够长 ”……上面这段话出现在封面故事的第二自然段。 ————————————————————————————————————————— ■ 总统书单> > 上个周末由白宫发言人发布奥巴马在度假期间携带的 5本读物 。据报道,度假期间,奥巴马携带的5本书里1部非虚构,4部小说。4部小说是《河口三部曲》(一部以路易斯安那州为背景的犯罪小说合集)《罗丹最初亮相》(故事以奥巴马总统的第二故乡芝加哥为背景)《双生石》(一部有关两个生下来头部相连的埃塞俄比亚孪生兄弟的小说)和《直到大地尽头》(一位母亲有关以色列战争、友谊和家庭的故事)。奥巴马书单中唯一一本非虚构读物是伊萨贝尔-维尔克森的《另一些太阳的温暖》,该书描述了美国南方黑人向北方移民的历史……这则花絮让我们明白,发言人这活儿也可以蛮风雅,蛮书香,而不尽是枉费心机非用纸去包火。 ■ 高潮之后是整个人最忧郁的时候> > 语出学者马家辉。凤凰卫视周二锵锵三人行马老师是嘉宾,谈到暑期进口大片“变3”,马老师坦白虽然喜欢,但还没看:“我有一种怪僻,有一种变态的心理,越想去看越想去做的事情,越要把它忍住,我记得以前讲过。 高潮之后是整个人最忧郁的时候 。要忍住,不然,那么快满足总有遗憾……高潮之后是整个人最忧郁的时候。我就不想面对这种忧郁。” ■ 独裁定律> > 语出作家李承鹏周一微博:“卡扎菲这事最娱乐的:卫队竟整编制缴械投降,表情舒缓。全无几个月前的宁肯玉碎绝不瓦全。骗老大啊这些演员。可又一想,当初马仔表忠心时定是真的,真信自己要玉碎,现在投降也是真的,真觉得必须瓦全。各国、各公司、各单位老大们,一定要知:当初马仔多坚决爱你,后来就多坚决地卖你。这是 独裁定律 。” ■ 一个用逃避来达到与自己和睦相处的消极分子> > 语出记者困困。在周一题为“拜访贺卫方老师侧记”的博文里,困困老师顺笔写到自我状态:“坐在贺卫方老师面前的我,是我全部过去的总和——一个法学院里的落落寡欢者,一个巨大机器的零部件, 一个用逃避来达到与自己和睦相处的消极分子 ,一个在‘盖子被掀开’后需要重新做出选择的困惑的年轻人”……整个段落里,自我状态描述的部分很逼真,中心词“消极分子”前“用逃避来达到与自己和睦相处”的定语清晰传递出很多人共有的不安与犹疑。是,那样的“和睦”很虚假,可有时候,我们非就需要它——哪怕它是假的。 ■ 功能弱化> > 语出饭友沙达克周三饭文,就一句:“不开电脑不上网读书做事会很有效率, 功能的弱化 是一件好事”……沙老师的提示细想格外要紧——当手机可以看电视电视可以上网上网可以打电话电话可以开会开会可以发微薄发微薄可以相亲相亲可以灭掉24盏灯灭掉24盏灯后可以接到1000个求爱QQ……这样的超功能会不会把人类累死? ■ 这张端庄的面庞成了骗子的通行证> > 语出律师波布周三刊载于新京报的时评,标题是“是非面前杨澜要及时做切割”。文章中波布老师从杨澜深陷多种丑闻说起,劝慰杨澜应与蓝月亮、达芬奇家具、红十字会、中非希望工程等尽早实施基于法律层面的“切割”:“科南走到哪里,人就死到哪里,其实最大的幕后黑手就是科南自己。不幸,杨澜姐姐最近也有了科南的气场。”“杨澜跟这些‘问题人物’的合影,乃至当年‘万里大造林’骗子们在广告中‘盗用’她的照片,都起到混淆视听,甚至为虎作伥的作用,杨澜 这张端庄的面庞,成了骗子的通行证 。”“杨澜应该向公众明确她的立场,不能老是让别人’盗用’你的形象,且盗了白盗。你倒是宽宏大量,那冲着你才上当的粉丝又会怎么想呢?” ■ 超级妈妈> > 来自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本周文章,原文标题是“‘超级妈妈’易患抑郁症”。文中所谓“超级妈妈”即既要职场打拼,又要照料孩子及家庭的职场/家庭妇女。文章认为,“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试图做到尽善尽美会对心理健康有害,因而与那些任何事情都顺其发展的职场妈妈相比,‘超级妈妈”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专家说,“那些不期待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达到平衡的女性比希望二者兼顾的女性拥有更好的 心理状态。” ■ 怀着一颗二线城市的心在一线城市里过着三线城市的日子> > 语出饭友地下天鹅绒周三饭文:“一直以来,我始终怀着一颗二线城市的心,在一线城市里,过着三线城市的日子”……这个句子缭绕在 一二三线 之间,趣味之外亦含暧昧伤感隐隐恓惶。 ■ 11语文第八季> > ■ 北京是典型的单中心城市,大家一买房就看它在几环,房价基本上是城市环路的函数。(可不吸烟) ■ 被搭讪讨厌,更讨厌的是无人搭讪:被曝光私隐悲哀,更悲哀的是私隐被曝到光都无人理会。自己在别人眼中永远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重要。(和菜头) ■ 不打小贩的城管才是好城管。(微成都) ■ 当你不开心时你就幻想自己是郭德纲,不但胖还有钱。(胖死也光荣) ■ 独裁者唯一听得懂的语言就是飞机和炸弹。(杨恒均转里根) ■ 肚子必须大一点看起来才像银行家呢!(庄雅婷转) ■ 刚出事的时候,报道说的是沪温线,动车不动了,这样说忌讳,后来都改说甬温了。(佚名) ■ 国家一旦没了正义,就沦落为一个巨大的匪帮。(FifthDimen转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名言) ■ iPhone出来两年都更新到第五代了,飞碟设计怎么还停留在70年代?(土摩托) ■ 穷人之间的刻薄话,总是隔着一个钱字,像一具幽魂,不出声,都知道那是主角。(方希) ■ 人生灰暗,遍布雷点。(海盗8哥) ■ 如果把赵薇的眼睛放到刘德华的脸上……(搞笑微博) ■ 如果你足够闲,蛋足够疼的话,你可以……(DCN01) ■ 少壮不努力,一生在内地;前世不积德,投胎在中国!(老马) ■ 十年生死两茫茫,百度兴,谷歌亡。三六零出,卡巴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推特死,脸书墙。人人开心忽还乡,马化腾,山寨王。淘宝亲,高朋新,街旁跟着拼。论坛靠色狼,百合帮上床。导航网,已无常,全靠微博忙,纸媒泪千行!(蜜酱爱旺福) ■ 宋词概要:小资喝花酒,老兵坐床头。知青咏古自助游,皇上宫中愁。剩女宅家里,萝莉嫁王侯。名媛丈夫死得早,MM在青楼。(佚名) ■ 天色如洗多少青楼烟雨惹了士大夫的笔。(方文山) ■ 维持独裁是世界上最累的事,做梦都怕有人来砍自己的头,但人类永远不乏独裁者的胚胎,说不定换个地方又还魂了。(刘原) ■ 我常常想假如老乔生在中国会如何?想来想去,他会变成老毛。反过来想老毛假如生在美国会如何?想来想去,他会变成老乔。(严锋) ■ 我连尿布都是二手的。(连岳转) ■ 我喜欢她用解剖刀挖鼻孔的感觉。(随手解救间歇性弱智) ■ 我也很想学人说:我是外省人。外省人三字透着洋气骄傲而且很法国。但我说完外省人,别人就会追问:歪山是县还是市?(蔡春猪) ■ 我有时候属于无聊找抽型,有时候属于心灵鸡汤型,有时候属于咬牙切齿型,有时候属于撒泼打滚型,不过只要上微博,就是无聊找乐~有乐子的时 候从来不上微博。(王丫米) ■ 下午买了个不能越狱版的ipad。不能越狱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不是纯种中国人啊!(如小果) ■ 徐霞客他爹是个瘸子,出门必须找赵本山借拐,不然就摔。真事儿。(张发财) ■ 中国人个个是高铁人人要追尾。(薛涌) ■ 中国商人太精明以至于消灭了智慧。(石述思) ■ 自己屁眼流鲜血,还帮人家哭痔疮啊?(野夫) ■ 最大的悲剧,恰是善与善的冲突。(张冠仁转黑格尔) ■ 生育旅游> > 来自西班牙《国家报》新近报道,报道说,每年约有2.5万欧洲女性到别的国家接受辅助生育治疗,形成独特的“生育旅游业”。其火爆原因不外乎法律规定宽松、手术质量稳定、捐献者可适当获利等。“如果按照每年接待8000名外国人计算,平均每人的费用为5000欧(不含旅行费和住宿费),那么就能给西班牙带来4000万欧元的收益。”生育旅游的另一义项是指以旅游者合法身份入境,然后生下孩子,以获取某种好处……忽然想起来,依照本词内涵,为了多生个闺女或大胖小子,像当年小品“超生游击队”那样的境内“生育旅游”也算一种,不过,那应该叫“生育打工”,旅游意思有点不对。 ■ 这是上天恩赐的雷霆或者雨露> > 语出评家陈宁远本周专栏文章,标题是“从茅盾文学奖看文学的国家认可”。对于本周颁布评奖结果的茅盾文学奖,陈师认为,仅焦灼于奖项的国家认可乃至无可言说的妥协之选、利益之因而满怀巨大的道德不满难免短视:“历史地看文学和国家的关系,很难得出国家支持一定有害伟大的文学,或者说国家导向一定有利伟大文学的结论。在更宽泛的视野里看,一个时代的文学是富有还是贫乏和这个时代的国家支持文学事业还是不支持文学事业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它更多地取决于文学家自身的禀赋和经历,而 这是上天恩赐的雷霆或者雨露 。”

阅读更多

二战纪实:美国大后方[45P]

1942年,美国参加二战后不久,罗斯福总统即签发了成立战时新闻处(OWI)的行政命令。这家新机构所赋予的任务是发布战争新闻,宣传爱国活动,并向新闻媒体提供政府战时努力的音频、电影和照片素材。1939年至1944年之间,OWI与农业安全局(FSA)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其中约有1600张是彩照。OWI摄影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Alfred Palmer)和霍华德·霍勒姆(Howard Hollem)在战争初期制作了一些独特的彩色柯达胶卷幻灯片,用于描绘军事准备、工厂操作和女性工人。虽然大多数场景是刻意摆出来的,拍摄对象却是真实的——他们是为持久战秣兵厉马的士兵和工人。收集在此的是帕尔默和霍勒姆拍摄的一些彩照,配以1942年所用的原始图片说明 加州长滩,玻璃舱室里的这名女孩正为一架B-17F海军轰炸机的投弹机头部分作最后的修饰,她是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厂区里诸多女性技工中的一员。B-17F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空中堡垒”,它是B-17的新款,而B-17曾在南太平洋、德国及其他地方的行动中战绩卓著。B-17F是一种远程高空重型轰炸机,机组人员为7到9人,其武装装备足以胜任在日间任务中自卫的需要。照片摄于1942年10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加州英格尔伍德,飞行中的P-51“野马”战斗机,该战机由北美航空公司制造,是大不列颠皇家空军使用的唯一一款美国制造的战斗机。照片摄于1942年10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5月,南加州帕里斯岛的佩奇机场,作为训练中的滑翔机飞行员,这名海军陆战队中尉做好了起飞的准备。(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10月,加州长滩的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里,女人们正依照全套道格拉斯培训方法接受引擎机械师的培训。(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弗吉尼亚贝尔沃堡,一颗美制手雷正欲从步兵手里飞出,轴心国发现这种手雷很难对付。(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1年,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通过用气体火焰加热几段管子,同时强制它们绕过模具,为军队生产的大型弯头管正在Tube Turns公司成型。(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8月,德州科珀斯克里斯蒂,海军航空基地的一名海员穿戴着设计用于化学战的新式防护服和防毒面具。(霍华德·霍勒姆/OWI/国会图书馆) 为了响应国家对女性力量的需要,弗吉尼亚·戴维斯(Virginia Davis)女士安排好她两个小孩的日间照顾事项,与她丈夫一同参加了德州科珀斯克里斯蒂海军航空基地的工作。两人均受雇于政府服务机构,在装配和维修部门工作。一旦丈夫应召入伍,戴维斯女士所接受的训练能让其顶替他的位置。(霍华德·霍勒姆/OWI/国会图书馆) 俄亥俄州亚克朗的固特异飞机制造公司里的这栋巨型建筑以前是一个飞机库,被认为是全球无内部支承的最大建筑,现在成了生产飞机零配件的诸多繁忙车间。最终还必须在工厂附近建新房子,对公共交通予以大幅改善,因为这些工人汽车的轮胎,甚至也许是工人的汽车,在目前紧急状况结束之前都随时可能被征用。照片摄于1941年12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5月,海军陆战队的滑翔机飞出南加州的帕里斯岛。(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5月,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在南加州的帕里斯岛跳伞。(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肯塔基诺克斯堡,一队M-4(“谢尔曼将军”)和M-3(“格兰特将军”)坦克在进行训练演习。注意M-4的底部设计、炮塔里的大枪和炮塔前方的双窗口。照片摄于1942年6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6月,肯塔基诺克斯堡的坦克指挥官。(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942年6月,肯塔基诺克斯堡的坦克驾驶员。(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6月,肯塔基诺克斯堡的M-3坦克。(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6月,肯塔基诺克斯堡,站在M-4坦克前的坦克手。(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凭借着女性的决心,罗瑞娜·克雷格(Lorena Craig)在德州科珀斯克里斯蒂接替了男人干的工作。在前往海军航空基地工作之前,她是百货商店一名售货女郎。现在她是政府服务机构下属的一名整流罩工人。照片摄于1942年8月。(霍华德·霍勒姆/OWI/国会图书馆) 北美航空加州英格尔伍德工厂里B-25总装线的场景。照片摄于1942年。(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10月,在北美航空加州英格尔伍德工厂的引擎车间里,一架B-25轰炸机的一个引擎外的部分整流罩正在装配。(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10月,加州英格尔伍德的北美航空,当北美B-25轰炸机沿装配线移动时,整流罩和控制棒正被加装到引擎上。(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加州英格尔伍德北美航空的工厂里,B-25飞机的一个试验性缩尺模型正准备进行风洞实验。该模型的制作者举着这架飞机所携炸弹型号的精确微缩复制品。照片摄于1942年10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加州洛杉矶北美航空公司内,P-51“野马”战斗机正在制造中。照片可能摄于1942年的某时。(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10月,加州英格尔伍德,一名北美巨型机械车间钻床工段的员工在一辆大型硬模铸造车床上钻取安装孔。(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10月,堪萨斯州堪萨斯城,北美航空公司内,一辆“国际”牵引车将B-25轰炸机沿户外装配线拖动。(国会图书馆) 1942年10月,加州长滩,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的空地上,安妮特·德尔苏(Annette del Sur)在为废物利用活动做宣传。(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在俄亥俄州欧几里得的Chase铜制品公司里,电子熔炉正浇铸坯料。对于国防所用黄铜及其他铜合金的生产,现代的电子熔炉大大加速了进度。图上,熔融金属从倾斜的熔炉倾注或浇铸到模子里,以形成坯料。坯料随后加工为杆、管、丝或各种用途的特殊形状。照片摄于1942年2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5月,南加州的帕里斯岛,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安置一个大型防空气球。(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6月,田纳西州查塔努加的燃烧工程公司里,一名焊工正在焊接轮船所用的锅炉。(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肯塔基诺克斯堡,装甲部队一名年轻士兵举着加兰德步枪瞄准的样子如同老手。他喜欢这杆枪,这缘于它出色的发射质量以及可靠耐用的机械装置。照片摄于1942年6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10月,德州沃斯堡的联合飞机制造公司里生产“解放者”轰炸机的工人们。(霍华德·霍勒姆/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10月,德州沃斯堡的联合飞机制造公司车间里,车工正在加工运输机上的零件。(霍华德·霍勒姆/OWI/国会图书馆) 在巨型YB-17轰炸机的机枪旁的这名军士对其业务了如指掌而且刻苦钻研。照片摄于1942年5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7月,弗吉尼亚兰利机场上,一架“空中堡垒”在夕阳下的剪影。(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8月,德州科珀斯克里斯蒂海军航空基地里,作为NYA(全美青年总署)的一名实习生,埃尔默·J`·佩斯(Elmer J. Pace)在PBY【译注:“卡特琳娜”水上飞机】的机头内工作,他正在学习海军飞机的构造。(霍华德·霍勒姆/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7月,康涅狄格州的曼彻斯特,东部一家降落伞制造商的液压拉幅机在拉伸吊伞索,这样可使其更适于成品制作。(威廉姆·瑞塔塞/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8月,德州科珀斯克里斯蒂海军航空基地里,海军服役7年之后的J·D·埃斯蒂斯(J.D. Estes)在他同伴眼里就是一名老海员。(霍华德·霍勒姆/OWI/国会图书馆) 德州科珀斯克里斯蒂,珍珠港的寡妇们投入战需工作,以个人复仇的方式继续战斗。弗吉尼亚·杨女士(图右)的丈夫是二战首批伤亡者之一,她现在是海军航空基地装配部门的一名主管。她的工作是为那些外州的女工,比如图中操作电钻的埃塞尔·曼(Ethel Mann),寻找便捷舒适的临时住处。照片摄于1942年8月。(霍华德·霍勒姆/OWI/国会图书馆) 肯塔基州诺克斯堡汽车维修工段的机修工彩照,摄于1942年6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发1942年10月,加州长滩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的厂区内,一名铆工在工作。(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加州长滩的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的厂区内,男人和女人在铆接及其他工种上结成了高效团队。该厂生产多种飞机,其中最重要的有B-17F(“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A-20(“浩劫”)突击轰炸机和用于运送部队和货物的C-47重型运输机。照片摄于1942年10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加州长滩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里,女工将固定物和装配架安装到B-17F轰炸机的机身后部。照片摄于1942年10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加州长滩,美国的母亲和姐妹们,就像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的这对妇女一样,为前线作战的男人们生产值得信赖的飞机作出了重要贡献。照片摄于1942年10月。(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942年10月,加州长滩的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里,货物运输内翼安装到机身之前,细心的实习女检查员在检视它们。(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6月,肯塔基诺克斯堡里端着加兰德步枪的半履带步兵。(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1942年5月,弗吉尼亚州的兰利机场上,一个战斗机组在接受最后指令,他们乘坐的YB-17重型轰炸机即将从机场的轰炸中队基地起飞。(阿尔弗雷德·帕尔默/OWI/国会图书馆) 乐淘吧猜你喜欢 [风物志]60年代美国嬉皮士聚会混乱自拍[30P] 五花八门!扒一扒不让带进美国的违禁品[16P] [电影推荐]美国2011科幻猿族崛起 薛涌:美国一流大学与清华北大的区别 珍贵旧影:美国学者拍1972年北京大学学生 [42P] 无觅  » 非特殊声明,本站所有图片,文字,视频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乐淘吧。转载请注明来源: 乐淘吧 » 《二战纪实:美国大后方[45P]> > 》  » 本文链接地址: http://letaoba.info/2011/09/history/5154.html  » 订阅本站: http://feeds.letaoba.info/ 淘宝商城desir旗舰店秋季专区5折起 百度团购–最权威的团购导航

阅读更多

薛涌 | 百日攻克《时代》周刊的英语学习法

续前 当我理解了这套方法并尝到甜头后,这套方法就成了新的常规。我于是又开始对这套方法寻   求突破。要知道,美国老师特别强调速读,强调碰到不认识的字时根据上下文猜一下,只要   不严重地影响阅读理解就跳过去,为了速度而牺牲一些精确性。我则觉得这对我们攻克单词   关并不好。于是自己发展出一套通过阅读记忆单词的办法。最近我因为当了新东方的顾问,   看到新东方的一位学生报告说,老师叫他们“一天新背 320 个单词,复习 1800 个,每天到了   晚上我看见英文字母就有呕吐的愿望。”我的方法绝对不是这种让你呕吐的方法。相反,我   的方法会给你带来许多快乐。用这样的办法,我一天能够记忆 150 个左右新单词。以下不妨   先把方法简介一下,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第一,你要找一篇英语媒体上的文章。这篇文章最好图文并茂,讲的是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你对内容越是有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查关键单词就越有动力,查出来的单词记住的机会也就   越大。相反,如果对内容不感兴趣,读起文章来昏昏欲睡,你就无法记住里面的单词。 第二,在阅读过程中,每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都要在那个单词下画一道醒目的线,然后   查字典。查出来后,把单词抄写在笔记本上,并尽可能努力记住词义。要注意:这里说的努   力记住,指的是一瞬间的努力,不能反复背那个单词。这只是一次性地看一眼、记一下。另   外,你也不要写下单词的中文意思。一来是写下中文意思让你心理有依赖感,在那一瞬间就   不会以绝望式的努力去记住那个单词了,二来也花费太多时间。你必须保证阅读是你的主要   活动,尽可能快地往前走。这种记忆生词的努力,和在上面那个词汇表中阅读B栏词汇时填   空补缺所用的努力和时间应该差不多。最后我还必须提醒你:绝不能歧视不同的单词。有些   人想当然地认为有些单词重要,有些单词不重要。错矣!千万不要这么自以为是。你在和一   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打交道。不要觉得你知道哪个词在这个文化中常用、重要,哪个不常用、   不重要。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我这一阅读式的单词记忆法自然会告诉你。我后面马上会   讨论这一点。 第三,随着你这样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在单词本上一次性地记录所碰到的生词,单词就会自   然积累下来。当你看到本子上的单词已经有三四行之多时,就停下来,把每个单词一次性地   读一遍,看看是否还记住了其中的意思。如果发现有些词已经忘了,就再查一下字典,再一   次性地记一次(不必重新抄写)。这里的原则是,你要在你短期记忆消失前将之巩固一下。   以后的阅读还是要重复同样的过程:到有六七行单词时,还要从头阅读一遍,把忘记的词查   出来。这时,前三四行已经是“二进宫”了,我一般也是要再度记一遍,不过那时这些词很   少有忘记的,费时不会太多。当然,完成这个过程,要根据个人的能力不同而调整。如果你   短期记忆力强,可以到四五行时温习。如果你短期记忆力弱,就两行时温习一次。 第四,我一天这样工作 8 小时,一天结束时一般能积攒一百五十甚至二百个单词左右。临睡   前把所有单词温习一遍,发现大致一百二十个左右的词还记得。另三十个左右忘记的词要再   查出来进行一次性记忆,然后可以安睡。 第五,第二天早晨起来,重新温习所有的单词。以我的经验,此时你还是能记住一百到一百   二十几个。你只需把忘记的词再查一遍,进行一次性记忆,然后吃完早饭,开始下一轮的阅   读和记忆。在这个时刻,你和头一天的那个词汇表不是要说再见,而是要永别。你再不必回   头温习。 你最好利用长假期的机会开始这样的强化,看看用这样的方法,一天 8 小时的练习量能维持   多久。能维持两个月就两个月,能维持三个月就三个月。能一天 8 小时就 8 小时,不行 7 小时   也不算太差。只要维持了一段时间,许多奇妙的变化就会发生。我前面说过,你绝对不能搞   “词汇歧视”,对所有单词都要一视同仁。要知道,你这么阅读,每天接触的生词就 150 个   以上,读过的词汇(包括那些认识的词汇)则是成千上万,而且你读的是真实的英文媒体。   有些生词即使你在第二天早晨起来检查时仍然能记住,如果不在以后的文章中出现也会被忘   记。你维持着如此大的阅读量,总碰不到的词自然属于很少用的词,忘了就忘了,用不着遗   憾。常用字忘了怎么办?放心。只要保持这么大的阅读量,真正的常用字隔两天就会再出现   ,你还是依照这套方法记忆一遍就行了。有些单词,你可能重复记忆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有   时你阅读中碰到一个不认识的词,心里会惊呼:“天呀,我记得我查了多少次了,怎么还是   不认识?!”这时你的大脑会非常警觉、兴奋。当你知道自己碰到了困难但重要的词汇时,   你记住这个词的机会就增加了许多。这其实就是“深练”中一个核心内容:重复。但这不是   机械重复,而是不断失败、挫折以后的重复。一般的重复,会随着次数增加而降低你大脑的   警觉度,能重复到让你麻木的程度。但在“深练”的重复中,你的大脑的警觉度会随着重复   (挫折)次数的增加而提高。当然,你也用不着听有些英语教材告诉你哪些是重点词、哪些   不是。生活本身会自然告诉你的。 你做个简单的算术:假设你起步时只有 3000 的词汇量(高考的英语词汇量要求也在此以上)   ,这样工作 100 天,一天 150 个单词,那么就先后记忆了 15000 次新单词。当然,这 15000 次的   词汇记忆中,有许多是重复的:你学了忘、忘了学,有的甚至被你重复记忆了十几次。不过   ,也有不少词你只学了一次,当天就在文章中不断重复,一下子就记住了。让我们打个折扣   ,就算你这 100 天总共学习并记住了 5000 个新词汇( 15000 的 1/3 )。那么,加上你原有的   3000 词汇,你就有了 8000 词汇量。美国新闻记者写文章的常用的词汇就 6000 。《时代》周刊   比较特别,以用词丰富著称。但 8000 词汇,大致能够涵盖其主要的词汇。在这种状态下,你   读《时代》周刊还会有许多不认识的字,但至少可以不用词典看个大概了。 看到这样吓人的训练计划,有人也许会说:这是应试教育给学生的又一重折磨。错矣!对于   有动力的学生,这是个比看起来轻松得多的过程。你可以挑你最喜欢的内容去读。难道我们   不记得小时候废寝忘食地读《三国演义》的情景吗?比如,如果你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   ,你就读他的传记。当你碰到 moonwalk 时,一查字典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这就是“太空步”   !你会忘吗?当然,这种方法在开始时要多查些字典而已。开始时你词汇量少、单词多,是   最枯燥、最难的阶段。但是,开始时也是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只要你顶过这一段,以后则   越读越快,吸收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整个过程也就越有兴味。这样训练一段时期,词汇量丰   富了,你还可以分主题地阅读,把每个主题所涉及的词汇一个一个地攻破。等冲到一百天的   终点时,你基本上可以不用词典阅读《时代》周刊。那种成就感、那种兴奋,会让你欲罢不   能。 完成这一训练,在我看来就是登上了英语阅读的最重要的一个台阶。试想,当你能不借助字   典阅读《时代》周刊这种高词汇量的期刊时,你即使停止学英语,也会好奇地拿起《时代》   周刊或其他英文读物看看。当然,你也很容易养成每天阅读英文报刊的习惯。英语成了你日   常生活的一部分,你不用有意去学也会持续提高。你的英语这样上了路,也会对你的生活和   工作有实际的帮助。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台阶晚上不如早上。要   知道,按我们常规的强度学英语,学的速度比忘的速度仅仅快一点,甚至差不多。你总是不   能达到不用词典就可以阅读的程度,也不能把英语转化为日常的语言工具,一读英语仿佛就   是要上学、用功、去忍受不得不忍受的枯燥功课。这样时间一久,厌烦、疲倦就都会出来。   在 1989 年以前,我学英语就是这个状态,学一个月,放半年;结果学了 10 年,还是《新概念   》第一册。后来一强化,几个月就能阅读《时代》周刊,对英语的态度马上有了本质性的转   变。   阅读单词记忆法过程演示   下面我用《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我在本书中引用过的文章展示一下这样的方法。我在生词下   加线,并在文后记下词汇表: On a summer day , inside a Stanford University classroom , a blonde , 12~year   old girl rises to confront her professor. “You’re wrong” she cries and storms   out in tears. The professor , an ethics teacher at the school , is trying to   make the case that it’s morally permissible to kill one innocent life to save   five. Still later that night , over dinner , the professor and the girl sit side   by side , working out their ethical differences thinker to thinker. The young   girl even smiles.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