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开来

薄熙来案细节曝光 传中共将公布谷开来供词

《纽约邮报》4月29日(周日)报道,预计中国当局将公布谷开来涉嫌谋杀英国商人尼尔·海伍德的供词,以试图为这个具有破坏性的丑闻结案。谷开来是垮台的中共领导人薄熙来的妻子。 该官方版本将致力于解开41岁的海伍德是如何死的,其中包括海伍德吐出了氰化物来反抗这些令人不安的说法。在一些版本中,据称海伍德死时,谷开来在现场。 现已有说法是,中共领导人们在挣扎着处理另一件头疼事-人气旺盛的盲人人权律师陈光诚逃出软禁地,已进入北京的美国大使馆,因此会很快公布谷开来的招供。 海伍德去年11月租重庆一间酒店客房内死亡,引发了中共多年来最大的政党丑闻,以致其党内的政治明星薄熙来垮台,谷开来及一名家庭雇员因涉嫌谋杀被捕。 如果被裁定谋杀海伍德罪名成立,谷开来可能面临死刑。 自从丑闻爆发后,一系列令当局难堪的事曝光,向中国人民展示了薄熙来夫妇这对中共“精英”如何成为富豪的。这些财富延及薄氏家族其他人。一些报道称,谷开来是在利用海伍德往海外“搬运”资金。 据在北京消息灵通的多个消息来源称,中共党内正面临1989年以来最大的政治剧变,北京领导人们正迫于压力要了解此案,宣称这是一起孤立事件。 香港的一家网站《动向》首次详细描述了薄熙来被带走时的情景,这些故事让中共领导层的隐秘生活“走光”。 它描述了4月9日下午2时薄熙来享有“自由身”的最后时刻,当时薄熙来在北京的家中,两名高层官员-中纪委副主席何勇及中组部副部长张纪南在4名军官陪同下抵达薄家。 他们通知薄熙来,要他到人民大会堂开一个会。 《动向》在报道中说,“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政客,薄熙来知道他的路已走到尽头”。 这时,62岁的薄熙来要求给自己的亲属们打电话,但所有线路均已被切断。 他对这些官员们说,“对这一刻,我早有准备,但它的到来仍让我感到吃惊。” 在他被领走前,他对自己的家庭服务人员说“我先走了,你们都要保重好自己。你们必须相信历史,相信党中央。” 薄熙来于是被一辆黑色房车拉走。在抵达人民大会堂后,他见到了三名中共重量级官员。 一个是中纪委书记贺国强,政治局常委中的第8号人物。 贺国强的出现,意味着政治局常委这些在中国最具权势的男人已下令惩戒薄熙来。在贺国强身边的是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 第三人是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香港的一份报道说,他是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私人秘书,并负责守卫领导的精锐部队。 一名男子宣读了一份文件,将薄熙来从25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停止,并停止了其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其妻子将因涉嫌谋杀被立案调查。 “很好,”薄熙来回应说,“但我只相信事实。”就这样他被带走了。 虽然对此说法缺乏独立的核查,但中国的分析家们表示,其中的细节和使用的语言听起来象是“正版”。 这一罕见的片段“走光”,被一些人解读为是中共在有意“放风”,来影响公众舆论。 相关日志 2012/04/30 — 英媒体周日热报谷开来“热气球洗钱” 2012/04/29 — 北京高校女教师王铮公开信呼吁民众在5月3日当天前往公安部就“中共中央非法拘禁全国人大代表薄熙来”报案 2012/04/28 — 华尔街日报:薄瓜瓜曾在美被开罚单 座驾为保时捷 2012/04/27 — 明镜:中央曾给薄机会 / 王的唯一生路 2012/04/27 — 聯合報:薄熙來案最內幕 胡溫剷薄 精心布局 2012/04/27 — RFI:薄熙来事件背后的意识形态分歧 2012/04/27 — 文字游戏:说自己没有开过法拉利的薄瓜瓜被曝在美国开保时捷吃了三次罚单 2012/04/27 — 被批有损党和国家利益 传中纪委要薄瓜瓜“自重” 2012/04/26 — 北京观察:李锐评说毒杀伍德案 2012/04/26 — 紐約時報:竊聽胡錦濤電話 薄熙來下台原因之一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薄熙来长子: 与父五年没见面

薄熙来长子: 与父五年没见面 (2012-04-29) 早报导读 [名家专评] 约翰·艾伦·鲍罗斯:癌症与数字 [新中关系] 李奕贤:吉林食品区发展一片光明 [中国早点] 从球星王建民外遇 看危机处理 [全球反恐] 奥萨马遗属被巴基斯坦驱逐   (北京讯)中共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长子李望知表示,他从未利用父亲的职位谋取个人利益,他跟薄熙来已经五年没有见面,但父亲的倒台却毁了他的生活。   34岁的李望知是薄熙来与第一任妻子李丹宇所生。李望知在接受彭博社电话访问时表示,他跟父亲薄熙来最后一次见面,是五年前(2007年)在祖父薄一波的葬礼上,此后两人再也没有联系。李望知原先在花旗银行任职,后转入私募股权基金。他目前人在中国大陆,没有被拘捕,但自称今年2月以后便没有工作。   李望知在访问中驳斥关于他利用父亲地位谋取私利的传闻。李望知说:“这一事件毁了我的生活,我无法控制其他人的想法,但我不愿意沾他(薄熙来)的光。”   他还说,他不认识据说被薄熙来现任妻子谷开来杀害的英国商人伍德,也不知道伍德跟薄家之间的关系。他的亲生母亲李丹宇30年来跟薄熙来没任何接触。李丹宇和薄离婚时,李望知尚未成年。李望知说,自己“很久以前”就离开了薄家:“我不姓薄,这显然是事实。”   李望知于2003年自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毕业,获硕士学位,然后进入花旗集团工作。离开花旗之后,从事私募股权基金。他说,1990年代,他父亲任大连市长,他在大连的投资却不是很成功。   提到薄熙来,李望知说:“我也很想知道他现在是否平安。我期待他的案子得到公正的结论,我国政府会作出正确的判断。”

阅读更多

法广 | 上海视窗: 薄熙来事件背后的意识形态分歧

上述媒体人除了共同的批评现实体制的右派背景外,一个共同点,是长期对薄熙来主导的重庆“唱红打黑”均不以为然,而对王立军事件、海伍德事件以及薄熙来被解职调查均有大量分析转载甚至第一手消息。就记者采访所知,这一行动,并非新浪微博管理层的自我过度审查,而是国新办网络新闻局的直接下令。 因此,有知情者就认为,对上述微薄活跃者的“掐喉咙”之举,可能是为薄熙来事件关注降温灭火,有人认为,近期可能北京会就薄案推出阶段性结论,为此,有必要对民间意见领袖进行提前维稳。 唱红大旗 2007年,薄熙来以政治局委员之位,主政重庆五年来,大树“唱红打黑”大旗,在沉闷的中国密室政治中,搅动起风风雨雨,蔚为一时风潮。 西方媒体都注意到,虽然已经被解职,但薄熙来在中国民间,尤其是草根阶层拥有广泛的支持,这种支持并未因4月10日来,官方连续对薄熙来的抨击性表态和站队而又大的松动。 官方的站队表态中,对薄熙来的实质性问题,着墨甚少,几乎只是一种政治表态,当然无法说服对薄早已有情感投入的许多普通民众。 二十几天来,关于薄案的许多消息,纷纷通过西方媒体、香港、台湾媒体出笼,细节越来越多,如巨额海外财产、海伍德案的种种可信细节,其可信性几乎难以撼动。 目前,许多左派大佬已经不再对薄案发言。但对西方媒体报道的种种薄家的不堪一面,很多拥薄民众,或者沉默,或者将其斥为谣言,拒绝承认,而草根左派网民一不敢攻击中央(中央就是左派网友的信仰所在),至好以辱骂杨海鹏等爆料者作为发泄。 对薄熙来在重庆的诸多作为和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多重冲击,我们可以初略地将其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形态层面即便左派价值复兴,所谓文革回潮的担忧即来源自于此;派系斗争层面,即太子党“舍我其谁”,结合朝野大佬,挑战习李接班格局。 第三层面其实相对简单,也就是所谓薄熙来“违法乱纪”的作为,巨额资产、监听政敌、打黑敛财、杀人灭口等直接触犯刑法的行为。 薄熙来唱红等,当然是想更上一层楼,进入几乎是有免死金牌的政治局常委之列,作为中国当前体制下的高级政客,他与其他窥视权力者不同的是,他有意无意之中,提出了与当局者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大旗。 如果说唱红,还更多的是太子党对接班天然优先性的再确认,事实上,重庆的5年多的施政实践,客观地复兴了左派价值复兴的一套理论,薄熙来对“共同富裕”理念的再次重申,“分好蛋糕”的提出,如大规模的廉租房投入,对城乡统筹的看重,相对全国暴涨房价下,重庆对房价的合理控制等等。 薄熙来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创新,其实已经违反了中共长期的以来“礼乐征伐出于上”,意识形态是一把手禁脔的传统,对中国国内目前的沉闷的政治格局造成了直接的冲击。 时事评论员朴抱一就认为,“薄熙来争储确实有他正面意义,至少打破了密室政治,提出了竞争的要求。并且从以前向核心人物诉求,转向底层民众和红色家族。” 政见分歧 台湾《联合报》最近一篇大陆知情者撰写的关于薄案内情的长文中,也谈到了薄熙来和温就发展理念,用更重的话说,就是政治路线的分歧。 该文说,在二○一○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温家宝做经济方面的报告,报告完后,例行由政治局委员评论一下,每人大约都是三、五分钟。薄是最后一个谈的,不料他违反了规定,谈了四十五分钟。 薄熙来大谈:“改革开放三十年,已经造成许多问题,贫富不均,东西差距,城乡差距,社会矛盾扩大,这早已违背中国共产党最初的理想,改革开放已经走到尽头,改不下去,也开不下去了…。我们要回到党的理念和理想,要公平正义,要社会安定…。” 该文描述说,薄熙来的此种作为,让温有些不耐,转头与胡谈了几句。胡在薄说完后,定性发言说,“这三十年来,党的开放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不容否认,谁要否定了改革开放,就是否定了党。” 这篇文章很多细节非常准确,应该是接近北京当局者所作,因此上述细节应当有不少的可靠性。此外,薄熙来身边聚集了大批左派学者后,尤其是乌有之乡派赴重庆送锦旗后,重庆被批极左,受到了主流不少反弹,薄熙来也曾试图改变所谓“复辟文革”的印象,重新向右派靠拢回调。 2011年10月,重庆当地官方媒体曾报道,邓小平之弟,重庆市原副市长、百岁老人邓垦对给薄熙来题字,希望重庆“自强不息”,“两手都要硬”,声称赞赏重庆这些年的探索实践。 根据记者所知,薄熙来运作相当长一段时间,才找到在重庆当地颇有渊源的邓家某位人士,运作了上述表态,以示重庆拥邓,拥邓开创的改革开放路线,并未脱离改革开放的主流。 此外,重庆因为李庄案引起了中国法律界的广泛反弹,也曾试图推出所谓“民主与法治”的旗号,以安抚中产阶级和法律职业界,但未及危机就已全面爆发。 《联合报》上述文章就分析说,如果薄挟持他在重庆“唱红打黑”的人气,再以政治改革者自居,宣告重庆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乡镇一级普选,实现基层人民的民主自治”,把温家宝所期待的政治改革,率先从重庆做起,唱出与中央不同调的改革内容。 试问,北京要如何处理?是宣告薄的改革政策与中央违背?会不会引起民众的反感?是宣告薄只是地方政策,未经中央同意?这也很难处理,这等于宣布中共内部分裂。 未来发展 此外,薄熙来的太子党派系背景也有相当的实力,北京资深媒体人高瑜最近在德国之声的一篇文章所述可见一斑。 3月20日之后,英国人海伍德被毒死,涉嫌谷开来,已经在高层传开。不到一个星期,台上和在野的太子党阶层,基本知晓了薄案真相。“做实”,“铁案”都是此时高层消息人士的专门用语,网络传言的“康师傅下架”,“军车如林”,“中南海枪声”实际是草根阶层对北京吊诡的政治氛围的感觉和猜测,结果遭到无情的惩罚。 三月下旬,红色家族的关切和安慰竟然像“潮水般涌向”薄熙来的兄弟姐妹,至使薄家三子薄熙成不得不群发一封短信:“感谢这么多年大家对薄家,对熙来的关心和支持,以后不要支持了,祝大家各自保重。” 文章说,现在手机管理严格,一般群发20个号,就要受限制,但是薄熙成的短信还是传遍红色家族,意味深长。 因此,此前薄熙来案件中,诸多刑事案细节的披露,即便有政治派系斗争的原因,也是此事发展处理的必然,既然北京当局不能也不愿以政治路线、意识形态分歧处理,对薄熙来的政治派系,甚至拥薄上位的种种政治派系既不能也无法做更多的处理和切割。 一个现实是,目前中国的司法制度,仍然无法独立,这也意味着,他们无法给公众足够的信赖,认为他们仅是因为司法考虑,隔绝了高层政治压力。对薄熙来的未来的公开审判难以想象,一旦薄熙来在庭上宣称自己被刑讯,如何处理?一旦薄熙来在庭上攻击政治局的前同事?更是难以想象,难道比照江青模式? 而薄案如果还是比照陈良宇、陈希同案实质的不公开审理,又如何说服薄熙来在意识形态而非组织上的拥护者呢? 一些西方媒体就此发表的评论分析文章也认为,如果把薄案涉及的刑事部分的案情完全公布,将严重冲击公众对中国体制的信心。因此,薄案未来,只能聚焦于薄熙来何其家人可能涉及的刑事问题,甚至贪腐问题最后也只会轻轻带过。 《联合报》上述文章就分析说,薄熙来夫妇的风流韵事,无论他们有多少情人,都不应该构成犯罪。就算是中间有穿针引线的徐明,都不致构成重大犯罪,而是道德问题。 重点是证据。如果缺乏直接证据,将无法处理薄熙来、谷开来的犯罪。这分為两方面,一方面是刑事犯罪。即杀人部分;另一方面是洗钱犯罪。 刑事方面,该文说,许多命案的死者都已火化,直接证据不復存在,唯一有证据的,就是海伍德命案中,王立军留下的下毒证据。其他即使明知下毒谋杀,谷开来的杀人罪,最多是“死刑缓刑”,应不至处决。洗钱部分,因為谷开来与海伍德都是国际金融投资高手,在外国法律的保护下,这些钱就算金额很大,也很难要回来了。 最后,值得深思的是,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当下的中国体制下,权力的制衡何时才能确立? 亲信如王立军,强横如王,遭遇薄熙来的巨大权力,除非逃入美国领事馆,在国内似乎已经没有生路,那么一般老百姓当如何自保?如果没有王的奋力一击,那么海伍德案有得见天日的一天吗?这是什么制度可以让杀人者横行无忌? 这一现状何时才能改变?  

阅读更多

薄瓜瓜驾黑色保时捷跑车在麻州怎样三次被开罚单

薄熙来的儿子、就读于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中国“太子党”薄瓜瓜本周否认曾经开过法拉利(Ferrari),驳斥有关他生活奢靡的传言。不过,薄瓜瓜曾在马萨诸塞州收到过三张交通违章罚单,而且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他当时开的是一辆黑色保时捷(Porsche)。 薄熙来是前重庆市委书记,最近被停止党内职务。他的妻子薄谷开来因涉嫌杀害一名英籍商人而被移送司法机关。 中国有关部门尚未对薄瓜瓜提起任何指控,但中国政府在宣布对其父母采取的行动时曾表示,薄谷开来及薄瓜瓜同海伍德(Neil Heywood)一度关系密切,但因为一起商业纠纷而关系恶化。现年24岁的薄瓜瓜正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读研究生。 薄瓜瓜驳斥了国内普遍存在的有关他生活奢靡的说法。他周二在哈佛大学校报The Harvard Crimson上发表声明说,他希望就有关他的各种传言和指控做出回应。他写道,他从未开过法拉利。《华尔街日报》去年11月曾报道,据知情人士说,薄瓜瓜去年曾开着一辆红色法拉利接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的一个女儿共进晚餐。 目前并不清楚薄瓜瓜身在何处,但他过去曾一直住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一个高档公寓楼中,该楼有专职看门人和一个屋顶露台。据多个房屋租赁网站上显示的价格,像薄瓜瓜住的公寓月租金通常约为2,950美元。据一位知情人士说,约两周前薄瓜瓜看来已经在私人保安的护送下离开了公寓。 马萨诸塞州交通部的记录显示,薄瓜瓜曾在2010年12月和2011年5月因涉嫌未遵照停车标识行车而被警察拦下,其中一次是在凌晨2点20分。2011年2月他还曾因超速被警方拦住。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那里了解到,薄瓜瓜的车牌照显示,这是一辆登记在他住所某人名下的黑色保时捷轿跑车帕拉米拉(Panamera)。据购车网站Edmunds.com,类似轿跑车的售价为8万美元或更高。 马萨诸塞州的有关记录显示,这辆车的牌照登记在James Jun Cui的名下。叫这个名字的一个人在纽约市有个地址。周四晚间记者致电此人的手机,询问其与薄瓜瓜的关系,一名男子接听了电话。他回答说,我在路上,现在不方便接电话,然后挂断了电话。 薄瓜瓜在致哈佛校报的声明中说,他的读书费用仅有两个来源,一是独立获得的奖学金,二是母亲作为成功律师和作家存下的积蓄。薄瓜瓜除在哈佛(Harvard)念书外,还曾就读于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和英国私立中学哈罗公学(Harrow)。他没有说奖学金由谁提供,也没说在上哈罗公学之前就读另一所英国私立学校Papplewick的费用由谁提供。 薄瓜瓜在声明中说自己是一名普通大学生,曾参加课外俱乐部和社交活动。他在声明中写道,我从未让中国国内外的任何营利企业或机构借用我的名字或参与其中。 薄瓜瓜所持签证让他以学生身份留在美国,当签证到期后,奥巴马政府可能会面临政治问题。目前并不知道薄瓜瓜的签证何时到期。 美国国务院官员这些天来一直拒绝谈论有关薄瓜瓜在哈佛大学的未来,也拒绝明确说明他所持的签证种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努兰德(Victoria Nuland)周一说,薄瓜瓜是哈佛的合格学生,你们可以据此得出自己的结论。 Jennifer Levitz / Steve Eder 华尔街日报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薄瓜瓜发声明 读者质疑其资金来源

 2012年 4月 25日 薄瓜瓜发声明 读者质疑其资金来源 记者: 丁力 | 香港 薄熙来之子薄瓜瓜在北京大学演讲 薄熙来之子薄瓜瓜发表声明,称他在英美留学的花费都来自奖学金和他母亲多年来从事律师工作和写作所得。但有些人怀疑他的说法。 薄瓜瓜4月24日在其就读的哈佛大学的报刊《哈佛紅》(Harvard Crimson)上发表声明说:“我非常关注我家近期发生的事,但我不评论正在进行的调查。”他表示,回答关于他的所有的指控和传言是不可能的,但他要就部分说法提供一些事实。 薄瓜瓜写道:“我在哈罗公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只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独立挣到的奖学金,一个是我母亲的慷慨,来自她作为成功的律师和作家的年月里的积蓄。”薄瓜瓜没有说这些奖学金的名称和颁发者。 薄瓜瓜然后叙述了他在学校里的优秀成绩和课外活动。他接着说,他从没有在中国内外参与任何商业营利活动。而只是参与发展一个在中国的非营利的社交网站,这个网站还在开发阶段,还没有上网。 薄瓜瓜写道:“我从未开过法拉利,1998年以来也从未去过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也从未去过美国大使在中国的住所。” 在声明的最后,薄瓜瓜要求媒体记者别闯入他的老师、朋友和同学的生活。 *奖学金来自何方?* 薄熙来在他出事前的最后一次记者会上也说薄瓜瓜的留学费用来自奖学金,他把社会上的不同说法称作向他家泼脏水。但是很多人不相信薄熙来父子的说法。最近有媒体报道说,资助薄瓜瓜的是大连富豪徐明,而徐明的生意和薄熙来一家密切相关。 在《哈佛紅》网站上,在薄瓜瓜声明的下面,一位自称gordon的人批评了薄瓜瓜的生活方式,他接着写道:“根据我和那些有政治权势家庭的孩子们的有限接触,他们都很低调。如果你想当明星,乐于掌权和发财,那就别指责别人窥视你的生活,特别是在你声称那些无名的奖学金和大公寓都是正当所得的情况下。” 还有些人认为,薄瓜瓜的解释软弱无力,如果能具体列举他从英美学校拿到的钱就比较有说服力。 在父亲薄熙来被解职、母亲谷开来涉嫌杀人被捕后,正在哈佛读研究生的薄瓜瓜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媒体曾经报道他被中国官员调查,并寻求美国政府的保护。这些消息都没有得到证实。薄瓜瓜也没有在声明中对此做出回应。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