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

法广 | 中国: 赵紫阳获得百度百科“平反”

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明接受港媒访问时表示,这可能代表中央政府有意让公众公开讨论赵紫阳。百度的发言人却拒绝回应记者的查询。 赵紫阳在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中,因同情及支持学生而遭到当时最高领袖邓小平斥拒,之后被整肃及软禁,在2005年病逝,享年85岁。 香港南华早报指百度百科介绍赵紫阳的网页,引述天安门民运之后中央政府对赵紫阳裁决,指赵「支持动乱及分裂党」,但同时又承认「赵紫阳对党和人民的贡献」,更重要的是,网页介绍赵紫阳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这句赞词一般只会用在已故中共最高领导人的身上,而赵紫阳在生时,并未享有如此的荣誉。 张明教授说:「我相信(这句赞词)是百度自己放上去的,不代表官方立场。」  但赵紫阳在百度百科“再生”,却已成为新浪微博最热门的议题,尽管新浪微博的搜索器仍然封杀赵紫阳的名字,但网民却可自由相互讨论赵的政绩,例如他的经济改革政策和他的宽容。 北京电视前节目主持人胡紫薇在新浪微博上说:「 一个走得如此荒凉的老人,在这样一个偶然的夜里,又一次静静地出现在你我可以感知的边界。100万条的搜索,就权当百万次的注目礼吧,迟到了,却并不缺席。这一刻,感到身为一个中国人的NB。中国人,什么都没有忘记。 」在胡的微博上,还贴上了一张赵紫阳的照片。 网名为“邝飚的灰色幽默”的博客说:「刚才在百度搜索这个人的名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现象,找到相关结果约1,050,000个。 这是否意味着……? 」 本台记者在北京时间22日早上曾试图登入百度百科搜索赵紫阳,但一直未果,目前未悉是由于点击流量过于拥挤还是介绍赵紫阳的网页已被撤下。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百度解禁赵紫阳 短暂闪现再消失

 2012年 2月 23日 百度解禁赵紫阳 短暂现身再消失 记者: 方方 | 华盛顿 近日来,一向严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百度突然陆续开放“赵紫阳”等若干敏感词条的搜索结果,不过仅两天后,一些词条已经无法在百度百科中找到。人民日报今日(23日)发表评论文章提倡改革。一些网友惊喜之余后疑惑不解,但专家不表示乐观。 *百度突现讳莫如深的关键词* 百度百科21日首次出现赵紫阳的词条,简述了赵的生平和任职、撤职经过,短短一日就有两百多万人浏览。这个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网站对赵的称呼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有网友还在微博中晒出百度显示“天安门事件”、“六四事件”、“六四学生运动”等搜索结果的图片。另外,2004年北大时任教授焦国标发布的《讨伐中宣部》的搜索被部分解禁,曾多次撰文批评薄熙来的姜维平也同样被百度松绑。 人民日报今天发表题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的评论文章,呼吁“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一些人认为这是中国媒体在进步,制度在开放,高层派系权利争夺逐渐明朗化。 *专家不乐观 体制不可能改变* 前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制度开放在现阶段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大同说:“不能说是进步,因为中国很多事情不是制度化的,不是法律化的东西,它突然发神经给你缓几天,突然又发神经又没有了,你很难说这是什么进步,你只是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过两天它可能又不行了,但是它制度上绝对没有放开这么一说,不可能放开它,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大同说,管制互联网的部门据说有20几个,譬如信息产业部、国安办、国务院新闻办,谁说话都有用,很难说哪儿下的令。他说:“有很多私人关系以中宣部的名义给媒体下个禁令,是不是中宣部的意思你也不知道,所有的人都是暗箱。” 有网友将百度开放姜维平搜索结果之举与前一阵的王立军事件相联系,认为中国媒体在王立军事件的处理上管制已经相对甚少。但是前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向美国之音记者证实,中国一些媒体计划要做的王立军专栏已经被中宣部明确告知下架。 2004年无意中把北大时任教授焦国标的《讨伐中宣部》发布上网后引发轰动的中国知名维权律师浦志强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预测中国新一届领导层的走向。他说:“有希望的领导人可能会倾向于保守和稳当,没有希望的领导人倾向于打黑唱红、别出心裁。” *赵紫阳短暂出现再消失* 截至记者发稿时,百度对“赵紫阳”的搜索结果仍有一百多万条,“天安门事件”60多万条,“焦国标 讨伐中宣部”8千多条,但“姜维平”的搜索结果只有一百多条,且此姜维平非彼姜维平。但百度百科则无法显示“赵紫阳”的词条。

阅读更多

BBC | 中国解禁“赵紫阳”百度百科可查

1989年5月19日晚上,赵紫阳到天安门广场看望了绝食抗议的学生。 据传,中国最近放宽对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相关信息的封锁管制,网民可以在入口网站百度,查阅涉及赵紫阳的相关信息。 香港英文《南华早报》周三(22日)报道相关消息,而不少大陆网民也对此展开讨论;而报道引述中国大陆学者指出,这可能说明中共当局放宽民众对赵紫阳的讨论。 已经逝世7年的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一直以来是中国互联网的敏感词。但21日凌晨,赵紫阳三个字首次出现在百度百科,千多字的内容讲述了赵的生平、被撤职经过,据悉至21日晚已有216万人次浏览。 到22日仍能在百度找到“赵紫阳”词条,除介绍赵紫阳生平,也提到“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关于赵紫阳同志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错误的报告》,指出他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犯了支持动乱和分裂党的错误,对动乱的形成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百度是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有分析认为,自发生“王立军事件”以来,中国互联网展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姿态,或体现出中国网络舆论管理的新思路。 “王立军事件” 本月7日晚曝光后,除了首日的网上信息有所管制,其后的互动信息非常畅通,即使涉及重庆最高层官员的负面内容,包含对最高领导层的重要人事猜测,以及外国媒体的报道,都被容许快速传播。

阅读更多

苹果日报:赵紫阳重现百度百科 216万人关注

逝世至今七年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一度是内地互联网的敏感词。但昨日凌晨,有网友发现赵紫阳三个字首次出现在内地最大的百度百科,千多字的内容形容赵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还讲述赵的生平、被撤职经过,至昨晚已有 216万人次浏览。   昨凌晨被放上网   有关赵紫阳的内容是在昨日凌晨被放上网的,千多字的内容配以三张赵的照片,文章内容多数引述新华网、人民网等内容,讲述赵的生平、简历,及如何进入中共权力核心的过程。然而,内容中有相当部份是讲述 1989年 6月赵被撤职的内容,主要引述官媒,有关赵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错误的报告」,称赵「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犯了支持动乱和分裂党的错误,对动乱的形成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也有明显失误」而被撤职,但却未有提及他曾到天安门广场,探望学生、发表讲话的详情,亦没提及他被撤职后的生活。   百度百科收入赵紫阳的消息迅速在微博广传,不少网民亦发现在百度上搜索「赵紫阳」亦被放宽,显示 100万个相关结果。内地军事作家赵楚在评论中认为,不管甚么原因,当局能让赵紫阳重归公众视野,是「值得鼓掌的开明进步」。亦有分析认为,自王立军事件后,内地互联网展现与以往不同的姿态,或体现出内地网络舆论管理的新思路。 lang: ‘zh-CN’ 相关日志 2012/02/22 — 编程随想:回顾六四系列(1-13) 2012/02/17 — 多维新闻:薄熙来,中共党内第二高岗? 2012/02/14 — 纪伟仁:中共成立专案组 各派势力争食薄熙来 九常委意见达成统一 2012/02/06 — 王海光:民变与“匪乱”:以中共接管贵州暨西南时的征粮为例 2012/01/12 — Emyn:韩寒的文章本质上来讲似乎更表明李泽厚已经普及了,而不是全民党的概念已经普及了。 2012/01/07 — 南方人物周刊:回看程维高:一个被开除党籍省委书记的反思 2011/12/09 — 编程随想:如何解读朝廷要员的盖棺定论? 2011/11/28 — 华尔街日报:“革命”的后代 2011/11/28 — 熊国昌:一部被刻意掩盖的爱国主义教材——中东路事件的真相该不该告诉中国人民? 2011/11/26 — 华尔街日报: China’s ‘Princelings’ Pose Issue for Party – Children of the Revolution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姚监复专访: 党不应该怕民主、怕下台

 2012年 1月 21日 姚监复专访: 党不应该怕民主、怕下台 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美国之音张楠 中国知名公共知识分子、前体制内学者姚监复(资料照片) 中国知名公共知识分子、前体制内学者姚监复星期六(1月21日)接受了美国之音的电话专访,谈到了不久前结束的台湾大选,以及台湾的转型对大陆民主化进程的启示。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姚监复认为,台湾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实验区。姚监复曾是前中共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及其政治秘书鲍彤的智囊。他说,台湾的民主经验有很多值得大陆学习借鉴的地方。 *搞民主不会乱* 姚监复说:“台湾就等于是大中国的一个政治特区、一个政治橱窗,给全中国,包括大陆、包括香港做个示范,做个实验区一样,就像深圳当年是个经济特区。要从大中国的角度看,台湾就等于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一个实验区。” 有人认为,搞民主会造成社会动荡,甚至会造成暴民政治和无政府主义。姚监复说,台湾的经验证明,搞民主不会乱。他说,表面上的乱是政治家在会场上的乱,这些比起中国大陆农民在乌坎的乱,或是每年十几万起群体事件的乱,是正常的。 *国民素质低不能搞选举是胡说* 姚监复说,台湾的经验还证明,不是中国的国民素质低,不能搞政治改革、民主选举,不然台湾怎么就可以从1949年以后就搞村长、乡长的直选,后来又搞总统直选呢? 姚监复回顾了一段延安时期的历史。他说, 1940年代,国民党曾指出老百姓素质低,没有文化,不能搞选举。当时,共产党批评了他们的这种观点,说我们在延安就想出了“豆选”的办法:每个选举人背后放一个碗,选民选谁就放一个豆子在谁的碗里。谁的豆子多,谁就当选。 姚监复说,现在国民的文化素质比那时提高了很多,为什么反倒不能搞选举了呢? *一个党不应该害怕下台* 姚监复又说,中共从台湾的选举中可以学习到的另外一条经验是:一个党不应该害怕下台。他说:“国民党开放党禁的时候,有的智囊提醒蒋经国,如果开放党禁,可能国民党要下台。蒋经国说:我看了古今中外历史,没有一个政党是永久执政的。他有这样的气派,他才能开放党禁。” 姚监复对美国之音说,后来证明,国民党在选举中确实下台了,可是下台以后仍然可以重新整顿,东山再起,而且可以连选连任。 姚监复说,一个政党不要总喊“万岁”,不要总把政权抓在自己手里。如果政纲好,作风清廉,就算下台后还可能上来。可是如果总在台上,搞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原来党内的好人最后也得变成坏人。 *台湾人把蒋经国逼成了伟人* 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去年10月也曾指出,台湾成熟丰富的转型经验,代价小,效果好,会令此岸受用不尽。 美国之音 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资料照片) 鲍彤认为,蒋经国开放党禁,开放报禁,但其实这也是被民意逼出来的,是台湾人把蒋经国逼成了伟人。 鲍彤说:“台湾老百姓用压力帮助了蒋经国,把他和他的同道们逼成一群伟大的历史人物。大陆人也应该用压力,帮助逼出一群大政治家来。” *公共知识分子成了沉默大多数* 姚监复说,遗憾的是,目前在中国大陆,具备公民意识,敢于发出自己声音的人并不多。 姚监复说,中共现在对知识分子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硬的方面,当局在控制、压制刘晓波、余杰这些人时使用的非常强硬的力量。软的方面,只要从北京清华园到中关村一带新建的高楼大厦中就可窥见一斑。 姚监复说,政府投了很多钱,给了科研单位很多课题费。现在教授们收入都不低,出国考察的机会也不少,这改变了80年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倒挂的状态,却也使得很多知识分子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他说:“要说的不好听呢,就是被收买了,缺少一种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感,缺少代表贫苦群众,代表普通老百姓的良知的责任感。” *民主化道路漫长艰难* 姚监复认为,中国的民主化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痛苦、艰难的过程,因为当权者内部现在已经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权贵利益集团。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政权,就好比让他们自己割自己的肉。 有人建议,中国的政治改革应该是“碎步前进”,但姚监复说,如果步调太慢,整个社会可能就会像高压锅一样爆炸。一味的专制维稳可能会造成不稳定。 在姚监复看来,中共在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上都不可能出现实质性的转变,  因为说到底,新上来的还是原来那拨领导人,用的还是原来的思路。 姚监复说,毛泽东阶级斗争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太深了,也许将来现在这批中共领导人的孙子从美国回来,就像马英九他们一样,中国才能转变得更多一点。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