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武大如今变武二,建议买鞋实名制

武大如今变武二,建议买鞋实名制 李晨辉 2011-5-22 11:43:39 博客中国   武大,俺说的可不是《水浒》的武大,而是武汉大学之谓也。武大算是中国大学中的佼佼者。我这个爱读小说,而且在八十年代最狂热的人,知道武大曾经出过不少的学生作家。什么方芳、池莉,还有几个我想不起来,反正出了不少。这使我在那个时代,就对武大很是向往。近年来武大好象出了些脑袋比较大的贪官,把武大搞得有点灰头土脸。不过,这一次武大的义举,我相信,一下子为武大争回来不少的分数。武大,英雄也。所以我说,武大如今已经不是武大(武大郎、窝囊废),而成了武二了(武松、英雄、汉子)。   当然,我说得这么热闹,很可能还会有许多的看官一头雾水,问你所指为何?虽然基本上是地球人都可能知道的事,但为防备那些不知道的,我还是先交待一下背景: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也不知是应邀还是被指派,到武汉大学进行演讲。按说呢,中国人比较讲究含而不露,因此心里头即使对你、对这个人有些想法,但也往往隐蔽得较深。尤其是,在咱这块地界讲座还是讲演,这个时候人家是客人,所以本来中国人还是很讲究待客之道的。对待客人,一般还是彬彬有礼,客客气气,甚至还要表现得恭恭敬敬。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来自北京的大学校长,在武大,按说是应该得到客客气气的待遇的。这要是在前些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的那个时代或者是在朝鲜,说不定还得有一帮小朋友,跑到门口,对方校长来一个夹道仪式,山呼口号,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然而西风东渐,把中国的不少风气,都给败坏了。比如,过去,我们只知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到另一个国家,到哪里都是鲜花和笑脸,掌声和欢呼。起码那时的新闻、电影纪录片里,都是这样的。然而后来我们渐渐知道,太阳里头都有黑子,任何事情有正面反面。因此,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到外边,其实并不全是鲜花的海洋,许多的时候,抗议与声讨,其实一点也不亚于鲜花与笑脸。渐渐我们也习惯了这些,知道这个世界上,其实人是有表达自己意愿的自由的。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无论是谁来了,喜欢你就可以表达你的喜欢;不喜欢,其实你是也可以表达的。起码,表达不喜欢,是可以不被制止,不被镇压的。当年小布什在伊拉克演讲,遭遇了扔鞋的喜剧。当时还有不少中国拎不清的粪粪们,额手相庆,好象全世界只有小布什,才可以享有如此的”殊荣”。谁知道中国一句老话此时又应了验,叫笑话人,不如人。随着屁股后就赶上人。果不其然,我们的总理,在英国还是法国啊,就也享受了一把扔鞋的礼遇。到这个时候,我想,总算是有一部分粪粪们醒过腔来,原来扔鞋并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也不为外国人而独享。于是乎,扔鞋、扔蛋、扔五毛,便在咱神州大地,一时间也是遍地开花,风起云涌。   先是有云南的宣传部长伍皓,据说是在北京发表演讲时,被扔了五毛。然后有任志强在大连,这一次模仿得最是神似。第一,作案工具高度一致,全是扔鞋;第二,连当时的反应都有雷同之处。据说任志强先生虽然外号大炮,但当时却并没有开火,反而表现得挺有风度,看来也是得了小布什的经验或者说真传。说实话,我们必须认识到,听众可以扔鞋,这是我们社会的一种进步。想想在毛时代或是在如今的朝鲜,不用说扔鞋,你要吐口唾沫,甚至一不留神眼神没保持好,都有可能面临立刻在地球上消失的危险。五十年代,几十万的的中国的所谓右派,哪一个发展到扔鞋的程度呢!所以说,今天的进步必须正视,必须珍惜,而那个几亿人民共噩梦的时代,绝不值得怀念。于是就发展到了今天,方兴滨校长被扔了鞋。   按说呢,方校长被扔鞋,这并不见得就意外。第一,方校长本身是搞互联网的,如今这世界,民主大潮浩浩荡荡势不可挡,这一点你应该有认识。第二,国内外,那些不大受欢迎,或者,就算是受一部分人欢迎,但是存在着较大争议的人物,有可能被扔这个那个,屡见不鲜,一点不稀奇。而且,您老人家从事的那玩意(据说专门研究网络屏蔽,有中国网络屏蔽之父之称),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咱也姑且不论你是对还是错,咱只是说你有争议)。既然有争议,那么,你在演讲之前,本身就应该有一些准备。比如,事先考虑好,一旦发生类似的事情,该用什么应对措施。前车之鉴,后车可车。小布什,任志强,其实都做了很好的榜样。表现得有风度,是现代社会,一个大学者应有的风范。然而,据说方校长,当时表现得却是相当地没风度。怒斥主办方,问人家:他们之前就在Twitter上讨论这个事了,为什么你们却没有一点的应对措施?谁知道主办方回答得更是绝妙,他们说:那个网站(Twitter)我们打不开,被GFW屏蔽了,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极其耐人寻味的是,方校长本人正是从事屏蔽研究的,因此主办方这么说,是不是暗含着对方校长所从事的事业的反感甚至讽刺呢?还有几点耐人寻味的是,扔鞋扔蛋的那些勇于表达自己好恶的孩子们,本来在那种场合,被捉住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以我的经验,一般的演讲,尤其是比较重要的演讲,都会有保安值守,甚至把着门,不让一般人随便进进出出的。因此,一旦出了这事,只消把大门一关,那几个孩子,按说是跑不掉的。但是,据说是在在场的几位学者的掩护之下,跑掉了。我相信,这不是武大保安的无能,而恰恰是武大某些方面的英明、开明。学生只不过是扔扔鞋,又不是手榴弹。而且,被扔的,也只不过是个国内学者,并不涉及国际纠纷。因此,有必要大惊小怪嘛?按说呢,虽然这些人跑掉了,但是,天网恢恢,想找出、找到这些人来,其实一点也不难,跑了和尚是跑不了庙的。接下来将要面临的,是武大将怎么处理这件事,怎么对待这几个扔鞋的学生?刑拘?不至于吧,开除?最好也别至于此。警告一下?哪不是了。当然,这是我的态度,不知道大连扔任志强的那个怎么处理的,我想啊,顶多也不过是照前例办理。   最后我想说两句的是,有些事,既然有了开头,往往就还一发而不可收拾。中国那些仗着官位,或者某种势力的庇佑而动不动就可以在一些大场合上胡言乱语的人,被扔鞋的机会还可能大大增加。既然有了开头,那么,今后那些不怎么得人心,或是整天昧着良心说话的人,走到哪里,就真的得加点小心。别的不别的,起码,你得做好被扔鞋的准备。每天有事没事的,整一双破鞋练练扔鞋与接鞋,免得有一天,真有鞋扔过来时,你反应不及,接不住,甚至击中你的命门。另外,也不妨在演讲时,考虑戴上防护面具,这样不但扔鞋,扔蛋便也没什么可怕的了。当然,另一方面,保安方也真的要加强防护措施。我建议,以后再有重要演讲,听众一律光脚进入,不准穿鞋。这样,扔鞋的喜剧,就可能彻底地避免了。当然,还有一招曾经被屡试不爽,听说亚运时广州实行买菜刀实名制,那么,我也就在这里提出一条建议,为防止鞋再被乱扔而造成不良影响,中国应该规定,以后买鞋,实行实名制。   来源: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5221140170.html 长江黄金1号是重庆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有的大型邮轮。在2010到2012年,重庆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陆续投资20亿元人民币,打造10艘世界内河上规模最大、最豪华、最舒适的大型邮轮,长江黄金1号是其中的第1艘。图为岸上群众驻足观看长江黄金1号。重庆晚报/东方IC 邮轮拥有商业步行街、名小吃店、雪茄吧、网络会所、书吧、儿童乐园、桑拿中心、中西医疗馆、水疗会所、旋转大厅、多功能大厅、露天游泳池、模拟高尔夫、大型影剧院兼会议厅等各种商务娱乐休闲设施,并配有4部观光电梯。图为邮轮中庭。重庆晚报/东方IC 类别: 转贴   查看评论

阅读更多

我也想摸摸你的鼻子

我也想去哪里参观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的长征大桥 老武等于文建 tommi97:此桥符合当朝的全部,当水退下时,才知道谁没有穿底裤。 中国虎啸:号称北上抗日,不过为溃败逃窜障目遮羞的“长征”。此桥名符其实! 都是纳税人养的 爱宗:先是万岁,后是万税,再是乱费,最 后又回到匪 类别: 转贴   查看评论

阅读更多

乱 梁文道 本文来源于财新《新世纪》 2011年第20期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23日 在不少群体性事件里面,“乱”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没有任何统计数据,只凭主观感受,我怀疑“稳定”这两个字有可能是过去一年来中国一些官员最常用的词汇,代替了往昔的“发展”。因为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我几乎每一天都能看到不同地方不同级别的政府人员左一个“稳定”,右一个“稳定”,仿佛稳定就是指导他们施政的至高原则。   如果说前几年大家还是很相信“发展就是硬道理”,那么今天的硬道理大概就是稳定了。当然我已经说过,这是一个很不科学的片面感觉;可是我仍然有点担忧,一个国家把“稳定”当作最重要的课题,到底说明什么呢?   大家都明白,谈稳定是因为我们都怕“乱”。中国人这三百年来真是经过太多磨难吃过太多苦头了,而过去这三十年还真有点承平安稳的意思(是否“盛世”我还不敢说),自然谁都不想乱。可是我们心底那团抹之不去的阴影,那个我们念兹在兹的“乱”,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仔细再想,便能得到一项有些荒谬的发现:原来那个驱动我们把稳定树立为最终目标的对象,原来那个让大家从早到晚担心的“乱”,是种从未经过公开讨论因此也未曾被全社会共同认定的模糊状态;其内涵不明,其边界不清,它就真的是团朦朦胧胧的乌云。至少直到目前为止,我都还没听过那些常常将稳定挂在嘴上的官员,清楚界说作为稳定对立面的“乱”究竟指的是什么。   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辩称,“乱”是种你定义不了但一看见就能把它辨认出来的事态。一般而言,人多就已经构成乱的必要条件了,尽管它还不是充分条件。所以马路边、广场上,一有人群聚集,相关部门便会马上升起“乱”的预感。假如那个聚集的时机是个敏感时机(比方说某些会议和活动期间),那个地点是个敏感地点(比方说某个政府部门前的广场),就更有必要在乱象出现之前防患于未然,告诫乃至驱散有可能集合成群但往往只不过是站久一点的游人了。   这种情况我都可以理解。问题是,有时候相关人员太过尽责,太过紧张,只要看到人多,就自动从乱的必要条件联想出乱象一定要出现的结论,然后几近是本能地强硬反应,最后把一个可以不乱的事搞出乱的结局,使一群平顺百姓硬生生演变成难驯刁民。   举个简单的例子。最近我和几位朋友去了某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对谈,谈的是文学文化,一点也不敏感。没想到读者很热情,人数远超预计,有的甚至早在两三个小时前就赶到了会场排队。进不了场的读者这么多,乃至于堆成门外群众。活动结束之后,他们还是不愿离去,就算进不了场,他们也想和我们说几句话,讨论一下问题。当地的保安人员一面“护送”我们离开,一面驱散人群,理由正是怕乱,甚至引来公安协助。后来我听说,有些其实斯文得可以的年轻读者告诉保安:“我们只是想听讲座,拍几张照片。”可是保安人员很强悍地回应,喝问他们是不是想闹事。久峙之下,终于有些读者耐不住脾气,高喊“我们就是要闹事!你怎么样?”   这是小事,却是常见的小事。叫我难过的是,它其实有九十九种妥善解决的方法,比如说让我们留下来和大伙多说一会儿话(这正是我们几个朋友的要求);可是最后它却走上了最坏的那条路,弄得人人都不太高兴。   对我而言,这件事其实可以看作一则有关中国人对待“乱”的态度的预言。其悲哀在于,人群形成有无数种理由,但我们认知它的方式却只有一种,处理它的方式也只有一种(姑勿论人群是否一定要有处理的必要);那些公安保安,他们也只不过是想做好工作,深怕“万一”有事,自己担待不起(你我都晓得“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乃是根深蒂固的决策选择)。   改装一下鲁迅关于国人色情联想的那段名言,我们如今也可以说,中国人只要一看到人群,就马上联想到聚众闹事打砸抢;一想到聚众闹事打砸抢,对付它的方式就自然是不由分说地花力量驱散。结果在不少“群体性事件”里面,“乱”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至于我们为什么会从人群的偶然出现,联想到几百年来种种导致“天下大乱”的历史事件,并且统称之为“乱”,那就是个待解的难题了。   来源: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5-20/100261239.html 当地时间5月18日,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水球队守门员葛伟青面对哈萨克斯坦的进攻做出防守姿势。当日,2011世界水球联赛亚太区男子组预选赛举行。Ryan Pierse/Getty Images/CFP 当地时间5月14日,法国康布雷,一辆被装饰成老虎的飞机。当日,北约“老虎会”在当地举行。“老虎会”是北约国家空军一年一度的涂装军机航空展,始于1961年,因与会飞机都涂饰老虎图案而得名。actionpress/CFP 类别: 转贴   查看评论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再找演员的话,请放过未成年”(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