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獨立媒體 | 全民退保遊行學懂的五件事

圖:政府提出的「長生津」即將通過,全民退保前路如何? 今日11月18日是長者,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發起一年一度的遊行,由灣仔修頓球場遊行至金鐘政府總部,有近2,000人參加,帶頭為108部長者輪椅,由年青人推行,喻意「黑頭人撐白頭人」,支持全民養老的全民退保方案。大會及警方協商行決定每兩部輪椅一行出發,由灣仔至政總路途雖短,但因長者眾多,整個遊行要花上超過一小時。今年的參與人數破歷年紀錄,與立法會正在審議由政府提出的「長者生活津貼」不無關係,今日的遊行至少教懂了我們五件事。 1. 年青人佔參加人數一半 爭取全民退保這個議題是要求就體制作重大改革的政策爭取,一直以來這類議題也不會獲得社會認真討論及關注,特別是網上年青群體對此一直反應不佳,獨媒與婦女動力基金合作的幾套網上全民退保的短片,點擊也不多。遊行定於早上十點開始,也是顧及參與群體及人士多為長者的緣故。然而今年同樣的十點鐘,近2,000名參加者中有約一半也是年青人,除了一般也會參與的學聯及學生會之外,社工學生的群體更是愈來愈強,這也一定程度上說明社會的整體情況——在2000年後政府奉行新自由主義,削減福利,將工作外判及零散化,基層工人保障愈來愈少,在社福界上的政策則是一筆過撥款。學生求學意欲雖然上升,但卻愈見困難,收費高昂副學士充斥,質素卻是參差,未進社會已見社會的問題,難怪青年參與政治愈見熱情。 圖:青年群體拉起的橫額 2. 全民退保社會共識 全民退保是否成立,其實不像是梁振英說的「社會未有共識」,相反是共識愈來愈多。回顧剛過去立法會選舉,大部份政黨也支持設立全民退休保障,當然裡面有細節問題及「語言偽術」,然而公開反對的聲音是減少了。今日的遊行各泛民政黨無一缺席,反映議題至少在泛民主派處已獲共識。這當然與貧富懸殊日益嚴重,與及最低工資通過後的正面影響有關。 圖:各泛民主派議員帶頭 3. 議會與街頭行為割裂 泛民主派大共識固是好事,但在爭取力度上不一,議會行為與今日街頭遊行又非一致。立法會財委會目前正審議「長生津」,政府一步不讓,不取消資產審查,不提高金額。泛民主要政黨似乎已束手就擒,僅餘少數議員拉布抗爭。議會與街頭的結合,更像是議會一個樣街頭一個樣。「長生津」是一項相當重要的議案,它代表了梁振英政府想「一鋪KO全民退保」,至少未來的任期內梁振英也可以輕易以「長生津」正在推行為藉口,繼續拖延設立全民退休保障。 主流泛民議員不參與拉布沒有問題,但泛民主派議員今日獲帶頭拉大橫額的榮譽,是否也要想想如何在全民退保的議題上爭取一個方向及時間表? 圖:遊行結束後在政府總部集會 4. CY 重建管治威信 此時變成全民退保是否設立的重要時刻,實在相當不幸。梁振英政府未上台便醜聞不斷,政策推出一項跪低一項,管治威信已到谷底。「長生津」的二千二百元及數十萬長者「民意」,是梁振英最擅長的民粹遊戲,從停雙非到打擊水貨客莫不如是。梁振英確實是不能再退,這並不是因為什麼「財政紀律」的鬼話,而是其管治威信。打勝此仗,CY 方可重拾強勢免於捱打。 圖:遊行隊伍經過灣仔警察總部 5. 主流媒體不重視 之所以泛民主派議員十分忌憚,梁振英又十分強硬,原因也與主流媒體有關。「泛民」報章《蘋果日報》以支持自由市場聞名,對於全民退保這類被形容為「社會主義」式政策的新聞一直不甚重視。欠缺主流媒體的支持,全民退保這類傳統社會福利的議題在新媒體的力量薄弱,衡量之下,政治人物的取捨可想而知。 圖:大會安排的108位青年推輪椅,「黑頭人撐白頭人」。 圖:現有退休保障制度下備受歧視的婦女團體當然不可缺席 其他相片見 此 。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蝙蝠俠夜神起義 Batman, The Dark Knight Rises – 三個小時的悶場

Christopher Nolan的新蝙蝠俠三部曲終於完結了,幸好他早已決定不再拍續集,否則又將會重演舊蝙蝠俠一集比一集爛的歷史。第三部「夜神起義」是今年暑期的重頭戲,可惜它作為動作娛樂片完全不合格,片長三個小時悶場連篇,特別是開場一段講多過打,差不多過了大半個小時蝙蝠俠才初次露面,讓我等到不耐煩。有很多影評把這齣電影作無限解讀,說有什麼深入的政治含意,蝙蝠俠的跌倒再次振作多麼感人,我只能說他們想多了。 那些政治含意在我看來編劇不過是趁熱鬧,這期興佔領華爾街批評資本主義,便將這些題材寫入劇本內,但只流於片面的解讀,沒有再深入探討Bane的無政府主義,是否真是資本主義的另一個出路。不過其實Bane自已也沒有什麼理念,只是個頭腦簡單的復仇者,他那些似是疑非的演說,倒像是鸚鵡學舌的左派語言,連他自已也不知道自已說什麼。故事的最大敗筆,便是臨完場忽然彈出個奸婆,一下子把Bane那高智能罪犯和革命者的形象粉碎,淪為奸婆無厘頭毀滅葛咸城大計的走卒,毫無個性可言。那個奸婆整套電影只懂行行企企,唯一做過的事是色誘蝙蝠俠,先和他床上大戰好讓他第二天腳軟打輸給Bane。 電影開場時蝙蝠俠當了八年宅男,讓他隱居和令他重出江湖的理由很可笑,失去了愛人便龜縮在家不再替天行道,遇見新情人便想重振雄風吸引異性。他的跌倒再起是電影的另一敗筆,他先被Bane的計謀弄至破產,再給打至重傷掉進地洞監獄,然後重新振作站起上,爬出地洞趕回葛咸市再戰。可是跌倒前後蝙蝠俠到底有什麼改變?在地洞練功後變好好打又不是,他第二次打贏Bane不過是好彩隨手拔掉面具上的管子。在地洞想通了不再迷惘找到做英雄的理由又不是,他看來像是不服氣只想找Bane打多次,看不出他對葛咸城有什麼承擔,若不他便不會完結後再次隱居。上兩集蝙蝠俠的內心交戰沒有了,這集的蝙蝠俠只剩下沒有靈魂的空殼,淪為給導演拍動作場面的人肉道具。 電影中的唯一亮點是貓女Anne Hathaway,甚至比蝙蝠俠和Bane更搶鏡。那幾場動作戲叫人刮目相看,想不到Anne樣靚之外還打得似模似樣。貓女在戲中的性格最完整,以自我生活為最優先目標,但在愛情和大義之前,也會作出有限度的犧牲精神,乎合正常的人性。相對於拘泥於不殺的蝙蝠俠,貓女對付敵人有效率得多。蝙蝠俠和Bane打了十幾分鐘爛仔交,還是不及貓女一炮把Bane幹掉爽快,她還要多口窒句蝙蝠俠婆媽,簡直大快人心。蝙蝠俠如果肯殺人,一早幹掉Bane便好了,可以救回更多人的性命。反正殺與不殺也是背著同樣黑暗英雄的原罪,不為世人所認同,不殺扮好人不過是自欺欺人於事無補。 「夜神起義」後蝙蝠俠暫告一段落,不過我相信十年後又會重拍,下一次的導演不知又會如何演譯這個黑暗英雄呢。 原文連結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最終幻想3 Final Fantasy 3

早幾個月打爆了FF1,原本說過不再浪費時間玩RPG。誰不知FF3登陸Android,我再次犯下同樣的錯誤,下載回來看看是如何模樣,就這樣又浪費了三十多個小時。遊戲太長中途曾有想過放棄,不過手機玩戲實在太方便,結果前前後後花了三個多月才玩完。 這次FF3是移植自DS新製版,有3D畫面不是再很陽春平面貼圖,立體畫面漂亮很吸引眼球,Q版角色也十分可愛。音樂一向是FF的特色,不過因為用手機隨時隨地玩的關係,大部份時間我也調低聲音,所以沒有留下深刻印像。唯一不耐煩是施魔法和出召喚獸的過場動畫很長氣,頭幾次看都會覺得有趣,但去了後期戰鬥以魔法和召喚為主,每次也被逼看接近兩三分鐘不斷重覆的動畫,救命。另外有一點十分不滿意,為什麼FF1可以在迷宮中存檔,但FF3反而沒有這個功能?在迷官中只會記錄關機時的進度,如果不幸在迷官中全隊陣亡,只能回到迷官前的存檔。最後的迷官很巨大,很不幸我第一次打大佬時練功不夠全軍盡墨,便白白失去了五六個小時的進度,慘! 故事依舊沒有什麼主線,不外走迷官打怪獸,最後打大佬拯救世界。但每個任務的故事也很有心思,一行人在異世界的歷險,遇到不同的人物,NPC亦會有暫時加入隊伍共同作戰。每個故事可以看到隊其中一人明顯是那個任務的主角,與NPC有較多的互動交流,故事也有少少的情節,不乏幽默,熱血或讓人感動。今次的世界觀比FF3更加龐大,有更多花樣變化,浮空大陸,時間停頓之海,迷你人的世界,騎古古鳥,潛水飛船,基地飛船,秘密任務信件等等,讓玩家在最保持新鮮感。只是最後大佬很難打,要煉功升呢才能打贏,害我花多七八小時。雖然練功是RPG的傳統,但故事卡著沒有任何進度,不停地練功燥枯萬分之時,我又再次提醒自已下次不要玩RPG了。 FF3初次引入召喚獸,大慨當年是創新領導潮流,但現在召喚獸已成必需品,可以視之為魔法系的一個變種。FF3亦初次引入職業系統,角色有二十多種職業可以選擇。不過轉職業要重新練職業等級,所以選定了一種職業便不會隨便轉來轉去,除非遊戲進度開發更高階的職業。我隊伍的主力是洋蔥武士,白巫師,武士,和召喚士。懂醫療魔法的白巫師基本上是鐵膽,不過是從低階轉上去高階。初段用白武士,後段升級做殺傷力大的黑武士,另外因為有一個任務必須用黑武士才能對付魔物,既然練高了黑武士攻擊力便一直用下去。最初未有召喚士前,我試過用地靈師和學者。地靈師的好處是攻擊不用消耗魔法點數,但學者的攻擊力較強,特別是扔攻擊物品。召喚士的攻擊魔法比黑巫師的魔法更好用,基本上黑巫師的魔法沒有用,大部份時間都打不中。洋蔥武士是遊戲的秘密任務,可以使用所有裝備和魔法,也有載屬的最強洋蔥裝備。壞處是升級慢兼在練到90級前能力相對其他職業很弱,但如果練成99級的話,洋蔥武士則是遊戲最強的職業。我從開啟洋蔥武士立即開始練,到打爆機也只練到80級。基本上洋蔥武士是癈人一個,唯一用途給他拿兩個盾當人肉沙包,大半個遊戲我的隊伍只有三個人可用,十分無癮。 不知道下一個移植去手機的FF會是那一代呢。細個時沒有機會玩FF,現在老了才補完童年回憶。打爆FF3後心思思想找個新RPG玩,下載了同是Square出品的Chaos Ring,玩兩玩便沒有心機玩下去。不知道是這個遊戲水準真的是差些,還是我只對FF有份莫名奇妙的情意結。說起來其實我並不特別喜歡RPG遊戲,DQ或Zelda我完全不感興趣,總是覺得那些RPG很無聊,只是不知何解我偏偏就是想玩FF。 原文連結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淺談打氣文化如何影響香港球壇 一個獨立刊物的構思

今天的銀牌賽,打氣球迷又一次與其他球迷發生了衝突。兩位伯伯不滿傑志球迷在107區打鼓和叫口號(我們沒有站起來,沒有阻礙他人的視線),與傑志球迷對罵。 發生這些事,對我們而言都已經是習以為常。香港觀眾對打氣文化的誤解會討厭,使打氣文化(又或者是ultras文化)在香港難以推廣。其實在足球而言,打氣是構成一個地方的體育文化很重要的元素。比方說,大家可以由球迷的口號、行為、旗幟中,清楚地看到日本足球和英國足球文化之間的差異。 香港一直以來都沒有明顯和統一的的足球文化,因為本身參與打氣行動的球迷不多,同時大家也忽略了氣氛對一個球壇的重要性。一個有氣氛的球場可以令一些少入場的球迷印象深刻;但如果球場氣氛是差的話,球迷對球賽也不會很熱衷。香港球迷少,打氣人數少,使氣氛變差,這個惡性循環是香港足球留不住球迷的其中一個原因。 而有些球隊藉官方成立球迷會去凝聚球迷的方法看似有效,但現實的情況是,大部分球迷會成為了球隊的宣傳工具,以贈品及季票吸引球迷,而不是以成立打氣團為目標。由於打氣文化無法成為主流,媒體也很少報導香港的打氣文化和球場的問題,使其他球迷對這些文化有所誤解,引發多次的衝突。 其實香港足球這樣東西在香港已經是一個少數,打氣文化更是少數中的次文化。但正如上述所言,如果打氣這種次文化能在香港球壇流行,改善球場氣氛,也許會成為香港足球其中一個吸引人的地方。 我留意到的是,香港開始有不少人自行製作一些社區報或小眾雜誌,大型的有 和 ,小型的有 和 等,這一類獨立發行的刊物可以稱為”fanzine”。香港足球圈子不大,卻也有一條完全屬於港足的電視頻道(now634台),之前也有一本以本地足球為主題的雜誌(可是已經停刊),那為何我們不嘗試通過製作fanzine去向其他球迷和市民大眾推廣我們的打氣文化? 馬其頓共和國一份以ultras打氣文化為主題的fanzine 我構思中的fanzine內容除了能向大眾分享香港力量和香港各支打氣團的行動和理念外,同時也希望這一個fanzine能夠為香港的打氣球迷提供多方面資訊,例如康文署的新措施和規例(也許是對付我們的新招),以致樂器、打氣用品的資訊和外國球迷組織的介紹等。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平台,一方面讓大眾增加對我們的了解,另一方面嘗試帶給香港打氣球迷更多的新思維和意念。 初步的構思是這項計劃會在東亞盃後才正式出刊,如果大家對此計劃有興趣,歡迎大家email至nch01hk@gmail.com或留言討論。

阅读更多

香港獨立媒體 | 麥兜噹噹伴我心 – 還我正常的麥兜!

麥兜同麥嘜陪伴著我們一起成長,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其實係成年)回憶。不經不覺間麥兜電影已經拍到第五套,每次有麥兜電影上映畫,我一定會看,除了第一套每次都是失望,然而每次也心甘情願地再去看。麥兜就是有一份這種魅力,明知看完會鬧,但係不看又不安樂。 「麥兜噹噹伴我心」的故事十分吸引,麥兜那些無厘頭改歌詞一向都是麥兜的賣點。這次打正名堂春田花花合唱團,還請來香港童聲合唱團幕後代唱,心想應該會好看吧。一開場如果不是麥兜從天降下,我幾乎以為自已開錯戲,畫風同以前完全不同,很醜樣很核突很肉酸。不知是誰的餿主意,找楊學德來畫,完全破壞麥兜的美學風格。只有校長回憶的一段似翻正常麥兜風格。今次與上次「響噹噹」一樣,都是與大陸合拍的電影,所以電影中不時滲出陣陣的大陸味,特別是有幾首合唱團的歌,好娘。還我地道香港風格,還我正常的麥兜。 撇開畫風和音樂不對口味不提,謝立文的劇本其實很出色。春田花花幼稚園財困面臨關門,校長要四出撲水救亡。一次偶然機會下,組成春田花花合唱團,帶著麥兜一眾小朋友,四出唱歌表演賺錢。唱大陸商場,唱婚禮,唱富豪生日會,唱廣告歌,唱到幫華仔演唱會伴唱,結果給膠牌經理人著草走數。最後一場演出是大歌唱家的喪禮,意想不到大歌唱家是當年校長的學生,被校長對音樂的熱誠所啟發,才能日後成為大歌唱家。音樂伴隨著校長一生,不論在如何艱苦的環境,校長也不放棄用音樂去改變學生的靈魂,這是一齣獻給所有音樂老師的電影。 春田花花幼稚園的原裝小朋友,隨了麥兜外個個都變成冇對白的大喱。以前校長黃秋生講爛gag,今次膠牌經理人鄭中基的gag更爛。Miss Chan Chan同麥太倒是最正常,總算找回一點熟悉的感覺。或許是刻意找來楊學德的合作,麥兜並不只是給小朋友看,同時也給帶給成年人一些要細意品味的說話。那個楊學德古怪的圖畫風格,倒也能道出今時今日香港人生活無奈的一面。區議員的蛇粽齎餅團,上大陸搵銀要睇大陸人面色,婚禮來賓尖醜刻薄對新人的批評,窮人對著有錢佬要屈身哈腰。麥家碧那種可愛童真的畫風,是很難帶出現實的醜陋。或許在楊學德那個古怪三尖八角的世界中,麥家碧風格的校長,Miss Chan Chan和春田花花幼稚園眾小朋友,正是要告訢我們,不論世界如何醜陋,也要保留中間那一點點的童心。 原文連結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CDTV】“国家只是让你尽量拿不到退休金,其他死不死,活不活它可不管”

【网络民议】“很多人在乎的是立场,是国籍,是历史,是仇恨,根本没人在乎这个生命”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