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李克强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李克强6.jpg

李克強(1955年7月3日—2023年10月27日),汉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原正国级领导人,安徽定远人,生于安徽合肥,祖籍江西武寧。1974年3月参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硕士和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經濟學院。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07—2022)、国务院副总理(2008—2013)、国务院总理(2013—2023)等重要职务,是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前两个执政任期内的政府首脑,也是当时中国财经、外交、国家安全和深化改革等领域的主要领导人物。(维基百科:李克强)

克强指数

克强指数或称李克强指数,是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命名的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最早由英国政经杂志《经济学人》于2010年提出,源于李克强在2007年任职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时,向当时来访的美国驻华大使雷德解释,用于更加精确不受影响地分析当地经济状况的数据。他更倾向通过全省铁路货运量、用电量和银行已放贷款量,作为指标因素来追踪辽宁经济变化,以挤掉统计数字的水分。[1]

河南血祸

河南“血祸”是指20世紀90年代发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华中地区河南省为中心的艾滋病大规模传播事件。事件起因主要是各地的血浆经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以血液传播为主,感染者大多参与过卖血或在疫区接受输血。疫情最早披露于河南省,河北、山東、山西、安徽、四川、貴州等地疫情都较为严重,以河南省的大流行最为知名,但没有证据证明河南省是上述地区中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

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虽然是临危受命,首次进行了省级的艾滋病普查,缓解了艾滋病疫情,但任内仍然封锁有关艾滋病流行的消息。李克强本人的仕途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在2002年升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并在2004年转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后于2007年晋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13年李克强当选国务院总理,2023年顺利退休。最早报道这一事件的高耀洁则于2009年8月出奔美国,对BBC记者坦言担心受到中国政府逮捕,并在海外陆续出版有关中国艾滋病现状的书籍。[2]

六亿人月收入不到一千”

李克强5.jpeg

2020年5月28日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随后出席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当被问到脱贫任务时,他坦言,“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年收入约人民币3万元,但还是有6亿人每月收入仅人民币1000元,这样的收入很难在中等城市租到房子,考量到今年碰上疫情,现阶段还是会优先保障民生。”[3]此言论变相揭出习近平声称全面脱贫的谎言。

这个数据最早出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的万海远和孟凡强于2020年6月3日发表的调查报告[4]。报告中指出:“在这6亿人中,有546万人收入为零,有2.2亿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有4.2亿人月收入低于800元,有5.5亿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有6亿人月收入低于1090元。”“月收入在1090元以下的6亿人的群体中,来自农村的比例高达75.6%,这说明绝大部分低收入群体仍然分布于农村地区,城乡分割仍是中国特色最大的问题之一。”“这6亿人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比重为36.2%和34.8%,说明中西部仍然也是低收入群体的主要来源。”“根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公布的信息,美国人均年收入为3.6万美元(税前收入),平均每个月3000美元,相当于22000元人民币左右,是中国的8倍多。”

在李克强引述“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仅一千元”之后,这份报告得到全社会的极大关注,成为分析当今中国人收入情况的权威报告,让世界得以了解中国人真实的生存状况。

财新网在文章《月收入不足千元,这6亿人都在哪?》[5]里报道:“事实是,总理讲的这个数是中国最为真实的现实国情。在强劲经济增长的带动下,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群体进入了高收入阶层,而且也有多达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但也绝不能忽略中国的分配结构仍然是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事实,有相当大一部分群体还在生存线附近徘徊。他们游离于我们的视线之外,他们没有渠道发声,社会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他们是这个社会沉默的大多数。”

“黄河长江不会倒流”

李克强4.jpg
李克强3.jpg

2022年8月底,李克强南下深圳,在盐田港与当地民众见面时表示:“中国开放还要继续往前推进,黄河长江不会倒流”;并说出 “改革开放就是杀出一条血路”的狠话,之后又去莲花山祭拜邓小平,宣誓继承邓公改革开放路线,抗衡习近平闭关锁国走向北朝鲜化路线的姿态显而易见,然而李克强在深圳的活动却被中宣部网信办删禁,从而引发社交平台的热议[6]

针对此事,蔡霞发推评论:“中共把持着中国,20大前是中国人命运的十字路口。李克强此次的深圳讲话被官媒撤下,微信传发被审核阻拦,难道中国人只能当西朝鲜奴民?!”

“亚洲金融”发推说:“李克强离任总理前,再次到深圳,宣誓改革开放。然而,李克强的讲话,被中宣部消音了。如想回到改革开放正道上,必须停止反美宣传外交部和中宣部高层必须统统撤换,停止针对美国的军事对抗,停止与流氓国家俄罗斯结盟。救经济,必须先停止动态清零。再无耻地折腾下去,给鱼虾也核酸五毛变零毛了。”


在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上,李克强和另外一位共青团系统出身的政治局常委汪洋同时退出常委行列。2023年2月底,即将退休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考察。其中,李克强快要离开发展改革委时,面向鼓掌送行的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所发表的简短讲话,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外界视之为李克强的告别演讲[7]

影片中,李克强说:“希望大家牢牢记住,发展还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发展的动力还在于改革”。而在与国务院办公厅全体人员合影告别时,李克强又表示“人在干,天在看,看来是苍天有眼啊,看着国办同志多年来辛辛苦苦、扎扎实实做出奉献,应该给予奖赏”。

地摊经济

地攤經濟,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20年提出的經濟政策,目的是利用路邊攤舒緩中國因中美貿易戰和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清零政策帶來的失業潮。[8]

2020年的中国两会,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一夜间全国各地开始推进地摊运动,合肥市城管局还公开发文组织学习“地摊经济管理”。可是正当各个城市纷纷推出相关政策、网友们热议摆什么摊时,中国官媒的风向似乎悄悄变了。2020年6月6日,《北京日报》发出的评论措辞坚定:“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央视新闻评论则认为,地摊经济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蚕食’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另一篇央视财经评论也认为,在中国一线城市,不宜推行“地摊经济”[9]。于是一系列支持地摊经济的措施执行不到一周即被叫停,中宣部下令要求媒体查删以往报道,中央文明办亦收回了相应文件。

到灾区视察

2020年1月27日,李克强赴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2022年5月李克强访云南大学全程未戴口罩

2020年1月27日,身为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李克强赴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10]


2021年7月16日开始,中国河南省强降雨导致的大规模水灾,造成300多人死亡的惨剧,其中至少有292人在郑州遇难。水灾发生一个月之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前往灾区视察,并誓言要对失职渎职行为进行问责追责。李克强是亲临河南现场勘灾视察的中国政府最高官员,水灾发生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没有前往灾区视察,而是去了西藏做“调研”[11]

中国政府网上的视频显示,李克强曾踏上田间小道并走进水尚未完全退去的田地,查看遭到水淹的小麦。李克强还与一些乡村灾民互动,询问淹水的水位高度,以及灾后领取的补助。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官媒对李克强视察河南的新闻报道很少,新华社人民日报当天主要报道了习近平、栗战书汪洋的活动行程,没有提到李克强河南勘灾的消息。


2022年5月,李克强于新冠疫情期间赴云南大学考察,视频中他和随行人员、大批师生未佩戴口罩,他向现场学生喊道“祝同学们拿到称心如意的岗位!”有微博网友遥相回应道“祝总理也一样啊!”然而相关微博话题“#总理在云大”却最终遭到了屏蔽。

P2P爆雷

在李克强作总理的第一届任期中,P2P网络金融(点对点网络借贷)快速扩张,以致在2018年集体爆雷,外界普遍认为,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12]。时事评论员蔡慎坤分析说,“网络金融在李克强治下被鼓励发展,其实是为了适应民营企业贷款难的现状,有其体制的背景,我相信他的初衷是好的,他是想通过这些新的东西挑战原有的金融架构。但在中国,很多新的东西很快就被既得利益利用,而且最终留下了一滩烂泥。”

中国的P2P平台拥有大约5,000万注册用户,未偿还贷款1.3万亿元人民币。有网友表示,“被P2P平台骗光钱财,维权无门,反遭公权力暴力对待,绝望之下选择了像蝼蚁那般的脱离苦海”。中国各地数以万计的P2P血本尽失的受害人的维权活动都遭到各地当局的严密维稳控制。近万名P2P受害人在2018年8月计划去北京发动大规模维权活动,但是遭到警方四处围追堵截,导致抗议活动胎死腹中[13]

苹果日报说,P2P受到中国官方支持与保证。中国总理李克强曾考察深圳P2P公司。201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一个工作日,就率领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等多个部委负责人在深圳对前海微眾银行,柴火创客空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考察,李克强更表态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对P2P极大利好。

权力被架空

2023年3月,在李克强卸任前,自由亚洲电台发表文章《李克强即将卸任总理 “克强经济学”谢幕》,对其在任十年间的经济政策和效果做了总结,文章中写道:

李克强在经济上作为有限,问题似乎要归结到他缺少实际权力。实际上不仅是经济,在诸如外交、国防以及安全执法等本应由总理来统辖的领域,李克强作为总理的权限都受到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辖制。

从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习近平与李克强主政的体制初期,习近平就主导建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等等多个涉及重要事权的领导机构,并自任组长,把最高决策权抓在自己手中,有些小组后来成为委员会。外界惊呼国务院权力被架空,李克强成为史上最弱势总理。

“(习近平)把他(李克强)的权力都抓过来,搞错搞砸之后又(把问题)扔回去,”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王军涛分析说,习李体制的这种特征在实施清零政策期间尤其明显,“(习近平)花很多钱去搞什么核酸检测,你把这个钱算一算,国务院就几乎没什么余地,那李克强还要拼命去减负,要去保证企业、保证就业,包括六报六稳之类的。”

王军涛说,在这种体制下,如果真要说李克强的成就,就是在于补救,“我觉得李克强唯一的功劳就是使得习近平当时那些倒行逆施本来可能产生的危害,由于李克强的苦苦支撑,所以到老百姓头上,这个危害就没那么大。”

突然病逝后民众自发悼念

李克强10.jpg

2023年10月27日,前总理李克强因突发心脏病,于0时10分在上海逝世,终年68岁。

据各地媒体的报道,在线下,大量群众自发进行悼念活动,以合肥红星路80号(李克强年少时住地)、郑州中央公园两地的规模最大,大批民众到场献花以示悼念,现场宛如一片花海,排队等待的民众不断。至于政绩乏善可陈的李克强为何能在身后收获如此多的感恩与怀念,其中一种说法是“全赖同行衬托”,即便是有心无力、无所作为,那也好过他人的加速倒车。而另一种说法则是“人们在哀悼一个希望尚存的时代”,许多人感叹李克强“活得郁闷,死得憋屈”,也从他的遗憾中看到了“十年间苦苦支撑却节节败退的自己”。

一个时代的落幕

很多人将李克强的去世看作是一个时代的落幕[14]

一位网友在微博表示李克强的去世令她想到那个新世纪后中国繁荣成长的时代的结束。“他离开后,仿佛千禧世纪第一个10年的最后一段不可复制的璀璨岁月的残像,也跟着消散了” ,这位博主写道。

对于很多网民来说,李克强的去世也提醒了他们自己所处的这个令人感到疲乏无力的时代。“今天有多少人,看见了十年间苦苦支撑却节节败退的自己”,一条引起网民共鸣的微博帖文写道。

一篇名为《我们该如何告别》的微信文章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流传开。在这篇纪念李克强的文章的结尾,作者写道:“伴随着时代的落幕,关于这十年的争论或将持续,但不变的,我想是他诚恳谦和的笑容,因为那是他锲而不舍、恪尽职守、以实干来践行承诺的缩影。我想,这是最好的告别方式。”

“克己强他”

中国数字时代收录了更多对李克强过世的评论[15]

  • 匿名网民:精心设计的崇拜不堪一击,发自肺腑的爱戴如此感人。(在评论合肥市红星路李克强故居的悼念花海视频时说)
  • 匿名网民:只有他理解我,他知道我一个月还不到1000元。
  • 匿名网民:我还年轻,我可以熬。
  • 悼念李克强现场民众献花留言:人在做,天在看,王八蛋终究会滚蛋。
  • 悼念李克强现场民众献花留言:长江黄河之水不会倒流,民主自由万岁!极权独裁必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劳东燕5.png
  • 张伦(李克强大学校友、法国塞尔奇-巴黎大学教授):李克强不是那种高标准的意义上的好人,但是他相对来说还是个好人。他代表的理想可能也不是那么高的理想,但毕竟还是一个希望。他现在的年纪,68岁吧,就假如说在这个习之后,将来未来中国发生什么变化,至少他还是一个可以暂时做一个过渡人物的,还是大家可以接受的。现在可能性也没了。所以我想现在,人们现在对他的一些纪念,我想都跟哪怕最后一点的这种希望都破灭了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关系。
  • 吴国光(李克强大学同学、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一个掌控暴力机器就能掌控一切的制度,怎么可能与良知相容?怎么可能容许你去改变这种体制?既然不相容,还要去适应,这就难免出现人格分裂——人格分裂本身就是人生悲剧。也许那里有两个李克强:一个李克强不断扭曲自己以在中共体制内沿着权力等级步步攀升,一个李克强还保留了一些常识、良知和对于民众的同情心。殊不知,后者在共产党权力场上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软肋。(选自《“李克强悲剧”并未落幕》[16]
  • 王军涛(李克强大学同学、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席):我还是觉得共产党的各级官员,主张改革的官员,对习近平不满的官员,可能还会通过各种纪念或悼念李克强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不满,但很难形成大规模的街头运动。因为1976年和1989年的学生运动,都是在街上通过党外群众自发方式表达出来的。现在这些官场的精英,他们可能会通过体制一些合法渠道对习近平表达不满……但我觉得这都是在体制里做的,不会形成像1989年或1976年那样的政治风潮。
  • 袁莉(纽约时报专栏作者、《不明白》播客主播):在许多中国人当中,李克强的去世激起了对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怀念:那是一个经济前景更好、对私营企业更开明的时代。这样的反应显得极为刺目,表明了中国国内对习近平领导的不满……他的逝世所引发的悲痛反映了公众对一个已被抛弃的改革与增长时代的失落情绪,以及生活在毛泽东以来作风最专制的领导人习近平治下的中国,人们所感受到的深切无力。
  • Ignatius D.H. Lee:李克强之死确实象征著一个时代的结束。可以说,作为习近平时代改革派的代表性人物,李克强之死彻底关上了改革开放的大门。在李克强之后,越来越平庸和越来越脱离民众、漠视民生、无视民间疾苦将成为主流。这一点在今夏“京津冀大洪水”和“黑龙江” 大洪水可以看出来。今后,不但看不到总书记亲临灾难现场指挥救援和视察灾情,也看不到总理穿著筒靴走在烂泥地里。当然,更大的损失是,今后再也没有人讲出哪怕一句稍微真实一点的话,透露一些中国社会的真实面目。毕竟历史上从不缺乏“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永远胜利、一直胜利,但最后还是走向灭亡的国家。
  • 慕容雪村:李克强值不值得悼念是一码事,民众借悼念来表达什么是另一码事。八九学运最初的由头是悼念胡耀邦,但沒过多久,民主女神像就立起來了。其实胡李本是一路人,都是共产党员,胡就算好点也很有限。不过,当千万人以悼念他的名义走上街头,他是什么人就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到底为什么走上街头。
  • 李承鹏:自秦以来的游戏规则设定:首辅算个屁。别自作多情,你从未参与历史,是历史强行进入你的身体。有死一个首辅改朝换代的先例吗?中国的每一次变革,是寄望于死几个人,拿着鲜花上街纪念……静观其变,看谁勇敢。这是我们伟大的变革观。懦弱的我亦在其中。有奇迹吗,没有的话,来束塑料花。被伤害的人们,一代代用自己的勇敢方式滚滚向前。谁他妈知道这个帝国明天又死谁呢。
  • 走马的汉子:当人们纪念前总理时,其实是在纪念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当人们纪念前总理时,其实是在纪念一种尊重市场、法律和常识的态度;当人们纪念前总理时,其实是在纪念一种清廉为官、心系苍生的士大夫传统;当人们纪念前总理时,其实是在纪念一种保护创新的氛围和文化;当人们纪念前总理时,其实是在纪念一种身居高位者平等待人、推崇人人平等的理念;当人们纪念前总理时,其实是在纪念一种朴素的个体奋斗的故事;当人们纪念前总理时,其实是在纪念一种理想主义。(选自文章《当人们纪念前总理时 到底在纪念什么?》[17]
  • 网传悼念李克强的挽联:中规中矩亦步亦趋书生报国难成势终非英雄也非枭雄//患得患失忍气吞声中堂理政不二言终是身廉却负苍生//横批:克己强他

全民悼念

根据德国之声的报道[18],10月28日,数百名哀悼者在街道上排队,并在前中国总理李克强的童年住所附近摆放鲜花,这是他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的次日。李克强出生在中国东部的安徽省合肥市,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春时代。

人们在周五夜晚就开始前往位于红星路80号的李克强的故居,带着菊花和其他鲜花。有些人鞠躬致敬,而其他人则哭泣。

“每个人都很伤心,”在周五夜晚到访该地点的费文昭(音译)说。她表示,摆放的鲜花已经伸展到了100多米。

周六下午,通往这所住宅的道路被关闭,以便人们前来致哀。人们排成的长队长达数百米。

病逝后的言论审查

李克强病逝.jpeg

对于李克强突然去世的消息,中国官媒对相关消息和评论严加管控,尽量压低报道的优先级别。

宣传指令:“注意评价过高的言论”

经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核实,审查部门/媒体机构接到宣传指令之后制作了审查通知的内部“整理版”,要求针对“对李克强评价过高的言论”进行审查[19]

(整理版)转市宣通知:

  • 第一,关于克强总理逝世的消息,各媒体(包括部门和社区公众号!)如转,只能转中央主要媒体的稿件(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后续会按国家领导人有关标准开展追悼,后续通知请留意。
  • 第二,也要做好评论区管理,特别注意一些评价过高的言论。
  • 同时,近期转载的时候要避免和娱乐化的消息同框。近期有关娱乐商业活动,请与有关部门沟通好,可能得停一停。秋色、功夫电影周这些活动。

可惜不是你》遭封禁

10月27日,网民在社交平台上通过转发梁静茹的歌曲《可惜不是你》等各种隐晦方式,表达对逝者不是习近平的惋惜,再次掀起一股祈翠风潮。在部分网络截图中,可看到有网民因发布这些内容被封号[20]

短时间内,所有相关帖子已全部被删除,“梁静茹”、“可惜不是你”等关键词也被设置为仅显示蓝V用户发布内容(注:“蓝V”指机构认证账号,包括政府、媒体、校园、企业、网站、应用等官方帐号)。

微博平台上的审查

微博话题“#该死的不死”遭封禁。相关话题还有“好人不长命”、“长江黄河不会倒流”。根据中国数字时代编辑的检测,截至北京世界10月30日凌晨,在微博平台上搜索“李克强逝世”相关信息,同样仅显示蓝V用户发布的帖子,评论区仅展示精选评论。央视新闻的相关微博下有超过五万条评论,但仅可见20条内容为“一路走好”的精选评论。凤凰网的相关微博,评论无法显示。

高校下达维稳通知

据推特用户“李老师不是你老师”收到的网友投稿,国内多所高校已下发维稳通知,禁止学生近期发布任何与前总理李克强逝世有关的“不当言论”,并密切监控学生动向,严禁学生参与任何聚集性悼念活动。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