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举报文化”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1行: 第1行:
 +
举报文化是指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即人们倾向于通过向相关机构或组织举报别人的行为或行事方式来表达对其不满或不信任。举报可以是关于任何事情,包括不道德、不合法、不适当的行为或行事方式,然而这种情况往往会受到道德上的质疑,即利用别人的信任出卖别人。举报者通常是目击者、受害者、知情人或其他拥有相关信息的人。
  
 +
举报文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必要的,例如举报犯罪行为或其他违法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举报文化可能导致滥用、报复、不公正、过度监管等问题。如果一个社会文化重视举报而不注重法治和公正,那么这可能会导致人们恐惧举报,产生不信任和疑虑,损害社会正常运转。
  
<blockquote>
+
中共建政之后,伴随着历次政治运动,举报行为也大行其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人员被身边最亲近的人举报。比如,文革中,安徽固镇县人民医院副主任方忠谋因为批评毛泽东并且撕毁和焚烧毛泽东像,遭到她的儿子张红兵和她丈夫的告发而被当局执行死刑。
  
 +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举报文化有所减弱。然而,近年来,在中国当局的[[民族主义]]宣传之下,也出现了大量学生举报老师课堂上的发言、伴侣举报对方不会唱国歌等事件,引发舆论质疑举报文化卷土重来。知名案例有“南航举报案件”、“厦门大学举报案件”等等。
  
 +
===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
 +
<!--
 +
#############################################################################################
 +
请手动填入1-3篇文章 如下: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20/10/%E4%BE%AF%E8%99%B9%E6%96%8C%E5%AE%A2%E5%8E%85%EF%BD%9C%E5%AE%8C%E7%BE%8E%E5%8F%97%E5%AE%B3%E8%80%85%E6%8B%89%E5%A7%86/ 侯虹斌客厅|“完美受害者”拉姆]
 +
 +
以上两篇文章只是格式举例,请以具体的词条相关文章为准。
 +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93423.html 【立此存照】“姐妹们,男朋友不会唱国歌正常吗?”]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93657.html 第三思维|南航教师言论并无大问题,获得网友一边倒支持,应阻止学生无端举报陷害老师的歪风邪气]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 CDT【{{PAGENAME}}】相关文章]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PAGENAME}}/ CDT 网站:【{{PAGENAME}}】相关文章索引]
 +
<!--
 +
#############################################################################################
 +
上面这条命令是显示更多google关键词搜索的CDT文章结果,请以“词条名”替换“关键词”。
 +
#############################################################################################
 +
-->
 +
 +
===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
<blockquote> 
 
{{#get_web_data:
 
{{#get_web_data: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url=https://zh.wikipedia.org/w/api.php?action=query&prop=extracts&exsentences=4&explaintext&format=json&exintro&titles=举报人
 
|format=JSON
 
|format=JSON
 
|data=extract=extract}}
 
|data=extract=extract}}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
{{#external_value:extrac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举报人 (维基百科{{FULLPAGENAME}})]
 
</blockquote>
 
</blockquote>
 +
<!--
 +
#############################################################################################
 +
2.维基百科引用(如有维基百科同名可以添加,没有的话请将上面代码删除。)
 +
#############################################################################################
 +
-->
  
 
+
[[Category:时政词汇]]
===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举报文化+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chinese%2F 谷歌搜索:更多CDT【举报文化】相关文章]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举报文化/ CDT网站:【举报文化】相关文章索引]
 
 
 
===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词条===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举报文化+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中国数字空间上更多和【举报文化】相关的词条]
 
 
 
 
 
[[Category: 舆论引导]]  
 
 
 
__NOTOC__
 

2023年3月12日 (日) 21:43的版本

举报文化是指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即人们倾向于通过向相关机构或组织举报别人的行为或行事方式来表达对其不满或不信任。举报可以是关于任何事情,包括不道德、不合法、不适当的行为或行事方式,然而这种情况往往会受到道德上的质疑,即利用别人的信任出卖别人。举报者通常是目击者、受害者、知情人或其他拥有相关信息的人。

举报文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必要的,例如举报犯罪行为或其他违法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举报文化可能导致滥用、报复、不公正、过度监管等问题。如果一个社会文化重视举报而不注重法治和公正,那么这可能会导致人们恐惧举报,产生不信任和疑虑,损害社会正常运转。

中共建政之后,伴随着历次政治运动,举报行为也大行其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人员被身边最亲近的人举报。比如,文革中,安徽固镇县人民医院副主任方忠谋因为批评毛泽东并且撕毁和焚烧毛泽东像,遭到她的儿子张红兵和她丈夫的告发而被当局执行死刑。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举报文化有所减弱。然而,近年来,在中国当局的民族主义宣传之下,也出现了大量学生举报老师课堂上的发言、伴侣举报对方不会唱国歌等事件,引发舆论质疑举报文化卷土重来。知名案例有“南航举报案件”、“厦门大学举报案件”等等。

中国数字时代相关文章

中国数字空间相关链接

举报人或称揭发人、告密人,是指揭发他人或组织的行为不检、不实或者非法的人士。这些被揭发的行为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违反法律、规章、条例或者威胁公众利益,又或如造假、危害公众安全卫生和贪污等。举报可能会在内部提出(譬如说是向组织内部的其他人员)或者向外界诉求(如:立法者、法律机构、媒体或者关注人士)。以公平正义动机为前提,维护公众利益为目地的举报人则被称为吹哨人。(维基百科举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