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上海万圣节”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1行: 第1行:
 
2023年上海万圣节的庆祝活动现场的年轻人装束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包括走在维持秩序的警察队伍前面的“蝙蝠侠”,头发杂乱的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中国直播明星“[[李佳琦]]”,[[大白]],歌手“那英”等等。一位参与者办成了满脸愁容的被告乙方。另一位参与者胸口贴着一张不断下跌的上证指数的海报,手拿[[韭菜]]。
 
2023年上海万圣节的庆祝活动现场的年轻人装束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包括走在维持秩序的警察队伍前面的“蝙蝠侠”,头发杂乱的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中国直播明星“[[李佳琦]]”,[[大白]],歌手“那英”等等。一位参与者办成了满脸愁容的被告乙方。另一位参与者胸口贴着一张不断下跌的上证指数的海报,手拿[[韭菜]]。
  
一位参与者装扮成了电影《霸王别姬》人物程蝶衣,胸口挂着一张写有“打到程蝶衣”的牌子。在电影中,民国传统戏剧演员程蝶衣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了迫害。根据网络上的视频,一位参与者办成了民国时期的作家鲁迅,在人群中背诵起了[[鲁迅]]写过的文章,鼓励年轻人发声。
+
一位参与者装扮成了电影《霸王别姬》人物程蝶衣,胸口挂着一张写有“打到程蝶衣”的牌子。在电影中,民国传统戏剧演员程蝶衣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了迫害。根据网络上的视频,一位参与者办成了民国时期的作家鲁迅,在人群中背诵起了[[鲁迅]]写过的文章,鼓励年轻人发声。还有不少参与者装扮成[[小熊维尼]],讽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本届上海万圣节,将原来的恶作剧精神蜕变成了冒犯的艺术:当舌头被管辖之时,肉体进行现身说法;当剧场不再发笑,街头开始形成表达。这或许是未曾预料的现实。”-- 摘自文章《手紙|上海狂欢:当“万圣节”成为“万梗节”》<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1685.html 手紙|上海狂欢:当“万圣节”成为“万梗节”]</ref>
 
  “本届上海万圣节,将原来的恶作剧精神蜕变成了冒犯的艺术:当舌头被管辖之时,肉体进行现身说法;当剧场不再发笑,街头开始形成表达。这或许是未曾预料的现实。”-- 摘自文章《手紙|上海狂欢:当“万圣节”成为“万梗节”》<ref>[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1685.html 手紙|上海狂欢:当“万圣节”成为“万梗节”]</ref>
第105行: 第105行: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references/>
 
<references/>
[[分类:时间馆]][[分类:2023]]
+
[[分类:时间馆]][[分类:2023]][[分类: 习近平敏感词特展]]
 
__NOTOC__
 
__NOTOC__

2024年3月25日 (一) 21:03的版本

2023年上海万圣节的庆祝活动现场的年轻人装束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包括走在维持秩序的警察队伍前面的“蝙蝠侠”,头发杂乱的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中国直播明星“李佳琦”,大白,歌手“那英”等等。一位参与者办成了满脸愁容的被告乙方。另一位参与者胸口贴着一张不断下跌的上证指数的海报,手拿韭菜

一位参与者装扮成了电影《霸王别姬》人物程蝶衣,胸口挂着一张写有“打到程蝶衣”的牌子。在电影中,民国传统戏剧演员程蝶衣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了迫害。根据网络上的视频,一位参与者办成了民国时期的作家鲁迅,在人群中背诵起了鲁迅写过的文章,鼓励年轻人发声。还有不少参与者装扮成小熊维尼,讽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本届上海万圣节,将原来的恶作剧精神蜕变成了冒犯的艺术:当舌头被管辖之时,肉体进行现身说法;当剧场不再发笑,街头开始形成表达。这或许是未曾预料的现实。”-- 摘自文章《手紙|上海狂欢:当“万圣节”成为“万梗节”》[1]

2023年上海万圣节图集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