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馆”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档案室) |
(→档案室) |
||
第82行: | 第82行: | ||
= 档案室 = | = 档案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Category:%E5%AA%92%E4%BD%93%E4%BA%BA 媒体人] == |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Category:%E5%AA%92%E4%BD%93%E4%BA%BA 媒体人] == |
2021年3月25日 (四) 14:17的版本
本馆收录x。
常设展厅内共有两个展览展出,分别是:
常设展厅
CDT 每月人物
2021年2月29日,曾公开声援许章润以及数个异议人士的民营企业家耿潇男,被当局以“非法经营罪”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耿潇男曾自我戏称为“送饭党”,她代表着中国一个广大的良心公民群体,他们深受启蒙,向往民主与自由,因迫于压力,选择不入阵列、不发宣言、不提诉求、不参与抵抗行动,但他们同时又是为抵抗者送去支持和温暖的人。在许章润蒙难后,耿潇男不惮于挺身而出为其呼吁,招来政治迫害,也预示着中国的公民活动空间的进一步陷落。
2020年度人物:“时代的一粒沙”
武汉作家方方用日记形式记录下了她在封城时期的见闻,并坚持问责失职的政府和官员。因同情普通人的遭遇,她感慨道:“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他们是时代的一粒沙,却又共同构成了中国新冠时期的无名者群像,向我们讲述着真实的历史,即便他们从不被宏大叙事所记录。让我们记住他们,这些普通而又鲜活的人——他们就是我们,让我们记住彼此的痛苦、绝望、生离死别,还有不屈、反抗和希望。
CDS专页:习近平
习近平上任以来,中国各大官媒一直在致力于为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打造权威、智慧、勤政、亲民等形象,赋予其各种“称谓”。从最初在公开报道中称习近平为“习大大”,再到过犹不及而禁止“习大大”的出现。之后又尝试以各种其他的称呼代之。随着习近平权力的日益集中,甚至出现核心、领袖、一尊等带有明显个人崇拜色彩的“称谓”。
CDS专页:刘晓波病逝
晓波毕生致力于宣传政治改革及参与旨在终结中国共产党的一党专政的运动而多次被拘捕判刑。 2010年,刘晓波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继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后第二位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是继纳粹德国的卡尔·冯·奥西茨基(1935年)之后,第二位在服刑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CDS专页:李文亮
李文亮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控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1]
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在微信群中与医科大学同学交流,认为出现SARS提醒注意保护,为最早向外界披露疫情的医疗人员之一,2020年1月3日辖区派出所因其“在互联网上发布不实言论”提出警示和训诫,后经中纪委调查后建议撤销训诫,此时,李文亮已经因新冠病毒去世。李文亮于1月10日左右出现症状,因为病情严重进入加护病房观察,1月31日确诊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2月1日,他在微博中说自己确诊。2月7日官方通报李文亮于凌晨2时58分病逝,年仅34岁。
作为此次疫情的吹哨人之一,李文亮医生的突然去世,在民众中激起海啸般的舆论,中国民众自发组织各种活动来纪念李文亮医生,同时也表达对当局的不满,并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他们或是提出倡议书;或是用行动表示;或是发表明明知道会被立即删除的文章;或是在自己的社交网络用图片文字来表达,从纪念李文亮医生,要求武汉市政府道歉,演变为呼吁废止限制言论自由的恶法,发起全社会讲真话运动。
档案室
媒体人
收录。
焦点词条:维园晚会
法律人
行动者
收录词条。
焦点词条:黄之锋、香港众志、梁振英、林郑月娥、民主回归
商界人士
收录与香港传媒、香港新闻自由、香港传媒人物有关的词条。
焦点词条:黎智英、练乙铮、陈婉莹、张洁平、明报、苹果日报
学界人士
收录有关的词条。
焦点词条:学民思潮、学联、香港反国民教育游行
政治人物
收录有关的词条。
焦点词条:学民思潮、学联、香港反国民教育游行
时代的一粒沙
收录有关的词条。
焦点词条:学民思潮、学联、香港反国民教育游行
新闻人物
收录有关的词条。
焦点词条:学民思潮、学联、香港反国民教育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