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抵抗话语”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19行: 第19行:
 
(3)
 
(3)
  
“抵抗话语”不仅阐明或解释了行动,它还有助于建构行动。
+
“[[抵抗话语]]”不仅阐明或解释了行动,它还有助于建构行动。
  
 
“每当出现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公权力的本能反应是封堵舆论、隐瞒真相。然而,即使成功地“和谐”了所有媒体报道和网络帖文,在民众心中仍会留下对政府深深的怨怼,在下一次舆论热点中将更猛烈地爆发出来,让政府和全社会付出加倍的代价。” <ref>[[祝华新:我劝天公重抖擞]]</ref>
 
“每当出现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公权力的本能反应是封堵舆论、隐瞒真相。然而,即使成功地“和谐”了所有媒体报道和网络帖文,在民众心中仍会留下对政府深深的怨怼,在下一次舆论热点中将更猛烈地爆发出来,让政府和全社会付出加倍的代价。” <ref>[[祝华新:我劝天公重抖擞]]</ref>
  
[[网络政治话语]]就是由一次次这样审查和抵抗的“战争”的痕迹构成。
+
[[草泥马词典|网络政治话语]]就是由一次次这样审查和抵抗的“战争”的痕迹构成。
  
 
从每一次“[[焦点网谈索引|网络公共事件]]”,相应的“[[真理部指令]]”,[[敏感词]]和[[河蟹档案|被删的话语]]出发, 从这些语言的断层在中国社会政治语境下的意义出发,不仅揭示出社会权力(精巧或者粗暴)运作的机制,也会抵达“[[自由]]”和“[[解放]]”的源头。
 
从每一次“[[焦点网谈索引|网络公共事件]]”,相应的“[[真理部指令]]”,[[敏感词]]和[[河蟹档案|被删的话语]]出发, 从这些语言的断层在中国社会政治语境下的意义出发,不仅揭示出社会权力(精巧或者粗暴)运作的机制,也会抵达“[[自由]]”和“[[解放]]”的源头。

2015年12月8日 (二) 00:03的版本

(1)

审查制度”和官方的谎言侵犯了每一个人作为人的尊严。抵抗审查就是要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尽管是基本自由和权利被剥夺的生活。)

尊严的“缺乏”,“意义”的缺乏。党国宣传机器制造的“三个代表”,“和谐社会”或者“中国梦”如果不能提供真实的认同,那么只能是一种利益和恐惧下的伪装表演。这样的表演是没有尊严的。生活在谎言之中是没有“尊严”和“幸福”可言的。

需要一个新的认同,提供尊严。

(2)

互联网上“吐槽”、抱怨,调侃,嘲讽,恶搞,怨恨,都是“抵抗话语”的表现形式,是社会的潜意识。

“抵抗话语”不仅是愤怒的谩骂恶搞政治笑话,它也是为减少被专制的精神和肉体奴役而在实际上被实施的行动——“弱者的武器”(快闪行为艺术,公民参与等)。

网民在对审查的抵抗中发现了自己作为“屁民”的存在,也就是从“屁民”到“公民”的政治认同的产生。这是行动和意识的相互建构过程。

任何一种互联网历史或理论若想证明网民作为历史行动者的正当性,必须掌握网民的抵抗話語这种“日常反抗”的形式。

(3)

抵抗话语”不仅阐明或解释了行动,它还有助于建构行动。

“每当出现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公权力的本能反应是封堵舆论、隐瞒真相。然而,即使成功地“和谐”了所有媒体报道和网络帖文,在民众心中仍会留下对政府深深的怨怼,在下一次舆论热点中将更猛烈地爆发出来,让政府和全社会付出加倍的代价。” [1]

网络政治话语就是由一次次这样审查和抵抗的“战争”的痕迹构成。

从每一次“网络公共事件”,相应的“真理部指令”,敏感词被删的话语出发, 从这些语言的断层在中国社会政治语境下的意义出发,不仅揭示出社会权力(精巧或者粗暴)运作的机制,也会抵达“自由”和“解放”的源头。



数字空间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