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公权力”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25行: 第25行:
  
 
[[Category:时政词汇]]
 
[[Category:时政词汇]]
 
 
 
 
回到:[[时政词汇索引]]
 
 
[[category: 时政词汇]]
 

2023年3月29日 (三) 19:24的版本

在中国,特权阶层往往指那些能够通过公权力(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个体地或者集体地,为自己、自己的家庭与和自己相关的人,获得与其所掌握权力不相配的利益的那些人。掌握公权力的社会群体包括高级公务员、现任政治人物、离退休政治人物,及其他可以用各种方式享受权力资源的群体。(郑永年:改革中国的特权制度)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维基百科:公权力

公權力(英語:Public power)分為廣義、狹義2種。廣義指的是政府所擁有,片面決定改變相對機關或相對个人权利義務的力量,如擁有核發許可執照或強制驅離的權力。除此,狹義公權力基本架構與廣義相同,區分在於:狹義公權力力量之行使針對於相對機關或相對私人沒有利益之時,也就是:如果造成私人或相對機關負擔侵害的公權力力量之行使,才稱為狹義公權力。公權力的相對為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