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汉娜·阿伦特”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25行: 第25行: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dpl: linksto = {{FULLPAGENAME}} }}
 +
{{ #dpl: linksto = 舆情 }}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PAGENAME}}+site%3Achinadigitaltimes.net%2Fspace%2F  更多和【{{PAGENAME}}】相关词条]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space/Special:Random  漫游数字空间]

2024年6月25日 (二) 22:12的最新版本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维基百科:汉娜·阿伦特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是政治哲學家、作家和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她的貢獻影響了20世紀和21世紀的政治理論研究者。 她的作品涵蓋了廣泛的主題,但最出名的是那些處理權力和邪惡的本質,以及政治、直接民主、權威和極權主義的作品。 在大眾心目中,她因圍繞阿道夫·艾希曼審判的爭議,還有她試圖解釋普通人如何成為極權主義體系中的演員,而被某些人認為是一種道歉,以及“平庸之恶”(英語:Banality of evil)等,而最為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