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市场经济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Xinchen讨论 | 贡献2023年12月10日 (日) 23:04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和价格形成主要由供需关系和竞争力量在市场上自发决定。

市场经济的优点包括提供激励机制、促进资源配置的高效性、鼓励创新和竞争、满足多样化需求等。然而,市场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不平等分配、市场失灵、外部性问题、环境影响等,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节。

以下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 自由竞争:市场经济鼓励自由竞争,各个经济主体(如企业、个人)可以自由进入市场、选择经营活动,并根据其能力和资源参与市场竞争。
  • 价格机制:市场经济中,价格是资源配置和分配的重要信号。价格通过供求关系形成,反映了商品和服务的稀缺程度和价值。市场经济中的价格调节机制可以自发地引导资源流向高效利用的领域。
  • 私有财产权:市场经济重视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个人和企业有权拥有、使用和转让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权的存在鼓励个人和企业进行投资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 企业自主决策: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自主决策生产、销售和投资活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
  • 政府角色:在市场经济中,政府通常扮演着监管和引导的角色。政府的职责包括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等。


2012年《财经》杂志对经济学泰斗吴敬琏先生进行了专访[1],深入探讨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探究中国是走法治的市场经济之路还是走“半统制、半市场”的中国模式。吴敬琏这样评论道:

在这种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的双重体制下,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贵资本主义的穷途。这样,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成为一场两种趋势谁跑得更快的竞赛。

在此基础上,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大体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取向:

第一种观点主张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方向,逐步消除旧体制的遗产,建立基于规则的市场经济体制,或者称“法治的市场经济”。

第二种观点把“半统制、半市场”的体制看作一种可能的体制目标。2008年以来被炒得很热的“中国模式”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它宣称,中国经济能够在近二三十年中创造世界公认的优异成绩,根本原因正在于中国拥有一个强势的政府和具有强大控制力的国有经济。这种体制能够正确制定和成功执行国家战略,不但中国应该继续坚持现有体制,世界各国也应该学习借鉴。而一些代表寻租活动特殊既得利益的人们,不但积极维护现有体制,还力求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不受约束的权力,以便扩大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

在前面两种社会力量展开对战、而社会实际生活中权贵资本主义的影响日益显化的情况下,第三种社会力量公开亮出了回到改革开放前旧路线和旧体制的主张。他们极力要让人们相信,目前中国遇到的种种问题,不管是腐败猖獗、分配不公,还是看病贵、上学难,甚至国有资产流失、矿难频发都是市场化改革造成的。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扩张政府的权力,加强行政机关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工商业实行“国进民退”,实现再国有化;农业重新“归大堆”,实现再集体化。甚至要求重举“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旗帜,“再来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实现“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事实上,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缘于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严重滞后、行政权力变本加厉地压制和干预民间正当经济活动,造成广泛寻租活动的结果。大众对这些丑恶现象的正当不满,正可以成为推动改革继续前行、填平陷阱、扫除腐败的重要动力。

中国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奇迹来源于新生的市场经济制度解放了人们的创业精神,可是近年来靠的是政府和国有企业“控制力”的加强,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如果不能靠稳健有序的改革主动消弭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各种极端的解决方案就会赢得愈来愈多人的支持。

所以,中国克服社会弊病、避免历史悲剧的正道,在于全面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说,要排除特殊利益干扰,推进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和法治化、民主化的政治改革,铲除权贵资本主义基础,并使公共权力的行使受到宪法法律的约束和民众的监督。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然而,在舆论导向出现偏差、理性的讨论受到压制的情况下,改革开放前旧路线和旧体制的捍卫者利用腐败日益猖獗、弱势群体受损害感日益强烈的情势蒙蔽和迷惑大众,把反对的目标从权贵既得利益者转向市场化改革,试图把大众引向歧途。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空间

维基百科: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英語:Market economy),亦稱资本主义经济或者自由企業經濟,是人類自然產生的規則秩序。其特色是私人擁有資本財產(生產工具),且投資活動是由承擔風險和損失的個人決策左右,而非由國家所控制。藉著僱傭或勞動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潤。財貨和服务藉由貨幣在自由市場裡流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