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网络抵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1行: 第1行:
 +
“并非所有的欲望都指向自由,但自由是欲望被承认,被选择,被追求的经验。欲望所关切的,从来不只是拥有某事某物,还包括改变某事某物。欲望是一种渴求,对当下的渴求。自由未必能实现这种渴求,但它承认这样的渴求是至高无上的。” (约翰.伯格)
 +
 +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在中国社会的普及,尽管中共政府有强大的政治意愿以及政治,法律,经济和技术资源让互联网以对其统治有利(维持一党专制,发展经济,控制社会)的方式运行和扩展,但也必须始终不懈地应对网民的语言争辩,行为抵抗和权利诉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在中国社会的普及,尽管中共政府有强大的政治意愿以及政治,法律,经济和技术资源让互联网以对其统治有利(维持一党专制,发展经济,控制社会)的方式运行和扩展,但也必须始终不懈地应对网民的语言争辩,行为抵抗和权利诉求。
  
第9行: 第12行:
 
中国的网络抵抗,就是中国网民对抗网络审查和旨在维护中国共产党一党专制政体[[正当性]](亦称[[合法性]])之[[主旋律]]的种种形式和方式。这样的“文化抵抗”包括揭露审查制度的机制和内幕,也包括以“游击战”或“后现代”为其风格,极为广泛地从动漫游戏、流行文化”中汲取借用象征符号资源,对“[[主旋律]]”采用讥讽、嘲弄、贬低、挑衅、破坏和解构等方式,表达对官方权威话语“不合作”、“不认同”的意愿,并重新安排符号权力的秩序。
 
中国的网络抵抗,就是中国网民对抗网络审查和旨在维护中国共产党一党专制政体[[正当性]](亦称[[合法性]])之[[主旋律]]的种种形式和方式。这样的“文化抵抗”包括揭露审查制度的机制和内幕,也包括以“游击战”或“后现代”为其风格,极为广泛地从动漫游戏、流行文化”中汲取借用象征符号资源,对“[[主旋律]]”采用讥讽、嘲弄、贬低、挑衅、破坏和解构等方式,表达对官方权威话语“不合作”、“不认同”的意愿,并重新安排符号权力的秩序。
  
这样的[[文化抵抗]],逐渐在中国互联网上形成了一种[[抵抗文化]],也对中共宣传体系掌控的“[[专制正当性话语]]”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提出了颠覆性挑战。
+
这样的[[文化抵抗]],逐渐在中国互联网上形成了一种[[抵抗文化]],也对中共宣传体系掌控的“[[专制正当性话语]]”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提出了颠覆性挑战。网络(包括手机无线通信)上的[[启蒙]],[[抵抗]]和[[建构]]也在中国社会产生新的[[政治认同]],网民们透过话语,合作和协同行动涌现出的崭新组织方式。中国社会未来的政治变革出现了新的可能性。
 
 
网络(包括手机无线通信)上的[[启蒙]],[[抵抗]]和[[建构]]也在中国社会产生新的[[政治认同]],网民们透过话语,合作和协同行动涌现出的崭新组织方式。中国社会未来的政治变革出现了新的可能性。
 
  
中国数字时代透过对2009年以来对发生在中国互联网上的种种文化抵抗的事件,人物,和符号元素的记录整理,展示出抵抗文化形成的[[思想脉络]],[[话语文本]]和[[情感结构]]。而透过跟踪,记录和揭示网络审查与抵抗不断互动和发展的过程,也让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成为观察和理解中国大陆互联网以至整个社会政治的一个窗口。
+
中国数字时代透过对2009年以来对发生在中国互联网上的种种文化抵抗的事件,人物,过程,形式和符号元素的记录整理,以此展示在作为政治空间的互联网上,抵抗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话语文本]],[[情感结构]]和[[技术方式]]。而透过跟踪,记录和揭示网络审查与抵抗不断互动和发展的过程,让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成为观察中国大陆互联网以至整个社会政治的一个窗口,也为理解那些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无法预测,但在更深的层次上是不可避免的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一个信息和知识的背景。
  
 
------------
 
------------

2015年8月28日 (五) 20:59的版本

“并非所有的欲望都指向自由,但自由是欲望被承认,被选择,被追求的经验。欲望所关切的,从来不只是拥有某事某物,还包括改变某事某物。欲望是一种渴求,对当下的渴求。自由未必能实现这种渴求,但它承认这样的渴求是至高无上的。” (约翰.伯格)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在中国社会的普及,尽管中共政府有强大的政治意愿以及政治,法律,经济和技术资源让互联网以对其统治有利(维持一党专制,发展经济,控制社会)的方式运行和扩展,但也必须始终不懈地应对网民的语言争辩,行为抵抗和权利诉求。

网络抵抗,或数字抵抗,是使用数字媒体互联网无线网络技术实现的文化抵抗行为。是更加广义的数字行动的一部分。这里的“抵抗”是针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文化而言。在专制国家,文化抵抗首先表现为对审查制度的反抗。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审查制度无处不在,极为强大的社会,其统治者对思想和文化的宰制,透过“主旋律”的意识形态文化和隐秘的审查制度共同维持。

中国的审查制度虽然有党的部门(中宣部),国家机构和法律的明文规定,但是其实施的过程和细节基本上是隐秘的。从被披露的被审查内容就可以知道:一类被严格审查的内容正是关于审查机制本身的任何信息。这个事实说出了关于审查这种权力行使的一个关键特点: 越难被观察的审查,就越有效果。审查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来自于不为人所知。

另一方面,宣传的效力是以“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形式为最高形式。被统治者(弱者)对于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审查(符号暴力), 往往并不领会那是一种暴力,反而认可了这种暴力。

中国的网络抵抗,就是中国网民对抗网络审查和旨在维护中国共产党一党专制政体正当性(亦称合法性)之主旋律的种种形式和方式。这样的“文化抵抗”包括揭露审查制度的机制和内幕,也包括以“游击战”或“后现代”为其风格,极为广泛地从动漫游戏、流行文化”中汲取借用象征符号资源,对“主旋律”采用讥讽、嘲弄、贬低、挑衅、破坏和解构等方式,表达对官方权威话语“不合作”、“不认同”的意愿,并重新安排符号权力的秩序。

这样的文化抵抗,逐渐在中国互联网上形成了一种抵抗文化,也对中共宣传体系掌控的“专制正当性话语”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提出了颠覆性挑战。网络(包括手机无线通信)上的启蒙抵抗建构也在中国社会产生新的政治认同,网民们透过话语,合作和协同行动涌现出的崭新组织方式。中国社会未来的政治变革出现了新的可能性。

中国数字时代透过对2009年以来对发生在中国互联网上的种种文化抵抗的事件,人物,过程,形式和符号元素的记录整理,以此展示在作为政治空间的互联网上,抵抗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话语文本情感结构技术方式。而透过跟踪,记录和揭示网络审查与抵抗不断互动和发展的过程,让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成为观察中国大陆互联网以至整个社会政治的一个窗口,也为理解那些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无法预测,但在更深的层次上是不可避免的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一个信息和知识的背景。

------------

启蒙型

  1. 历史真相。如:抗日战争朝鲜战争反右大跃进大饥荒文革天安门屠杀法轮功
  2. 非官方分析评论。
  3. 启蒙。
  4. 用官方发表内容反驳官方。如:《历史的先声》。


文学创作型

  1. 小说
  2. 列传

幽默型

  1. 段子
  2. 相声
  3. 漫画
  4. 恶搞视频
  5. 反讽,讽刺。
  6. 正话反说。
  7. 夸张官方话语。
  8. 给官方人物或象征取有贬义的外号。如:习包子周带鱼花司马
  9. 取笑官方代表或象征。如:大裤衩自干五
  10. 草泥马语


对抗型

  1. 转发禁帖。
  2. 转发境外媒体新闻。
  3. 政治传言与谣言。
  4. 对丑闻群起攻之,起哄,插科打诨。
  5. 禁词敏感词。
  6. 重发删掉的帖子。
  7. 截屏,立此存照。
  8. 针锋相对指出真相。
  9. 爆发。
  10. 记账拉清单。
  11. 语言攻击。
  12. 揭露官员或者走狗隐私。如:编译局的故事

社交媒体的使用

  1. 笔名或注册名。
  2. 签名档。如:
  3. 微博标签。如:翻墙草泥马公民民主自由
  4. 微博头像。如:黄丝带艾未未陈光诚V字仇杀队等。


来自体制内

  1. 官媒自黑。
  2. 非预想受众的内外有别。
  3. 透露内情。
  4. 网编拖延删帖时间。如:
  5. 故意泄露禁令。如:真理部指令
  6. 体制内人漏嘴说了真话。如:你是代表党还是代表人民说话?
  7. 低级黑,帮倒忙。如:

公民力量

  1. 公民博客-民间力量的声音
  2. 发现丑闻,一拥而上
  3. 网络串联、结盟,协调行动
  4. 社会力量的成长

参见:非暴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