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有一间特殊的银行通过媒体的介绍而开始受到人们关注,因为它的成员大部分是在印度街头谋生的童工和流浪儿童。这间银行的全称叫做“儿童发展宝箱”(Childrens Development Khazana),隶属于德里一家名为“蝴蝶”的慈善机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它们不仅在印度各地开设数十家分行,还在尼泊尔、孟加拉、阿富汗、斯里兰卡和吉尔吉斯斯坦开设立支分支。

 

仅就新德里一地而言,当地的12家分行有约千名儿童客户,银行职员也几乎都是儿童,并且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会选出儿童志愿者经理。客户在理由充足的前提下可以向儿童银行申请贷款,而“儿童发展宝箱”会将儿童客户银行的钱收集起来,存入国家银行,以赚取利息。可以说,它既是一间具有类似银行功能的准金融机构,也是一家慈善组织。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资本和慈善,信贷和扶贫,这些看似孤立的词汇通过“儿童发展宝箱”这样的机构巧秒地汇为一体。

 

登陆“儿童发展宝箱”的官网,会发现如下介绍:“这些在街道上工作的孩子中有很多都出身于贫困的家庭。他们是为了自己家庭的生计而工作。”并且,“他们在一个冷漠的成人世界里不失尊严地辛勤工作,因此,这些孩子理应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据统计,印度有接近一千万在街头工作的儿童,他们“提前成年”参加工作的最大原因是由于贫穷。因此,在印度,“扶贫”是一项十分受人瞩目的工作,原因一目了然:贫困人口基数很可观。

 

扶贫二字是世界上所有的贫穷国家都熟悉一个词,从中国到印度概莫能外。正因贫困问题的凸显,印度人对贫困现象有着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当代的印度经济学者编写过名为《贫穷经济学》的读物,其中提出了一个观点:贫穷的表面原因是因为财富的匮乏,但其深层的原因是因为机会的不平等。这个观点其实颇能代表印度学界、官方乃至民间的普遍看法。

 

什么叫做机会不公平?这可以从经济上和教育上得到体现。举个例子,教育程度低造成穷人正式就业的困难,因此,他们只好跻身为城市非正规经济大军的一员。地摊、小贩、打零工等等活路成了这些人主要的谋生手段。然而,这些价格低廉的工作实际上无法让他们积累足够的储蓄和资本,他们的后代实际上也没办法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也没有经济能力独立创业,如此,贫穷的恶性循环依旧在持续。

 

因此,为穷人提供充分的机会才是扶贫真正该着手的事情。本着这个目的,孟加拉经济学家尤努斯开创了“小额贷款”的服务,使得那些被大金融机构忽略的“贫穷创业者”也有致富的机会。这一概念在印度等地得到了非常深入的推广。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无良的商人与地方政客利用小额放贷谋取暴利,用高利贷将穷人逼得家破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这无疑与“小额信贷”的初衷南辕北辙。

 

印度人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便捷途径并不是期待凭空出现一个善良的政府,而是绕开腐败的政商两界,让穷人自己学会小规模经济的运作。如果说这个过程也需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儿童银行”就是最好的例子。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学习到金融、商业的基本原则以及民主协商原则,更重要的是,他们能通过储蓄与信贷从这里获得人生的第一桶金,虽然数额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日均收入在一美元左右的孩子来说,这一点财富和经验或许就是他改变命运之路的开始。谁敢保证从这里不会产生未来印度的大企业家呢?

 

可以说,哪里有贫困,哪里就会出现政府扶贫的身影。但荒谬的是,扶贫对我们来说仅仅意味着逢年过节组织上送去的几瓶酱油和问候,似乎与“为穷人创造富裕的条件”沾不上边。这样的逻辑其实违背了扶贫的“本意”。

 

中国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贫穷的人创造一个更良性的社会经济环境,我想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扶贫逻辑。今天,有不少人提及印度就面露不屑的神色,认为这个国家脏乱、贫穷、落后,不值一提。不错,印度固然有它的阴暗面,但印度人自己并没有向贫穷和不公妥协,他们一直怀着希望在努力寻求改变。儿童银行,就是这片土地正在悄然发生的诸多改变之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