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和印度同时崛起,它们的关系将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可惜的是,中印关系并没有改善。

100年前,或许已经可以觉察到崛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和竞争将造就20世纪。大英帝国如日中天的辉煌日子已成过去。充满活力的新兴大国在全球舞台上大展身手,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德国。这些国家的兴起带来了做梦都想不到的繁荣,但是也带来了迄今都无法想象的大规模屠杀。

现在审视一下本周主要的历史性事件: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西方,这使人们担忧中国将比预期更早赶超美国。但是退一步说,从一个更具亚洲特点的角度看,中国更长期的竞争对手是另外一个正在复苏的经济大国:印度。1800年之前,这两个亚洲大国的经济占到了世界经济的一半,与日本和德国不同,它们不仅仅是国家。就国土面积和人口而言,各自都可算是一个洲——尽管有光彩夺目的增长率,但仍然是一个贫穷的洲。

虽非命中注定,但仍至关重要

看待这个未知领域要纵观数十年而不是数年。人口情况并非命运。投资银行的长期经济预测也非命运。20年前,日本被视为美国主要的对手。像中国这样错综复杂的大国在自身的矛盾下可能无法尽其所能或分崩离析。在短期内,其其他外交关系可能更加重要,甚至在亚洲也是如此:比如,正在崛起的中国与正在老龄化但仍然强大的日本之间发生冲突的风险可能更大。西方大国也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因此,警告层出不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亚洲大国可能最终再次就有争议的边界发生对峙。中国和印度如何处理其关系将决定是否会出现导致20世纪伤痕累累的类似错误,这种错误会让本世纪面目全非。

实际上,两个国家都感到忐忑不安。中国领导人喜欢将西方对其崛起的大肆炒作称为阴谋——是将沉重的全球责任推给中国或遏制中国的一个借口。中国领导人目睹了美国与日韩结成同盟,承担合法责任帮助台湾自卫,加深了与中国的对手之间的友谊,主要是印度,现在还有越南。

过于杞人忧天了。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已经是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大的碳排放国和最大能源消费国(一个中国自己通常驳斥的称号),为何不从这个国家获得更多呢?至于改变力量的平衡,尽管本周美国国防部的报告对人民解放军计划的不够透明表示担忧,但是人民解放军稳步更新的技术能力、海军的建设以及太空和网络空间快速发展的技能还无法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是中国的军事发展着实让邻国和地区的对手不安。最近几周,中国与韩国(以及西方)就如何回应3月份击沉的韩国天安舰(显然被朝鲜的鱼雷击沉)事件发生了争吵。此外,在其贪婪地宣称几乎对所有南中国海拥有主权方面,中国一直与东南亚国家争吵不休。

印度也感到不安。印度仍然对约50年前与中国的短暂一役中留下的耻辱耿耿于怀,与中国缺乏战略互信一直根深蒂固。印度认为中国努力通过各个方面破坏它的行动:先发制人获得两国必须进口的能源供应,运用各种策略阻止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最重要的是利用较小南亚邻国(主要是巴基斯坦)的友谊。印度还注意到,为了更加广泛关系的利益,中国将它们之间的边界争端搁置了数十年,最近几年,中国在西藏和克什米尔有争议地区上的立场强硬起来了,这一争议导致了1962年两国的交战。这种不安促使印度在战略上更加靠近美国——富有争议的核合作协议就是显著的一例。

北京的统治者对印度乱成一团、犹豫不决的民主不屑一顾。但是他们必须将印度视为一个强大的长期对手——尤其若是它继续倒向美国。就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人均国家收入而言,印度与中国一样富裕。但是随后中国快速发展,遥遥领先,印度似乎永远都无法赶上。但是如今印度的长期增势看上去更加强劲。在中国即将面临符合工作年龄的人口缩减之际,印度却享有不断增加的人力资源,膨胀的人力资源都曾为亚洲其他国家带来持续繁荣。其增长超过中国较长一段时间已经不再是无法想象的事。它的民主制度也有优势——至少可以作为一个处理不满的压力阀。此外,就军队服役的人数而言,印度的军队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军队:印度在有争议的阿鲁纳恰尔邦的驻军为10万(很快将是美国在伊拉克驻军数量的两倍)。此外,由于印度不会威胁到西方,它会因自身的价值以及作为中国的一种平衡力量而拥有强大的朋友。

一份适时的协议

就目前而言,印度和中国再次开战的前景只会扰乱中国媒体中充满敌意的民族主义者和印度智库中退休的上校的睡眠。乐观人士更喜欢对两国之间今年可望达到的600亿美元的贸易额大加称赞。(这是1990年总贸易额的230倍)。但是20世纪的情况告诉世界,显而易见、可预见的利益冲突可以称为日益可预见的战争,却无法预见造成的可怕后果。因此依赖繁荣和更加民主的中国将这些事情解决似乎并不明智。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需要恢复解决边界问题的缓慢进展。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要负主要责任。中国有真正想要的领土,坚称对阿鲁纳恰尔邦拥有所有权,只是把它当成一个讨价还价的筹码。毕竟,中国解决了与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和越南之间难以解决的边界争端。应对印度必定没有这样难?

这引出了更加需要做的第二件事,欧洲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才接近将这个问题解决:正在崛起的亚洲缺少正规的组织促成此类协议。中国反对多边外交协商使东盟组织的地区论坛失去作用。与任何恃强凌弱者一样,中国喜欢逐一对付其对手。如果中国、印度和日本能够建立地区论坛将它们无法避免的对抗转化为合作和健康的竞争,情况就会有所好转。

全球而言,西方在20世纪后半叶建立的以法规为基础的制度为新兴大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是它反映的是一个过时的世界秩序,不是当前的全球平衡,更不用说是未来的世界平衡了。中国和印度应该在建立管理21世纪的法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要求西方做出让步。但是它也要求中国和印度致力于建立法规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认真、努力地解决各自的分歧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