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9日

阮次山那段关于菲律宾人质事件的话,真是让人心生厌恶。所谓“香港地区的特首不是国家元首,你不要搞错。要打也是胡锦涛打,不是你打。更何况胡锦涛也不可能打这个电话,这个小题大作”,印证了那则坊间段子:看护照是美国人,看长相是日本人,看名字是越南人,听口音是台湾人。一开口,原来是党的人。

曾荫权为什么没资格打电话给菲律宾总统?阮次山有其一套逻辑体系,外交对等,政治身份。在这套外交礼仪、政治规则之下,香港特首越过中南海,把电话打到阿基诺三世的办公室里,确有“僭越”。于是,也有学者就此撰文,论述香港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拥有“次主权”,在人质事件中直接与菲律宾当局接洽可算作“涉外关系”,并不触犯基本法规定。

8人遇难,单从数字来看,的确比不上动辄数十人丧命的中国各地矿难,但是香港不是黑龙江,异国绑架不是工业事故,阮次山会觉得这是个“小题”,只能说是他思维僵化。所以,即便曾特首这个未打通的电话当真僭越,当真小题大作,我也觉得它温暖人心,觉得这才是政治家对公民生命的尊重关切,是用政治家个人能力修正官僚体系反应迟缓的成功例证。

听惯了外交部发布会上那些有礼有节的辞令,看惯了隐藏在新华社通稿里的那些领导批示,才会更加让人感受到“香港家书”里的温度,让人羡慕那是一个大家庭,香港大家庭。相信经此变故,香港人的香港集体意识可以再获强化,就像那些TVB连续剧、流行歌曲里说的那样: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自汶川地震始,直至最近的舟曲泥石流,三次国家哀悼,让中国大陆民众也正在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国大陆几十年来的政治从来缺乏温度,多的是韬光养晦、按部就班、喜怒不形于色,虽说大国治理不易,需要运行有序,可是,在这样一个公民意识飞速成长的年代,这种单向威权模式难道不也正在迅速过时么?媒体人那么热爱温家宝握住清洁工人的手,或者驾驶拖拉机种玉米的故事,不吝每每刊用大号标题、大幅图片,不正是人心所向?这是平民政治的时代,中国的各级官员也应当从深宅大院里走出来,从重要批示里走出来,从官僚体系中走出来,直面镜头,直面民众,用政治家的理性结合普通人的感性,争取理解支持。

只是,生活在公文批示里半个多世纪,中国大陆官场的话语和行为模式早已根深蒂固,一是反应迟缓,二是姿态僵硬。阮次山作为“党的人”,所持价值观想来也符合体制内主流,荣登诸多中共官员座上宾、讲授“登龙术”也是顺理成章,毕竟,“多请示、少越级”,向上负责、察言观色才是现实升迁之道,政治排名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我更感谢有“一国两制”的存在,让我在这个时刻领会到,在熟悉的那套“制”以外还有另一个“制”,一个更有温度、更有速度、更关切黎民苍生、更顺应普世价值的“制”。

讨厌一位国家总统居然无法控制自己不合适的笑容,讨厌一群国民会在惨剧现场嘻笑合影,讨厌一位电视评论员说出那样冷血的话,讨厌一位港产演员虚伪地扮演“又红又专”的大哥,我可以用脚用手投票,不去那里旅行,不看他的节目,不买他的代言产品。但更让人沮丧的是,就在我的身边,有一些时刻可能影响我生活质量的人,他们的价值观甚至能比阮次山、成龙更加让我厌恶,以至恐惧。

在8.24空难现场微笑合影的伊春市长,和那位身着白衣的民航局领导,你们至少能像阿基诺三世一样道个歉么?还有那些站在领导身后绽放笑容的警察,你们同样应当请求原谅,即使是普通人也应当有底线,否则,我们凭什么为菲律宾女学生在巴士前合影而愤怒?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