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自由教育理念之启示
关键词:自由教育 教育改革 公民教育
摘要:自由教育出自西方亚里斯多德教育思想。西方教育思想的初衷是培养“自由的人”。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是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着手,力争培养合格的公民。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许多的问题,包括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辩论,一张考卷能否定终身等等,学习西方自由教育思想对我们搞好教育改革教学实践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教育即自由
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存在着两种自由教育——古典自由教育和现代自由教育。最初的“自由教育”只是古希腊教育的代名词,它代表的只是一种闲暇教育。 出生在古希腊马其顿城斯塔吉拉镇的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是史载最早主张自由教育的。提出“教育即自由”这么一种观点,绝非标新立异,而是有着内在的学理根据。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谈到自由教育时也说:自由是为了我们自身利益而必须追求的,也是我们必须获得的。自由是我们必须不断地为之而战斗的人生目标。自由不是别人授予我们的东西,别人授予我们的东西能被给予,同样也能被带走。如果自由能被带走,这就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是“通过征服不是赠送获得的”。
西方自由式教育适合中国教育现状吗?西方自由式教育和中国式教育各有千秋。西方自由式教育,在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如: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让孩子从小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这些是中国教育无法比拟的优点。而中国式教育,孩子懂礼貌,有上进心,学习成绩好。但中国教育多强制灌输,而不是寓教于乐式,启发式的教育,更缺乏先进科学的育儿观点。西方倡导“让孩子的需要做主”的自由式教育,虽然也有其弊,但它有利孩子心身健康。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说:自由是人性化的先决条件。学校教育要么是奴化,要么是解放,不能兼而有之。通过疏离学生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来剥夺他们权利的教育制度,学生们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否定自由对被压迫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否定自由经常被伪装成对那些被人们认为不能够追求自身利益之人的家长式的关怀。中国孩子的近视眼发生率远高于西方国家,还有中国孩子的野外生存、野外适应能力不说不如西方,就连日本的孩子我们都赶不上。中央电视台曾举行中日孩子夏令营活动,中国孩子跌倒了,躺在地上哭脸,等别人去帮他,而日本的孩子,摔倒了爬起来拍拍灰尘就走。这就是中国教育与之差异。亚里斯多德提出了一个折中的照顾儿童的方法:既不能过于娇生惯养,也不能经历最严格的运动员式的体能训练。例如在体育教育方面,教育目标不是培养运动员所需要的特殊体能,而是公民身体健康以及抚育后代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另一种不能接受的极端做法就是养尊处优、不事劳动。故而笔者认为,这种折中做法可取,使孩童拥有能够从事立辛苦工作的体能,但不意味着需要一种能胜任过度操劳的体格。教育抛开运动员所需的特殊体能要求,其培养目标应该是促进自由公民从事各种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普通体能的发展。其实这种折中的教育观也反复出现在亚里斯多德的所有著作中,告戒人们应该避免极端做法,总是选取适中的方法,也就是取两个极端平均值。
自由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核心理念。自由教育是相对职业教育而言的,非功利性的,是培养公民的素质,自由人的教育,公民的美德、公民的知识。巴西教育家保罗· 弗莱雷也认为:自由不是像一项所有权或者一个物体一样在我们身边。自由也不能以一劳永逸的方式获得,它必须要经过一次次的重新确认。事实上“教育即自由” 不仅有着理论的必然,更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正是生活本身使“教育即自由”真正成为可能。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生存在一个自在自发的充满保守与惰性的世界之中,人们的基本生存方式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特征。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教育的功能只是再现当代社会和现有的社会关系”,几乎没有创造性。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渴望一种能够展现自己生命本质的生活方式,人们渴望能够成为自己的真正的主人。这就使得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即“培养一种能动的、非顺从的、非保守状态的人”。教育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成为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肯定,不受教育者不成人,不受教育者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生活,教育与人的存在已无法分开。由此,“教育即自由”获得了存在的现实基础。而教育的意义也就在于它向人们揭示了人们本来可以拥有哪一些美好的可能生活,从而有可能不再重复别人的生活,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因为正是在生活中,诚如马克思所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
二、自由教育对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亚里斯多德认为:体育和情感教育要先于智育。这是由于体育和情感与智力相比居于次要地位,而且体育和情感教育都是为智育服务。体育、情感教育和智育都是达成更高教育目标的手段。我们提出的教育理念也是如此,但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就完全不一样了,走型了。体育课往往被别的课程取代,即使有体育课也是孩子们自己活动的课程,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体能训练。情感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最应该接受的教育,文化课的教育知识的灌输使得情感教育成为一片盲区。教师就是领导,说了算,而孩子们只有听的权利,没有说话的机会,体育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缺失导致的文化教育知识教育成为畸形教育。
亚里斯多德认为,教育必须解决三种限制人类发展的现实问题:本性、习惯、智力。本性是教育者不能控制的一种要素,是由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塑造而成,改变这种影响的各种努力都将收效甚微。中国有句古话:人之初,性本善。因了这句话的影响,“树大自然直”成为有些人对孩子放纵的借口。事实并非如此。“教育”中的“育”是育人,把不成其为人的人培养成为人,没有了教育,放任自流,发展的方向没有了,少年儿童往何处发展就不得而知了。本性“是由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塑造而成”的,没有善恶之分,也没有必要为改变本性而煞费苦心。亚里斯多德认为:希腊人在组建严格意义上的政府方面所需要的天赋优于其他任何一个民族。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是否应该把习惯或者智力放在儿童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学校教育应该先开通理性教育,还是先培养各种预期习惯?显然,理性和习惯应该相互协调,相互修正。受个人习惯的误导,理性也完全可能变得不准确了。亚里斯多德的教育优先发展构想并不是他个人的主观臆断,而是他基于实地观察得出的结论:人类的本性最终会发展到理性和智力的层次,但是兴趣爱好作为人类非理性的部分应该得到优先发展。情感、任性、欲望可以在儿童的早期出现,而理性和智力则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表现出来。智力美德取决于知识的传授,其升华需要时间的考验和经验的积累。而道德善良来自于习惯,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
一般情况下,任何事物的学习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的。美德学习与其他任何一种技能与手艺的学习有相同的原理:都是从实践中学得。亚里斯多德说:“人们可以通过做一系列正义的事情而将自己变成正义之士,通过实施有节制的行为而变成有节制的人,通过一些勇敢的人生经历而变成勇敢的人。”这就是为什么要在儿童时期形成习惯的重要性。人们在儿童时期形成的习惯对他们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起着决定作用。因此,要及早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为后期卓越的智力发展打好基础。
教育要首先关注儿童身体的健康状况。儿童应该得到充足的营养来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应该得到充分的、自由自在的锻炼身体的机会。亚里斯多德说:“为了使依然柔弱的儿童肢体不会出现弯腰曲背的情况,有些国家继续使用机械装置帮助儿童保持身体直立。”(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机械装置”甚至包括在18世纪的欧洲一直非常流行的襁袍)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之后,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看似多了,实际上每一位家长都知道,周六日的孩子比平常要忙得多,不知哪一位缺了德的人士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乎,家长比孩子着急,休息日比工作日忙乎成了中国现今社会的写照。试问:健康重要还是知识重要?生命重要还是成绩重要?对于问题谁都会说,但落实起来就忘记了。难怪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亚里斯多德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人,他提出的正规教育与现代教育在结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能否也可以说现代教育结构十分陈旧呢?五岁之后,儿童要用两年的时间体察他们马上要开始自学的一些课程。接下来的教育便分为两个阶段:7至14岁(青春期),14至21岁。因而亚里斯多德将儿童划分为3个7年期。0至7岁,7至14岁,14至21岁。这种做法反映了教育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的观点,因为“所有技能和教育都是为了弥补与生俱来的各种差异”。亚里斯多德对当时流行的人类发展观非常感兴趣,这种教育是根据年龄来划分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对当代的教育体制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自由教育是公民教育
教育的任务首先在于唤醒人的自由意识,使之意识到自己并不现成的存在着,而是一种必须通过自身创造性的活动,不断向未来开辟可能性并塑造自我的自由存在物。提出“教育即自由”这么一种观点,绝非标新立异,而是有着内在的学理根据。对于“教育”来说,“育” 是教育的根本。换句话说,“教”不能体现出教育的本质,更反映不出人们的价值意向。“育”则不同,“育”就是“养子使作善”,就是“使人向善”,它包含着人们的希望,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所以,“教”是技术层面的,“育”则是价值层面的,后者赋予前者以意义。价值是教育的内涵。由于价值是无法通过灌输获得的,或者说价值是教不会的,它只能是个体在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即自律。“教是为了不教”的深刻内涵也正是体现在这里,因为这意味着一个真正主体的产生。换言之,当教育成为自我教育的时候,“育”的内涵也就真正实现了,因为这时的人是一个自律的人。“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也有人说了好多年了。可是到我们的课堂上看一看,“教就是为了教,今天教了明天还要教”。现在学校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不是说教师们都不是人,都成心想把孩子搞坏,是那个“指挥棒”在起作用。可以假想一下,你教的学生个个都是聪明绝顶,但一个大学生也没有,你还会有饭吃吗?不仅仅是校长,家长们就能把你煮的吃了。体制不改变,说什么也都是白搭。
人的自由本质使人永不满足于当下的实然状态,不断向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未然状态迈进。这就是创造,这就是追求。教育面对的正是具有巨大可能性、创造性的人。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给人作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完成”这个作品。所谓“完成”包含如下的含义:一方面要使人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自由的存在。人是自由的,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教育的任务首先在于唤醒人的自由意识,使之意识到自己并不现成的存在着,而是一种必须通过自身创造性的活动,不断向未来开辟可能性并塑造自我的自由存在物;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教育要引导人们去创造。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还不够,因为人的自由本质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如果没有后天的创造,人的自由本质就无法地得到体现和验证。所以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把人的自由本质引申出来去从事创造,去打破已有的生成迈向更高的未成。正是在永无止境的创造过程中,人才能不断提升,不断创造出新的规定,不断丰富自己 “人”的内涵,所以人永远走在向一个“真正的人”迈进的旅途中。这是“教育即自由”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也是人类得以进步的根据所在。公民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方面,社会的发展进步文化进步更是靠人来完成的,靠公民来完成的,那种把教育归结为学校教育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全社会的教育、全民的教育才是培养公民的教育,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结束语: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所以说不管是中国式教育,还是西方自由式教育,首先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就是要先教孩子做人,教孩子明事理,教孩子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教孩子自尊、自强、自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出息的、大写的人,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更完美?除了要取西方教育之长,补中国教育之短外,中国的教育体制上也要适当改革,取消唯“分数论”,取消“一考定终生”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