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不能绞杀民财

 

2010-10-19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不仅需要总量数据,更需要人均收入水准、货币购买力提高,不提货币购买力光提人均GDP与CPI纯属忽悠人。

 

   
有一连串的预测数据印证中国未来将发生变革,其中主要包括经济结构调整、人均收入提高、CPI处于高水位等等。在经济大变革时期,改革需要务实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数据,而不是以总量数据天天报喜愚弄天下人。

 

   
最新规划是,十二五期间,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10月16日,厉以宁先生表示,我国的通胀警戒线可以提高到4.5%,这与9%的经济增速是相配的。无独有偶,此前三天,中国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中国须忍受更高的物价上涨率。

 

   
缺乏对比的数据毫无意义。

 

   
现在国际上就有更为乐观的数据,我们完全可以实行拿来主义为粉饰所用。按照美元与人民币购买力平价计算,亚开行9月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中国大陆排名人均实际GDP为6914美元,是2000年的三倍,排名亚太地区第十二位,为韩国的四分之一。

 

   
事实上,从总量来看,我国经济与财富花团锦簇,完全不需要什么改革。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历史数据表明,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度突破万元,达到10542万元;2004-2008年,中国人均GDP分别为12336元、14053元、16165元、19524元、22698元。

 

   
好吧,就算亚开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不现实,用官方汇价计算。根据央行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保持稳定,基本上在6.81-6.85元的区间内运行,取中间值以1美元兑换6.83元人民币计,2009年人均GDP为3323.28美元,以2010年10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6.645计,人均GDP为3415.8美元,就算国人什么也不做,人均GDP就凭空增加了92.53美元。人均GDP按美元计是增加了,但国内通胀压力节节攀升,人民币购买力大幅下挫,公众的收入挫折感反而会增加,此时提及那些报喜不报忧的数据,反而会激起公众的反感。

 

   
按照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参与“十二五”规划调研的专家苏海南的说法,我国近10年,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不如GDP,因此“十二五”规划将写入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这是规划中的一大进步,但更重要的是,防止人均收入注水,同时公布收入平均数与收入中位数,以杜绝既得利益阶层攫走绝大部分财富。

 

   
我国收入分配极不公平,收入中位数大幅低于人均数,一个高收入者就遮蔽了无数含薪茹苦的中低收入阶层。以人均收入衡量总体财富的增长,以中位数衡量普通员工的收入增长,才能在品尝总量财富增长的同时体尝民艰。如我国较为富裕的宁波地区,最低工资增长,但送气工、送水工等力工的工资没有多大变化,2010年年中送气工的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分别为5、3.5、2.5元/瓶,其中中位数和低位数还比去年下降了0.5元。

 

   
构建高中低的收入标准,以中位数来衡量,可以比较准确地得出贫富差距、收入增长状况。如我国香港地区贫富差距问题趋于严重,当地社会服务联会将全港住户分为高收入及低收入两个群组,高收入群组的收入中位数由2001年的32000港元上升至今年的32950港元,但同期低收入群组的收入中位数却由10000元降至9000元,高收入人士月收入中位数是穷人的3.7倍。

 

   
再说通胀率,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两倍数,CPI的警戒线确实可以比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稍高,不过这需要前提,在政府公信力存疑的情况下,任何试图提升警戒弹性的做法必须慎之又慎。

 

   
做不到以下几点,就不应该轻易尝试提高通胀耐受度。改革国家统计局的CPI数据,我国的CPI数据饱受质疑,8月份CPI创下22个月的新高3.5%,但根据房价、菜价等涨幅,公众的痛苦程度远远大于3.5%的CPI涨幅。定下政策之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以恢复民众对于货币购买力的信心。目前的情况是,统计局说自己的一套,央行说自己的一套,而公众根据粮油等价格有自己的一杆称,必然造成国内预期混乱与货币的混乱。

 

   
举个例子,假设今年CPI上升4%,统计数据显示全年上升3.2%,加上资产品价格货币购买力下降5%以上,如此的通胀压力谁能承受?最终的结果是导致货币信用崩溃。我国已有前鉴,绝不可重蹈覆辙。

 

   
相对真实的数据与公平的分配,我们可以忍受CPI达到4%。这在信用货币体系与信用政策下是务实之举,但在失信的体系下,这就相当于给了权贵者一根绞杀民间财富的绳索。

 

   
任何改革,都不能以绞杀民财为代价。拉美也罢,民国也罢,绞杀民财的代价昭然若揭。

 

注:昨出差,今夜半回家。

   
WD来沪,LL晚宴,与数位好友相见欢。无奈任务在身,匆匆数语,希望日后尽兴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