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6日)

湖北又来了一群外地记者,他们这回奔的是“洪湖水呀,旱得不见浪打浪”。根据汇总数据,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干旱,降水达到50年来最低水平,纸媒、网媒、广电尽皆聚焦于此。在新浪推荐专题中,编辑们放上相关七省的示意地图,并展示一则小标题:“理性地认识旱灾问题”。

那些认为“高峡出平湖”就是旱灾根源的人,从未停止在网络上呼喊,但是,通过正式媒体表达的专家分析,几乎都否认“三峡诱发干旱论”。相反,得到的宣示是:“此次旱情的祸首是异常天气”以及“也不能忽视水利方面的‘欠账’问题”。

根据新华社昨天发布稿件,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郑守仁院士批评“一遇到极端气候就怪罪三峡工程”的心态,他的观点“恰恰相反”:“若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将会加剧。”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则呼吁全面客观评价三峡工程:“随着工程的建设,有些改变是必然的,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关键是利弊权衡。”

不过,在一些不满者看来,三峡工程的最大教训不是生态影响,而是决策过程中的不透明、不民主。《21世纪经济报道》前天刊出《20年前的论战闪回,拒签三峡论证书的人》,昨又发时评呼吁“三峡后续规划应推进决策民主化”:“任何国家的公共决策,在任何的公共项目上,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意见。经过公开、透明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过程之后,得出的决策结果,可能和没有经过这一过程的决策结果相同,比如,三峡工程项目经过全民公开大讨论的话,可能仍然会得到认可、并如期进行投资,因为这一工程确实有许多正面效应。”

昨晚最新消息,三峡工程在连续三次加大水库下泄流量之后,从5月25日凌晨开始再次加大放水量,以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不断的罕见干旱。

时评已是今日媒体重要产品。虽然绝大多数只不过是“为了传达更多信息或观点”,谈不上“文以载道”,但对那些在特定时刻、以特定方式刊出的文章,人们总是乐于从中推测媒体立场、发表背景,例如各报社论或者“任仲平”。

5月16日,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发表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周本顺的《走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创新之路》一文,文中强调社会管理创新要防止“落入某些西方国家为我们设计的所谓‘公民社会’的陷阱”,接着提出了创新之路的核心:“由党委和政府提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而不是交给社会组织去办;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规范、引导,将其纳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体系。”

市场化媒体重点展示文中“公民社会陷阱”一语之后,一些人不愿“噤若寒蝉”,要争上一争。本期《经济观察报》即向曹辛提供“麦克风”,由这位外交部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理事做“公民社会‘设计’考”。该文称,“近代‘公民社会’的概念是黑格尔和马克思‘设计’的,并为后来的各国共产党人所发展和实践”,从而认定“公民社会在今天还真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当前中国社会矛盾尖锐,很大程度上是基层政府与民争利造成的……能指望这些基层政府会去包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吗?”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