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高层进入权力交接前夕
进入权力交接前夕,无论北京高层如何矫情镇物,总还有些鱼儿跃出水面。从其跳跃姿态可以看出水面下一些端倪。最近在以香港为基地的共识网上,一篇由该网负责人周志兴亲自采写的“共识之途——采访张木生”,是篇有点看头的文章。
该采访很长,关键的看点如下:一、“中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怎样把我们的国家从本来已经走错的道路上拉回来一点”;二、对今上的指责,“确实有人这样想,再有一年多就该交班了,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绝不作为,我们现在是抱着定时炸弹击鼓传花”。 三、十八大以后的改革蓝图。
引爆装置在何处?
考虑到张木生与正回归军队权力核心的刘源(刘少奇之子)联手推出过一些文章,如刘源那篇让人浮想联翩的“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历史文化观――读张木生”,以及共识网的背景与其“补屋”的政治使命,这么一篇特殊时期、由特殊网站采访特殊人物的文章,其含义的多重性自不待言。不过我的兴趣只在这篇文章对局势的判断与未来的政治构想。
这篇访谈认为”中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判断比左派新左们意淫的“崛起论”清醒得多。但张木生将局势之危殆比为“定时炸弹”却不确切,因为“定时”意味可控,目前这“炸弹”不仅不可控,甚至没人知道引爆装置在何处,想拆除都无从下手。北京以往认为宗教组织,反对派异议人士,外部反华势力都是“引爆装置”,一直奉行将这些可能的反对势力“扼杀于萌芽状态之中”政策。但中东革命后发生在中国那真假难辨的茉莉花革命,却连“引爆装置”都找不到。所以,将中国比做一个不知道何时爆炸的巨型炸弹可能更合适,也因此,目前北京的担忧已经变成“2012年换届之前情况失控”。
“炸药”的各种成分
采访中,张木生提到“我们现在是抱着定时炸弹击鼓传花”,这个炸弹里的“炸药”到底是由哪些成分构成?
北京当局一直相信“面包契约”的灵验,认为中国人素质低,只要发展经济,让国人有口饭吃,就不会反抗。官员腐败严重、贫富差距过大、司法不公、人权恶劣、环境生态恶化、癌症村遍布全国等等,都不会对政权构成灭顶之灾。
问题在于,现在让北京备受煎熬的是用来做“面包”的食材已经远远不够了。首先是导致金融系统危机的巨额债务问题。据央行《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透露,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额约为14.4万亿元,保守估计也有近3万亿有违约风险。6月27日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宣称无法偿还人民币900亿元的债务,算是地方政府赖债的多米诺骨牌当中的第一块。
其次,北京如今陷在经济萧条与通货膨胀的两难抉择之中。现在的紧缩导致中小企业缺乏流动性而大量破产,失业问题雪上加霜。但如果继续依靠通胀刺激经济,则百姓将因物价飚升而苦不堪言。另一个更麻烦的问题是经济结构转型尚未真正开始,“世界工厂”的比较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中国制造除了受到东南亚邻国更廉价的产品的挑战之外,甚至还受到美国生产的廉价筷子的挑战。此外还有因房地产滞销而陷入深度困难的地方财政。
面对不可避免下滑的经济增速,北京深感惶恐。官民矛盾、资本与劳动的矛盾日益尖锐,泄愤型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一不留神,就会形成广东增城那种事先毫无征兆的大规模事件。
十八大后希望会从天而降?
中国政治高层目前是你吹你的唢呐,我唱我的调。那边厢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刚讲过“五个不搞”,这边厢总理温家宝就在伦敦大唱民主颂(至于如何推行他倒是不操那份心)。作为党政军一把手的总书记胡锦涛对这两位同僚南辕北辙的曲调是不批不驳不闻不问,“以不变应万变”是他现在抱守的铁律。
张木生在采访中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十八大以后诸事更张。其改革思路主要是两点:一是重塑合法性,实施民生工程“还债”,把国有资产国有存款变成解决民生的基金,解决社保基金,分给13亿人,解决占人口70%的穷人的民生问题。所谓“唱红打黑”的“重庆模式”在张眼中也是重塑共产党合法性的一种手段。二是在政治上实行党内民主,模仿日本自民党,党内有派别,形成“内部制衡”——按第五代掌权者的门第阀阅,这种党内有派别的“民主”有如清末皇族宗室的“宗社党”之内的派别。至于人民的政治权利,这张蓝图里并没有为之预留一席之地。也就是说,十八大之后,中国人能够沐浴到的灿烂阳光,可能还没有本·阿里执政突尼斯时期那样温暖,因为本·阿里至少还让民众享有一定限度的新闻自由与结社自由、允许党外的反对党存在,也有形式上的全民选举。
我当然很希望第五代能够想出办法引领中国走出困局。如果所有关于张木生与第五代领导群体成员关系的传说是真的,他的这些想法大概就是第五代能够想出来的“改革战略”。有中东北非统治者“面包契约”失灵的经验在前,将未来中国改革的基调定于落实“面包契约”与“党内民主”这两个基点上,我不认为是有效的应对危局之策。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