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都怎么了?
(2011-08-13)
早报导读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指出,新闻发言人首先要搞明白自己发布的对象表面上看是记者,其实记者是代表民众来发问。
(北京讯)中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7月23日温州动车事故之后,在记者会上应对提问时抛出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答话不仅红遍中国网络,也引起官方媒体对国内新闻发言人素质的批评与检讨。
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最近就批评指出,中国的新闻发言人有时是消防员救火队,有时却是适得其反火上浇油,而且“总犯一些低级错误”。
《人民日报》的文章一开头也引用了王勇平的“经典名句”写道:不管你信不信,最近一个时期在公众中流行的两句口头禅“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是一个奇迹”居然都来自于中国最早培训的号称“黄埔一期”的资深发言人、铁道部的新闻发言人王勇平。
该报接着引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点评说,在事故后的舆论氛围下,王勇平能够不回避,坦然面对记者前所未有的逼问,没有怒发冲冠离席而去,已经相当不错了。
然而他也犯了资深发言人不该犯的低级错误,没有体现发言人在媒体和公众之间的桥梁作用。而且,王勇平绝不是个例,他的表现是中国发言人现状的集中体现。
七类发言人
报道将中国的发言人分成七大类:“无可奉告型”;想自己抗责任的“大包大揽型”;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念稿的“照本宣科型”;忽视消费者权益的“自我辩护型”,此外还有“报喜不报忧型”、“恼羞成怒型”、以及在灾难中喜形于色,大谈领导措施得利的“感情错位型”。
该报并引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指出,新闻发言人首先要搞明白自己发布的对象表面上看是记者,其实记者是代表民众来发问。
一些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居然公布记者黑名单,完全是不明智的举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