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杂志第18期
中國:革命到崛起
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1年5月版
致讀者
中國正在崛起,成為世界強權,不過中國的崛起具有甚麼普世的意義,代表怎樣的歷史突破,目前並不明朗,更為周邊國家所關注。在中文世界內外,關於中國崛起的討論連篇纍牘,但是有一些議題、一些觀察角度似乎乏人問津。本期《思想》有三組文章涉及中國,呈現的正是這類較受忽視的視野:中國革命的社會主義成色、中國當代國家主義思潮的喧騰、以及中國的左派反對派在這個火樹銀花的「新時期」如何自處。
佩里‧安德森的〈兩場革命〉一文,從西方左派的立場對比蘇聯與中國兩場革命的環境、特質與命運。這種宏觀的、比較的歷史─政治分析,比起常見的中國「特殊道路」的論述,視野要更開闊一些。但是安德森對於中國崛起的理解,受到了吳玉山、王超華兩位的正面挑戰。他們對中國崛起的說法,在歷史詮釋與政治判斷兩方面,均與安德森大相逕庭,也對習見的中國模式論有所質疑。伊懋可教授對中國近代的「革命」,則提出了極為獨特的另一種觀點。這四位學者的論述與攻錯,值得我們研讀比對。
其次,許紀霖教授撰文檢討晚近中國知識界向國家主義輻輳匯流的現象,呈現了中國崛起所帶出來的新一輪思想景觀。這種國家主義意識型態,貫穿了早先的左、中、右壁壘,統合了民族主義、革命專政與敵我分辨等駁雜成分,在中國知識界激發了巨大的能量。許紀霖的批評深入而有系統,相信會開啟新一波的爭論。對此問題關心的讀者,尚可以參考《思想》16期成慶先生〈當代中國「國家本位」思潮的興起〉一文。
第三,在今天的中國大陸,有人逆流高舉文革的火炬,有人對於體制與政權發出高亢的批判,也有人高度支持民主、自由與人權。但是能集這三方面的訴求於一身者並不多見,袁庾華先生是一個突出的代表。無論他對於文革、毛澤東、改革開放體制、社會主義大民主等等棘手議題的分析與評價是否服人,也無論今日「毛派」是不是時代的錯置,但他的「234」要求涵蓋了民主、人權、以及社會保障,在今天的中國無疑是深有意義的。本期陳宜中先生對袁先生的專訪,適足以顯示中國崛起的方向與代價,即使在北京鄰省,也遠遠尚未構成「共識」。
把視野拉回台灣,本期發表顏厥安教授關於司法改革的「思想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澄清與質疑,對於「司法」是怎麼一回事作了深入系統的分析,然後再對「司法改革」提出方向性的建議。陳正國教授則針對前一期《思想》的死刑專輯討論(特別是陳瑞麟教授的文章),發展更根本的觀點。他把死刑議題從制度以及正義的考量拉到基本的倫理層面,斷言「不可殺人」乃是無從考慮選項的絕對誡命,因此廢除死刑不是一種「價值選擇」,而只是服從道德誡命。這是一個大膽的提醒,預設了人們對於道德誡命的內容仍有共識可言,也相信人們的道德意識沒有矛盾、斷裂、與多面向,不會一邊強調個人生命的神聖,另一邊又容許死刑與戰爭。這種道德意識的可能與否,應該會引起進一步的爭辯。
今年年初葛兆光教授出版了《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大著,由於直接挑戰近年有關「中國」的各種新論述,廣受各方矚目。本期張隆溪教授的書評,不僅延伸了該書的問題意識脈絡,剖析該書的主旨,也發揮了他自己對「學術與一時代政治、歷史和思想環境之關聯」的「深切認識」。這篇書評針對性強而致意深遠,請讀者不要錯過。
編 者
2011年5月
目录
顏厥安 司法改革的幾個思想問題
本文並不想立刻提出司法改革的建議,反而還是想針對司法改革這個議題,嘗試從思想、觀念與理論的角度,提出一些分析與思考。
廖 美
凝視巴西
巴西是僅次於印度、美國的第三大民主政體,人口數和土地面積居世界第五,目前的經濟規模則居世界第八位。魯拉八年執政,讓巴西走進優異又矛盾的道路。
思想訪談
陳宜中 永遠的造反派:袁庾華先生訪談錄
在大陸社會中強烈要求民主的,是毛派及其影響的廣泛的底層毛派群眾。大陸民主運動的希望,或者取得民主的主要希望,就在底層毛派的群眾運動。當然,僅僅是他們也完成不了這一歷史使命。
中國知識界的國家主義誘惑
許紀霖 近十年來中國國家主義思潮之批判
近十年中國的思想界出現了強大的國家主義思潮,以國家為中心,以國家的強盛、國家能力的提升作為現代性的核心目標。當代中國的國家主義有兩個脈絡和來源,集體右轉的激進左翼,與新崛起的施米特主義。
高力克 「市場巨靈」的挑戰:關於中國經濟奇蹟的奧秘
中國改革30年以來的經濟奇蹟和與之相伴生的中國問題,皆源於國家與市場奇妙結合的「市場巨靈」。這種市場巨靈的前景,究竟是「中國世界化」,還是秦暉所警告的「世界中國化」?
從世界革命到中國模式
佩里安德森 兩場革命 章永樂、葉蕤 譯
革命在中國與俄國的命運之不同,是毋庸置疑的。如何解釋這一對照呢?這個問題儘管有著世界-歷史意義上的重要份量,卻從來沒有被充分討論過。
吳玉山 〈兩場革命〉與中國模式
安德森試圖告訴我們中國的共產革命比蘇聯的成功。然而中共的成功之處,不是在於其社會主義革命本身,而是在於它如何從毛式社會主義中脫出,但仍延續了蘇聯模式中的強國家,又創造性地搭配了東亞模式中的資本主義發展模式。
王超華 以革命的名義?——評佩里安德森〈兩場革命〉
在世界正在遺忘二十世紀兩次最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的時候,安德森不合時宜地重提這兩場革命的理想,並以此來解讀正在成為熱門話題的「中國崛起」。
伊懋可 多重革命:讀佩里安德森〈兩場革命〉隨想 彭淮棟 譯
中國兩個被正式承認的政治革命裡,都有重量級的偶然因素。相形之下,在觀念和文化陣線的根本重新調配上,1870、1880、1890年代都有幾分近乎勢所必至、無可倒轉的成分。
思想評論
陳正國 死刑之不可能:一個簡單的倫理學觀點
之所以很難從「人不可殺人」直接、安然抵達「因此不能有死刑」這個結論,歸根結底的原因在於人類會恐懼死亡。
胡昌智 「維基揭密」與歷史的時間
在一年來維基揭密事件中,我們在三個層面中所見的德國的三種變化,從歷史時間的角度而言,它們自是不可相提並論,不可同日而語的。
思想書評
張隆溪 擲地有聲:評葛兆光新著《宅茲中國》
在「建構認同」和「追求真實」之間,在「國家需要」與「歷史事實」之間,學者的選擇毫無疑問只能是後者,否則便是曲學阿世,便是媚世的鄉愿。在日本如此,在中國也如此。
高華 讀王鼎鈞的《文學江湖》:冷戰年代一位讀書人的困窘和堅守
作者對縱貫在台生活的三十年歲月(1949-1978)的觀察、記錄和反省,展示了在政權更迭、易代之際一個中國讀書人在臺灣的日常生活。
思想采風
李 琳 思考正義的三種進路:桑德爾談正義
人們心裏對誰應該得到什麼、為什麼應該得到這個,是有一定的考慮與判斷的。當我們在討論什麼是正義時,資源不只有效益主義與康德主義,還有對應得的考量。
陳瑋鴻 從歷史終結到秩序的開端:福山新著《政治秩序的諸種起源》
政治秩序的三個關鍵要素乃是:強而有力的政府、一視同仁的法治精神、以及對統治者的問責機制。
致讀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