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由于被临时抽调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本人博客和微博近期停止更新。但如果能挤出一点时间,偶尔会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为关心我的朋友研判趋势提供一点参考信息。永远祝福您和家人!——暖之
九月的棋局
时寒冰
我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中国怎么办》中,有关债务危机演变和中东局势发展的分析,正在一一变成现实。这让我深为忧虑。债务危机这条“带血”的主线,正在产生出巨大的破坏性。尤其从下周开始,这种破坏性会越来越清晰地显露出来。
(一)美联储
北京时间8月26日晚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并没有暗示市场期待的QE3,而是表示,关于可选宽松政策的冗长探讨将推迟到9月中下旬,即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之上。
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因为,这次货币政策会议之前,危机的氛围由于对QE3的预期而变得不值一提——这显然不是出台QE3的时机。
伯南克需要等待条件成熟:
1)通胀压力。美国劳工部近期公布的数显示,7月份,经过季节性调整的CPI环比上涨0.5%,而6月份,CPI是下降0.2%,同比计算美国CPI增速已高达3.6%,远高过2%的物价目标。如果通胀压力不低于2%,QE3推出就面临一个巨大掣肘。
具体分析,7月份,美国经季节性调整的CPI同比上涨3.6%,其中,能源分项同比上涨19%,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8%。这意味着,美国如果真想推出QE3,必须压低油价。
2)政治压力。德克萨斯州州长里克·佩里称如果伯南克继续印钞的话,应该遭到“叛国罪”的指控。这种言论很容易受到共和党和茶党的共鸣。因此,伯南克把9月20日的货币政策会议,延长两天,让大家充分讨论,等于向外界昭示:无论推出QE3或不推出QE3,都是集体讨论的结论,以减轻自身压力。
3)效果压力。QE1和QE2推出后的效果,一直饱受质疑。如果很多人认为前两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提振美国经济,反而加剧了通胀压力。现实困境在于,现在的风险溢价远远低于2009年和2010年,联储提高风险偏好的能力将受到限制。只有推出比QE1和QE2更有力度的措施,才能促进经济增长,这显然让美联储万分作难。
4)民众的反感。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当于对民众悄悄征税,是民众本来就反感的。除非“让民众感觉到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比不出台对他们更有利”(详见本人《大道至简之十五:找源头,步步深入分析》),美联储推出QE3才有基本的基础与合法性。
美联储现在其实并不着急。
2011年8月10日,我在《从美联储的宽松到中国泡沫》中分析认为:对到期证券回笼资金再投资与延长超低利率的组合,本质上就是一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不叫QE3而已,而是折中版本QE2.5。其实,对于美国而言,延长超低利率至2013年中旬的作用,以及QE2.5与美国州、市地方债的对接,加之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反而使得QE3推出的必要性不像以前那么大了——除非再有新的严重危机爆发。那么,这个QE2.5的规模是多大呢?……估算下来,每月大约450亿美元。
有了QE2.5,就意味着,美国三个层次债务危机的圆满解决,做到了“三位一体”,何况,美联储还明确表示,将维持0-0.25%低息政策至2013年中旬。
(二)华尔街
美联储不急,但华尔街急。
诚如我在《大道至简之十五:找源头,步步深入分析》所说,只有“让民众由于美联储不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而受损”,才能为QE3扫清一个重要障碍。对于民众而言,能够消除制约QE3出台障碍的路径选择:
1)股市下跌。
2)油价快速下跌引起通胀压力减弱——至少给人带来这样的预期。
要想做到这些,华尔街的选择:
加剧欧债危机,让欧元露出明显的崩溃迹象,拖累全球股市,并压低油价。
华尔街如果让欧债危机出现前所未有的恶化,是很容易做到的。我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中国怎么办》中分析认为,矛头一旦对准西班牙就意味着新一轮空前危机的展开。这种表述,确切的应该为,对准西班牙或其以上的核心国家,也就是说,无论对准西班牙、法国还是德国,效果都是一样的。华尔街出于紧迫感,更想绕过西班牙,直接把矛头对准法国。
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2010年年底,欧洲银行业持有1363亿欧元的希腊总债务,其中60%以上由法国和德国银行持有,除此,法国和德国银行业还分别持有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5898亿美元和4988亿美元的债务资产。
根据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德法两国银行业仅在希腊国债中的暴露头寸,就已经分别达到了银行一级核心资本的12%和6%。
欧债债务危机已经与金融系统紧紧捆绑在一起,风险传递的速度非常快且非常充分。
欧债危机正在蔓延到实体经济。
欧洲央行理事、比利时央行行长Luc
Coen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洲的流动性和经济信心问题虽然不如雷曼崩溃后时期那样严重,但却正在朝那个方向发展。
经济数据显示,德国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长了0.1%,远低于市场预期的0.5%。受此拖累,欧元区第二季度季调后的GDP初值环比增长0.2%,低于预期的增长0.3%,且远低于第一季度的增长0.8%,创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新低。欧元区核心德法两国增长乏力,使得欧债危机的阴影更为浓郁。
欧债危机要恶化,华尔街只需加一根稻草即可。最近,美国最大的6家货币市场基金已停止了对意大利和西班牙银行的放贷,并开始削减在法国银行的投资。
欧债危机空前恶化的时刻,正在渐行渐近。
(三)IMF火上浇油
失去卡恩的IMF,已经不再是欧洲的庇护神,而是添乱者。
拉加德魔咒般的言论,让欧元国痛苦不堪。
8月27日,拉加德在美联储的Jackson
Hole会议上号召欧洲各国应向各银行“紧急注资”以防止债券债务危机扩散。此言一出,欧洲官员愤然反击,指责她对欧洲银行业的健康状况发出了“令人困惑”和“具有误导性”的攻击。
随后,《金融时报》8月31日报道称,IMF估计欧洲各银行所持欧元区不良主权债务对其资产负债表造成了严重损害,资本损失可能高达2000亿欧元(约合2870亿美元)。欧洲银行业的有形普通股权益的降幅高达10%—12%。
IMF并没有高估欧债危机风险,但它的这种“提醒”,却会让华尔街的攻击性变得更强,攻击点变得更加精确。
当下,如果华尔街想让欧元出现一轮崩溃性下跌,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这也意味着,下周起,美元将被走强。
(四)美国政府
奥巴马是幸运的,他一口气干掉了美国的两大敌人:拉登、卡扎菲。并且,很快渡过了主权信用评级带来的危机。
奥巴马最大的挑战,依然在经济层面。
美国的奥巴马政府,当然渴盼QE3——任何政府都喜欢通过狂印货币来转移民众的财富,完成自己的计划。
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与华尔街的利益重叠。
也因此,标普才敢调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债市场不但没有因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而出现萧条,反而变得更加火爆。8月18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创下1.976%的日低——美国国债收益率跌破2%的情况在其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借债越多,利率越低,借钱越容易”的境界,除了美国,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既然在QE3问题上,美国政府与华尔街的利益重叠,其某些路径也会产生殊途同归的效果。比如,要让民众“由于美联储不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而受损”,捷径依然是打压股市(这同样有利于压低消费,抑制通胀)。9月2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对华尔街17家金融机构提起诉讼,称这些大银行通过提供不实房贷信息,在过去几年里向政府支持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出售了价值近2000亿美元的高危房贷及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导致“两房”巨额投资损失,要求银行赔偿“两房”损失的本金、利息并支付罚金等。
被起诉的银行是华尔街最大的17家美国本土及外国大银行,包括美国银行、花旗集团、美林证券、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巴克莱银行、高盛、德意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信贷等。这一起诉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针对华尔街大银行在房市崩溃及金融危机中的责任所采取的最大规模的法律行动。传息传出,美国银行股大跌,拖累整个美国股市走低。
美国此举还有一大好处,加速美国银行资金从中国股市和香港股市套现。8月29日,美国银行正式公布减持建行股份,美银出售131亿股,持股建行比例从10.23%降至约5%。该交易约83亿美元,为美国银行带来约33亿美元的税后收益。
(五)新兴市场国家
在整个棋局中,中国的选择非常重要。
欧洲希望中国买其债权,帮助它摆脱危机,同时,又对中国挥起大棒,大打贸易战。如此情形,在中国历史上外交最羸弱的时候,也很难看到。
当然,很多人更关心,中国的货币政策会不会调整。
中国政策的短线变换一向非常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主线可言。
8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会议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我们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继续采取综合措施,维护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
货币政策调整迹象明确显露。
随后,美债风波渡过。
欧债危机变缓——尽管只是暂时的假象。
但是,这足以令短线客改变态度。
8月26日,央行下发通知,拟将商业银行的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保函保证金存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等三类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其中,工、农、中、建、交、邮储银行,从9月5日上缴首批保证金存款准备金;而其他银行从9月15日上缴。粗略估算,三类保证金纳入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预计约冻结银行资金9000亿元,相当于三次上调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
随后,温总在《求是》发表文章指出: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
我的学生问我是否坚持原来的观点不变。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不变。研究趋势最怕的就是随波逐流,跟着繁杂的信息变得紊乱。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清醒并坚定立场。
在寻求相关政策的合法性方面,国内可能继续采取类似美国和华尔街的做法,只是要脑残许多。其原理是:只有民众因股市之痛,才能压过调整货币政策之痛,毕竟,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当于稀释民众的财富,是很容易遭到抵触和批评的。而且,这更有利于让“正规军”低价位大举建仓,使其更好地分享未来货币政策调整之果。
相比之下,还是巴西人实诚。
8月31日,巴西中央银行意外宣布,从翌日起将银行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降至12%。该决策出乎绝大多数分析师意料,同时也给巴西央行今年以来连续五次的加息周期画上了句号。
巴西的这次降息决议使得新兴经济体的货币紧缩阵营面临最严重的“分裂”局势。即部分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甚大的新兴经济体已率先转向宽松立场,在抑制通胀和保增长之间,巴西选择了后者。巴西已经认识到了紧缩货币的巨大风险:全球经济的放缓使得增长的重要性变得无可替代。
中国硬撑着,还能撑多久?只是这个过程令投资者非常痛苦而已。
现在的情形与2008年何其相像!危机、政策、趋势、节点……
(六)补充
暂时停博之前,我的学生曾经问及股市变换莫测,如果判断。我的建议之一是,目前阶段,可参看黄金走势。A股与其相反。但这种反向关系结束,意味着,这个阶段的结束。原理是:黄金是一切风险的镜子,是所有风险的集中反映。
问及美国对油价的态度。我的建议之一,目前阶段,可参看沙特的原油产量。如果美国希望油价跌,沙特的产量会创新高;反之亦然。原理,我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中国怎么办》中已经做过分析。
关于时间节点,我对学生的建议是:参照伯南克给出的两个时间点。同时,参考《大道至简之十:沿着历史的轨迹》所言,沿着历史的轨迹,对照2008年。
这些建议只对目前阶段而言,而且,对熟知我思路的学生有用,对其他读者未必有用。投资或者经营,都应该建立起自己的逻辑体系,根据自己对趋势的理解进行决策。
匆于2011年9月4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