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解讀大陸社會公信力下降導致的信任危機,以政府、專家及媒體最為嚴重。評論指信任危機影響社會正常秩序的構建,加大經濟社會改革的難度,須盡快從制度層面尋找長久出路。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了」。近年來,懷疑一切似乎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心理共識。
中央黨校社會學教授吳忠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信任度不斷降低的局面,關鍵在於做為社會情緒穩定器的公信力出現了問題。一旦社會公信力受到損傷,便會導致民眾對負面消息的接受度不斷提高,鑒別真偽的意識受到削弱,久而久之,便會造成較大面積的「信任危機」。
老不信敲響了警鐘
來自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的監測顯示,目前社會公信力下降導致的信任危機,以政府、專家及媒體最為嚴重。
「從政府層面看,公信力損耗尤為明顯。」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輿情分析師龐胡瑞指出,當前一些政府部門或地方政府在突發事件面前試圖封鎖新聞和輿論,常常會進一步激怒公眾,直接導致公眾對政府發布的信息不信任,讓政府為澄清流言、穩定人心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此外,專家及媒體的公信力也同樣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削弱。在山西等地發生的地震恐慌中,地震局專家一再被公眾當做調侃對象。
「老百姓成了『老不信』,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吳忠民表示,公信力的構建是一個長期過程,但是破壞起來,一夜之間就可能喪失殆盡。「如果不能有強大的社會公信力做保障,就難以形成有效合作的社會局面,這將極大地提高社會做事的成本,影響改革發展的順利推進。」
權威聲音信任不再
政府、專家、媒體,曾被視為最有公信力的群體,今日緣何信任不再?
吳忠民認為,目前中國正處於社會的轉型期,利益主體多元,利益格局多樣,舊的規則體系已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但是新的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仍處於真空期。「原有的很多行事準則,已經無法適應社會新的發展態勢,民眾的訴求也與過去有了很大的差異,當『供給』無法有效滿足『需求』的時候,公信力就會受到削弱,信任度降低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供給」與「需求」的不匹配,在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上表現尤為清晰。從政府的「供給」看,其對公信力的重視程度仍顯不足。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薄貴利表示,這種不足突出表現為一些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應對不恰當」。當前,部分領導幹部中間,仍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官僚主義傾向和特權思想,對老百姓通常說的多,做的少,或說而不做。很多地方政府在政策、措施的制訂和執行上,缺乏全面、深入、系統的調查研究,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甚至還將機構自身的特殊利益置於公共利益之上,與民爭利,從而引發民眾不滿。
政府不信任老百姓
「應對不恰當」則更多表現為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時,一些官員仍難以擺脫陳舊的思維模式,習慣於「捂」「瞞」的應對策略,這常常使得民眾因不瞭解事實真相而謠言四起,導致政府工作陷入被動。「對老百姓都不信任,又如何奢求讓老百姓信任你呢?」
在政府「供給」不足的同時,百姓的「需求」卻在與日俱增。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民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度、對公共信息的知情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政府和老百姓之間尚沒有建立完善的溝通協調機制。」薄貴利說,由於信息傳遞渠道不暢通,很多群眾無法通過正規途徑反映問題,以推動問題的解決,因此,一些人無奈之下便將獲得事實真相、表達自身訴求的希望寄託於網絡,通過互聯網表達不滿,質疑政府行為的真實性和公平性,這就會直接導致對政府信任度的大幅下降。
相較於政府公信力問題上的「內外夾擊」,曾被視為角色獨立、立場公正,能為民眾提供權威意見,為公共利益代言的專家、媒體,其公信力透支的背後,則更多體現著社會轉型背景下,利益衝擊面前的一種迷失。吳忠民認為,正是在賺大錢、出大名的驅使下,部分專家急於求成,不再安心做研究,堅守學術良心,個別媒體也不再追求事實真相,而是淪落為了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逐漸喪失了公正立場,「一旦失去了嚴謹和公正,專家、媒體也就失去了維護自身公信力的基礎」。
陽光下運行公權力
薄貴利認為,「權威聲音」的沉沒已經影響到了社會正常秩序的構建,加大了經濟社會改革的難度,因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盡快從制度層面尋找長久出路,用心加以解決,否則未來將可能產生更加嚴重的後果。
「政府公信力是社會信任的基礎,因此重構公信力應首先從政府著手。」薄貴利建議,各級政府部門要真正從制度建設入手,切實克服消極腐敗現象、官僚主義和特權思想,積極構建服務型政府,切實解決好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同時,加強政策制訂的民主化、科學化和法治化建設,增強公共政策的公平性。
此外,龐胡瑞也指出,重新找回政府的公信力,加大信息的公開力度,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同樣必不可少。只要政府能夠切實推行「魚缸」式透明操作,全面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公共權力真正在陽光下運行,曾經的「權威聲音」就一定能夠重新贏得民眾的信任。
公民教育提高素質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各級政府部門已經在探索信息公開規範化、制度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步伐。從信息公開條例的頒布到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建立,從官網發布信息到主動微博問政,各級政府部門正在一系列制度的硬約束下,通過認真傾聽民眾心聲,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有效引導社會大眾的情緒,慢慢找回失去的信任。
薄貴利也指出,增強社會公信力,消除信任危機,也離不開老百姓自身素質的提高。目前,社會的焦慮情緒總體比較嚴重,很多人把懷疑權威作為一種情緒宣洩的方式,對於公權力總是會先入為主一概否定。因此,必須在全國上下大力開展公民教育,讓更多的老百姓知法、懂法,切實提高自身的權益意識和謠言鑒別能力,確保能夠對政府的行為和專家言論進行正確理解,不輕信、不亂言。
(摘自《人民日報》2011-9-8,作者陳仁澤,原題:官員對百姓都不信任 又如何奢求被信任? )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